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去国外读博士?

[复制链接]
查看1220 | 回复5 | 2022-11-5 02: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大家热衷于海外读博?科技的差距?名校情节?还是为了日后更好发展?
大爷不缺钱不b | 2022-11-5 06: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君君今天就和大家分析一下,海外读博的优势有哪些?" D: E  z7 ]) W5 y' M, u9 G# @* A& J. d
2 w7 Q  C7 ^! }1 p4 n
1⃣研究领域选择多 ‍♂. E6 |. J! r+ [" j* X; V1 z6 ~

. v" H. ^/ l2 E6 d6 k* R对于博士 ‍ 来说,研究领域 的契合是很重要的一点。国内可能在同学们 ‍ 兴趣方向内的好学校 ,好导师 ‍ 可选项不多…相比之下,海外 好学校的课题组 ,或者一般学校的课题组,可选项就比较多了。
6 I, e- R5 k5 h- n( W: E0 ]并且对于部分学科和领域,我国  现阶段的研究水平和海外学校还是有着实力差距的。学习最先进的技术 ‍ 和思想 ,不管是毕业 就业还是回国为科研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都是很好的选择 。+ ~) [* T4 P3 \) r& A
2⃣提升学术能力 ‍♀
6 ~# x  }% y7 h% C2 P: h7 O$ u! G7 I8 S# i
国外的博士 培养体系与国内相比,很明显的不同在于,它更注重对科研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科学 成果的数量。对于长远的科研发展,国外的教授 ‍ 会更倾向于让自己的博士生 ‍ 循序渐进地研究 ,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去做,在不硬性规定发表文章 数目的情况下,研究过程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
4 R+ \/ ?7 G5 c9 x当然,国外 的部分院校也会对毕业生 的研究成果有一定要求,但就论文写作✍与发表来说,国外的博士会更熟悉业内顶尖期刊 (多为英文版  ),也更容易接触到业界最新 的研究成果,加之在相对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和先进的科研 ‍ 条件下,国外的博士往往更容易发表出色的文章 。* z" C" F6 B+ E  }+ ?
与此同时,国外教授整体的严谨性与学术性会更胜一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教学 质量与水平↔。/ ~& o4 ]4 k3 Q) [
3⃣就业 政策利好. y4 s8 j1 g- F- j
: y0 f9 Q$ u$ p( [, U: e% v. x& m
近年来,各地为了抢占人才,政府 ‍⚖和高校都纷纷发布人才引进计划,向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海外留学人才抛出了橄榄枝 。以北上广深杭为首1⃣的一线或者新一线城市 ,在落户政策、创新创业、学术研究和子女 ‍ ‍ ‍ 入学等方面都给予海归人才多方利好。
$ O/ d* E4 C+ [% E: `6 k* {2 f高校教师 ‍ 的招聘倾向也偏向海归 ,除了有硬性要求的教师行业,一些跨国公司 ,明星 ‍ 事务所也会敞开大门 ,还有一些国内的技术领先的顶尖公司,如华为、小米等 ,需要依靠前沿的技术研究,支持自己的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公司,对海外博士也颇有偏向性。
& r' D  j  L# W2 \  |无论是国内读博 ,还是海外读博,二者都各有优势 。希望各位小伙伴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读博”之路 !
+ l, Q& y. I& j) b7 E如果有英国博士申请需求,欢迎咨询君君:
天娇太子箍 | 2022-11-5 14: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大家都是普通人,都很现实,去国外读博士有更好的福利,回国后的待遇明显也比“土博好不少”,为什么不去呢?5 ?! `  k, q6 ]9 K, W; F5 A
高校对国产博士(土博)的歧视政策都有哪些?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7843564
/ m+ m2 l0 @5 U: }: l$ u( v) J* Y5 |0 z: }& w' ]
为什么要去国外读博士?-1.jpg
  N7 d& `# k  _看看之类的问题,虽然说有不少“土博”也很优秀,不比海归博士差,但受到的区别对待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 r, f. L: x: f( C( r) t' b% q所以现在才越来越多人选择出国读博。我个人的经验,有条件的话去国外读博的确更好。" ~: H* t3 k9 Z8 |1 N
具体而言,为什么说有条件的话博士要去国外读呢?以高校教职岗为例,小曼给您列举一下海外博士更具优势的理由(由于某些原因不具体举例)。
2 M: o1 P" W- X: q: P: e& S1、教职招聘要求中,优先有"3年以上海外科研经历"的博士;
+ c$ x' x; u  _( Z* X2 b6 V) s; r2、同等情况下,海外博士待遇高于国内博士,无论是引进政策还是招聘,海外博士所能拿到的人才红利更高;3 g4 {* p& x0 ?7 T2 h/ P
3、相同岗位,对海外博士的论文门槛(如质量、数量)等要求更低。
' I- z+ A! C- P0 V+ B4、教职晋升要求海外经历(非所有院校),职称评定海外博士不与国内博士同赛道竞争。
" C8 |5 ]3 v# b- B5 \+ p另外一方面,尽管国内高校科研能力和院校排名在世界范围内逐步上升,但海外博士的一些优势,目前仍是国内博士所不具有的。5 B' ]; V9 G+ p9 z- s( ?  h1 G
1、英语能力;到了博士这个阶段,英语能力都很不错,但是在海外读博的同学所拥有的语言环境还是具有国际优势的。8 P( c* e- l. D( y1 ~! X6 W1 I
2、论文发表;目前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都为国外期刊,国外牛导在期刊评价体系中更具主场优势,相对能给到学生更多帮助。
6 _+ f" j/ L8 W/ W5 q  c3、国外科研经费可支配性更大;国外审批下来的科研经费导师支配自由度较高,更能让学生专注于在科研领域上的创新研究。8 {' v: ^. \+ W
其实海内外博士们,都是将自己的青春热血倾注于学术研究之上的杰出人士,其实只要足够优秀,如手持多篇一作期刊论文,无论你是在哪个国家/地区读博,都会闪闪发光。& t0 Y9 Q  z' t( L+ X
但是就现实而言,想在学术界发展,在海外读博也好,还是在国内读博,再到国外做博后,或做访学等等,有一定海外科研经历,无疑会让你在条件相仿的竞争者中更具优势。
cyfk2452616 | 2022-11-5 19: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0,获得读博工资的权利
# G- g2 P. l  w8 i- |1,与导师(平底)合作的权利
* J3 Z1 A, o) Q- g2,毕业后选择全球任何国家工作的权利# ~1 g' f. J" L! N& T
3,毕业后选择全球任何国家定居生活的权利
9 B! _- ~6 s3 {
- ~1 z1 `: U; M+ ]我在美国、德国读博的故事:
$ [( x+ O1 ?, y# c: Y<a href="http://www.zhihu.com/zvideo/1311705518415368192"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杜杜2017 | 2022-11-6 02: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读博之前没有任何发表,申请不上国内的博士。
' B/ \- ]1 z. C( j9 G- j硕士不在国内读也没有人脉,没有本校继续读博深造的优势。" U/ z7 N4 o& s' g' ^3 k
我这么菜了,所以自费去英国买服务比较好哈哈哈。
nemuco | 2022-11-6 09: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在欧洲,岗位制博士。我是真的想继续念博士,但我真的不想在国内念博士,所以我来了欧洲。概括一下原因。0 C# j/ A$ s2 D" P2 }# |# Y# w% J* t% f
    $ F! X7 g9 J9 I- m( x3 f$ E7 i1 y
  • 国内博士干的杂活多,诸如帮导师做ppt,订购仪器,报账等等。我觉得念博士应该把工作时间花在做实验(指我的领域)和思考总结上,而不是浪费在这些事情上。我在欧洲一周工作39小时(合同是39小时),上下班时间完全自由安排,不需要参与任何科研以外的事情。尽管还是有科研压力,但还是能够在工作日把自己应该赶的进度完成。
    4 w" B- r1 q- M2 C, |8 `
  • 国内博士招生名额太多,一个教授导师每年有好几个硕士博士招生名额,大部分情况都是先招人再想课题,重数量而不重质量。欧洲绝大多数都是有了项目和资金后再招人,然后博士开始就做对应的课题,减少了不必要的迷茫,也少走弯路。
    ( p: Z  ?0 e8 Y' U: [
  • 国内很多课题组大老板小老板变味了,组内人太多指导不过来,内卷严重。欧洲这边更多是精细管理,1个导师带1-2个学生,是真的能够扮演到supervisor 角色的,这对博士生涯无比重要。
    8 [! d6 x1 z+ k
  • 国内非常多课题组有流水线产出现象(大老板等级越高越严重),导致博士生不独立,博士毕业了连文章都不会写的都有。欧洲这边每一个项目都是独立的,博士生独立工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更加受益。9 G1 `$ U" ~! t" ^/ a  }, p
  • 国内博士生待遇太差了,在生活质量有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地思考,专心投入研究,而欧洲可以做到这一点。
    ( q7 r7 B/ ]$ |, ?! T* s
  • 很讨厌国内课题组里同门师兄师姐这种风气,国外都直接叫名字,无论先来后到,大家都是平等的。
    ; [* A8 M' ?4 \: b: S  h
  • 国外的科研氛围更加collaborative, 而不是competitive。
    4 ?+ @9 k6 L' u6 A
  • 国内导师太忙了,天天忙着上课开会搞钱,导致画饼现象严重,实际指导不到位。我现在的导师是个非常有成就的科学家,可是他给我讲解一个激光原理可以花一小时拓展题外话,每周愿意跟我讨论2-3次,也非常尊重我的想法和关心我的状态。
    * F6 ?' {; \7 i. q3 l0 T: L# k
  • 国内博士双休基本不可能实现,一周工作40小时也基本不可能。其实只要你效率足够,不干杂活,一周工作40小时完全足够完成该做的任务。念博士也是需要生活的,可是国内无论如何也做不到。
    5 A8 U6 `* q( ^( ^: [0 x: h/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7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