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被后入局的问界赶超,小鹏汽车品牌力几何?

[复制链接]
查看2993 | 回复1 | 2022-10-20 18: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销量被后入局的问界赶超,小鹏汽车品牌力几何?-1.jpg

6 T+ h# T  r' V) [' T
8 _1 N3 O: \- [3 B, A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a& R! F% T  T* w2 y. P
1 _# J/ |* n0 B+ D
文|谈擎说AI,作者|郑开车. [1 L, v+ ~0 \5 p1 K
' Q; T0 z4 q  w3 N
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正卖得越来越好。据统计,9月份销量超过一万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有7家,按照销量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比亚迪、埃安、哪吒、理想、零跑、蔚来和问界。0 k2 W5 B- v, j8 l- T0 G, N& _
# _6 F: ^9 g- F0 B/ n! j
销量被后入局的问界赶超,小鹏汽车品牌力几何?-2.jpg

- O& \& R) C. s6 a/ a' k) y, s  }+ G; w) }4 d
不难发现,这些月销量破万的车企中,既有第二梯队的哪吒和零跑,也有入局较晚但追赶迅速的问界。之前第一梯队的“蔚小理”中,蔚来和理想也都有较为稳定的发挥,唯独小鹏的月销量没有破万。- ^  u/ z3 L8 L* r0 h! F( s

) G" }4 b# j$ s要知道,2022年上半年,小鹏以6.89万辆的销量位列国内造车新势力第一。短短三个月后,哪吒超越了小鹏,成为前三季度累计销量最多的新势力车企。
+ L0 ^- V( W' o; e" @+ |  D+ m& z3 w/ [
除了销量被赶超之外,小鹏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不容乐观。从今年年初截止到10月18日,将近10个月时间内,小鹏汽车美股价格从51.12美元一路下跌至8.60美元,较15美元/股的发行价也已经跌去近一半。
# E$ I' O, a9 U, L1 M; \- y) V9 D. M' }
销量被后入局的问界赶超,小鹏汽车品牌力几何?-3.jpg

+ [% `- ^" `/ [, O4 ?
" H* q$ L* Q! j3 z1 F据不完全统计,与其他新势力和自主品牌相比,小鹏今年的跌幅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近十个月时间跌幅超过80%,实属罕见。9 ]; P# F6 n9 m+ O4 v5 b. P
( e2 U" ~# U3 K5 w4 b' _& j
值得注意的是,美团创始人王兴对头部新势力的预测有所转变。
# D- x: h* a; l( A& b* S5 C* `9 T9 c( v6 H% p+ D
2019年王兴曾在社交媒体上对中国汽车未来格局发表预测,其看好的3家新势力是理想、蔚来和小鹏”。近日,王兴在朋友圈中却评论道:“过去二三十年,中国高端车市场的领导者一直是德系BBA,接下来两三年就要看‘理蔚华’ (理想、蔚来、华为) 了。”
5 R- V, N3 M8 g9 \2 r) U9 U5 ?# l# d. L0 c7 g: z
也就是说,在王兴看来,华为将会取代小鹏的位置,成为国内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这显然是没把刚推出起售价30.99万元G9的小鹏放在眼里。
0 S! I; z4 l2 T7 e2 N# t: b  y2 N3 e6 a+ m& `/ `* n+ v9 N
曾经与蔚来和理想并称第一梯队的小鹏,真的要跌出头部阵营了吗?# \1 S5 U1 h) [, u  u8 N. r, ^
6 r5 U9 e7 t+ Z- Q( L
被市场“去泡沫”的小鹏,需要学会多赚钱
" Q( d$ m! ^& H
9 [3 ^9 U# E' w
6 K! f, d0 o: s除了二级市场的狂跌,小鹏汽车近几个月还遭投资机构减持。
* l* G; N2 W1 v: }
, `- [  K  k' ^/ U" s; O据港交所披露数据显示,6月22日,摩根大通在场内减持小鹏汽车302.08万股,每股平均价120.7484港元,涉及约3.65亿港元。减持后,摩根大通持股数量为6474.89万股,比例由5.19%降至4.96%。: g- @# f9 D! d  U: L! c* u6 n
; @& e* G) Z& w
资本市场的寒意并没有动摇小鹏继续烧钱的决心,近日小鹏进行了一次大额度增资。据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信息变更,注册资本由200亿元增加至300亿元人民币,增加幅度达到50%。
# `, a% X/ p& j
& R) g$ I& i6 Y0 K" ?在此之前,小鹏科技旗下多个公司已经接连增资。其中广东小鹏汽车产业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在9月由7.38亿元增加至15亿元。更早之前,广州小鹏自动驾驶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已经由3.5亿人民币增加至6亿元。
+ d8 ]  m8 H, k) j* H, h& M$ e" c% s. B- G$ }% }) W% y
对多个子公司进行大幅度增资,表明小鹏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的决心,对自动驾驶子公司的增资也能看出小鹏汽车想要继续保持智能体验方面的领先地位。% \; }" V* K8 Z( H( x1 w1 d

3 R6 E& D/ R4 F# g+ f不过,为了稳定剧烈波动的股价以及向市场表达信心,小鹏已经开始回购股票。9月23日,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斥资约2987.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亿元)在公开市场买入220万股小鹏汽车美股,平均价为每股13.58美元。+ u3 w: e; X, h/ O; u0 f

4 X" g- r6 ^& S4 J3 _不过,这套增资+增持的操作并没有挽救资本市场对小鹏的悲观预期。9月27日知名投资机构花旗集团减持小鹏汽车56.37万股,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 G# c! V$ C( Z! \
4 ^$ \9 p: }: C6 n9 H造车新势力的估值普遍存在一些泡沫,长期来看必然会回归到理性,现在股价回落也是市场去泡沫的过程。”投资分析师秦毅(化名)向谈擎说AI表示。
. _3 o6 p5 G& R0 C. F. o: W$ t" {0 ^/ ~1 K( ~
“目前小鹏股价虽然距发行价跌去近一半,但可能还远未到达一个估值洼地,也不是适合抄底的时候。”
& |  P7 _/ k+ ?* u  s
" H' \5 K2 N, H事实上,造车烧钱是大家的共识,新势力起步的前几年亏钱几乎是必然的。在亏损阶段,比较能衡量车企投资价值的指标是市销率。然而截止去年年底,小鹏的市销率为13.37,高于蔚来(9.45)和理想(7.74)。这或许也是小鹏不被资本市场看好的一个原因。
: U  Y1 N" C! u- u! p7 S  s
! W( a+ t2 E* e5 H' |从财务状况来看,小鹏的表现也不太乐观。
% |3 s9 X5 C+ W; \! ~  ^; O+ G# V1 b* q' c" F6 k
据小鹏财报显示,二季度小鹏总营收为74.36亿元,同比增长97.7%,但相比今年一季度的74.55亿元,环比减少了0.2%,表现出下滑的趋势。同时第二季度净亏损达到了27.09亿元,同比增加126.1%,环比增长58.8%。$ X) B2 y" O& s( ~8 @; W) `
0 d0 C/ k. \- A% z9 {, h( ?" K
上半年小鹏亏损增加,但是赚钱能力却很一般。小鹏汽车的毛利率和汽车利润率均出现了下滑,小鹏二季度毛利率为10.9%,同比下降约1%,环比下降约1.3%;汽车利润率为9.1%,同比下降约1.9%,环比下降约1.3%。
" h( y1 \$ S9 J% g0 ?" }, m* Q/ j' L- A2 B
横向对比来看,第二季度理想和蔚来的毛利率分别达到了21.5%和16.7%,特斯拉更是达到了27.9%。所以小鹏毛利率明显低于头部新势力。
( a: D. W$ |/ a+ B
) D! y: d% W4 B, E; h$ K" Z: G随着新势力品牌竞争加剧,毛利率较低的小鹏存在的一个隐忧是,面对日益内卷的价格,小鹏降价的空间不大,而为了维持销量目标,低毛利的局面也很难扭转。所以长期来看,小鹏市值进一步增长的想象力也比较弱。  Y# X0 H! T+ L, c/ }

" W9 b% F+ i8 P; p换言之,小鹏可以把车卖得更贵,也可以卖得更多。但是目前来看,这两种策略似乎都很难走通。
& y) O6 Z. ]0 ]& }' j6 H# H9 X5 ^+ y3 j/ C
销量被后入局的问界赶超,小鹏汽车品牌力几何?
7 T8 {/ V7 g% \3 u0 E5 Q, E7 x/ [  d' ]4 @! D
; E5 U& i* L2 o7 i: p* Z0 i! Q
从小鹏G9发布48小时内被迫更改SKU和定价来看,小鹏想要发力高端车型来提升毛利润的方案难以被市场认可;而从小鹏9月份销量被问界超越来看,小鹏主力车型P7的市场竞争力有点乏力。5 {2 Q- z" E; ^; x9 W7 E" U

3 K& O/ N. T- P5 g在谈擎说AI看来,小鹏之所以会陷入“青黄不接”的境地,是因为目前的新能源赛道的竞争来到一个新的阶段,而这个阶段有两个明显的变化:
, O) U) n" ?. p% F! V3 s2 T* X, S3 g/ L8 S0 o9 N! ^' d
其一,从供给端来看,智能技术的稀缺性在降低。以自动驾驶技术为例,英伟达已经建成了赋能主机厂的“CUDA生态”,地平线最近也和大众牵手合作,说明汽车智能技术领域的供应商赋能汽车厂商的能力越来越强。7 {3 ?# U, h9 R5 b' q+ L5 P

0 {' j: T$ R  Y) L* x况且,现阶段L4级自动驾驶技术距离落地乘用车尚早,智能辅助驾驶的差距会越来越小。
3 b  ]; w# G" U$ N7 z% D9 S
( `; R1 h* Z0 N其二、从需求端来看,电动车的市场渗透率这两年快速提升,从2020年之前的不足5%,到2021年底超过15%,再到今年7月份,其市场渗透率已超过25%。这意味着,电动车的核心用户已经不是乐于科技尝鲜的发烧用户,而是大众用户。
1 k) P8 P, p' w0 r) M
  F- ^# H+ J% M" O9 \5 J当然,智能化作为“汽车新四化”的其中一个发展趋势,仍然是用户所看中的重要属性,只是说,新增的这部分电动车的大众用户普遍对价格敏感,所以智能体验的性价比才是王道。; g: E$ {2 H% M: T* N9 U

4 j; T& N# l) [5 O( n+ M) \所以我们能看到特斯拉也不再强调自动驾驶有多么强,而是专注于降低成本。
, u! Y; C) p8 [* a9 F
! @0 p: T' D, `. L" A( Q  X9月底有消息称,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将进行大幅降价,其中Model Y的降价幅度最高达4万元,最终Model Y后轮驱动版车型的起售价可能会降至27-29万元。2 _; m7 W6 Y& f

& p. N1 u( ?% |4 K更需要小鹏们警醒的是,特斯拉近日宣布从今年 10 月起将去除车辆的超声波雷达。由于之前毫米波雷达也被移除,特斯拉目前的传感器仅剩下摄像头,其自动驾驶方案(FSD)也将采用 100%的纯视觉方案。
" j- d. f# ]; O) O- _7 Y) k( T6 G; u; k! J2 f4 R* J/ _: b
尽管有人质疑纯视觉不靠谱,但马斯克早就已决定这么干,那些习惯于对标特斯拉的新势力们,恐怕不得不考虑“高配高价”的智能电动车在Model Y和Model 3面前还残存多少竞争力。8 r8 Q8 c) w( K! Z

" U5 N- J# I0 _. \所以当小鹏G9发布后,很快饱受用户质疑,并非因为大家怀疑小鹏的“全场景自动辅助驾驶”有噱头成分,而是因为高性价比智能驾驶方案才是现阶段的潮流。
; e+ \9 l0 d- h7 u. _+ C2 g1 s6 Y4 L& E7 ~$ W2 v7 Q3 q: U! |/ y
应当肯定的是,小鹏在初期主打智能标签,敢于对标特斯拉,并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可相应的代价是,全栈自研智能驾驶的小鹏汽车投入了太高的研发成本,车的毛利率太低。
& M/ N. ?4 ]7 j) o0 H
7 Y. m; i# y9 W+ B: i0 n- J所以当主流用户期待小鹏拿出有性价比的智能车型的时候,小鹏似乎没有牌可以出了。于是只能硬着头皮,给出一个复杂难懂的SKU组合,让用户来选。用户的呼声则是“没法选,降价吧”。
1 ^7 ~3 i: M; }' B8 R9 d% _9 o) D5 g/ C' e
其实,从小鹏G9的尴尬遭遇也能看出,小鹏虽然和蔚来、理想并称多年,但并没有建构出真正的品牌力。
$ X2 a9 S6 [* A% q. A! U1 H) R; N& y% m$ @0 I& W
随着新能源品牌逐渐增多,品牌力的作用开始凸显出来了,而智能体验的领先固然可以为小鹏加分,但只凭智能这张牌已经无法在品牌力上领先。8 N% k) ]4 T9 j; S

* T1 j& o- w& g7 P5 W* Y8 h或许小鹏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是,除了又贵又强的智能体验,小鹏还能给用户带来什么?
% E2 }4 W) R$ J3 G! {" g/ P& A1 K5 V) V2 {/ R3 u9 \
技术驱动的商业逻辑下,小鹏会步马自达后尘吗?
. W/ f& ?7 U; W: P# I1 {4 M; d  ]7 F/ g* {- J
小鹏想要给用户带来什么?其实从“未来出行探索者”的官方slogan可见一斑。
/ R6 I3 `9 r! }+ F( R
+ @/ G5 v5 y6 a说到未来出行,大家的共识是,这将是一场由完全自动驾驶掀起的革命,也谷歌Waymo、百度Apollo、小马智行等自动驾驶玩家多年来的目标。
0 X4 @7 L* U4 _# M: z5 }: A7 ?. K0 U( b% }0 L$ D
对于主业为造车的小鹏来说,将“未来出行探索者”作为企业愿景非常时髦。这也和创始人的基因有关。何小鹏是软件工程师出身,对互联网有系统性的理解,对自动驾驶的算法、数据也更熟悉,因此对底层技术的颠覆式创新有朴素的信仰。
5 R" \$ i% e1 Q6 F, i- E8 }& _2 c7 J' T# T, G2 g) s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目前对出行领域的探索不仅包括自动驾驶,还有飞行汽车。
6 z. s+ W' Y0 [7 |: s$ v2 l
2 F: [% R6 q3 {1 t. j: M, D& a8月2日,随着小鹏“扶摇”智算中心启动,何小鹏在微博表示,“相信在2025年小鹏汽车会进入到真正的自动驾驶时代。”而李彦宏在2020百度世界大会直播现场上预测,自动驾驶将在2025年规模化商用。可见小鹏给自家自动驾驶定的目标和百度不相上下。
# A/ J& I. b- i; P5 X, I: v& d# p% ^- l
在飞行汽车领域,小鹏的野心可能比李彦宏和马斯克还要疯狂。近日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旅航者X2在迪拜完成了海外公开首飞,预计将在2024年实现量产。但事实上飞行汽车不仅技术层面有难点,各个方面相关的法律还都是空白。
- n/ ~$ Q2 [9 [1 o, V: a
. q# x) I5 ?/ {& `8 U马斯克虽然提出了火星移民计划,却对飞行汽车并不看好,甚至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吐槽,“我总担心有一天,会有一辆汽车从头顶砸下来。”可见马斯克虽然敢于造梦,但是对前沿出行工具的研发格外保守,真实的想法其实还是靠造车赚钱。9 G3 F' `* ~9 m$ X" p8 l" z
9 B+ p, `4 y# N' o+ D1 c( b
从对自动驾驶和飞行汽车的投入,可以窥见小鹏是一家对前沿技术有着偏执追求的公司。而且真的会把大块营收用于研发投入,这种技术驱动的商业逻辑和燃油车时代的斯巴鲁和马自达有点类似。
3 B3 N$ t; }1 w+ C9 u2 o$ h  C, a- z
在燃油车核心技术上,斯巴鲁有招牌的水平对置发动机、左右对称布局和全时四驱技术,其研发的CVT变速箱比大名鼎鼎的奥迪CVT早了16年。马自达更是任性的“技术疯子”,这家车企搞出了转子发动机、后驱平台、和当下不合时宜的6缸机,甚至被戏称“只要有钱就玩技术”。
$ x% H2 {: s# H1 |9 E( O9 ?2 {) `9 |) r
但现在来看,对技术过于偏执的斯巴鲁和马自达都已经落寞,最赚钱的日系品牌是通过精益制造实现降本增效的丰田。所以当资本市场已经在给小鹏的市值“去泡沫”的时候,小鹏或许要反思一下,一直坚持技术驱动的商业逻辑,会不会让自己成为下一个马自达?( p1 W6 A" G2 z# k
% |/ y; y& K( j9 q5 e$ \
写在最后:
& Y+ `( M+ ?+ B' y
- K8 p; I' ]7 A: l关于新技术的负面影响,《技术与文明》这本书作了更加深刻的阐述。5 P: Q5 o4 Z" h
0 V, N) }5 D0 P; j% i
“任何一项新技术诞生之后,其边际效益必然会随着社会竞争的烈度而快速递减,而一旦红利耗尽,人类为了利用这种技术所发展出来的专门分工人才,就会承受巨大的代价。”6 h0 C1 K. g& M1 x" |, ]/ z
. d8 q" h) |! H! d9 q8 |( T& [
不得不说,小鹏追求技术突破的精神值得肯定,但与此同时也要防止掉入“技术陷阱”。
阿花的伊莎卡岛 | 2022-10-21 02: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车终究会被淘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1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31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