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

[复制链接]
查看7918 | 回复5 | 2022-12-2 07: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新势力车企之前扩张很快,包括在自动驾驶领域和电池技术领域,这两年却像到达瓶颈了,反观传统车企这两年的销量却步步攀升。新势力会再次力压传统车企,最终取代合资品牌吗?
淡淡的忧667 | 2022-12-2 17: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搞了那么多年新能源汽车研发,到目前为止我的购车选项里有合资品牌,但是却仍然没有新势力!* R" X% v  R% S- Z& _$ X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脑海里瞬间想到的是左丘明《曹刿论战》中的一句话:“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B+ W9 F: L" n/ q
最近这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是风起云涌,各路势力群芳争艳。外资特斯拉一骑绝尘,国内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更是风头正盛,有段时间甚至供不应求。而以前大家津津乐道的主流合资品牌反而没什么声量。无形中给人一种错觉,新势力取代合资品牌指日可待
2 Z# @, D- R9 d; ~- Y+ e6 |, w6 @8 v" a: p然而,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本以为新势力会一鼓作气攻城掠地,但是没想到新势力却渐渐显出了力竭的迹象,特别是最近业内流传的两张统计表更是让人嘘嘘不已!! g& }4 {8 S+ T5 }" `( U
一张是10月份的造车新势力交付量统计表,新势力们的交付连连下挫!
8 n1 d2 F# C% ^: Y' ~8 H9 L9 ]6 |& I! w/ ~3 w7 g; \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1.jpg
6 w' w, E$ D! w& P另一张是全球知名汽车公司单车利润统计表,特斯拉高居榜首,主流车企上汽通用汽车都高达5949元!' f+ t! v, a8 i
( x+ w: ~. P+ I( i2 M8 V" ]/ l$ Y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2.jpg 1 ^5 o1 `/ C9 z9 R7 I$ t. b; }
所以,似乎在最有机会风头最盛的时候,新势力并没有以放量上涨的姿态完成收割!而像上汽通用汽车这种主流合资大厂,依托其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产品研发投入、验证体系保证,已经默默打磨并完成了自己的纯电架构平台—奥特能平台,推出并开启了具有相当竞争力的首款纯电作品凯迪拉克LYRIQ锐歌的交付。同时,依托自己强大的技术储备和实力,迅速铺开基于奥特能平台的新能源产品矩阵,未来5年将有超10款纯电车型的落地……这种势头,新势力怕也难以望其项背了!
  @0 s# a% z- \2 P) ]6 u1、随着时间的推移,真正可怕的,是基于实力的竞争+ C" C- h/ H! c! V3 p+ z
回顾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特斯拉的鲶鱼效应激活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新势力的崛起引爆了新能汽车行业的发展,而最后真正实现收割的一定是真正有实力的选手。就像马拉松比赛一样,这是场典型的持久拉力战!
& q. E' {+ m3 d: V) B& \5 z那么什么叫有实力?个人觉得对车企来说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是否有足够的财力资金投入;是否有自研技术支撑;是否有完整的生产研发和测试验证体系保障;是否有丰富的产品矩阵。纵观整个新能汽车行业,能真正具备这四方面实力的,屈指可数。新势力别的不说,在资金投入和产品矩阵上,就已经极其被动了。而一些主流汽车企业,要么体系拉跨,要么产品拉跨,要么技术拉跨……就算当下销量看起来很可观,也经不起推敲。而像上汽通用汽车这种主流合资大厂,步子走得有条不紊,而且呈越走越快之势,老王还是比较看好的!3 R  A& d: {  n# Y' z' l6 B. v
2、估计很多人会很纳闷,这么多主流大厂里,上汽通用凭什么? 2 g1 p( X6 g0 G; u5 r! v6 ?
开头老王已经说过,搞了这么多年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如果让我挑选我最喜欢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上汽通用汽车奥特能平台的凯迪拉克LYRIQ锐歌是其中之一。毫无遮掩的说,也是唯一一款合资品牌中我能看中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老王之前曾深度拆解过凯特拉克LYRIQ锐歌的奥特能电池包,我依然记得当初拆完之后的感慨:通用奥特能平台凯迪拉克LYRIQ的电池安全设计真的满足了我理想中对于电池安全防护的样子!
$ P) {8 v, R' \  p$ f+ |+ J! K$ L' h4 ]# {* s8 |- r" L0 Z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3.jpg
) t  l6 ^' A8 p9 z( c/ w$ S知乎拆车天团探访泛亚试验室取走了一块电池,后来怎么样了?估计有朋友也会问:就算凯迪拉克LYRIQ锐歌再好,上汽通用汽车也就一个平台、一款产品,有什么可看好的?!凯迪拉克LYRIQ锐歌只是个开始,个人觉得更重要的是以下几个原因:
; j" A# B: x. o; N9 ?1 O(1)首先,有足够的财力资金投入。根据上汽通用汽车官方在其2022通用汽车科技展望日发布的信息,到2025年,上汽通用汽车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新技术领域的总投入规划将达700亿元。700亿是个什么概念,据新浪财经发布的数据,截止2022年6月30日,蔚来汽车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性货币资金和短期投资共计544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上汽通用汽车在现有的基础上,投入了个1.29个蔚来汽车!新势力已然过了资本狂欢节,到了资本兑现日,釜底抽薪了都,拿什么拼?!
, O* x6 ^3 Y) ~& c; Q# u(2)其次,有自研技术支撑。上汽通用汽车整合了其超过25年的电动化经验和前瞻技术优势,完成了奥特能纯电平台和凯迪拉克LYRIQ锐歌的国内量产,不管是其产品性能(高集成模块化电驱系统、灵活的电池平台架构方案、具有竞争力的车型参数等)、安全性(高标准的开发要求、专属电芯配方、多重电池热防护技术等)、智能化(业内首创无线BMS管理系统、BEV HEAT高效综合热管理系统等)都充分展现了其在自研技术上的储备实力和竞争力;7 J: b, @- k( l- i9 |7 _
& s9 E+ q6 J7 ]9 _4 p) X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4.jpg ; w, Q0 T- I% n( Y' y& q
(3)再者,有完整的生产研发和测试验证体系保障。老王3月份的时候曾有幸到访参观上汽通用泛亚技术中心,当时单单是泛亚电池试验室就给我留下了豪横而全面的深刻印象。动不动投资就是几千万,几个亿,几十亿的。而且泛亚试验室并非只是在某个测试项目上投入巨大,而是涵盖了计划所有的电动汽车整车及三电性能、安全、开发等测试项目。让老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那个高精度CT三维扫描系统,测试验证已经不再局限于整车或电池包的常规测试项目,已经开始深入到电芯微观层面的设计和性能上。别的什么生产制造、销售运营就不提了。试问这块新势力怎么比?!: B8 _5 o, i8 s3 L
) w: l) l5 t4 v  @, `1 S: K# k5 y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5.jpg   U" B8 E! C8 n4 Y/ o
(4)最后,有丰富的产品矩阵。随着上汽通用汽车奥特能纯电架构平台的成熟和首款凯迪拉克LYRIQ车型的量产交付,上汽通用在未来5年将迅速推出超过10款不同纯电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仅2023年就有4款新品上市。其平台化的产品矩阵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的研发周期和成本,同时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在未来两年内,上汽通用汽车还将推出新一代的强混动和插电式混动技术,进一步丰富绿色节能产品的型谱。基本上可以说,你想要的大部分产品人家都有。相比新势力单薄的产品系列,容错率更高,消费者的信赖值也更高。毕竟现在很多人不选择新势力产品其中一个很要命的原因就是担心入手变绝版!
7 }, n% O; ?# [! {! @1 ]# M# E2 \9 h1 g' ~- U: L, f2 l: O5 a- M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6.jpg % K) N" J- [1 |, r( @( h- s
3、最后,或许是时候重新审视大象转身这个问题了* b7 I5 Z/ n3 |1 n5 P
早几年大家每每谈到主流合资巨头电动化转型都会用大象转身来形容合资企业在转型上面临的困境,都觉得主流合资企业似乎有点跟不上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节奏。
5 K) \3 a9 q. a1 {但是,随着国内整个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高,野蛮生长初期靠讲故事和科技期货占位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也逐步回归到最基本的代步工具的属性。虽然从更长远的发展来看,不可否认智能化加持带来的科技属性的价值,但是落到当下用户也越来越看重产品本身的可靠性、安全性,也越来越看重产品背后企业的实力,是否足以支撑8到10年的用车质保周期,谁都不希望产品到手就变绝版不是!
4 e% |6 z8 G, z% ]- T在这个时候,上汽通用汽车这种合资巨头,虽然步子跨的不大,但是凭借其完备的产业链布局,完善的电动化体系,稳扎稳打。既拥有完整、严谨的研发以及测试验证体系,又具备高质量的大规模生产能力。基于奥特能电动车平台,车型阵容也日渐强大,同时凭借其高性能、高水准、高安全、高智能的产品力,电动化转型速度越来越快。后来居上,在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流赛道占据领先地位,开启“新合资时代”,指日可待!
% E3 z' K( \2 M' H“新势力”们,留给大家的时间和空间,恐怕不多了,加油吧!
化最提具授 | 2022-12-2 22: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零:写在最前面的话。
& p* r( r9 x  B* f" g9 L3 ]1 L' d/ i( z/ E9 ~! B! `5 O
在疫情爆发之前,我基本上每年去两次美国,一般都是围绕着底特律的多家技术中心走访,然后自驾往南一直到辛辛那提的合作工厂。一路上看麻了企业、工厂、技术中心、研究所和大学之后,每次雷打不动的一个行程就是带着我的同伴走访底特律城区到国际机场之间的福特汽车博物馆。, \2 X, h) b4 e" ~0 y( u* A
在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博物馆中,收藏了从18世纪的马车,到19世纪的电动车和蒸汽车(没错,电动车曾经一度占据市场三分之二的份额),到20世纪后燃油车兴起后伴随着经济繁荣或萧条,和平或战争以及技术的兴起或衰退,汽车的变化和发展。这就宛如一个时空隧道,把两百多年的移动出行技术发展的历史展现在你的眼前。
* v5 Q" O$ l: ~; p. @  B, M2 \  U) n& D5 Z8 _& E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1.jpg
+ L5 _3 S) A" a3 V0 u1 W1 \4 C% t+ ^+ C: A1 R+ d
福特汽车博物馆 - 拍摄:JackyQ1 l; O1 n: z& A. o7 g$ w

" \) q9 ?2 R  l! G' G2 Y疫情以后的中国汽车行业,至少在舆论场上,更加的光怪陆离了。每年都在把当年称作是“xxx元年”,如果我们把今年几个新势力的负责人对于未来5-10年的本企业销量规划做一个总结,甚至已经远超过了中国汽车总销量。特别是一些互联网和电子领域的企业似乎有神奇的魔力,只要做一个“互联网+”,就能把原本要被市场淘汰的生产基地快速变成制造“500万以内最好的汽车”的大本营。) V7 W/ B/ H. D3 ?/ N9 W
每当我看到这些新闻的时候,我总会又打开我的相册回味多年来我在福特汽车博物馆走访时候的照片和视频,恍惚之间意识到,中国的新势力凭借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带来的技术浪潮和海量资本加持开始崛起,其实也就是从2015年至今的8年光景。; @# I3 @9 e1 f5 N' j/ a
这8年中,尤其是2015-2019年,以电池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突破自然是自1990年代以来最显著的技术创新浪潮,然而,如果我们向后退一步,站在200多年汽车发展史(从1770年第一台蒸汽汽车问世算起)的尺度上看,过去这8年不过是汽车技术大浪潮中的一朵小浪花而已。这不经让人疑问:7 x  t- [. q- i3 F3 f8 K% f* a
那些从100年前开始,历经了电动车和燃油车竞争,经历了包括世界大战在内的政治、文化与技术的洗礼,并奠定了现代汽车工业几乎所有工业标准与研发制造体系的合资品牌,真的会因为这8年中国市场的变化而衰弱,然后被这些新势力所取代吗?+ z: O8 z2 z& S8 _$ K+ D

3 J& p  N4 k+ ^6 }1 O; ^7 S6 j刚刚过去的通用汽车全球投资者大会和通用汽车科技展望中国技术日中,通用在国内的合资企业上汽通用汽车就为这个问题做出了一个标准的回答。* t+ t% }) W- @( h  m

1 Y4 q8 z5 p4 y/ R1 F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2.jpg 5 S5 O; [3 f2 V5 \, l1 @( b4 [5 q: n
7 x8 v  a: x6 D0 I% ^' F1 U- T/ U
通用汽车科技展望中国技术日
5 q4 B* [. ^+ W# e
. U% z! L4 s+ S. w4 b7 f一:上汽通用汽车说了些什么?
& d5 \% n8 p6 z3 `7 A4 V1 i0 o- N, `+ }" {6 Z1 \, u
首先我简单总结一下通用汽车在中国的2022科技技术展望日上,上汽通用汽车的的核心信息7 ^$ G# J) Y) K1 P+ j( }3 e. K3 H

3 {  a( d3 @+ @( ]6 S
% c" c( v! C6 z, w6 Y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3.jpg
2 [$ S: O: {4 k/ _% Y; a
; @) _. s; V4 `+ |  r4 S上汽通用2025产品战略
8 d0 W6 {* U8 Q' ~( ]" [# M( `. o3 g3 G
再精炼一点其实就是下面的一句话:7 s( h$ ^  w7 T8 l
上汽通用汽车2025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国战略=700亿投资+双基地开局+超过10款国产纯电车型及全新一代HEV/PHEV平台。% k9 x+ _- }) K! s5 s( f
4 _" ?1 y& w2 D
我这里特别想说的一点是:通用汽车在1960年就在底特律建立了功能完备的电气安全试验室,并在1967年测试了包括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商用车在内的系能源车型。而国内的主要新势力企业在2021年之前几乎都没有建立包括电池安全试验室在内的电池系统及整车新能源系统安全试验室。国内上汽通用汽车也建立了泛亚新能源试验大楼和广德电池安全试验室,这种针对电池安全和性能测试试验的完整能力,国内合资企业里里看起来也是独一份的。
! s2 k1 S* z! Q4 i0 O0 P& ~7 z其次,合资企业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量产发力增长才刚刚起步。
' I1 I( r) Q) o) ~2 K9 e+ e0 Z# ^! M( N- w- U9 j4 h
在发布会上,上汽通用的王永清总经理特别提到了“通过整合全球优势资源,叠加25年来的本土化体系竞争力”。通用汽车入华这25年来,一直是技术全球化和本土化融合最好的合资企业。在入华伊始就和上汽通用一起同步建立了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x: R3 G, J! O! I+ z
: c7 A' N- y9 s8 q, X  q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4.jpg
1 @" O, v9 w- x9 E/ q% F, C事实上,在新能源技术领域,上汽通用是真正意义上的先行者。其中最典型的车型就是2013年上市的国内首款合资量产纯电动车-Springo。这款在2013年做到续航里程130km的电动车真正意义上培养了早期的电动汽车技术和市场形态的规划。
& G7 j. X  N* {/ N- B. z2011年的雪佛兰Volt的增程式混动系统后来发展到了第二代,搭载在国内的别克Velite5车型中,在2017年再度上市。至今,Velite5是我所驾驶过的操控性最佳的混合动力系统。8 R2 y- q" y4 R' `
0 |# k$ w# G1 A4 B+ E9 p0 k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5.jpg 5 E/ W1 r# f: C. k" C
" @. W: l) K1 n. e. ?  j+ T
Velite5 介绍# }8 D9 _; r3 ~# R. \3 C
. b$ @& d/ F7 R; B6 j) U2 c
合资企业在国内推广新能源车型事实上在2020年之前是非常困难的。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白名单”机制等本土化壁垒的存在,以别克Velite5系列车型为例,在2017年国内的自主插电式混合动力可以拿到3.6万以上的直接补贴和其他牌照和税收优惠,而别克Velite5仅在上海有5000张额度的绿牌优惠,其他新能源补贴与扶助政策几乎为0。而纯电动汽车就更不用说了。其他的合资品牌遇到的情况也类似。
2 P1 r+ }0 p% q) d! P, L2018-4到6月 中国政府(发改委)正式宣布新能源汽车可独资。(2018-4宣布政策解读,2018-6 《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 年版)》为政策依据正式发布)。2018-6~7月,特斯拉正式完成了准入协议相关的内容,正式启动中国独资工厂建设。& T; Q" x! `+ G" f/ m; f# f2 I
2019年6月,中国政府宣布废止包括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白名单”机制在内的相关审查壁垒。合资及外资独资企业可以公平获得中国的新能源激励政策。3个月后,特斯拉上海工厂完工,掀起了特斯拉在国内的大踏步发展的步伐。
) S' e, H& z  H2 y8 d, H. j除了特斯拉这个特例之外,对于中国的合资企业来说,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大门打开的真正时间,不过才短短3年光景。# h: q( e3 D8 a4 n" l  c
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D- i4 g4 q, @2 D  v* c
; ]* c1 A5 n6 j' z8 m, C
3 通用北美的电动车规划:基于奥特能平台的完整电动车型组合
1 j8 l$ S$ X3 M4 I. b1 S# S# R3 [' P& M! R; e
: F2 q* U! i) B( L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6.jpg 3 X# e! e$ y' h1 V

6 j" ^* a5 R9 Q: R通用北美电动车规划
; o: N1 S! |. a4 A- X1 _! W, v) L
2 S3 K  Q& b2 S$ C" K5 v通用汽车很早就公布了其北美市场对未来车型规划和业务的技术路线图。其中:) g; N) j6 Q: u8 O5 g
      J6 B1 t2 B* \) c8 {7 h: {
  • 对于利润丰厚的Trucks(重型皮卡等)保持市场份额和利润;1 l. f8 w4 G# X" a
  • 对于采用下一代燃油动力技术及混动技术并能持续获得利润的跨界车根据市场的需要持续发展;$ |2 ~( }9 h* \. D# E" _
  • 放弃无法盈利的燃油车型(主要是轿车车型),实现型谱简化和电子架构升级。( P7 B9 q. G* N  M. b
  • 基于奥特能平台的BEV3和BET架构不断推进纯电动车型的全面铺开量产上市。6 Y6 y& W, ]  V. ?: H! h. g
  • 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及盈利增长;1 B- {3 t1 p( b
  • 电动物流新品牌:BrightDrop的发展
    4 y: ]3 L/ E5 R7 O9 N: ?
  • 其他基于数字化、软件、车联网服务以及售后金融的全面新业态升级。. \5 N; C! N6 c$ h* Z0 ]
* k* n+ l" V- ?! G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7.jpg % ~1 N( t( |& a! \0 w; A9 U

9 ]! N8 `; l6 {; M通用汽车北美业务路线图
( r  T/ W# H+ t1 R
  K; p" u) i. B" ~* y3 W' y$ x今年的通用汽车北美投资者大会中,通用汽车对于纯电动的奥特能(Ultium)平台发展方面,通用汽车的规划是这样的:: X& ^; [4 _( T9 Z
, ^/ y$ _8 r) |& L5 u8 A7 Y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8.jpg , `% F/ W; D( c  Y' P4 O
6 |$ J6 t% \3 b
奥特能平台
3 @" |/ D& Q9 Q' V/ o5 ^3 @  `7 R3 A; p+ C( w/ T( l. Y, ]6 p
首先,基于电池创新和系统集成优化,目标未来实现电池成本下降60%-Ultium Cell7 t2 }, A( J& d" X6 U$ }% Y/ U
6 k4 E3 [+ d! y, z- V6 w! n: I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9.jpg & D" |& B- l; w* g7 Z* }8 G8 c7 Y

3 `1 p. ]% ?+ mUltium Cell成本控制计划6 b( c- v) L- Y+ R2 p

" F2 A: f  y$ R6 x3 X: Q, ]" B其次,将Ultium电池技术与通用汽车优势的氢能技术应用在包括货运、火车以及航空领域,不断拓展技术应用的空间和进一步降低共用系统成本。
6 L. @' \. h6 @5 J# k+ d, G2 C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10.jpg
5 u3 E; q3 O* ^7 E. p# ]$ Q. N7 Z# Z% i4 n9 v# W1 W
跨领域应用  J( w" d. ~' R: V9 H

8 m$ G) _; |5 ?' g; V" V. n+ H: M第三,VIP电子架构已经是全球领先的打通燃油、混动、纯电甚至氢能汽车的全球最先进和最安全的电子架构系统,但是在GM的规划中,它仅仅是“软件定义汽车”ULTIFI云端超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组成部分。' C% k: J& \3 @0 w& i* g( U
' O# e- x: D" X0 }0 \) Z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11.jpg
5 Z9 p2 h& P5 b, m0 \4 f) T  j- t# c
软件定义汽车
2 N3 e3 C5 i4 r7 v! c7 I' V9 B9 z9 T2 U. X$ F( C
通用计划在明年推出全新打造的软件平台,车内应用软件、服务以及整车系统都能通过OTA远程升级,并支持更多云端服务。软件平台还能汇集全球广大开发者之力,源源不断推出新的应用。GM想要打造的网络系统是包括海量数据共享与全球可靠网络系统的GM云,加上横向打通从整车、手机、电脑、服务商系统、OEM监管系统在内的整车信息平台和整车信息服务,到硬件端支持所有控制器和系统包括底层软件在内的升级与数据交互而且绝对安全的电子架构系统。( c: E. L$ Q- j! Q8 K

/ @( e7 k- ]( E2 N2 K& i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12.jpg + U( E! l' G3 @* y
这样的系统对于奥特能平台的意义也是非凡的。因为奥特能平台已经提前前置了全球首个无线连接的电池管理模块-Ultium wBMS ( wireless BMS系统),工程人员可以无视低压线束的物理限制采集海量的数据,并通过VIP电子架构和云端服务对电芯进行前所未有细节的健康度监控和Soc管理,而且也有由于VIP电子架构的优势,可以对所有的控制器进行包括底层软件在内的全部云上更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FOTA。+ Y3 |6 e9 O# H8 @5 e2 S
第四、目前北美最可靠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Super Cruise和下一代Ultra Cruise。* o" I3 h* D; @8 P2 O

$ p# j% h" C" b- h$ N+ c" g% \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13.jpg
8 Q2 _0 n( T( B& j6 G. q' j& ~/ N- S( \3 f8 G9 f8 ?
Super Cruise体验
* Q6 L& U/ r6 c
6 P9 @! @/ w# s$ z) N0 j
第一代super cruise在2017年首先在美国的加拿大正式上市。当时的首发车型是凯迪拉克CT6顶配版。第一代super cruise在北美上市既王炸,成为美国第一个法律允许放开双手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后被《美国消费者报告》评为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第一名(2020年)。2021年CES上,通用汽车CEO 玛丽巴拉就宣告了新一代super cruise系统在GM全平台车型的迭代升级上市计划。
' E" h; G/ j* O2 e2018年基于凯迪拉克CT6顶配40TT铂金版的super cruise版本并没能在国内良好的上市推广。一方面是由于其超过80万人民币的高昂售价,另一方面是国内法规并不允许放开双手,这款车型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由于合规性问题有了一些讨论。2019年由于国内一线城市国六排放升级和通用汽车车型规划,搭载进口3.0T发动机的凯迪拉克CT6 40TT铂金版退市。直到2020年通用汽车将super cruise系统搭载在了凯迪拉克CT6的28T车型中,指导价也从80万级下降到了40万级。今年,凯迪拉克不仅将super cruise系统放在了凯迪拉克目前最畅销的CT5车型中,将指导售价下降到了30万级,而且它是功能更加强大全新一代增强型super cruise系统。截止2022年8月,super cruise已经实现了全球5400万公里的行驶安全辅助驾驶纪录记录,这是一个普通消费者可以拿来安心使用用的系统。0 l$ c1 \. m4 D: ]0 Z) K8 Z2 [
% i) S3 |* M6 ^/ a+ K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14.jpg # ]3 N' L! d. {; Y, n; s' v
" l, t, G4 T$ i/ V4 w; s- ]) U# Z
JackyQ上海中环深度测试Super Cruise + 凯迪拉克CT5版
  @$ ?5 n% n' w8 K8 r# H0 }: B. O0 {( {' Q
我在前段时间刚刚深度试驾了CT5版本全新一代Super Cruise系统,实现了早晚条件下在上海中环路和外环路无干预多路况条件下的Super Cruise的长距离接管。Super Cruise系统的响应非常像人,而且可以实时兼容你的人工干预变道或取消自动变道的诉求,并在你取消人工干预后自动恢复自动驾驶模式。具体的细节,等我做成体验视频后再谈。我只能说:我完全认可通用技术日上说的,85%以上购买过Super Cruise系统的车主反馈,未来将“只会考虑”或“将会更加青睐”使用Super Cruise系统的车辆。而奥特能平台, Super Cruise系统是标配。
5 }  s3 p1 b" u$ u& @更重要的一点,我上面说的所有体验,都是Super Cruise系统基于纯燃油车平台实现的自动驾驶辅助表现。随着奥特能平台+全新一代增强型Super Cruise系统的深入融合,明年通过OTA升级后将会激发出何种火花,我热切的拭目以待!
' ]7 [6 V" J3 y/ k" c% u" }% ~4 h通用汽车的下一代Ultra Cruise的目标是适应95%以上的驾驶道路路况,那么也就是将要兼容城市道路环境。通用将会融入包括:最新的5纳米芯片、包括激光雷达在内的传感器技术发展以及AI识别技术。同时通用汽车相信,Ultra Cruise将会成为性能和安全的工业标准。
! n9 O* U/ }) w" B9 _# v% C6 A( U# A7 u0 w0 h$ |4 w, T. b9 N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15.jpg ! L1 i% H+ e. K) Y, X# ]6 v

1 t1 @+ t5 ]7 c3 C0 V下一代ULTRA CRUISE简介
% ^% |# ?/ _7 `' c7 @* z. `; r6 \. ]9 O- ~4 a' d6 O
目前在国内很多初创企业都在堆料各种激光雷达。但是整车实际实现的功能并没有体现出激光雷达的意义,甚至有个别企业将激光雷达滥用成了加强型AEB系统。
$ W! O0 x- Y) @3 A但是我想说的是,当你未能掌握激光雷达的实际性能和有效融入自动驾驶算法之前,在马路上滥用激光雷达进行大范围照射是非常危险的。这一点,很多企业仅仅在单个激光器工业激光器的IEC-60825和ANSI Z136标准就匆匆将产品投入市场。
4 S8 I7 g, l# P4 B通用汽车在2017年开始就投放了包含激光雷达系统的数千台出租车在全美多个城市运营进行自动驾驶数据分析,其在加州等地的自动驾驶车队测试以及第三方自动驾驶测评中多年来始终处于顶尖的第一梯队,力压特斯拉等企业。在今年的技术日中,通用汽车其实提出了一个更加深入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L4一定是要在传统的乘用车形态上吗?通过灵活的自动化行驶与共享化,可以实现实际意义上的自动驾驶和用户移动成本的真实降低。4 f4 j: \+ P% H  ]* y- ^
+ j* n6 O) }, w7 F, T: @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16.jpg
7 _) j% }+ Y" ^* }' [3 G6 U最后,从供应链端保障通用电动化战略的绝对安全。
, x" p8 S: S" h3 E+ e$ q近年来元素危机已经成为了电动汽车企业的催命符,特别是锂矿的价格从4万人民币每吨一年内暴涨到近60万每吨。% G5 I8 l9 d$ U7 o0 D; h

% G: y4 @7 w! T; P* ?6 P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17.jpg
. X1 q: r* P! j  K
( S' l  G' c$ ?' b2 qGM电动化供应链保障
# c1 Y& k5 p: |5 U
. R/ ]6 s' `5 T& J' o7 d: Z7 s; }通用汽车直接与全球矿业企业签订了元素供应保障合同,确保能够满足其计划在2025年实现每年1百万台纯电动汽车销售的目标。
5 `! J- b) t0 L' W/ b  [2 D  `2 c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18.jpg ' P- S- H5 j1 g6 V
5 ^# s3 @  w" T6 b5 ^& Z
GM全球电动汽车销售目标2 t! h; P* ^# T/ C/ X

' j: j# [& C9 k5 R6 p6 y! d$ @; j通用汽车希望在2025年实现北美地区100万台电动汽车年销售量,并在全球实现200万台目标。/ L# |5 P  s, d0 X
其实我认为,北美地区的目标是相对比较好达成的,因为通用汽车在北美上市的车型包含了从电动悍马到大型SUV,还有电动商用车以及紧凑型跨界小车。其中Bolt系列在北美的多年来销量仅次于特斯拉。明后年通用汽车将上市多款倍内部评为“杀手级”新电动车,我们期待有多少车款能同步进入中国或在中国实现本土化设计和制造。
3 P" I$ p+ l/ ?; C! ^( G2 D% L2 L/ @9 N# E0 Q. r9 S* J: ]- D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19.jpg ; }) e5 }; b! N- i

, Q& c+ J( h) GGM各类型明星电动新车一览
1 ?0 K" \6 i! _; x+ x6 m. t9 C4 S( u7 R* M( V) h* l
<hr/>二:一切为了奥特能!) I+ a7 r4 P: w
# ]2 Q. I  I0 v! O7 J& @9 M8 Q1 |
其实前面大家应该已经发现了,通用汽车的Ultium似乎出现在其未来规划的所有角落。电池解决方案叫Ultium Cell,电驱解决方案叫Ultium Drive,电池系统方案叫Ultium Battery Package,充电解决方案叫做Ultium Charge 360,全球首个无线电池管理系统也叫Ultium wBMS ( wireless BMS),整个整车云架构叫做Ultifi,。简直就是“奥动一切”。为了前瞻性解决Ultium wBMS系统的潜在系统安全问题,通用汽车早在2015年就为Ultium成立了产品网络安全团队。' ~! ?8 u3 S/ M/ s& e
不仅如此,通用汽车甚至为了Ultium改组了自己的组织架构。2017年通用先后出售了欧洲(欧宝)和澳大利亚的相关投资资产,同时包括中国区和整个北美地区在内的其他市场的大规模盈利,通用汽车的现金流无比充裕。但是通用汽车却在2018年突然做出了仅次于2008~2009年破产期间级别的大规模买断工龄计划,对高达1.8万名员工提出了买断工龄活动。预计GM支付了超过35亿美元安置了超过1万名员工,而腾出的编制名额主要用于支撑Ultium平台及其整车的研究和制造。考虑到通用汽车原有的电气化领域的部门和雇员,这个投资是前所未有的。
) h& t* t- b4 g1 D" ^1 H
( m$ a" y8 B- X# a  h+ K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20.jpg % g2 Z) h/ V6 Q9 V
2019年GM在体系内开展了在外界看来悄无声息,但实则大刀阔斧的改革,它肢解了原本独立的通用汽车全球驱动系统(GM GPS - GM Global Propulsion System),将发动机和变速箱以及部分电气化的硬件开发部分作为独立的硬件部门纳入整车硬件架构,将绝大部分的三电系统开发归入了独立的先进技术开发部门,而将发动机、变速箱、混动系统以及全新纯电系统的大部分标定策略及软件开发工作融入了大软件部门集成管理。通用汽车全球驱动系统在过去与其说是一个部门,倒不如说是一个独立的公司,它有独立的组织架构,独立的技术规范、独立的技术中心、独立的试验场所、独立的财务采购流程和直达CEO的独特组织架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1年统一的GM POWERTRAIN的成立,其前身GM五个品牌的动力总成技术中心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1908年。
  P. _5 L# [6 F; y& G
1 b5 N5 e- P, P* L1 ]8 V" _; n) O1 @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21.jpg
7 I/ L. @- V: f5 q# D$ w, t. H, v" VGM的组织架构改组展现了通用汽车对于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如下展望:2 d  `, \$ c& A8 d

    , {# f+ t! G0 d1 ^
  • 独立开发动力系统和整车后期整合的做法已经结束。通俗来说,“买车就是买好底盘+好发动机”或者“买发动机送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整车同步集成开发的重要性远大于单一系统的发展;
    ( _4 h/ V8 U$ D6 p" q  C8 e
  • 软件和控制策略的开发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是整车级同步开发,全新软件架构的开发,而不是独立开发后期整合。
    $ o, R4 M& |" T% J, n9 O8 D
所以我们在燃油车平台,看到了伴随着1.5T“阿凡达”发动机和以昂科威Plus/昂科威s等为代表的整车的上市,新一代基于通用汽车V.I.P电子架构且匹配第八代ECOTEC系列发动机的整车全面具备了整车FOTA的升级能力。也就是说不仅仅是车机系统可以升级,发动机机ECU和变速箱控制器以及整车的其他控制器都可以具备在线OTA升级的能力。这在行业内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 k1 h8 l) L2 k" E1 ?* |9 [5 B+ \. G而纯电动领域通用汽车这个代次所有同步开发的最新技术集成在一个高度柔性化和模块化的平台解决方案,就是Ultium。2 v3 O- a) p$ _0 D
相比于很多车企口头上All in,实际上硬件采购,软件外包,只是做一个集成,通用汽车是先把自己重新颠覆了一番,斩断了所有后路,All in它认为正确的未来。, \: b; P  m; Y8 z1 L
一切改变都是为了Ultium,Ultium就是通用汽车的纯电动未来。6 s% V1 V1 w1 o; m. @- ~1 g
, ]0 Q8 y: E* l, L
<hr/>三:奥特能的柔性与未来。1 o6 w2 P0 r* P# @! e6 z8 Y$ B% Z
  c, h8 T! ?0 s! T7 H8 x

3 m2 y' b( [7 a2 b' N$ S8 b0 Y0 e- ?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22.jpg
0 Q! Z. h" I" j" K& h: J- h  w0 E* S- W3 q3 l1 i) S% n4 \* L! j5 V+ a% b. M$ U% w
奥特能平台宣传图
" h# v" w  ~6 ~; X5 \) n/ x+ y- y, A) {0 E9 q) j- Q
目前奥特能平台全球匹配车型的性能可以涵盖:
  T4 R3 U" [" P0 X& c- x1 D; H, @/ Y; M3 b

    / {: a) R5 i0 g) D7 v" L
  • 0-100kpm加速最快最快小于3.8秒;
    * x6 Y: D: H' C9 X1 O' }$ }
  • 满电续航里程可以达到450英里=724公里(EPA工况)。如果是CLTC,预计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000公里左右。
    / k4 Q, Y" v! g4 a2 j! ]
  • 目前的电池能量范围涵盖 50~200kwh,而且随着电池体系的不断改进还有持续升级的可能。
    # }8 w4 X: z  Y) ?
  • 支持多种输出功率的前驱、后驱和全驱的电驱组合模式。
    $ l) K' E; W  N4 u& ^; J6 j+ K9 t
  • 基本车型支持400V和200kW快充,部分车型支持800V和350kW快速充电。
    ' Y$ ^- J8 o" P2 I! w' k
从高性能电池的发展方面,通用汽车将会在高镍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包括锂金属负极和固态锂电方面技术。在低成本方面,硅负极、下一代磷酸铁锂电池和保障通用安全策略的条件下研究CTP结构也是通用探索的方向。0 f) p. X" u- e
但是,更重要的其实是关注奥特能平台对于客户真实价值的提升:
% W- i1 ^3 Z2 x; \7 ]  `& q* r. `. q2 ~( X5 I* e3 @7 @- W: _( J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23.jpg ! M4 Z* d( l5 J/ K) O: l. u3 K
从电池解决方案的基本安全结构来说,奥特能平台的电池方案可以认为是 加强版的 “弹匣电池” + “大禹电池”。此外,全球首创的无线连接的电池健康管理系统加上Ultifi云端监测管理,进一步加强电池安全保障。5 _/ X% [) I' B; O0 Z/ k/ Q" s
4 n" L% p! V6 y5 E0 @' n* E( N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24.jpg ; F1 R3 E7 w( ^! ]" s- [9 |" [
从整车安全规范来说,基于全球最严苛的美标撞击标准,是奥特能平台的电池从一开始就使用超高强度锻造钢结构的原因。与此同时的其他主机厂都在通过采用铝合金框架来减重。
+ ]- s) \# E, A3 M
1 a* j, u. Q! t7 H2 b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25.jpg 7 j9 H, I- g, W6 E

6 o3 Y' T( y1 ?8 S+ q" u5 k3 G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26.jpg 8 v3 a; G! W( P5 b( _1 q( y) g6 o
简单一图总结:
) T" L8 T! i! }/ y# H" s4 J! f. a- k6 p! K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27.jpg 8 v; q* w; @$ V$ s0 V  ~! p
四:当风停下时,没有长翅膀的都会被摔死。
! ]$ _% s2 H+ F2 V2 O8 U. S) n, W  t0 L% H, ^0 z7 z2 F4 d
我知乎的Follower们应该知晓,从去年开始我就在说,2022年下半年开始的未来2-3年将会是中国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行业的大考。当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客户真实体验的边际效应开始减弱,而与此同时社会的消费与经济发展遇到阻碍,市场的投资者和投机者们对于只有远期梦想却没有现实盈利的项目开始恐慌性撤退时。这一系列的现象都在告诫我们:风口的风要停了。) V  b' r$ q( ^& f2 ^" K, `. n
然后你会发现,标榜科技的特斯拉CEO马斯克今年对于特斯拉未来发展的机会和理由,无时无刻不都在强调:制造,制造,还是制造。很多人以为特斯拉的成功来自于新技术创新,其实基于美国汽车大工业的制造基因才是特斯拉真正能够成功的秘诀。关于特斯拉工厂的背后是通用汽车与丰田合作精益制造工厂实践历史的相关文章,可以参考我在2019年3月深度分析美国百年汽车工业制造发展和特斯拉超级工厂历史的文章:6 H. K' q& s% ~  f
《站在15岁特斯拉背后的百年美国汽车大工业才是奇迹的基石》& o- Y2 u2 [8 g  d4 {7 T, H. R- M5 N
JackyQ:站在15岁特斯拉背后的百年美国汽车大工业才是奇迹的基石在当时,甚至更早的2016年的专栏文章中,我就已经预见了特斯拉精益制造体系爆发之后的威力。
+ O9 K) ]$ Y8 I  s而今天,我想说的是:6 U* j5 A7 ~1 A9 W
国际体系化、平台化、网联化和智能化的电动车全品类覆盖式的打法,结合百年来制造基因和全面真实的安全设计与验证规范标准的持久效应,将会是以通用汽车为代表的未来合资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一波浪潮。: {: [" ~2 u9 _

+ G5 J" W1 q( m7 _9 l6 O& t开放和竞争是中国行业健康发展永恒的主题,事实上也促使了过去二十多年开放以来中国汽车行业技术、人才与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在自由市场,靠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实现持久共赢的企业才是真正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
1 v9 J, l* V7 A- i1 o! F$ c+ W
! |8 U! H1 K5 ]2 V$ q! N如前所说,竞争,才刚刚开始!
孔雀无毛解oy | 2022-12-3 06: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包邮区公众号“包叔”写了一篇文章《终于有中国汽车人哽咽了》破圈了。
7 G6 \& S/ |  n4 _! Z这篇文章是小鹏的陈情表,引用通用汽车 CEO玛丽芭拉的故事来讲造车有多难。
: z: ?9 X. u3 m/ t* }+ v. [但是,汽车行业不相信眼泪。王兴将小鹏开除出“蔚小理”,雷军连夜阅读通用前总裁的传记《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
4 m/ Q! I+ _: v7 ]5 ^& Q究竟发生了啥,第二波新势力的主力——小米,为什么开始研究通用?我们还是从小鹏G9的发布会聊起。6 m! w( s/ v8 [
+ Y, l' u' u) F( ]3 x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1.jpg
: l. U+ ^/ Q& t: {/ j小鹏G9发布会是一个里程碑$ D1 }; f3 A4 P# u, ^# f4 C' X% Q

# A$ {: D) a0 K- {7 v$ S2022年9月21日,小鹏G9发布会翻车。消费者不认可小鹏G9的产品与定价体系。两天之后G9进行了第二次价格发布,开创了汽车行业的先河。
9 j  N, n2 l& P  L0 ]3 T& d; e, {' e: \) N4 b+ W; ?: _, D3 {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2.jpg # y+ y; q/ w; x7 W. l
2022年10月1日,美团创始人王兴在微博上将小鹏开除出“蔚小理”三巨头,提出了“理蔚华”的新三巨头概念。
5 ~5 `- G1 k3 X
! V! k$ b' s2 e& }- p+ K" Y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3.jpg
! H/ b6 U& H+ D* ]( \十一假期,同样要造车的小米创始人雷军开始阅读通用汽车前总裁阿尔弗莱德·斯隆的传记。10月6日,雷军在微博公布了《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的读书笔记。" g2 k" H6 o# w; r; Q% G+ {
2022年10月21日,小鹏宣布公司组织架构调整,模仿通用前总裁斯隆在1920年时代的操作——委员会制——重新平衡组织的分权与集权治理模式。
2 P" v( X; c& h* {7 w/ E/ g' b4 s; d/ b4 ]" W8 \0 [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4.jpg
9 n/ o; g% G+ F$ F这就是在整整30天里发生的事情。“小鹏结束了吗?”投资界都在讨论这一问题。新势力快没钱了,而主流合资品牌也没有变成诺基亚!9 p5 s5 N2 x7 ^
以上故事中,最具有戏剧性的画面是雷军看斯隆的传记- J# N7 `% v8 Z8 E! s
. z3 Y4 I  e0 k7 v2 w3 n
雷军的梦想——成为中国的特斯拉。
9 b3 I) V, |7 Q1 T/ q8 B; Z特斯拉是谁的化身?特斯拉本质是100年前福特的翻版,极致地强化汽车的工具属性,用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创造最好的交通工具。 7 A' o5 k5 K1 z7 G5 ~/ Q, [) f
历史上谁最终克制了福特?阿尔弗莱德·斯隆,前通用总裁。他认为汽车不是工具。汽车具备时尚属性、社交属性、等级属性……汽车需求是多元的。产品需要细分,“不同的钱包、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车型”。汽车公司本质是产业集群的交叉点,汽车公司不只要生产,还要交付和服务,需要合理的网络体系和金融服务,为了保持竞争你还需要与供应链上下游深度绑定。在庞大的工业、服务、金融链条下,依然可以控制成本,在面对弱式经济周期依然盈利,才是真正的王者。《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有以下信息值得关注,这也是G9之后行业深刻的讨论。
' {+ \' @' d5 j( D6 l0 V龟兔赛跑?跑得慢被淘汰,但跑得太快掉血也快
. q8 x. V1 ]; }  |/ F; z+ Y: t
+ n* n# x+ T- h# x通用是年度车型的开创者。- q9 `2 F( Q9 N7 T% S; X' t: o1 L& H
啥叫年度车型?
% T& x+ G+ s+ h+ L每一年比前一年有保持进化,刺激消费。但是又不能进化太多,让老的车型快速过时。
5 ?$ d6 }, l# ^, c9 r- x( d这种节奏感把握在通用最高委员会手里。  q! ~: d6 L6 x1 Z# K. T
这是“德古拉伯爵不死”的把戏。保持年度更新,控制各产品线有进化目标,但绝对不能在瞬间彻底颠覆自己。让庞大的品牌组合和产品矩阵瞬间进入下个时代,是不可能的。这相当于给自己放血。经销商也需要稳定的产品进化速度,来保证他们的承受稳定的库存。合资品牌的节奏感是他们的生存之道。毕竟汽车生产并不是高毛利行业!车生产并不是高毛利行业!车生产并不是高毛利行业!
+ N+ ^, j- U- r9 B新势力都会面对上一个问题,在上新品之前老产品的订单量掉得特别快,产品保值率控制起来难度很大。一个新产品让竞品过时的同时,也会让自家的兄弟产品过时。这不只是理想ONE遇到的问题。
+ e8 k6 a( W/ z* ]2 l为了追求进化的速度,在产品上堆积高科技,推高了BOM成本让消费者无法接受。这是小鹏P5和G9出现的问题。在特斯拉、蔚来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消费者为智能驾驶软件订阅付费的意愿并不高。
5 @0 U7 S( a% T7 n6 `新势力在做市场教育方面投入巨大,但自身没有毛利,而那些控节奏的品牌会利用更稳定的进化速度摘桃子。
% r5 }$ N7 [0 w世界前5需要怎样的组织能力?
# \9 Z4 Z/ V& t  `$ [+ P% ]8 A: R7 ~+ R4 O3 G  P0 o# G

  |( I3 |" G1 I4 `1 @7 p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5.jpg
  x+ H7 W; v6 m" I) h, d. c; f) c* W  |雷军在社交媒体表示,“我相信,当电动汽车行业成熟时,世界前五大品牌将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换言之,我们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成为前五名之一,每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辆。竞争将是残酷的。” 蔚来汽车的李斌、华为的余承东也都喊出了同样目标。& N4 G9 `1 V% t7 s
如果小米要进入世界前5,那么它需要搞清楚世界前5的规模。拿他研究的通用为例,GM在超过30个国家生产,全球雇员15.7万。2022年净利润预计在96亿美元至112亿美元之间——约等于1/3的小米市值。这听起来好比职业拳击赛场上,一位超最轻级(52.21kg)选手挑了个超重量级(91.25公斤之上)的对手。# y6 `% O9 k' V% ~+ S

( |! b' R/ p( H3 t4 U3 |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6.jpg - p) y- M; Y1 U$ D8 i& }
斯隆所创立的“分散经营、协调控制”组织机制是支撑通用连续77年全球销量第一的基础。% K5 C( F: R/ ]8 T9 `
《撕裂中的小鹏汽车:求新的A面,失控的B面 》36氪的文章中提到了小鹏汽车组织效率的低下。眼花缭乱的供应商体系、过度复杂的SKU、缺少协作的内部文化、无效的内部竞争……小鹏团队犯过的所有错误,斯隆在他的《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都进行过描述。
6 ~% s6 L* n* D6 b“没有人确切知道每个事业部对公司总体利益的贡献程度。没有人知道或者证明各部门效率的高低,因此在分配资源时缺乏客观的基础……一些缺乏远见的人也在趁机利用他们在最高层的地位为自己所负责的事业部谋求私利。”7 k4 K- \( ]" I3 }0 B+ ~  Z; \
为啥说《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是CEO必读书目,人家一百年前说的话,我们现在照镜子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n8 [0 p2 H! ?6 `+ _
小鹏的组织问题被拿出来讨论是因为G9意外遭遇了滑铁卢,但就我所观察的其他中国品牌都面临类似的问题。我举几个栗子。. L$ F+ i' W2 }$ F, [$ ^# U
一个集团下,电动品牌销量在增长,类似定位人群的燃油车销量是否在跌,你的品牌管理是否存在左手倒右手?
/ u6 I: W! p0 G1 Q一个集团下,多品牌战略,是否有很合理的价格梯度。是否存在相互矛盾的定价策略,出现品牌相食的人间惨剧。4 i% h6 }$ n; B* |' }
一个集团下,不同品牌的产品的设计风格和品牌属性是否形成了区隔,拥有自己独特的识别性,还是先设计了产品,再随意挂个品牌去卖?3 C- y8 J) z! g" x
为了拼凑整体销量数据,被迫投入精力去营销和开发低价值度产品,而忽视了对决战产品投入。最终Double Lose,输两次。! O9 j- p  Y5 I* ~6 C
多品牌发展时,是否一些品牌根本获得不到足够的研发和推广资源,产品交付节奏非常混乱。, I7 s! h, N4 m) [
公司的采购部门究竟是为了局部价格优惠,还是站在全集团多品牌的立场上省钱。最高层听汇报时,每个部门似乎都汇报省钱了,但公司整体更浪费了。/ }. u# A: L' R5 W
……9 C- l2 m* ]9 r0 T
斯隆创造的体系“分散精英、协调控制”的策略的基础是基于“实事求是”原则,给予每个品牌最大的自主权。最高委员会来协调决定对集团而言的最优解。这一过程中最难的就是“实事求是”。你看一些车企不停折腾高管,不停调整战略。感觉车卖不好,要么是人的问题,要么是方向的问题。但,事实上,我们的企业最缺少的就是“实事求是”的决策文化。4 e) Y% P" }9 }
流眼泪的不只你一个
9 z3 x6 D# G7 t( H; T
, V  e5 j, A$ B' L小鹏的眼泪,通用在8年前就已经流过。2 n4 n7 y% h7 I, l0 c5 C) ~
放弃低增长业务——回归基本面,这是斯隆对什么好业务的看法。
5 |  |% f/ T3 ^; I" v1 q, N! z2017年,通用出售欧宝、沃克斯豪尔品牌和通用汽车金融欧洲业务。沃克斯豪尔和欧宝是通用1925年和1929年就拥有的品牌。通用将印度工厂卖给了长城,在2021年前停止澳大利亚霍顿汽车品牌的销售……
" L1 R7 D. N3 i- J# b国际市场(除了中国)有给通用带来了表面的销量数字,但没有带来利润,也不是决战的核心战场(同理,小鹏是否应该早一点放弃G3和P5?)。: Z" j( b5 G8 p  p& G
通用减少员工规模,关停工厂,控制供应链的复杂程度,快速提高生产效率。
" x1 d  s8 `# Q9 O; L5 c, g! }这种收缩策略主要是为了更宏伟的计划——2025年前在电气化和自动驾驶领域投入350亿美元,这是通用汽车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投资。
( c- g, @7 H/ }* [你知道350亿美元是多大体量吗?它差不多是今天蔚来(179亿)+理想(180亿)市值的总和。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战略收缩是为了战略反攻。2017年,你以为主流合资品牌在溃败,实际上人家在屯血。7 A% N% i3 f+ j  R4 C6 ?
斯隆在1929-1932年通用经历华尔街危机时要求通用将事业部合并,全集团只有三个车身尺寸,零部件最大化共用以提高效率。而这一轮老势力的反击也采取同样的逻辑。
' F9 t* s4 K% U5 ^0 D通用最新开发的奥特能平台可以覆盖旗下所有品牌,他可以支持8、10、12模组构成的单层排布,专供全尺寸SUV和皮卡的24模组双层排布。它用无线连接的方式,解决线束的复杂性……$ W: x! A/ t3 n8 @! H
通用这样的公司如果进入电动车的换代周期,它爆新产品的速度也会跟下饺子一样。新势力认为电动车生产比燃油车容易,这种容易对通用而言也是等价的。通用的奥特能平台可以生产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还可以生产GMC Sierra EV电动皮卡、GMC纯电悍马,甚至BrightDrop物流车、Cruise Origin自动驾驶共享汽车也可以造。根据通用最新披露的目标,在2025年,中国电动车的产能要达到100万辆。
* N6 |; u% m: A8 {9 K" a此外,我们过去低估了老势力和高估了新势力的上下游整合能力。《撕裂中的小鹏汽车:求新的A面,失控的B面》 文章中指出小鹏忽视了搞定“宁德时代”这个关键供应商的重要性。另外,我们还会主观认为老势力会被燃油车时代的大型供应商的利益所绑架,在智能电动这条赛道上失速。6 X  O$ a; ]. [$ ]0 D
供应链控制是通用和福特两大巨头创造的。亨利·福特去南美洲买橡胶园控轮胎的价格,通用的杜兰特直接把火花塞的发明家Albert Champion的公司合并了。搞定上下游是传统车企的基本功。我们打开GM网站投资者关系的网页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他们在干什么。
' b# w6 O/ \  V+ k+ S& c9 x7 f# r5 s以下是最近两三周发生的事情。GM对Bedford电驱动铸造厂投资4500万美元;旗下电动货车子公司2023年营收预计破10亿美元里程碑;淡水河谷(Vale)与通用达成长期供应电池级镍的合作;Nel和通用汽车合作开发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可再生氢气;Microvast与通用拟建电池隔膜厂……
; p. a3 t* p) N/ P7 s5 B& f  q( M7 p- e: m; z6 j# n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7.jpg & `5 I9 B0 H) C) t  J) U2 w
' G+ W$ P7 v- O* K4 L: C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8.jpg
, X( N7 @) D8 ^  E5 u大家不喜欢“优等生很努力”的故事,大家喜欢侠胆英雄的故事。9 x7 \* A  W) }6 R" H. P
小鹏汇天的飞行汽车确实是很好的科技故事。但是,通用这种公司默默搞的研发和投资不能忽视。它们不是炫酷的故事,甚至你也不知道里面的专业术语是啥,但它们是能够让电气化产品供应链保持竞争力的事实。) R6 [9 H( j* I( ^7 H+ ^; o
此外,小鹏为首的新势力在软件定义汽车的优势方面还形不成明显的代差。由于事实上L3级智能驾驶的实现并没有政策法规上的时间窗口。所以L2到L3之前会被切分出各式各样的可实现场景,每个小场景自动驾驶的实现都是“新闻”,但并无法构成用户体验上的巨大进步。4 y% N4 F, o& p- U& T- o
7 ]  D+ |# [& U8 x  w$ f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9.jpg
1 j3 K# U7 \5 A0 O8 v4 S' K我们拿通用的Super Cruise来对比。这是全球首款hands-free的辅助驾驶系统,最新版本可以实现自动变道,2023年初全新一代还会通过OTA升级搭载在国产凯迪拉克锐歌上……人家这也是世界第一级的智驾水平。& U- o9 A" D: ^* N9 f, E; i
回归基本面,回归主流需求!
! N' H( E/ y* \4 V4 |# \! |" t! v

" F. m3 B! P0 l# O9 I, D, t% h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10.jpg - H) y, O) N; w+ j6 P( x
对新的科技产品有极高包容度的冒险用户是少数。他们是市场前2.5%的创新者和13.5%的早期使用者。$ y3 m( \  {0 L5 p* d. B
电动车的市场穿透率超过30%,对于新势力未必是好事。因为竞争不再是边缘市场,而是主流市场。+ p9 P1 e9 [) m
冒险型用户在产品购买的决策逻辑上与普通大多数是不同的。这也是所谓创新势力品牌主流化过程中“叹息的墙壁”。
$ b6 h& x# _& C3 T4 W2 L- e- P' B普通消费者买“智能电动车”会问你的车会失控吗?你的电池会自然吗?发生激烈碰撞的时候车身核心骨架会不会崩溃?你的车远程启动会不会失灵?你的车门、车窗会不会打不开?
& l0 o5 ^* k6 k" C你的家里有多辆车,你可以把“智能电动车”当玩具,当名片、当社交工具……  b( ~: h8 @0 d
但,你家只有一辆车的时候,它需要是的靠谱的工具……5 T; F: Y2 F- b
这是通用、大众这种公司的优势。
9 T* o& \6 d, o! G蔚小理给汽车行业留下了什么
9 @& i5 B4 u" U& g0 P
% x2 D  E" X( _3 b“蔚小理”这三个品牌10年之后无论是否存在,这里的确是曾经属于过他们的时代。
  j: N2 i: p; P9 ]6 f* V8 e0 r* \+ d蔚来,中国第一个可与BBA抗衡的高端品牌,也是雷克萨斯之后世界上唯一的新崛起的高端汽车品牌。$ S: r* [. @) J
理想,让互联网的用户产品思想进入到了汽车行业。创造了L9这种新品类,成为全世界汽车品牌关注的焦点。它让通用、大众、丰田都意识到市场还有产品盲区。
* N$ S# u+ Z. I3 t$ X; ~. h小鹏,中国车企自动驾驶领域的旗手。诸多中国品牌都讲技术基因,小鹏是最接近国际大厂的。8 N* t9 W* Y. H, {* R
2023年有哪些故事值得关注
+ Z; v6 j' Z2 f' t  o2 a# q. K9 T( m  H) I, Q5 }+ ^- V+ N/ R
宝马可能继续创造最好的财务年度。消费者并没有抛弃它。等级和圈层这种“固有认知”对于汽车消费者依然很重要。消费者并不只是买交通工具。
" }# r0 t5 ]# ?! |比亚迪坚定整合产业链的打法像极了100年前的通用、福特和如今的三星。它的产品甚至可以对线到特斯拉。9 U5 I( a1 m! ]7 \3 I2 I2 H
通用全系列采取奥特能电动智能平台,挑起了传统主流市场的新一轮搏杀。凯迪拉克要靠智能电动LYRIQ锐歌证明自己是最能打的豪华电动车。如果LYRIQ锐歌能够成功,BBA的电圈就会变成BBAC(Cadillac)的四巨头。别克使用奥特能平台的新产品在2023年进入市场,主流合资市场电动智能化进入了战争周期。' r( P( F" e2 L- K; j5 x  a
一些新势力在变成行走的尸体,最缓慢迟疑的主流合资会被先发起反击的主流合资拿走份额,而留给2024年才出产品的小米汽车的时间也不多了……6 y" w$ ]: X& b9 A( z  O, m5 b9 J
11月23日,小米公布2022年Q3财报,小米营收连续第三季度下滑。Q3单季度亏损14.74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7.89亿元。智能手机业务的收入下降是亏损的主要原因。
- Z, {9 x1 F) [% v3 S& o" |小米单季度投入研发41亿,上市以来最高的季度研发支出。其中造车8.3亿(Q2季度6.1亿),汽车烧钱在加速。: L' l' Q; e0 m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报告称,国内换机周期已从2019年初时的24.3个月增加到了31个月。在萎缩的市场中保持利润优势,不多的办法就是让品牌高端化,而目前小米的情况并不理想。
* H; n% p( ]9 P- q/ Q. E9 N6 Z4 O0 ^4 M4 o) A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11.jpg
6 v4 s# q" L1 e( X: s- D/ @8 a雷军在2024年可能面对手机、汽车双线作战的压力,不排除两个市场同时给自己放血。无论是成为特斯拉,还是成为通用,小米的挑战都无比巨大。8 p+ r& N% e0 x- p
PS 感兴趣一起交流2023年汽车行业趋势的朋友可以加我的微信 carchina2010
川鸟摆 | 2022-12-3 11: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的“快”。这不仅是从销量数据上看出来:2020年是130万左右,2021年是330万辆, 2022年预计能达到500万以上;更重要的是,新能源车的市场发展很健康:正平稳地从补贴驱动往市场真实需求驱动来发展。( m( A4 p% [4 ]. s8 G
以最新的数据为例,今年10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44万辆,同比增长53%; EV销量为32万辆、PHEV 12万辆。2022年1-10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来看,累计销量为398万辆,其中EV销量306万辆、PHEV92万辆。之所以有如此好的数据,这和中国品牌在之前的战略布局和决策转型上走得坚决分不开,所以在这一轮的狂飙突进种,国产品牌是走在了前面。合资品牌还有机会吗?7 F2 x2 {0 D! _2 m
0 r) ?. q9 V! O; n6 {3 d9 l3 c- ?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1.jpg
) i. ^) N8 U% v  i1 A7 g) o7 @( {+ e4 O
# F% w$ c1 ^" H, ]) C! N图1 这两年的新能源汽车的月度数据情况
2 j# N- Z% t: V0 ]- i7 S& Z& F8 o( x; v+ O; |5 \* i
第一部分 新势力、自主品牌和老势力的市场占比
5 n  B* c( T, T3 _' f9 f1 k. S9 ~. U3 R  ]
   从2022年来看,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市场的平均增速大概在59%,
2 X% a" B( \6 C6 C+ A( D
    9 B' s7 C) ~6 E/ ]1 l
  • 新势力
    ( F# x8 m, k9 w" W. H原来2022年大家对于新势力充满期待,但今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增速不再超于平均。目前五家新势力前10个月的表现基本在8.5万台-10.7万台之间。/ j& H, X& l& v* z
  • 自主品牌:比亚迪、吉利和长安增速很高,其中比亚迪前10个月销量119万台,市场份额达到了29.9%。9 x" \3 e/ |% e" b" A' L
  • 外资品牌:特斯拉今年前十个月销售了33.8万台,排在后面的是大众汽车,今年也有14.4万台,在整个销量里面排名第七。7 R$ u. l" r+ X* P1 ]4 C8 ]- D
但是,我们知道整个市场竞争格局是刚开始,新能源汽车经历了这一波高速增长,也让所有的参与者都加入进来了,好戏还在后头。
8 O- c6 S' Z! b/ n
6 ]2 E5 O1 p5 [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2.jpg + \- f' N& J' L) S5 n/ j$ R- Y
! [; V3 k5 p; C- K4 z
表1 2022年1-10月的车企销量
  R5 F+ i! v4 v. Q# r3 [  [/ d" m0 b- Z* X
第二部分 电动汽车的路线对比
7 P0 p# l. L, U; t6 U  _( f+ |3 w5 x( q2 {0 T
对新能源汽车的平台开发投入,意味着车企进行新能源战略的决心和信心。汽车平台的研发投入人力物力巨大,但一旦建成,就像打好了地基,可以降低开发成本、压缩开发周期、降低开发复杂度,从而降低开发风险。平台是持续和长远发展过程中,对成本和品控的保证。电动汽车平台化,是电动汽车发展到今天的必然选择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选择大手笔投入平台化研发的车企,是对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更是对消费者负责性的态度。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将会在实际产品中不断体会平台技术的优势所在。: L- P/ W. e/ C# g
在这个方面,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打法:) R4 U  H; \+ m+ W/ V

    . o* f/ r) K$ b5 S' d* X2 J
  • 国内品牌里面,市场上一骑绝尘的比亚迪通过E3.0平台和DM-i技术逐渐扩大了自己三电技术的优势,我们能看到比亚迪在今年的爆发,一个是E3.0平台上的海豚、海豹和元Plus的效果,在DM-i产品矩阵上兼容设计也很不错9 |, @) H! r1 n6 a+ Q
  • 迭代:特斯拉则是通过成本不断挤压市场参与者,我们看到随着特斯拉的逐步改进工艺,规模效应上去,后续的价格迭代周期会具备很强的竞争力8 t0 b8 m3 A$ X* b3 @, ^! P
  • 后续白热化:除了大众以外,合资企业里面,我是觉得上汽通用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潜力还是很好的,主要有这么几点:

      + ^: e3 \0 J4 L' n% c
    • 通用汽车的工程设计是“以我为主”的:奥特能平台一开始就是从标准电芯的方式开始去考虑,围绕安全和性能两个关键特性,去长周期考虑问题。而通用在中国的优势,就是可以在三电硬件的特性的验证做到非常极致,这就保证了这个系统平台的底线非常高。
      8 E& E, T8 I2 j5 T' p; k
    • 从第二代纯电平台,到奥特能平台间隔时间比较长,通用汽车有机会导入有价值的新技术,在很多方面还是从消费者的需求本身来看问题的
      7 u- d" l4 F  D0 _' n$ `. v
    • 在电驱动方面,通用也充分发挥自己在扁线电机和逆变器设计方面的优点,其实做了好多事情。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抛开中国新技术的迭代周期,通用汽车其实做到了对一些电动汽车关键特性的坚持。" s/ K' c$ Y6 P4 Y2 N% \1 Q6 J
    8 ^# R6 o& s* Q, P% D8 S

- G& V  J7 o& \- h, G0 ^奥特能平台在架构灵活,热管理技术等方面依旧有着成熟的积淀,是具备技术优势。从2022年底展望到2025年三年的竞争格局,汽车消费者的态度将用更严格的态度来审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30%以上开始,随着第一批敢于尝试消费者已经入局,更广的消费者群体,意味着有更多的小白,他们是需要更可信的产品。中国需要更多的产品还是要可靠的。伴随着膨胀的新能源渗透率,还有两个行业一直关注的话题:电动车失控和自燃。5 j1 M1 J0 Y5 T9 h# I
如果解决不好这两个问题,之前卖出去的车是负资产,对于品牌影响特别大。汽车系统安全、电池安全的重要性,依旧是未来对电动车市场最重要的核心,也是更多主流消费者决定入手新能源车的决定因素。
- F3 }# C: N6 i# R# o第三部分 通用的技术积累和科技日
% x  ^" o3 S2 b, {; i
) O, c* I: t2 c# A$ _1 H% |9 j! C通用汽车“2022科技展望日”在上海举行,我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这一次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通用汽车正加速在中国市场推出更多基于奥特能平台打造的电动车型,并大力布局“软件定义汽车”平台。+ k* a' i% o: d& d: E& Z
通用汽车发展的各个阶段,围绕着奥特能平台展开, w) q  h* b& X
    $ {: t8 t8 T  n9 S
  • Phase 1 (2010-2021):尝试在技术层面不断积累自己的能力  N' ]4 B: Q* c7 B: @  V! E
  • Phase 2(2021-2022):打造基础车型库,然后全面的推给市场6 ]9 Y" d; Z: b  S" S. t6 r0 J7 b0 s
  • Phase 3(2023-2025):扩展规模,全线推进
    * m1 B8 v$ {2 j% x$ Z
% F/ X. c2 Y: J  T2 }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3.jpg 9 H% r/ u, B8 l( }

: `( [6 d" G( ~% q  c图2 通用汽车的电气化目标
% j0 \1 o, p) Y( d
# h0 y0 P# X5 ?# i5 ~0 ]! h; g' |通用奥特能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自己的核心理念,回归坚实的造车理念。我前几天拿到奥特能平台首台车锐歌做了一次实际的测试,它续航表现到底如何呢?上海立冬之后的第一个周末,天气相当不错,我们开着它去郊区露营,锐歌这台车的真实续航能力是非常赞的——我这边从出发的初始SOC是90%,表显的续航里程为497公里不到,一路把车开到了表显剩余36公里。8 {8 O- Y6 c9 f; a9 i4 h4 M1 o

    6 G* E0 s4 x6 v/ w" ]8 u9 y
  • 仪表盘显示经过的里程为430公里& {; N7 M2 @5 J5 b' u# R" O  |
  • 表显续航下降461公里, b# e, G7 K0 Q8 Z" j0 k+ P  L  V
  • 真实续航/表显续航的折损率为93%0 G' _& \) e+ w
这是我从宝山、青浦、徐汇和绕城高速上的实际表现,测试还是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 b2 r2 M' K5 l% h
这么多年磨练,通用主要考虑纯电动汽车产品的可靠、质量,不仅仅是平台架构决定。实际上从百年汽车工业的发展轨迹来看,产业体系的布局,依旧是竞争的核心优势。大厂实力背后可以有更多资源实力来滚雪球,发展后劲更值得期待。由于电池技术进步比较快,从300公里到600公里的车变化很大,但是随着电池技术更稳定,消费者对于续航里程开始变得比较收敛,对于三电平台的要求,就需要和整车企业的开发、试验、工程、制造能力强相关,这些东西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积累。
& D$ N! _2 P8 I上汽通用汽车布局了上汽通用汽车Ultium奥特能超级工厂、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新能源试验大楼和广德电池安全试验室,具备了从技术研发、试验验证、生产制造到本土采购全链路的新能源完整体系能力,为奥特能电动车平台落地中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上汽通用汽车新能源试验体系,是企业电动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是通用汽车全球试验体系的一员,按照通用汽车试验室最高标准和流程体系建设,与通用汽车共同开展新能源电池、电机和电控的开发和验证,做到全球数据共享。, N5 \8 T; `' @% @0 C! m# B3 [2 ^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新能源试验室,和广德电池安全试验室,提供了通用在电池安全方面充分的能力。在电池安全方面的持续努力,真的是百折不饶的实验追求才能把好电池的关,保障整车的安全。设计开发中深入参与电芯材料体系制定、制造工艺、性能评估、安全滥用和成本控制五大方面。特别是基于整车使用环境、终端客户、产品定位等不同场景设定电芯的性能评价标准,电芯会经历电、热、化学、安全、耐久、振动、性能等全面考验,累计测试达320万小时以上。
( Q- D' ?0 n, m! p●材料体系:材料体系的深入,深入电池企业的电池配方,电池材料的发展方向% q' u4 i  x5 Y# E+ }
●性能表现:就是多维度的电池特性测试。
+ C9 ~& c; X* D) p●设计和制造工艺:主要还是从DFMEA和PFMEA入手,了解电池企业在设计电芯和制造电芯的差异做准备,通用想好了这个在美国就自己上手做电池了。
, B7 R3 y  l2 I$ i●安全滥用:围绕国标的要求是基本的,而围绕车主使用中对电池的特性的认知,建立全生命周期的需求是非常难的。0 q# F6 J! {/ i0 X& K
●成本控制:实现电池降本,从成本控制上来看是非常重要的
5 n5 ]3 x( I/ v2 [# z在整个保障电池安全的体系中,主要涵盖:
9 `5 M& x: R# U/ a6 y: n●电芯的入厂测试 车企要在电池的筛选阶段,做高标准的电芯选择和测试。通过对电芯加工以前的阶段,采取100%电芯DCR(直流内阻)检测,可以通过DCR全检确保电芯焊接制造、电芯性能、下线品质的一致性,提高电池安全性和寿命。. U5 _" y* \) M; m3 L' L+ P
●电池安全管理的7重防护,主要包括电芯间隔热墙、抑制热扩散技术、集成式液冷系统、模组和整包的防火设计、大面积防爆阀、、电气防拉弧设计、车云两端相结合的电池健康监测系统。
3 ~2 }# @! ?2 ]( U" X8 q3 W$ e通过整车的体系保障,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高频率的监测电池包和电芯状态,一旦检测到失控风险会主动采取快速冷却以控制热扩散,保障安全。这套体系是为了实现对电池安全全生命周期监控,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 Z! c/ P3 Q4 K( q1 C  N

) Z4 S" |# D% L' w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4.jpg ; N+ F$ E) Z* r) P7 }# c
! c: Z" f1 x) W1 h& u" c2 _
图3 上汽通用汽车上海金桥奥特能超级工厂" o7 t% d9 [6 q* W# y0 U

+ U. l# R- w) y, N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5.jpg " n) n. z" I4 K( g
- A- k* n# Y$ v  w$ Q' [/ c
图4 深度开发电池系统
7 m# u# L: j0 o3 t: Z/ U# e5 `. a6 k1 t5 w6 H! q
第四部分 上汽通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与智能化布局/ l% ?- d8 [# V2 s9 ^4 r8 x

; {! y8 f2 J  g+ z/ j$ |5 u* v这次科技日,我们也能看到,在目前的环境下在合资车企里,上汽通用也是独树一帜的。毕竟新能源的比拼也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在汽车变革时代,有好多新名词:场景主导、软件定义、数据驱动、智慧出行的时代已经开启,新动力、新算力,这些真的会逐渐改变汽车的形态。上汽通用汽车将电动化与智能网联的前沿科技和创新服务快速转化为用户触手可及的安全、智能、互联的用车体验,带来更美好的智慧出行生活。将加大投资,到2025年规划投入将超过700亿元,追加200亿。
" A6 X+ [& Y; i& [在通用汽车科技日的活动现场,基于奥特能平台打造的四款纯电车型同台亮相,包括GMC纯电悍马超级皮卡、凯迪拉克LYRIQ锐歌、别克Electra-X纯电概念SUV以及全球首秀的雪佛兰首款奥特能平台纯电概念车FNR-XE。3 S: w) S; Z0 z) \7 p/ Q. ]9 z
事实上奥特能平台做到了快速本土化,超过95%零部件的本土化采购,上汽通用汽车所拥有从研发、设计、工程、制造到供应链的新能源全链路完整体系能力,确保了上述目标的实现。
7 y8 e, B2 \$ \1 p( s在智能网联技术上,上汽通用汽车将推出全新一代Super Cruise超级辅助驾驶系统,将在2023年春节前,通过OTA远程升级的方式首次搭载在凯迪拉克锐歌上。全新一代Super Cruise针对中国道路场景和消费者驾驶习惯,进行了9大项调整和优化,自动变道和指令变道功能,带来贴近真人驾驶风格的辅助驾驶体验;高精地图提供一年4次的数据更新,国内地图覆盖里程数较去年新增5万公里,达到35万公里。
; Y6 Z; W, Q4 {* v2 Y* G+ D" [; \1 F5 e) Z- a1 Y' x7 d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6.jpg
: @" Y4 S7 z2 q* R+ H# b) N7 D3 O4 M. T/ w5 v0 V
图5上汽通用汽车将推出全新一代Super Cruise超级辅助驾驶系统
* x* n$ q; n/ R# e9 @% f! }8 A% q" M
而通用汽车与泛亚汽车技术中心联合开发的全新一代VCS智能座舱系统已经搭载在凯迪拉克LYRIQ锐歌和别克世纪两款车型上。硬件层面包括高通骁龙8155芯片,最高9K超高清的超大尺寸显示屏,与AKG、BOSE等顶级厂商合作的定制音响,iKey手机钥匙,5G通讯模组等,结合智能场景引擎以及行业头部生态伙伴提供的服务,为消费者带来个性化的智能驾乘体验。2023年起,VCS智能座舱系统还将推出搭载骁龙8195芯片、AR-HUD的版本;2024年起,VCS智能座舱还将迎来后排娱乐系统、四音区语音指令、车外音响等硬件升级,并持续引入更多生态伙伴,进一步拓展座舱的功能与体验。
/ v9 w: X5 W  v, ]8 Q) s% Y8 U# s, o5 f8 X! t9 V0 d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7.jpg ) v+ S- T) Y8 \8 K

* r/ S+ M' W" h0 X图6 奥特能平台电动车将100%采用VIP智能电子架构
3 S& l: S, i; k) E$ B) p
8 p$ p2 W. {0 k6 A/ Z$ I小结:通往未来的时代,通用汽车在电气化的道路上是特别坚定的,而且也能给行业带来新一种选择。电动汽车时代各种类型的车企是百花齐放,而这次科技日所展现出来的整体投入,看得出上汽通用的决心和用心——不仅是投入的巨大;还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做出非常贴地气的设计。
壹立方孕 | 2022-12-3 18: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Part 1:初见雏形的新能源市场
0 |2 [; [3 p7 h5 ~  G* ?. F% t
4 p/ _+ i9 {/ M! h" G! C* Y不可否认的是,如今新能源汽车可谓当下中国汽车领域乃至全球汽车领域最具热门的话题及资本风向。似乎,一夜之间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了当今汽车消费的主流。另外,以“蔚小理特”为代表的新势力品牌如今也成了新能源汽车的代名词。但,事实可能和我们长此以往“被教育”所形成的这种心理预设存在较大差异。' ^( P% C" ~2 b

2 ~1 X1 q, B4 y) B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1.jpg 9 ^' `" V; ^% e, K9 n
随着2018年国内乘用车市场长达20余年增长趋势的中断,国内整体乘用车自此进入了存量市场。然而,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正在快速提升,换言之,传统燃油汽车的市场份额正在快速减少,叠加媒体的“聚光灯效应”,彷佛一夜之间“新能源”成了当下汽车市场主流。但事实是,2022年新能源市场份额预计占27%左右,不到整体市场的1/31 T) C5 l/ R+ r( d) q. Z! q0 e
  [8 h2 |4 i% X% @9 }6 t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2.jpg 9 I* k0 K$ O+ r; v8 `! x# H
我们再把颗粒度进一步细化:以“蔚小理特”为代表的新势力新能源品牌销量占整体新能源市场30%左右,不到国内整体乘用车市场的1/10
5 }( H6 ?4 U# ^, t4 J/ s+ R5 ~, K2 z, ^# u9 Z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3.jpg 8 {; A5 F% y+ G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以“蔚小理特”为代表的新势力品牌的确引领了国内乃至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发展,但就此谈论新能源的市场的最终格局,仍旧为时尚早
: F: s! D3 ]: Z  X: QPart 2:新能源市场的新篇章的开启
3 f4 B! ]8 l" Z- Y+ u7 B( z, y2 H7 F+ M3 U% u3 q
如果说2018-2022年为国内新能源发展的第一阶段,那么在这一阶段,各种新兴品牌百花齐放,争相恐后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经过多年的厮杀混战,如今国内新势力新能源格局初见雏形。然而,正是这种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新势力品牌新能源市场渗透率的快速提升,资本及用户集群的快速扩张,对仍以燃油车为销售主体,后知后觉的传统车企的刺激正在变得愈加强烈
2 k3 y; j0 b' _4 ^
* {) G, s0 |( o  x: K6 p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4.jpg
$ q& O3 ^9 ]7 M1 g- d; m8 J
2 T0 |6 L5 S; b+ d* ~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5.jpg ( h( ?( e) V' @' r6 O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快速成长以及新势力品牌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以大众、通用为代表的国内一线合资品牌陆续将新能源规划上升到了核心战略高度,并迅速开启其新能源领域的重新布局, Q! h3 U8 l- r: M; s- H! u2 Z

( M8 A  |* }4 C1 B; S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6.jpg & s6 ]# _6 \7 ^# h6 g, Q
目前,新势力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以及全新的服务体系上的优势成为其制胜的关键所在。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因其电动化以及智能化所引发的用户对于「系统稳定性」(失控)与「电池安全」(自燃)的担忧,是横在新能源发展道路上亟需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这将决定着传统燃油车领域主流用户在增换购的时候,是否决定入手新能源车的关键决策因子。
- h5 Y! V* j- z3 T. g& [6 a
* M+ o6 o$ j4 ^9 J3 k  Y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7.jpg
) t; W: J3 N3 Z" \' Z随着市场走向成熟、后来者的逐步赶超以及聚光灯的消散,当新能源不再“新”,传统价值维度上的工业体系、规模制造与完善的供应链条将成为这一未来市场竞争的“关键”就汽车工业体系而言,规模制造以及完善供应链将成为制胜的关键,而三者结合的最终表现形势就是“架构”。随着竞争的加剧以及市场的逐步成熟,新能源汽车不可避免的将进入“架构时代”(这个观点在日前岚图科技日上也反复强调)。
8 e8 ~3 Q/ `# I1 E
9 L& P4 I! E* `% C% t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8.jpg - k. A+ D: c. B' a" \" B5 V
从百年汽车工业的发展轨迹来看,产业体系的布局,依旧是竞争的核心优势,新能源赛道也不一例外,其竞争依旧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而非百米赛跑式的冲刺。我们有理由相信,以通用/大众为代表的大厂,在历经百年的积淀后所形成的开发及资源体系,将为后续其新能源市场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其实力不容小觑+ V) n9 a1 m9 W; q
以通用「奥特能」为例,作为通用汽车全面电动化的基石,奥特能电动车平台整合了通用汽车超过25年的电动化经验和前瞻技术优势,上汽通用汽车和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全程参与该平台及相关车型的同步开发,并联合本土供应商为中国市场研发出专属电芯配方,具备高热稳定、低衰减、长寿命的特征优势,为纯电车型带来更性能、更安全、更智能的技术保障,其在新能源汽车「系统稳定性」及「电池安全」上的突破,对于打消用户对于新能源汽车购买焦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i' ~; I2 A9 ]- x7 _* B' T" u( G! y9 d6 N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9.jpg
* C  N- U& m( J7 r$ Q
* X( W& Q5 }! x  g+ u6 f' L1 d$ G3 @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10.jpg
. x+ ?+ @/ ~5 J  @值得一提的是,奥特能电动车平台搭载了业内首创的无线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7x24h全天候电池监测系统以及「BEV HEAT」高效综合热管理系统,提升续航能力的同时,电池运行更可靠。业内首创可无线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减少90%线束,同步减少大量连接器和接插件,大大降低传统线束老化带来的风险,具备更低的故障率,从而提升系统运行的质量和寿命。同时,简化电池的装配流程,从而提升整包的生产质量及效率,也极大地降低了售后维修中模组的更换难度。, E2 [, Y( I) s) k# k0 C
此外,上汽通用正在不断加大战略投入,在去年宣布500亿人民币投入规划的基础上,再新增200亿,计划到2025年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新技术领域的总投入规划将达700亿元。近日,通用汽车“2022科技展望日”也在上海成功举办。在“零事故、零排放、零拥堵”愿景的指引下,通用汽车正加速在中国市场推出更多基于奥特能平台打造的电动车型,并大力布局“软件定义汽车”平台,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出行的需求,我们可以看到,通用汽车正在加速自身转型,全力推动面向未来的产品与业务布局。5 j; o4 x- ~& ]  }# U! {

* I/ c: `( p2 j1 }) n1 {4 e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11.jpg
4 Y3 g4 @0 a; @$ Z8 C注定的是,2022年以后,新能源市场必将进入下一阶段的竞争,在这一阶段,我们将看到更多传统合资品牌的身影,国内的新能源市场将进入下一篇章; g8 [# H, P8 ]8 C2 f, G
* O5 X. M$ Q- V, O2 z0 x/ @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12.jpg 3 b$ @$ Y* r8 k4 |$ x
Part 3:写到最后$ K* @" c$ @& N9 q) k  Y/ F

+ U7 Y9 U+ S  |! \对于如今的国内新能源市场来说——30万以上是“面子工程”,这一点蔚来理想等一众主打高端的新势力品牌,在国产品牌高端化领域实现了 “弯道超车”。但不可忽视的是——10-30万才是未来新能源市场角逐的关键。正因如此,内部代号为“阿尔卑斯(ALPS)”项目在蔚来内部孵化,其定位中端市场,主打10-30万核心价格区间。1 v$ s( \- q6 R  B
4 n! k% G0 N0 j, k# x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13.jpg
) n& p. I- G' f一方面是蔚来为代表的国产高端新能源品牌的进一步下探,另一方面是以上汽通用为代表的老牌合资大厂的“重金”布局。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增长与发展,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市场格局正在朝着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这一稳态格局转变。可以遇见的是,国内10-30万中高端新能源市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竞争与角逐,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g* L0 ?5 |6 @) w* _# U6 x

4 d- m$ D& Z& d, Z 为什么新势力还没有取代合资品牌?-14.jpg
/ a! b9 m/ F& 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9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