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 3 M) p4 f2 U1 S0 _
作为一个 汽车媒体行业的从业者,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是对汽车充满了热情的。并且,现在的汽车正处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阶段,新车层出不穷, 各种新概念、新技术、新玩法也不断出现。 % `% z! Z2 F+ n( W# O4 ~/ @
/ ]2 q# V3 H, R7 Q8 i5 [) _* B
L( K* I8 ]! N S+ \* A集度汽车概念车
( v! w E' g, x9 T5 `按理来说今天应该是汽车 爱好者最幸福的时代,但我和我的同事们每年试驾上百款车,参加了数不清的发布会之后,却都隐约感到: 我们当下的汽车是不是越来越无趣了?
5 V) R+ U, b' V5 O" w" A8 p; o) W' J+ g+ |0 I/ |) P" K
审美渐无差异* |/ F6 p) k* k( J0 J o; U' \5 C
设计越发趋同
4 }$ e* A1 F& e 如果论新车推出的速度,如今绝对是100多年汽车史上最快的了。只在国内,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1年就上市了384款新车。
) |! Z, P5 g$ _8 \
7 \# q4 N( p: o& ~4 U A9 C6 b( B$ y
数据来自乘联会 1 b# ?8 G8 s/ D2 E( T8 D; B8 s
不过如今也是汽车史上设计最趋同的年代,各家车企独特的设计风格正在消失,最新的雪佛兰可能长得像本田、然后本田像现代、现代像福特。一众国产车型的相似度更是越来越高,夸张的大嘴、犀利的大灯、凌厉的腰线、贯穿式的尾灯等,几乎成了各家新车的标配。扣去车标的话,恐怕最资深的车迷都分不清最新的车型到底是谁家的。
/ o& b" h. |/ G2 Y0 U6 X; u) ? L2 @; B7 V% U
1 b0 O( |2 K# |* @$ S3 @( F
' ^9 B, |% E1 U" q5 M; }7 g: K4 Q8 O8 Z$ h5 l% Z- @; p
上:小鹏G9 下:理想L9
, r {: e6 K( b% b$ q) J4 }9 q. [此外,几乎所有车企都把电动化看成了重中之重,但奔驰说要重新定义豪华,却被网友质疑撞脸思域。 P8 x ]3 R5 c! y' E6 _. ~
$ z7 A0 @* w" w. J3 N& `
3 a7 [& L) b1 r0 n
宝马说要在电动车上有新的设计语言,于是车头的双肾格栅占满了整个前脸。 $ h0 a5 S4 W) p% ?6 j0 G$ t: v
/ x! [+ I( v* u. Z2 x
! }4 I$ b* u. l宝马iX
2 K6 k9 v6 S+ j( F来到内饰,不同品牌、不同价位、不同级别车型的内饰也在 飞速同化着。要么是因为大家对 科技感、智能化的理解过于一致,要么干脆就是因为 抄了同一个车,在中控台上插一个巨型Pad成了很多车企不约而同的选择。 9 G% j1 x! b1 W- e
( }2 }' @8 y/ b# }1 q6 h) g. {
3 H9 F9 @& d- N. ]4 }
6 Y- p1 F* O' f9 C0 l# ^' P
/ q7 {- m+ t2 m$ b5 N4 k
! A+ N# Z, n5 E. z' s. M
# _; r s) V. ^. g& F去年8月,英国《连线》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电动车看上去一模一样》,在这篇文章中指出,大量缺乏汽车开发和设计背景的新公司迅速涌入电动车领域,是造成车型同质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 g# G9 s8 h( R$ P, r- e
; l. ?. u+ y! V6 e2 C8 [& I% m6 u! l7 V+ t+ a' @/ j' H+ c1 Q
实际上,让汽车设计越发趋同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法规的限制;模块化和平台化的大规模应用;对低风阻的追求;以及随着汽车走入寻常百姓家,设计主要不再为美感服务,而是主要为销量服务。 ( |/ [- E L& b: B4 B
' F8 C; G o2 T0 {; L
; _8 i! v2 I9 n1 b% K/ _) Z0 T
奔驰Vision EQXX概念车 风阻系数0.17
- {5 R( G# x( M5 [4 s H7 K8 z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对消费者来说,那个汽车设计百花齐放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的汽车外观内饰越来越趋同,看多了的话,也就越来越无趣。
2 D5 {/ B0 m4 A0 \ u2 u+ |( H. H2 O( U. i
汽油车性格
- m2 p: w2 q, h, Q- Z# `/ b高度相似
. a; F! M3 e0 K# k) A: d 对汽油车来说,现在模块化、平台化已经是几乎所有车企的选择,原因也很简单,这能极大降低开发成本和生产成本。 : k' N0 S* [" y% L9 g
, ~- y9 |* y* y; n$ e* C
6 g9 S. Z& z. {/ `3 A4 l大众在MQB平台上开发了高尔夫、帕萨特、途观L等数不清的车型,丰田的新款车型几乎都出自TNGA架构,国产车也都在积极推动平台化生产,吉利的CMA、长城的柠檬平台等等孵化的车型也越来越多。
3 h I. K5 t7 l8 l: {同一平台下的车型,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是高度通用的,即便后期匹配存在差异,但物理基础上的相似性,让后期的调校匹配产生的差异,可感知幅度越来越小。 ; Y' M# W6 g; B: _7 H: l
# y$ s: B4 t$ f, n0 r
$ B; S5 c2 r( C& l: _& T7 w, G另外,除了这些机械层面的相似,真正让汽车愈发无趣的是调校匹配上也越来越相似。在30万以下的家用车领域,大家越来越遵循相似的调校逻辑,轻快、平顺、好开,几乎成了大多数家用车共同的目标。
; J( [: _7 T& R: m4 i% e8 m6 s. L从商业上来说,这确实没有毛病,因为这就是绝大多数消费者想要的。毕竟,凡是主打操控和驾驶的车型,销量一般都不会太好。但站在消费者角度来说,就会觉得不同车企的车开起来都差不多,性格越来越相似。
" V) a& w0 m! W. n% [. A9 ]此外,车上越来越多的电子辅助设备,在让驾驶变得更轻松和安全之外,也牺牲掉了很多驾驶乐趣。
% V$ J0 p3 x, i. K6 B! T9 }% b% _; v; M' I0 q
8 y% N$ @% i% N就拿超车这事来说,司机需要做的只是握紧方向盘,深踩油门就行了。这看似是人在操作,但其实降几个挡,什么时机降挡,都是电脑说了算。
" b' y9 \+ P) `% ]9 P0 u2 s6 O再比如,现在很多越野车都配备了“傻瓜越野模式”,不管在什么路况下,车主只需要握紧方向盘就行了,不需要去考虑底盘高度是否要升降、不需要考虑差速锁是否要锁止,不需要考虑驾驶模式,这些都交给电脑就好了。这确实降低了驾驶难度,但其中的乐趣也少了很多。 / N- ` }% G! i3 B5 S
) ]0 a7 R6 K4 }3 t" |7 _1 T: I- f6 R
' \/ v) H% L% z$ z; t5 X+ v3 P; [6 f5 t
电动车陷入
# L4 a9 l6 y( [8 Y+ Y0 b9 g" j) Q+ P内卷和堆料( L/ M) z- w! I9 {
动力很强,但千篇一律
2 \* V( }# ^* V' P6 u4 G+ ~电动车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销量正在快速增长。但电动车虽然新品层出不穷,但却没有哪一个品牌能有突出的亮点,从而给人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象。
" S; Z9 l5 E: I# d. U7 a c# A. }燃油车时代,我们津津乐道于奔驰的豪华、宝马的操控、丰田的中庸无感、本田的买发动机送车、美系的肌肉感。但电动车时代,外观、内饰、动力的同质化,让一切开始变得 兴趣索然。 $ O# G0 _, ~0 S: u
+ l9 ]4 i% L- {( X& f8 ]# u9 g
& `. I/ t$ F8 b+ e
外观内饰的同质化很好理解,电动车的动力也在同质化,那这怎么理解呢?首先,必须承认的是电动车凭借着电机的先天优势,在动力上远远的甩开了汽油车。比如30多万的Model 3 Performance就能有3.3秒的百公里加速,而最新的百万级的宝马M3雷霆版,破百时间也只有3.5秒。
. C' c5 a' |0 t2 g2 z
8 a2 M7 |0 T8 M* s: w& y" C) R" g. u! N3 t+ t6 w
8 G) F0 j5 ? A5 p$ N& `
+ V$ q1 z# u% k/ r6 L3 u) c
但是动力强劲并非只有一种表达方式,比如兰博基尼和劳斯莱斯动力无疑都很强,但车主的感受却全然不一样。 & X# c5 P' z$ m2 o2 j1 w$ ^
而在电动车上,电机恒功率恒扭矩的动力输出,让很多电动车所谓的动力强,拥有了完全一样的表达方式。第一次体验你也许会因为超强的推背感而惊呼,但感受多了,就会觉得千篇一律。 6 _5 y+ X: o3 _: i i( b
! `1 B0 c! y2 |
$ F, i0 _" i3 P! E1 E U! m另外,动力只是操控的最低门槛。而在电动车上,因为动力更容易获得,而操控对于厂家来说更考验功底,对消费者来说想体验到也需要一定门槛,所以也就慢慢被车企和消费者共同忽视了。 # e: ?3 E& d; S# p
核心体验不成熟 8 K( L( }$ E1 }3 A
内卷和堆料严重
5 a' O# b9 i" M+ E另外,我承认如果从行业角度来看,电动车虽然还有各种不成熟,但只有在发展中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就像汽油车刚诞生的时候,使用体验甚至不如马车,但并不能否认应该推广和发展汽油车。
: Z+ x% @. J: ^' {
: M6 I0 s$ c7 r3 ~7 |
0 H7 n3 ^% Z, T' V( p但是如果站在普通消费者角度来说,电车的不成熟就会影响我们每天的用车体验。虽然电车在努力使用各种黑科技,各种叫不上名字的电池技术,仿佛这些都是什么了不起的丰功伟绩,但仍不能解决对油车来说本就不存在的续航问题。
7 @. ~, G, @: j5 m1 c; l. O& Q9 X, I) K$ N
$ B/ E# [6 M: S4 I! k9 U; w' E虽然在车企的宣传里,充电速度越来越快,甚至800V高压快充都要普及了,但现实中几乎找不到支持800V高压快充的充电桩。
4 B, ?8 x' Q; b7 L. ^: N! \所以,我们在承认电动车是未来前景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对当下的普通百姓来说,电动车仍然有很多限制:价格贵、续航短、冬季续航缩水、充电桩少、保值率低、担心自燃等等。
2 X6 I& Z0 v/ ^+ w' Y正是因为在上面这些核心体验上车企们没有重大突破,或者说各家表现差不多。所以在智能化上的堆料就成了厂家们新的军备竞赛。
; m* [# d, U2 N3 h, g3 N
3 ]2 q* S/ |7 r' a. F# ^7 m8 c; ?! \$ G" A5 m7 r
车机上的基本功能已经无法满足军备竞赛了,于是车机和 家居打通,实现远程操控就成了新玩法,虽然 车主家中遍布智能家居的我想根本寥寥无几。 # J3 v$ @ r& D
L2级辅助驾驶也无法满足车企们的竞争,现在激光雷达的数量已经成了车企们内卷的新目标。虽然在真正的自动驾驶普及之前,两颗或者四颗激光雷达带来的性能的差别其实大同小异,但没有4颗好像连说话的资格也没有了。 % S3 _: U3 L: @3 t( _! P0 G
/ w2 Z- U' n" ~! H1 H
2 h- l& U- @6 @) b# O A/ E% e
最近“算力”这个词也频频出现在厂家的宣传中,但至今没有一家能说清楚高算力到底能带来哪些使用体验上的不同。我理解的算力和前些年手机厂商们动不动就跑个分是一样的。可是跑分跟使用体验,往往又没有必然联系。
: C# _6 e" b* _6 y( Z o# d8 D! J- P8 y
4 E( r# C. T W, u f不夸张的说,现在的电动车和当年的国产手机发展路径很像,当汽车的设计趋同、使用体验和功能趋同、动力和驾驶感受趋同,而厂家们只是在比算力、比雷达数量、比屏幕大小的时候,汽车的魅力也就在逐渐消失了。 ; R9 V) w1 _. b
, }( d& B/ q3 V- x% a1 F9 Q写在最后& z, i/ t, s: h( j) h- W
虽然以上几个理由已经能说服我,现在的汽车就是越来越无趣和无聊。但我也一直坚信社会和任何行业,都肯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和进步的。如果只看到当今汽车无趣的一面,肯定是片面了。 6 T6 n8 @" ^( c) r: x5 K
1 x6 w) E: v/ |' r! ^: c! n6 |+ t+ J l( o% c) g# J2 P3 L
DBS Superleggera Volante ) y5 U2 T. d& H# K9 h
首先,任何一件商品,如果只能被少数人消费的起,那它大概率是有品位、有个性的。可一旦变成大众消费品,那简单实用、满足最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就成了第一目标。这时候所谓趣味、格调就要适当作出牺牲了。
5 W T$ T! A$ Y$ s1 ] E% j5 W- t6 O4 V( O
, h9 l/ S; o) W' x我们虽然羡慕上世纪40-60年代的汽车设计,也对所谓的操控感、运动感心生向往,但这些都不是普通消费者所追求的。对他们来说,轩逸、朗逸、哈弗H6这些皮实耐用、好开不贵的车才是最佳选择。
y4 i; b3 ]# p4 C, |, G# j所以,有些时候,一个汽车爱好者眼里越发无聊的汽车,可能正是普通消费者们真正需要的汽车。 9 \1 D! p" P# d' V `
另外,用汽油车时代我们对汽车的要求,来看待电动车,本来就有失偏颇。电动车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电动车的魅力在于它和智能化、网联化、自动驾驶等相结合,将会孕育出无限可能。 5 u- K: {0 P; z3 ^2 y: R
* Y2 C3 n- i: J! Q# Q. y' _0 |4 R' |' s- }9 r# d9 h4 p1 C1 r' e0 l
这就好像不能用通话是不是清晰,待机能不能半个月,这些功能机的参数,去评价智能机。 6 X5 V% i2 t2 M+ Q+ E- x
另外,智能机出现之前我们一直认为打电话是手机的基本功能,但对智能机来说,显然已经不能这么说了。同样,对未来的电动车来说,从A移动到B还是不是一辆车的基本功能,恐怕都不一定。 f8 M* I& b4 {6 L. G9 Y1 V
6 L0 ~1 u# ?) Q( P; l
% x7 x/ ]# D% S! Z6 _% f }也许未来的汽车就是一个可以随便移动的联网空间,大家不但住在里边,甚至未来公司这种组织形式都将解散,大家把工作通过网络分配,每个人在自己的车里上班也不无可能。
& L6 E8 `- t% ?/ a. M$ z* q总之,我确实认为如今的汽车,不管油车还是电车都越来越无趣,但现在也孕育着未来汽车的无限可能。 2 f6 v! q e0 d# @
最后,大家觉得现在的汽车无趣吗?你们认为未来的汽车会是什么样子呢?欢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