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拼“下半场”新能源汽车如何从“有”到“好”

[复制链接]
查看9886 | 回复0 | 2022-8-31 15: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光明日报记者詹媛 张景华2 v+ G8 q% V- u" @

  y! ^# D3 H+ v$ n/ d+ b: ^0 v# U如果说新能源汽车的赛场,也分“上下半场”,那么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21.6%,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下半场”的比拼,战幕已开。用户越来越多,如何从“有”到“好”——解决“安全、续航里程、快速充电”这三个“痛点”?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前往在京举办的2022新能源汽车大会寻找答案。6 x/ N* E1 A  I3 ^* v1 c

# Y8 ^& j0 G# P" K+ c
比拼“下半场”新能源汽车如何从“有”到“好”-1.jpg
! Q7 l- [% g+ R( D! |2 W! V
4 l7 X8 [+ |/ q% |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图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新华社发
2 G) N7 Z6 x0 W2 ^! y
  C& B- H/ `5 Q5 k- j, i安全是产业的持续追求
  a+ A2 X+ S- r; h/ P  R) ?( x& d" U1 b( x: A5 i4 q* E. Y
新能源汽车整车、氢燃料电池、汽车芯片……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政府、海南省政府、科技部、工信部等联合主办的此次大会上,40余家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最新产品悉数亮相,还包含20多场会议、1.3万平方米展览及多场活动。2 F0 D2 h( d! a" U: M( E7 W; b
3 g+ s) @- D) u$ q  B+ L  G
“电动汽车下半场才刚刚开始!”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在大会上直言,电动汽车产业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发展中,已初步形成行业业态,核心技术也有一定发展,但未来仍任重而道远。6 ~# z; ^; b+ Y: G' T# F
9 x8 ~4 w+ f) g
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更加安全。其中,新能源汽车热失控,是车主普遍关心的话题。在此次大会上,记者发现,产业界正在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9 {4 y& Y7 @! t" G

. D' @& V5 `7 k) P( I) Z# I“安全是产业的持续追求。”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马小利说,为了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可靠,他们专门打造了一南一北两个检测中心,“北京中心落地在怀柔,客户已经有160余家。目前检测的项目有320余项,覆盖的标准也已超过百余项。去年在广东佛山又建立了一个检测分中心,总投资是1.2个亿,涵盖了电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几大方面。”
+ z* ?$ @6 k4 o" g* X: P7 U% j0 U5 }% S9 N! V
据马小利介绍,他们去年还联合行业15家电池企业和整车企业一起做了热失控产气的分析。“我们发现一旦发生热失控,5分钟逃生的预警时间是不够的,另外,热失控以后会产什么气体,这个气体量是多少,对车内人员到底有没有危害,这些方面的研究,我们也取得了一些进展。”马小利说。
! i) A# q2 `+ {7 l5 ]8 q% k# {* f0 {' O0 I$ o  C$ \  Z
好消息是,目前相关解决方案正在开发。“我们预计通过这套方案能够将电芯预警提前30分钟,这很重要。”马小利说:“预警是一定要在电芯出问题的时候就能监测,如果电池包已经热失控,时间很短,这个危害非常大,无法留足够的时间让人逃生。”! v$ `% G+ z; a

5 V: R# g7 l# T( Z$ }4 `$ ]  h3 N
比拼“下半场”新能源汽车如何从“有”到“好”-2.jpg
8 G4 O* o) {3 F: E. v

6 H+ A' H* ^  p; S& s) v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一位参观者在参观一款面向无人驾驶自动客车的柔性充电弓。新华社发
, T+ @- k1 D8 S5 z' R  `# x3 {
8 T' @! t- B. g, H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大家也非常关注。在本届大会举办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时常有自动驾驶汽车飞驰而过。在这里,用软件叫车,会有无人驾驶车辆接单,全程自动行驶。, B% O  v+ o4 ^, Z* r: R# g
0 p! n* L$ |- Y4 g% ]; z
据了解,今年7月北京开放国内首个无人化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有30辆主驾无人车辆,开展常态化收费服务。; ]: e6 N. p9 J: H7 W
. U5 ]$ e! f4 H& c* e: y
未来,如何让用户欣然接受智能新能源汽车?“乘客选择智能新能源汽车,安全是前提。”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高振海说:“未来量产的智能汽车首先肯定是要通过安全测试的验证,然后是驾乘人员亲身体验的操控性与乘坐的舒适性,这些会成为市场竞争的重点,也是整车企业必须掌握的核心集成匹配技术。”
# |/ b1 ?( i9 Y: T/ W/ g7 t1 l* K( ?, n( i7 q  H7 q5 U" }! q- V
记者注意到,在本次大会上,从防止误操作的功能安全,到智能座舱提供更理想的驾乘姿态,再到声音、触觉、嗅觉等多模态的人机交互……众多新技术,显示出智能新能源汽车会带来更高品质的驾车乘车体验。$ G( S3 B* _4 ^2 J( m3 |

! X3 t/ R+ N' X. ~) Z续航里程能否更高
1 o3 z( e1 B2 i/ M. _- V. s* E' d
) @3 x9 Q. H8 {! R/ m4 \在续航里程方面,纯电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已大幅提升。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大会上指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新型成组技术、高镍无钴电池、半固态电池等突破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 T% b& {1 ]3 I8 f! u- o4 h

3 L1 O1 ]! I5 j& g2 R在新车展台上,记者看到,极狐汽车展示的阿尔法S车型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北京奔驰的电动旗舰EQS车型,工况续航里程超过800公里。4 z' }. n" r) V' L
0 G9 Z3 a8 n8 M4 U. E5 h! t- z; I
据中国科学院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王晓明介绍,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平均续航里程还在500公里区间,今年又进一步提升到600公里甚至更高的续航能力。“新能源汽车在电池能量密度、电耗效率和续航里程等方面的明显提升,给消费者带来更大信心。”王晓明说。2 D7 ]0 \  W) a3 S( A7 F0 y# t6 u

. T1 O  o3 y& q大会期间,各电池和车企也不断爆出“猛料”——中创新航高级副总裁谢秋介绍说,该公司研发的One-stop高锰铁锂电池已完成中试,目前正在搭载配套车型进行可靠性实验,计划2024年前后面市。他透露,这一电池能量密度达180Wh/kg,续航里程为700公里,可以达到2500次的循环使用寿命。3 q+ ]% r7 y- @, I3 ~. a
$ Y: r+ z+ R( `1 ?  K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透露,该公司最新推出的麒麟电池,采用了NP2.0的安全防护方案,这是宁德时代今年推出的电池结构创新技术,在搭配三元电池的情形下,可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
* L. a5 k/ e9 W$ {
& [6 i$ I6 N7 `& l: n- u动力电池材料科研方面也有好消息传来。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学杰介绍,动力电池的技术发展主要可以分为高能量和性价比两条
% ]1 V8 O6 W8 D1 k& T# I. m( w& {/ g. ?; H
路线,化学体系的迭代是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核心。在他看来,未来动力电池在安全性、可靠性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能量密度可提升50%、价格下降30%。对此,在当前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基础上,黄学杰提出第三代动力电池发展方向:高电压镍锰酸锂电池和1000Wh/L高能量密度电池,分别较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可提升50%。) _0 n! T- o6 w% s* H- ~. Q5 u

$ m8 G+ k2 R" |7 B2 q6 ~他预计,到2030年的时候,大多数的电池就会是第三代动力电池。“到2030年,大多数销售的汽车会是电动汽车,大多数的电动汽车还是使用锂离子电池,而这种锂离子电池会是第三代的锂离子电池,与此同时,充电桩的电能大多数都是绿色电能。”黄学杰说。* g! f6 ], k5 m6 X
) ?7 `/ ~  l* r2 d. U/ H
充电能否像加油一样快
9 k( G  p9 o* P1 d$ f, t+ {2 U# i9 k% G! Y4 |
“在深圳,100个人买车可能有50个人都是买的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年轻人。这充分体现出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用户群体变多,自然就需要解决用户的痛点。”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总裁裴锋介绍说,新能源汽车在深圳渗透率已经达到50%,“最大痛点就是充电的便捷性难题。现在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充电一小时排队四小时’,非常耗时间,这尤其让年轻人无法接受。”$ W) M* S- ~7 j/ t- w8 P" h( m
5 _$ d5 ^" {0 e7 I
比拼“下半场”新能源汽车如何从“有”到“好”-3.jpg

! A: Q, {( D3 m' A! _  H
* K3 m$ L/ R+ p9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图为合肥国轩电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动力电池生产线上作业。新华社发7 f! @0 ^/ U' x
% q. B& h% `0 [6 r( U
“充电排长队,等待数小时”确实是新能源车主最头疼的问题。不过,记者在此次大会上看到,电池快充、更多的充电站布局正在让新能源汽车出行变得更轻松。' B' l: K  {' C

6 ]* [9 m4 {# s; N此次北京大会上,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就颇为引人注意。这款车只需8分钟就可充电80%,续航里程达500公里。“我们采用的快速充电动力电池及其系统,最大充电速度为普通电池的6倍。”裴锋说,科技将让汽车充电跟加油一样方便。* l) K0 Y" z2 X" ]

# d1 s; L+ B9 d0 S/ r- R7 s但极速充电不仅和车有关,也离不开充电设施。尽管我国已累计建成398万个充电桩、1625座换电站,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充换电网络,却仍然满足不了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大家最理想的配套,还是小区内有充电桩,像加油站一样2公里内有换电站。1 `& y$ _1 d2 R
9 {8 Y0 K; W. L* V
在这方面,也有好消息。大会上,来自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充电桩进小区、进商场、进工地,将实现城乡全覆盖规划。其中,南方电网公司已累计建成充电站9000座、充电桩7.5万个,遍布辖区南方五省区所有县级及以上城市,明年将实现南方区域所有乡镇全覆盖。, z' J# W- w, Z4 B7 Z$ L
- }. A+ V5 \1 V& c2 Q
从事新能源汽车充电网建设和运营的特来电公司则开发了“风光储充放”一体的新能源充电网。这套系统可以进行能量储存,并调节车辆在用电峰谷的不同时段进行充电。目前该公司正加紧在全国350多个城市中的充电站进行更新和布局。
0 X$ v# Y4 \6 ^
4 p4 G" I/ H9 `: T- k许多企业推出能源供给及配套设施的里程解决方案。以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为例,他们研发的小型换电站,可为新能源汽车快速换电,还可存储48块电池。“希望通过最新研发的换电产品,让电池成为共享资产,化解续航里程、补电便捷性和购置使用成本三大电动车用户痛点。”曾毓群表示。+ |4 H! h" h  v, j* x
$ s6 Q$ ?2 L8 ^* Q* y6 N6 r
新能源汽车战进入“下半场”,在未来场景中,新的产业生态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引导全球创新,并有望带动全球经济加速复苏。对此,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部长郭哲认为:“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装备、材料、制造等全产业链,将重塑未来能源和交通格局。”. R8 V$ k7 S! k5 t/ s, w
; B, `2 v) [  a7 Q9 [( W# x2 l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01日16版)
5 f/ ?/ d$ ~- k- }# ?! B& F" O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08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30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