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银行共同编写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正式发布,报告就各国留学利好政策、留学生人数增长数据、主要留学国、主要留学专业等方面分析中国留学发展情况,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主要留学目的国之一-德国的表现吧!- K* I2 N. f- W9 |. w7 I+ ?5 ]
德国-全球第八大留学目的国
) u4 f, k6 Q; g# j6 i! X/ u
' s# a0 x) Q( h U* J. Y1 R8 Q+ R0 l0 Q; n, J( H; e2 k
- G2 {) f4 S2 N: @6 C" G2 ^, h: C
德国在2019-2021学年全球八大留学目的国中排名第八,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留学生人数逐年下降,而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受影响较小,接收的留学生人数正逐年上升。" X: a: K6 ^! l: I
德国留学利好政策
B2 b' O- T. k9 q2 a9 I4 M/ S0 V8 j ?) ]
+ X5 |; Q2 T8 I+ J0 s. Q, I
( f) `/ D3 X) b4 n
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目的国,但由于疫情发展、边境政策收紧以及与中美、中澳关系紧张等因素影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接收国际学生的全球占比有所下降,德国、英国、法国等迅速抓住机遇,接收国际学生的份额有所增加。. @! l+ W2 d& j2 v
为抓住中国巨大的生源潜力,德国允许中国高中毕业生凭高考成绩直接申请德国大学的本科专业。德国也陆续推出了多项留学利好政策:减免留学生学费,提供贷款和经济援助,减轻留学生负担。
4 X( [( N0 g% R自2011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德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且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2021年,德国放宽国际学生的签证申请要求,据2021年11月18日的德国入境限令,“入境德国必须证明有迫切的旅行事由或有特定的旅行和停留目的”,留学被包括在内。6 h7 R- i9 ^* X) R; x3 f( k2 c
根据国际教育协会(IIE)的数据,2011-2019年,中国在德国际学生人数从25521人增长至41353人,年均增长率约为6.22%,占比从9.92%提升至12.03%。目前,德国16个联邦州中,除了巴登-符腾堡州的大学之外,大部分公立学校免除学费。
1 h9 d* t, f0 P! V* x2 r' {1 Z德国-中国留学生第六大留学目的国5 q+ o+ B5 x& f/ Z/ g" w
' k/ Y0 P" q* e) v: o; o2 b2 m7 j2 d! L! q3 E
5 R5 S, M% D( x0 o; |. ^1 K5 f
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中国留学生前六大留学目的国为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日本和德国。同时,中国也是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第一大留学生生源国。
8 t6 u, F1 R, o受疫情、中美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增长变缓,但出国留学意愿仍然保持较高水平,在有留学意愿的学生中,九成以上坚持出国留学计划,面对疫情最常见的措施是延迟而非放弃留学计划,留学目的地也将更多元。; h( G8 y* i0 x! i, y
未来,有留学计划的中国学生有可能将目光投向留学环境及签证政策更为友好的地区,留学需求有可能向欧洲和亚洲地区转移。
4 _: k/ Q1 |8 ?/ `1 T赴德留学艺术生人数越来越多! f: x8 k* N1 |: O
0 Z% h, \0 |4 x) s
* {3 c+ K" t. M9 n9 ~8 }1 E/ A! [& m
! J7 v8 W4 k$ A6 j' w高层次、实用领域留学生数量明显增加:从新入学的国际学生来看,攻读研究生课程的国际学生比例比攻读本科课程的国际学生比例更高。这或许说明,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低龄留学回归理性,研究生课程的国际学生出境流动性更大。
0 p" l) P" K: K, Z3 h& G在经合组织国家国际学生新生中,攻读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学生分别占9%、21%和29%,其中,澳大利亚、德国、希腊、英国等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国际学生新生比例低于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新生比例。8 K6 X, C; h9 k6 \0 b
2 l1 t5 r& g# Y% g0 C" w
! v) l; l0 H& ?6 {
5 r+ e( n- s! m2 q' g6 i从中国赴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的留学生情况来看,最近几个学年,中国赴这些国家留学的留学生多以攻读STEM专业和商科、社会科学为主。2020-2021学年,中国在德留学生中有接近60%的STEM专业学生,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攻读STEM专业学生比例仍然比较大,但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等领域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