根据我跟一把手打交道的三年,我发现领导不喜欢提拔老实人的原因压根就不在于嫌弃员工胆小、好面不懂拒绝、管不住手下人之类的「受气」行为。
, ?& m8 U: q c5 y用他的话讲,你小子本事往怀里揽活,就得有本事干完;干不好活,管不住人,趁早打申请。
+ b7 M& W! a3 I H) g真正原因在于:你的「老实」,触碰了领导的底线。4 Z% g/ f2 |1 T! h3 ?
所以,这题咱们还得换个站位,从领导的角度出发,才能探得究竟。
/ N# W! c7 `+ C--领导需要员工做什么?; o+ \6 F) B- H- Z, g& D
--四个字:解决问题。2 j% J/ I9 J) x
但,老实人想的是什么?--矛盾转移,自我减负。; N( q5 ~) @6 }% V3 F- [
综合来看,通常有以下两种表现:
6 @, \' o3 z/ o x7 v+ c(1)不愿承事( w; e: o1 i M4 ]2 Y
比如下属反映问题,“老实”领导觉得这件事处理起来可能会有得罪人的风险,或者单纯觉得这件事自己就不该管,然后将问题向上转移,让员工越级反应,给上级增加工作量。
0 j, p" z9 c% D: U4 k- C$ B+ B: `职场上有句名言:公司请你来是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制造问题。9 q6 T- m8 D" e& q
然而老实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办事风格是与领导选人初衷相逆的。
. o' k Q! u ~+ s5 x t道理很简单,我们可以将体系想象成一个筛子,将问题与责任想象成过筛的砂砾,将各个层级选择想象成筛线。当可以能担当的人越多时,筛线的间距就会越密,由领导亲自出马解决的事情就越少,他的主要精力就越能够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反之,当筛线很稀松时,需要领导亲力亲为解决的事情也就越多,精力自然就会越分散。* L: t4 z* t3 V
如图:" z( ]5 w# ?% A A/ F
. |9 c4 Q( p6 d$ U
& ?# u6 M6 }4 {
- h% D4 W* d7 r4 y2 Y0 O. L/ j问题由多至少, M7 ?2 e/ N5 |5 Y; G
6 h( w% {" Q- k( r这就是为什么领导喜欢能担当的原因所在了。
& F+ b1 K5 {3 _6 M(2)不敢担责
# N0 E% Q6 }, `! g6 a6 _企业经常强调的「三个到人」。即目标到人,考核到人,责任到人。- S6 K2 N p0 M) B) f8 _: w
这里最需要关注的是「责任到人」;责任到人的关键在于「下沉」二字。
4 b5 L( V3 h% l6 O/ L比如项目的单品的利润低于公司管控,但是客户需求量大,每月收入很多,属于撑盘子业务,公司一把手从全局考虑,觉得这项任务能做,同意了。虽然结果已经提前知晓,但是基本的审批流程还是要走的,从营销员--经办人--主管部门--市场部--财务部--分管副总--总经理,每一个人都要签字。
% P; N) q w* M( ]* k8 Z% m) j签字就会担责。假使某一环节的领导是个「老实人」,害怕担责而拒绝签字,那这个项目就无法推进,整体盘子就完不成,员工薪酬就挂不回来,这里面的严重性不言而喻。
4 Z+ i$ U( t- m/ N& S/ C N% J也许有人会觉得一把手直接签字不也是可以生效的么?是可以,但不符合流程。
! P4 E3 ?" l6 e假如业务出现问题是由经办人违规造成,那么他将负主要责任,各级领导分摊管理责任。但如果其中有一名领导没有签字,那么他躲掉的那部分责任,就得由其他层级承担。如果只有一把手签字,那直接责任人就是一把手。所以,当担责的人越多时,最高级领导所负的责任就越少。
9 H( c' \1 p8 d( H7 e& J如图:) K4 w0 ?6 f- f6 Z
% p1 J. b! f6 P* D* T; C* e
* r, K0 Q4 g1 R" }; I7 V所以,从两张图就能看出来,领导不愿提拔老实人的原因在于:他们不仅影响了整个层级责任分配,而且间接的为自己的工作带来了风险。, Q# D. J- }7 ^, |+ J9 A7 w# {
<hr/>其二,老实人不容易掌控。
' V, s5 T' }1 T) Z, b当领导的,都喜欢「踏实」的感觉,而无欲无求的员工却不能让领导感受到踏实。
1 ^& X# X+ m% O0 i, @因为老实人习惯等待,他们从不主动提需求,即便特别渴望。% } P1 w, I8 W7 G! q3 C
职场上总说,机会不是等来的,是争取来的。领导往往也更倾向提拔那些直面提需求的员工,去给他们更多机会。
% I0 M0 ~. X* w6 W原因在于员工在向领导争取机会的过程,其实也是领导在「把控」员工的过程。在相互博弈的各取所需中,双方建立起了信任,而且这种靠利益纽带维持的信任相对稳固。
6 A+ Q% ~# F4 a C( ~& f7 t对于老实人来说,日常与领导缺乏沟通,领导无法掌握其思想与近况,即使有提拔的意愿,也不清楚员工是怎么想的,更无法预料提拔过后此人能不能为己所用,听自己的话。+ H0 I& c. s2 W' v: |
对你不了解,与你不亲近,你自然没机会。% {& v/ g/ k }% s
记住一句话:为其所制,才能更好的为其所用。: ?3 L! u6 U# n" S$ c8 i+ j* ~
所以,多与领导进行沟通,多交流思想,一边提升能力,一边获取信任,两条腿走路,才能走的更远,爬得更高。
1 X ~- I0 r- c* ?) {对领导而言,选择自己信任的下属,这是持续推进工作的基本保障,此为守;在执行与落地的过程中,为自己抵抗风险、承担责任、解决难题,这是收获结果的前提条件,此为攻。3 _4 {/ u+ f( |' E* z! b& l+ K
所以,承事、担责、信任才是领导最看重的三大基本盘。但,这正是老实人所缺乏的。而这三者与性格和思想有关,是无法轻易改变的。' a* q6 o4 X( u7 c4 ^/ D# ] \
至于不敢拒绝、没有眼力价、不会说话、容易被欺负等等所表现出「老实」,归根究底在于底气不足。只要有一天受到领导的支持与重视时,这些弱点自然会消除。
6 a3 U! r0 o% j) X8 l<hr/>那我们应该如何做?
! f% @; j# ]; u, z
7 V% g5 Z- |( o8 L- B% C6 r0 D- 为人有原则,处事有方法。; v+ K1 H+ H/ X3 C; b4 P
“遵从自己的意愿做人做事。不想做,不愿做的事直接拒绝,不愿交往的人直接开怼”这其实并非原则,而是情商低。
) E: C7 g. X/ W+ Z为人有原则,做事有底线,处事有方法,拒绝有技巧。8 d; `8 h) x! m2 }: p
别人让你做事:
Q4 z1 z( K& {7 e$ G1 a
$ o' ~' f5 g) j9 ~- 能办的,按时间节点反馈结果,征求意见,确定下一步方向;4 f6 O: T% y# M" m3 E8 }2 s
- 办不了的,拿出解决意见、利用关系介绍能人介入,或者直言超出能力范围。
- A8 }2 q1 t! `: l Z 这样做会让对方(领导、同事)觉得,此人有原则,并不是什么事都能答应,但应下的事都会有结果,与之合作很踏实。拒绝的事,有理有据有方案,给对方留足面子,与之相处很舒服。
; G: L. _4 i+ i8 Z这就是靠谱。让伙伴既尊重又喜欢。; e+ z8 ^% F* ?' e( g4 B
2. 不卑不亢,底气十足。0 I. r' f0 ~! G! A' X
三条原则:4 j8 ]; b" i* b* L+ [7 _. a- G) D
+ y; b4 B( x1 J2 B- 无论我们多优秀都无法令所有人满意,更不应该依靠委曲求全去取悦别人来换取结果。0 }7 f! y, C! V, [7 s
- 不要轻易因为外界的质疑而否定自己,而是应该辩证的分析,对待建议去粗取精。
3 a: h. u5 c1 x0 | - 最牢固的关系是价值交换。3 q3 N6 m8 z% E q+ [2 K" j
日常交往处事,我们应该:% y+ r& y& I- i1 D
2 y, l) `7 k' ~* p1 |. C8 k-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7 e4 m8 N, I, M
- 自信而不自负。
- p( N& v6 T4 l. b' j+ m - 提升自身价值。4 L9 Z* U C( s" c
3. 敢打敢拼,价值交换。
( e- ~2 F% e6 j7 v3 G4 ~我们无法理解领导为什么要提拔那些舌灿莲花、靠嘴吃饭的无能之辈,而忽略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但殊不知,背后隐藏了多少利益交换。
7 k. i+ K; t+ k: w0 D; F, T% G领导一个比一个聪明,他们不会无缘无故提拔上来一位傻子给自己找麻烦的,只是有限的信息渠道阻碍了我们的认知。: a) e/ ]) i# P
但我们不要因此灰心,这也间接证明了,只要你拥有货真价实的价值,就可以跟领导「讲条件」。2 ?- C( j8 ?! U0 i& l
关键在于,你不仅要大胆还需要掌握技巧。
5 }# r" _' x7 Z我在下面这篇回答中提到了与领导交流的四个阶段,深度呈阶梯式。- N i: U7 w' j2 `3 t
即:工作交流--思想交流--信息交流--需求交流
: U* h! g; \# g: [和领导在一起待的时候不知道说些什么,怎么破?相信我,敢说敢做敢担当,没人敢轻视你。2 N" S& Y: S' Q- q( C" t \! [. c: B
这不是鸡汤,是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