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中国父母最为关注的问题。自古就有孟母三迁为孟子寻找到更好的教育环境,司马光以身立行,教育子女。现代也有“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名言。
- R$ v9 B0 k% k% E" M# P4 j可见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之高。近年来,上海五岁男孩的简历更是刷新了人们对超前教育的认知,在该简历上男孩托班时便学会时间管理,懂得核反应堆、碱基配对,还和爸爸一起听微积分……。从上述不难看出中国所有学龄前儿童家长,对超前教育的执迷。
/ Y3 P2 ]. U) A1 D
( Q0 |, H5 k- l* C5 Y4 n
4 m3 z& L; E1 b6 ~
. H2 T t# ^( _# s2 m
) S6 X+ R% e% c* Z+ G7 @+ p+ V那为什么中国家长如此沉迷于超前教育呢?8 N" ^$ e8 {5 v* \1 i
1. 全社会的焦虑加深。
- |' Z# e" G5 m; U近年,我们面临中国经济发展后的问题,老的改革红利被瓜分完毕,人们难以进行阶级爬升。整个社会在贩卖焦虑,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会看到“度过无忧无虑童年的孩子长大会混得多差”、“没有一技之长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这些令人反感的话充斥在各个社交软件。不知不觉之中,家长被这些信息所裹挟,他们变得变得更为焦虑,于是小主持人班、编程班、奥数班……全都给孩子报上。
0 w6 d4 `. L6 C# z/ @7 K' N2 a8 r8 Q
! l1 V( y& o9 O# F* C- z, I# \2 j0 o) N& D: n& M2 i/ ^; F2 Y
但是这并没有缓解家长的焦虑,他们不断从各种渠道中接收到更为夸张的信息,如三岁孩子已经会古诗五百首、四岁孩子智商高达141、五岁孩子参加国际交流……。于是家长开始拼死拼活逼着孩子上各种的特长班。社会焦虑裹挟着家长们的焦虑,家长们的焦虑加深社会焦虑,一个旋转的无底洞无限延伸……。7 k* G$ ]7 u7 f: P. l* E. l- D/ O
3 U/ v/ h% d' {/ D$ {
+ N M3 ]. `+ i) ^$ `9 N; R4 n
2. 家长对自身的不满,将希望寄托于孩子身上。, w9 ^% I, o/ s8 F
有个笑话:“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生个蛋出来让这个蛋来做”。处在职场苦苦挣扎的家长,面临着血淋淋的现实。他们难以改变自己的现状,但是要求孩子比要求自己改变容易得多,因为孩子受家长物质供应与情亲连结,在这个社会中唯一愿意听家长话且不得不听家长的话的就是孩子。家长们认为在自己经历的年代,失去得太多,于是将自己未实现的理想,未得到的事物全都给予自己的孩子。3 \; z6 c+ `3 O5 P( `/ D
. _; k( _; n! |+ M; K) m. m" |
, ?; E4 Y2 W, e. v( K1 X于是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为另一个“小大人”,“小大人”忍受着家长给予的过度的期望,努力成为家长想象中的那个他。他们容不得孩子有任何的落后,学龄前的孩子,接受着家长的操控,承受着家长的焦虑,慢慢艰难的一步一步的长大。“努力成为自己的光”也许是所有被家长操控下孩子的心声吧。" P0 C" f1 O7 W( h9 X" n
; F0 t- ~( p7 h _0 I u9 i; P# C
+ G Y: Y+ M. p1 T
3. 快速发展的教育行业。在百度百科上显示:中国教育产业持续受到来自政策、消费者及资本层面的高度重视,无论从整体行业规模还是市场活跃度来说,皆处于扩张阶段。教育仍然是当下投资热点所在之处。
3 r9 T0 }# ?$ Y* Q( _$ f教育行业入行门槛较低,许多质量参差不齐的资本入驻。资本介入使得盈利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教育行业人员,为了盈利开始贩卖焦虑,使用各种广告套路。“教育万千,东华领先”、“提分梦,我来帮”等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广告语充斥在各处,深陷其中的家长,难以做出理性的判断。于是家长对于超前教育愈发沉迷,难以自拔。
2 r4 c, J, P( B* T) u- k
. X. j! i2 J$ {. Q2 Y+ I
. i& _/ m& x; `0 t0 ~4 g, l6 W家长的焦虑被资本所利用,众多的教育机构巧妙运用焦虑,贩卖家长的焦虑。“速读教育”等令人贻笑大方的教育内容层出不穷,畸形的教育行业、国家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全社会的焦虑加压、家长对孩子高度的期望……这一切问题交织在一起,致使现在超前教育办得异常的火热。那么现在的家长有什么办法能够逃离出“超前教育”的魔咒呢,我想在目前是无解的。
# D* Q$ [- A2 X9 x: k+ e, H! s5 I2 Q6 }. H* b( d8 w6 ~4 l( t( [
8 D4 E, B( J. r/ ?
在这大环境下孩子该如何做呢?
2 ~7 X' A% K& b( d; V" B0 t在目前的情况下,超前教育在根本上是难以做出本质的改变。7 X( ^! l/ |0 v3 h y
我们需要努力适应,
5 L5 v% ~) |# Y1 v$ b5 p) v! R: ]/ G7 [或许超前教育看似不合情理,但是这在客观上帮助孩子,得以开发自己的潜力,寻找到自己的乐趣所在。. P! f7 n0 r8 j1 [' r2 s J
古人云:技多不压身。5 i% B [- ~: ~# O& ~
也许在你现在看来无趣至极的兴趣班,也许数年之后会成为你在社会上生存的技能,提升自身的能力在任何时代都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 Z5 c9 m: G/ `" Z1 g
对于孩子来说,如果真的难以承受,我们要学着和家长进行交流。向家长提出自己的想法,解释自己的为难之处,理解家长的焦虑,也不失是一种好的策略
, W: P0 i! q' E0 |3 R/ A+ Q, C我是果子妈,80后妈妈,用科学方法养出懂礼貌、爱学习、通情达理的孩子!' q- D5 `( G& w- }% M, T: f$ K: M
欢迎关注评论点赞收藏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