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比亚迪公司的未来前景?

[复制链接]
查看3598 | 回复5 | 2022-11-12 04: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比亚迪会成为万亿营收的公司吗?
zcgxk445682 | 2022-11-12 07: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比亚迪必须考虑可能的被制裁的风险,提前做好应对。! B& K! v) M, y+ x# \
新能源汽车断供比较难,但是车机还是需要先进制程的。尽管我认为自动驾驶现在还是一个玩笑,但是没有自动泊车、车机倒退回十年前的水平还是有点难受的。
4 {! s* l( D: V  r* ^% o1 f好在美国汽车企业的对手目前还不是比亚迪,但如果特斯拉扩张顺利,这样一天恐怕是有可能的。
LL87 | 2022-11-12 19: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比亚迪,也羡慕和欣慰,能在这样的行业,做出来这样的成绩。; F8 S4 `* L% d
纯血的中国企业,结合我们国内巨大市场的带动力,也是全球范围的环保电能趋势力,/ ?3 R4 n2 U: w5 K' H( S
在茁壮成长,卷出国门! 卷向世界!也能反哺我们自己人!开心!
清闲道人劫 | 2022-11-13 03: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疫情的哀嚎声中,比亚迪却成为了,新能源车行业的「销冠」,) P1 q8 I. G! ~* n6 `
今年 4 月,该企业更是杀掉了燃油车业务,+ u1 z# F1 ^3 o: r# n
成为全球首家停产燃油汽车,全面进军新能源行业的车企。' r- M- y9 g' q2 f

" ]' M9 C0 }3 z$ u9 w# B 如何看待比亚迪公司的未来前景?-1.jpg 4 k2 w& u, f  F: y7 i$ V, n
图 1:比亚迪关于停产燃油整车的说明不错,这家企业正是比亚迪,这份敢为天下先的说明,标志其成为全球首家停产燃油汽车的车企。
9 P2 V  c& ]1 }自此,比亚迪和燃油车一别两宽,全面投身纯电和插电混动业务。0 Y* g* V/ S  W( t% t5 |
很多人可能会下意识认为,是此前数月的高增长促使比亚迪下定了决心,毕竟在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里,比亚迪豪取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 T& T& u0 v8 K$ k
* H4 J4 q! s: e- X" t5 L
如何看待比亚迪公司的未来前景?-2.jpg 1 O: G3 Y% c1 R) m% s% y
图 2:比亚迪「汉」销量数据尽管「汉」的成功属实耀眼,燃油车业务对于比亚迪来说已经无足轻重。但放弃燃油车的念头却不是一朝一夕的决定,这条路,比亚迪走了十九年。
- \2 {  q3 v  t  _' [! R2003 年,比亚迪以电池厂的身份收购秦川汽车,当时大多数基金经理们,都觉得这是一个冒失的决定,港股甚至很快出现了比亚迪股票的抛售潮。
) n4 J( o# r. d# E, `2 d+ L& r自此以后,比亚迪在造车的禁地里兜兜转转,引发无数争议。
1 B9 ]& k$ Y7 U6 p其实也是时代的局限性,要知道那一年特斯拉才刚刚成立,世界上还没有成熟的电动汽车在路上跑。2 V. o* V8 {& _$ \
而按照惯例,人们想当然地会人为新能源汽车这条路,得要国外巨头来开辟。难道一个东方的电池厂收购一个燃油车厂,就能做出领先世界的电动汽车了?2 {- ]6 O2 F+ R2 L/ V
事实证明,确实可以。
4 Y9 s  w5 v6 ]& C( t8 p( d汉,命名了一个伟大的王朝与民族。比亚迪汉家族的成功,背后是整个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提高史。这个故事诉说着自研和突破,也充斥着抄袭、骗补甚至血泪。一直到现在,我们仍旧很难定义其中发生的许许多多,但无论如何,这都不失为一场波澜壮阔的崛起。
% X/ [9 H6 r. B$ C: D4 O! U, w' `7 V+ e/ P2 |5 Z. ^
如何看待比亚迪公司的未来前景?-3.jpg 2 m- b: ~5 k+ x: E6 V
图 3:比亚迪汉家族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Y; C/ L* o1 e# `
1 s/ t' z1 U) d  D' o
90 年代,电池行业是日本人的领地,三洋、索尼、东芝、松下等制造商占据了全球近 90% 的市场。尤其是索尼,率先研发出商用锂电池,引领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锂电风潮。
) y8 T( _$ p+ `那时的日企一路高歌猛进,风头无两,强悍的统治力劝退了许多想在电池领域分一杯羹的创业者。  L' K$ z( |& P1 \
但历史告诉我们,从来就没有铁板一块的市场,船夫哥就敏锐地发现世代更迭过程中的裂隙。+ r. \; t" s  J) b5 R
锂电池的兴起获得了日企的青睐,对镍镉电池的关注自然下降,比亚迪打算从镍镉电池入手,建立根据地,再图后进。: y3 E' j2 @7 T
! R. m  ~  V( N2 ]; |. |
如何看待比亚迪公司的未来前景?-4.jpg 4 B5 L1 M3 Y1 j7 ^2 f4 L
图 4:创业初期青涩的王传福很多人认为比亚迪创业初期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日本禁止出口电池生产线,实行技术封锁,但这是不对的。" p% _+ E% ~8 K. ^
因为,即使日本愿意出口设备,几千万的价格比亚迪也支付不起。5 h. p" E! m# [; G3 I
此时的比亚迪和日企巨头们完全不在一个维度,对于后者来说,比亚迪很难被视为竞争对手,充其量是一个依附于产业底端的补缺者。
9 b! l- @+ u( j& Y7 k" {穷则思变,既然买不起,比亚迪就搞出了一套半自动化半人工的生产线,充分利用当时廉价的劳动力——但凡劳动力能搞定的就不添置机器,免去了高额的固定成本,取得了对日企的价格优势。
5 g6 K! }3 I5 f' p# l  P. z; w+ u变革的机会很快就到了。3 L: H- b" G6 U8 ~4 f
1997 年,金融海啸席卷亚洲,众多企业深受其扰,趁着日企防范疏松的好机会,以及自身低成本优势的加持,比亚迪镍镉电池在这一年内狂销 1.5 亿块,一举吃掉接近 40% 的镍铬电池份额。
: L+ J; T$ z4 @) {靠着这一仗,比亚迪积累起原始资本。在掘到第一桶金后,船夫哥迅速在同年布局锂电池研发与生产。0 E6 i5 \/ p0 r' c  }
这就捅了天了!5 C) r5 Z# k$ B2 a# ?3 [
为什么这么说呢?& d9 q- Y3 V" }
一般在商业分析上,我们常用波士顿矩阵来指导公司的宏观决策,比如说哪些业务要给资源重点扶持,哪些业务要放弃。
7 ^3 h% E' ^$ Z在这件事情上,如果根据波士顿矩阵的 2 大关键指标——市场增长率和占有率进行分析,那么之前比亚迪主攻的镍镉电池,被认为即将是明日黄花,是无足轻重的瘦狗业务,而锂电池则是占有率和增长率都极为可观的明星业务。  g) i! S/ f. }  H# _+ }
& f, u5 G5 S1 T, w& N9 H6 Z
如何看待比亚迪公司的未来前景?-5.jpg " z# \9 M% m, H' F7 [  k
图 5:波士顿矩阵是波士顿咨询公司著名的分析方法你动瘦狗业务我不会管你,但要想动已经被认为是囊中之物的明星业务,不亚于虎口夺食。
3 u' ~% r! e/ m, P5 X" R0 M果然,日企的绞杀果断而迅速:
% g, L. l1 Z8 h$ h9 O- h- f5 E8 H! p2002 年,三洋在美国指控比亚迪侵权,要求禁止其向美国销售锂电池。. Y" T. b: a4 _' r$ @1 g
2003 年,索尼在日本控告比亚迪侵权,要求禁止其在日本销售相关电池。
8 _9 x* r2 Z3 p/ V, [- r& G三洋和索尼的核心诉求很简单,在发达国家禁售比亚迪,断掉他们外销的路,再彻底将其掐死。
) f; L1 F2 \( d5 @2 f+ F& \要是其他的企业,很可能立刻就缴械投降了。
+ v4 A- H  L( L4 S2 O$ b. ?( e+ `毕竟,在国外和外企打官司,国内企业在此之前几乎没有赢过。再加上涉及到技术的问题,由于专利意识淡薄等原因,国内企业往往吃瘪。( D6 o8 n4 q4 X8 K/ ?
但船夫哥的掌舵能力出类拔萃,在 20 多年前,他就洞悉了国际商战中一大重要的法宝:: T/ T% C. g7 r2 j9 E5 p- X: X
以攻为守。6 V/ u" W. t: u5 g& d8 T+ s
比亚迪一行人经过各方资料对比,查阅出在三洋申请专利之前,已经存在大量类似的专利。
% p# d- u- n! F" I  I- Z9 Q, \- y由此,比亚迪迅速制定了战术打法——一边证明我没有侵犯你的专利,另一边我也要攻击你的专利问题。2 K) u( L, _. V& ^: ]9 ]9 I6 h
比亚迪迅速向三洋提出反索赔,直接把战火引到了敌占区,三洋表示这阵仗我哪里见过,坏了,我成被告了?
/ d* z, F7 w9 {" h% t0 C对索尼的战争更为惊险,三洋之争是在日本 sugar daddy 的地盘爆发的,索尼估计是发现了风头不对,直接在大本营起诉。! t  S7 N# B$ W/ j/ j
雄厚的研发实力、巨额成本投入、主场作战优势……
+ n- P# F; r+ ?, S3 x/ ?索尼:这我怎么输?
5 N! \; T3 Y& g* ~+ x/ \% d比亚迪抱着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壮心情顶上了,2003 年 10 月 8 日,比亚迪向东京地方裁判所递交答辩书及相关证据 38 份以及 3 份重要材料,否认侵权。并且向日本专利局请求宣告索尼的专利无效。
2 l5 g$ C$ ?! m+ _索尼:喵喵喵?
5 n) ~3 B! p9 b+ n7 U% R1 q' S& \' x但其后的结果让索尼更为瞠目结舌。2005 年 1 月,日本特许厅裁定,索尼诉讼比亚迪的相关专利无效。11 月 28 日,日本知识产权高等裁判所驳回索尼上诉,维持原裁决。: {/ I  `, h* }9 {( Y* W3 j' w1 G
三洋和索尼相继撤诉,灰溜溜败退。
: q. }3 @6 q  S+ N在美国和日本成功打赢反围剿,比亚迪收获了巨大的声望,但人们容易看到比亚迪的得意,却往往忽略专利战背后的辛酸。4 g4 A7 {$ b6 r7 A/ y9 f
以弱胜强建立在焚膏继晷的努力之上,一方面,比亚迪在与国际巨头合作时早早建立起清醒的专利意识,避免侵犯专利权。另一方面,比亚迪也建立起研发团队,通过专利倍增计划提升自身硬实力。
, q" J# Z4 |  i+ Y$ o8 S" H可纵使如此,依旧要被挥舞着专利大棒的敌人横眉冷对。( \) ^8 A7 Q% T; T
初出茅庐的几场恶仗深刻改变了比亚迪幼小的心灵,后面的时光里,比亚迪用电子代工业务的利润不断补贴研发,始终想争这一口气,为十几年后革命性电池产品的问世埋下了伏笔。2 p' I  P; Y' `
当然,这是后话。
% H) l9 j+ {* M5 n( C此时的比亚迪,即将因为一桩收购陷入前所未有的质疑声中。9 y, ^5 R( Y* ]3 D; r7 [. a2 q
争议十年
5 Z; o) X: J, {
& Z; J) Q' a) _2003 年 1 月,比亚迪收购陕西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进入汽车领域。
" G4 l/ A4 `/ m8 R3 z+ x# K. S消息一出,比亚迪股票旋即暴跌 21%,次日开盘再度狂跌 24%,局面一时失控。" z( y/ D' Y3 `4 c+ T5 {; U' z
人们不知道比亚迪一个电池厂为什么想要跨界收购燃油车厂,连投资人也想不明白,并在收购前警告过比亚迪。
- Z7 S* x7 o/ b9 a0 u2 K4 w; ^& Q5 g- r
如何看待比亚迪公司的未来前景?-6.jpg + A* W/ F+ A+ h9 B$ n" D0 C% `
图 6:投资人并不建议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这是很好理解的,一是上世纪 30 年代以来电动汽车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一百年里再未掀起波澜。二是电动汽车挑战燃油车格局犹如蚍蜉撼树,电车的市场规模未知。
% r" B& }& S- k; X* t7 T别说当时,一直到 2021 年,电动汽车市场最大的我国,燃油车保有量仍旧占据惊人的 97.2%。
0 A/ J  m5 S- r比亚迪虽然在电池领域锋芒毕露,但毕竟不是资金和技术充裕的巨头,何况早期做的还都是手机电池。1 K' Q$ C6 k$ t) m
在大家眼里,你要是实在想扩张,电动自行车倒是相得益彰,进军汽车这种工业明珠赛道不是找死吗?, }! `0 L" k6 o6 E" ]+ C
当然,也怪比亚迪不会造势,船夫哥要是拿出元宇宙炒作者的气势去画饼,必然能让唬住一大波投资人。
1 T/ i% S- P9 \* ~$ V什么电车,会不会说话,这叫新能源,新能源未来已来!
' A; i+ N5 y6 ^* h) c9 |什么跨度大,搞互联网和火箭的造车都不是事,我也是为了造福人类!!
2 Q8 w+ L1 K2 @$ ^8 h  [别说什么技术难盈利难,先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 j1 s7 Y! \: M, d4 c
……" {  ^: S6 R: b' o1 b
遗憾的是,他只是船夫哥。
- ?2 n* e& B7 q" T6 B比亚迪默默承受了股价的暴跌和所有人的质疑,坚定地踏上了造车的道路,如今的我们知道,汽车已经超越电池成为比亚迪最耀眼的符号,但这个符号刚开始时却一点也不光彩:
$ U6 T5 v& G- ~9 [6 ^- o2004 年的一个冬日,挂着丰田标志的人员缓缓踩下油门,车窗上像挂了薄薄的一层机油,楼宇、树木都有略微的变形。
5 u7 V7 _$ ]$ ?. B" z丰田一行人携带摄像机、录音笔等设备,目标直指广州的车展,更准确说,是车展上即将投放市场的比亚迪 F3。
& ^. u( }6 I$ `. p) Y! p5 i6 M/ J前一年,丰田旗下的 COROLLA 花冠以 2800 万辆的成绩刷新了单一品牌累计销量的世界纪录,携胜利之势高调入华。
2 J* f$ l6 e# s! G+ K+ ~这是一头能量巨大的怪兽,以著名的精益生产模式掀起了旋风,精益生产强调高效率和低成本:占最少的资源,花最低的成本,用最快的时间,做最标准的事情。2 a  A8 z4 G4 u% V

1 I: |" w- K) E- Q- C5 S" x6 u5 W 如何看待比亚迪公司的未来前景?-7.jpg
5 {5 p3 v6 m& d+ [# h图 7:丰田模式(TPS)凭借精益生产,丰田冲击了美欧的汽车秩序,崛起为全球最大的车企。
# h' g+ y% o1 [( q5 Q- w% ]- b4 _但丰田没想到,在成本这一块上,比亚迪玩的比自己还狠。2 o5 x0 e8 g1 x6 G: `
和日韩车企一样,比亚迪在早期造车时使用的是逆向研发,
2 ~% n# X9 H' r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 q# u, o; H4 I4 }9 }
未遇路过蜻蜓炕 | 2022-11-13 14: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五年前有人告诉你比亚迪将成为万亿市值的中国车企,你大概率不会信% N- D( X5 Q0 k
如果五年前有人告诉你比亚迪会扶摇直上一举坐稳国产汽车一哥,你大概率会觉得这是扯淡: F3 ], k" ^8 W9 s8 l& J" f5 O
如果有人告诉你国产车市场占有率将会突破50%,你大概会觉得这荒唐至极  U+ P; ?# x9 T5 H
但是一切都发生了,而比亚迪从15名的车企登上前二宝座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7 m7 p& S% N- s: v* K( T3 s9 J' D
我们大可怀揣着希望,把一切交给时间
上网冷雪 | 2022-11-13 22: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年之前,我判断BYD会成为一家和华为一样伟大并一起肩并肩的公司。当时,我说这句话的时候,估计没有人信,听的人内心里估计也在笑话我。
+ n& _2 V$ k+ E0 L% F0 U8 F8 l那个时候比亚迪的股票只有30刚出头,正好有一位兄弟也看好比亚迪套了半年坚持不住,在底部位置出掉了。我当时劝他坚持一下,没太久,比亚迪股票就一去不回头了。3 J; H% b7 E  k/ y7 S
说真的,当时看好比亚迪,也不会想到比亚迪公司的画风会转变得如此快,才短短三年,比亚迪居然让曾经很多看不起的人扭转了对它的看法,甚至是一百八十度的。
" ?6 p& ]* M! R8 D: C- f# l3 E' A而当时之所以看好比亚迪,是因为比亚迪是一家真正在成长的创新公司,当时比亚迪唐刚出来,我认为这是一家不一般的企业。因为他是纯创新的,颠覆性的做出了一款车。这款车,在方方面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标准。这台车的设计,提现了一家成熟的公司的技术实力。对于一家中国公司来说,这是非常稀少的。以这台车的表现,比亚迪和世界一流企业站在了同一水平。而比亚迪是做制造业的,这就更加不得了了。
0 S/ W* _1 s* E* r7 h而如今到了三年后的今天,比亚迪已经完全向新能源转型,把曾经那些巨头全部远远的甩到了看不见的后面。如果现在还有人怀疑电动车的趋势,不如看看如今快到十元一升的油价,两年多前才五块多。如果这还不能说明什么,不如看看电动车如今的销量,比亚迪已经满负荷生产都满足不了的需求。
8 Q" D2 V1 Z% N- ?, }# i6 Y如果华为打破了欧美在技术上的神话,那么比亚迪会彻底粉碎欧美在产品上的所有骄傲。而比打破技术神话更厉害的是,比亚迪在产品上的所向披靡,会成为欧美品牌在中国的噩梦。是中国品牌和产品真正崛起的一把尖刀。因为和技术的虚无缥缈相比,产品的冲击力让人会真正直接的感受到。
, k6 B1 |! `( S' g" q# g如今比亚迪A股市值也正好达到万亿级别。有心者可以去看,A股在乌克兰战争之后,中美经济对抗加剧情况下,金融领域对抗同时加剧,A股风雨飘摇,持续下搓。甚至到了崩盘边缘,不是夸张,是事实。然而,比亚迪一枝独秀,快速上涨,强势反弹并突破。
: N2 {4 ]' A$ B最关键的是,A股上证指数和比亚迪走势重合度是100%。可以这么说,比亚迪以一己之力,扭转了A股崩盘走势,并把A股带向了牛市。比亚迪不但是一家改变A股的公司,也是一家会改变中国的公司,这是比亚迪的实力。因为比亚迪的发展改变了比亚迪的股价,而比亚迪的发展让资金看到了中国产业转型发展的趋势,并用资金进行投票。7 K1 P# O3 a2 I
为比亚迪加油!!!
6 g5 e% j4 m6 c& J. O$ h* B* L" X
* i/ s8 K  s) \9 @<hr/>感谢大家点赞,没想到点赞这么多。6 ?: C$ X9 T+ A$ U
首先,回复一下,我不是牛人,虽然我看好比亚迪,不表示我就厉害了,或者怎么样。而之所以,写这一篇回答,初衷来说,还是为了赞扬比亚迪。当然,比亚迪,不会因为我看好它而好,也不会因为别人不看好它,而不好。它会怎么样发展取决于,它自己。
  ]1 X* n# N8 g9 f但是很多人就是不能接受改变,甚至当趋势已经非常明确。当趋势来临,不管趋势如果影响个人,大部分都不会有切身的体会。趋势不重要,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那就是---一定要接受改变,而且要主动懂得去改变自己,而不是固执己见,在各个方面钻牛角尖。达尔文《物种进化》说的就是两个字“改变”。人不懂得改变,是会非常难走的,固执己见不懂改变的人,不是一时吃亏的问题,是不断吃亏到底无尽头的问题。
' J! Q) s) {$ [4 u5 u而以比亚迪为例子,它的反转就是很好的说明。一家“垃圾”的公司,成为真正牛逼的企业。这就是“丑小鸭”故事的本质。“丑小鸭”之所以是黑天鹅,是因为它本来就是黑天鹅,即使在一开始它很丑的时候它实际上也是黑天鹅。所有比亚迪之所以会成为比亚迪,是因为它一开始的时候就是(黑天鹅的)比亚迪。
6 r4 x4 _- s" l6 I( Y7 v, u$ r见过很多的反转,唯有变是不变的。# h% L2 p7 ~7 K* x
最近多事之秋,但是却有幸可以亲眼看一看世界局势发展,以及见证中国真正登上世界舞台。毫无疑问,比亚迪会是中国经济中一抹重彩。就像比亚迪颠覆性扭转A股一样,比亚迪也会带领中国新能源产业实现中国在产业结构上升级。( y, ^3 G" t, v, G; N. r% Z
也就是说,中国将真正制造高端产品,有利润的产品,有原创性的产品,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意味着中国在收入上也将进一步飞跃。收入的飞跃意味着,中国这个湖变得更大,甚至变成真正的海洋,这样就可以培养很多像比亚迪这样的大鱼。伟大的企业需要足够的市场来培育,就像中国这么多人,肯定不缺一个马斯克,只是需要像美国那样有足够的市场来消化高端产品,从而发展足够的高科技企业,通过企业培养足够的人才,这样才会让类似于马斯克这样的人去实现个人的梦想,创造奇迹。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同样需要华为,而不是需要小米的原因。& ]$ a3 K  s# T
也只有产业升级成功,收入增加,才可以解决楼市问题,小孩生育问题,以及生活成本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可以养很多小孩,甚至不断领养。穷是最大的问题,所以发展是最大的事情。
+ U4 H0 C# R8 F4 {4 U9 L3 p如今中美对抗白热化,技术分割多年,金融分割也是短期势在必行,自中国利用苹果手机产业链,实现产业链技术积累以来,得到了产业链在技术上的进步,但是,也进一步压榨了中国制造能力潜力,初级制造产品价格在加速下滑。产业升级基础已经具备,但是压力也徒增。所幸,有比亚迪这样的企业来及时的扛起大任。在中美对抗胜负难见分晓的现在,世界资本,最关注的就是中国产业升级的能力具不具备。! ]* T8 c2 {4 S, V
------------------------
9 \4 A4 B8 }7 Z9 x一个汽车产业养活了德国,日本和半个法国,即使美国汽车产业是也大产业。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可以让中国新增数个发达国家GDP。所以,为什么不为比亚迪喝彩?
8 M4 m; J  }! }+ I8 [0 A七月份的车辆销售数据出来了。比亚迪吊打所有车企,还是基于产能不足情况下,以及新能源汽车刚刚发力情况下。看看现在无论是宝马还是日系车都在疯狂的打广告,但是也无法挽回销量的大幅度滑坡。
4 L% w4 z6 Q3 |6 s新能源车不但是车本身这么简单,新能源车是一个大号的手机产品,而且是比手机复杂得多的产品。当手机只是功能机的时候,通信行业只有短信和通话业务。但是当手机成为了智能手机,出现了苹果、微信,甚至颠覆了互联网行业的大部分模式。所以,当汽车成为了智能汽车和电动汽车,由汽车衍生的需求和消费将是爆发式的。不仅仅是带动汽车行业的升级消费,还会带来电子行业的爆发时增长,以及新能源行业的变革,更不要说依附与电动汽车行业的一些软件和其他配套需求。甚至大概率会通过汽车软件影响手机行业的软件格局。0 b; F0 F# {$ _' Z4 h3 F
这些甚至可以让中国的收入水平从人均一万美元上升到两万美元,意味着每个人的收入至少翻一倍。所以,有什么理由不支持比亚迪呢?至于其他新能源汽车公司,目前可以看得到有实力和机会以及未来的还有蔚来汽车,其他的也许还会有一两家突围,剩下的只是炮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0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30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