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要搞明白平安暴跌的原因是什么
5 A' N+ ], Z2 U, p* A. v2 J k4 J
) A5 v( l1 T* ?: s1,保险行业与经济绑定:经济不景气,老百姓生活困难。就要量入为出,此时首先要砍的就是保险这种非必须的画饼类支出。
; f. G, B- i8 J; E6 {1 A# }2,保险行业与股市绑定:保险的商业模式就是把保费收上来,然后拿保费去做投资。其中大部分是固定收益,小部分是投资资本市场。同样是经济环境不好,股市行情不景气,自然保险公司业绩就不会好。
. B, w6 w3 j' p# `7 l3,平安与房地产行业高度绑定:做为融创,碧桂园,华夏幸福的主要投资者。中国地产行业崩盘,自然平安就会跟着崩盘。! Z* z. O/ [6 J5 L5 g
4,之前,平安之所以被称为价值投资的龙头,而包括人寿人保几个远达不到平安的市场地位。是因为剩下那几家都是国企央企,市场认为平安的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用户服务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远远强于那些央企。然而这一波房地产暴跌,让市场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所谓的市场开拓能力,投资能力不过是轻敌冒进。平安的管理根本没有之前市场认知的那么好。
: R1 {4 [+ z) @4 t% ]明白了平安为啥暴跌,你就知道平安下一步会如何走
7 i I3 z- P& w1 G9 B# f, t2 W4 Y& l0 r9 h1 t# X# d6 k) e
1,要周期反转,即经济真正由目前的衰退阶段转向复苏阶段。这需要看PPI与PMI数据,而最新的PMI数据显示,经济还处在非常明显的衰退状态。
' G: Z- C$ P4 f, Z+ c! ]2 t; q# E, f4 i" [
9 w: o& h3 u- _3 |' J但即便经济周期反转,对平安意义也不大。因为平安并不被市场看做周期股。我们看每到经济周期反转,保险股都有表演,但通常都是人寿或者人保在表演,因为他们被市场看做周期股,所以股价波动自然与周期高度联动,但平安做为成长股则是另外一套逻辑。5 q6 ^7 O) k8 v# m1 h
2,成长逻辑
. f+ b# y7 O0 ]2 O股价=PE*股利
* H2 R; Y- j" S1 d6 D7 ]在2020年11月之前,中国平安的估值,也就是TTMPE=12左右。这个估值是依据当时房地产景气度以及平安优秀的管理给出的估值。之后开始暴跌,原因上面讲了,房地产三条红线的出台以及市场对平安的认知变了,之后开始暴跌。
! }: P5 i) r: a到2021年9月止跌,之后从2021年9月到2022年2月形成一个平台,此时的估值变为TTMPE=7.5左右。也就是说按照房地产行业的景气度与市场对平安管理能力的评估,这一阶段平安股价在48元左右。2 U- S4 f0 p0 L. l( H' X
好了,现在平安已经跌到41元,此时估值是多少呢?TTMPE=7.9。也就是说,别看股价比之前的平安已经下跌了接近20%。但PE升高了,也就是说比48元的时候更贵。
L R1 A5 w5 t; w& I5 l你大致可以认为,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平安股价=7.5*股利。业绩上涨则股价上涨,业绩下跌则股价下跌。
' ]& d/ s, u/ f4 s4 P& H+ M& T+ \目前,平安开启新一轮下跌,已经破前低。就是因为市场认为平安二季度业绩还会继续下跌,所以在季报还未发布之前先跌为敬,而对于业绩预期上涨的股票自然也会先涨为敬。跌到市场预期的半年报业绩*7.5这个价位就会止跌横盘,等待半年报。如果半年报出炉了,出现业绩超预期。也就是跌多了,就会把跌的涨回去,如果低于预期,说明还没跌够,就会继续补跌。
! E. M3 c8 S' N1 L那么二季报的业绩究竟是多少?研报里通常只有年度业绩预测,没有季度预测,这就需要去咨询相关专业的行业研究员的意见,这就是散户能力之外的事情了。1 i! I, t4 c, ^2 ~: l
当然,这仅仅是成长股逻辑,当股价跌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再跌了,市场就会以市净率PB而非市盈率PE对其估值,平安这么庞大的体量规模不可能无限度跌下去。但究竟跌到多少合适就很难讲了,这个需要市场形成新的共识才可以。就像2021年9月到2022年2月形成的那个平台。但总之再跌个20%问题是不大了。2 q+ \. K1 W4 H9 G7 F3 m
那么平安有没有可能涨回去?5 L/ \9 C4 D6 c/ }1 B/ i
& x4 \0 m4 A: P4 A3 A- Q当然有可能。平安的暴跌,可以做个简单的比喻,一个市场本来以为靠谱的人,做了一件非常不靠谱的事情导致市场认为他不在靠谱,所以就暴跌了。5 W2 ^" s0 v9 O, `3 |$ C
做了不靠谱的事情导致业绩暴跌(股利),市场认为他不在靠谱导致估值暴跌(PE),结果就是股价暴跌,这就是戴维斯双杀。' c! ^) P" z" K1 t& G! M) e
此时如果这个人重新做两件靠谱的事情,挽回市场对他的信心,再次让市场认为他靠谱,自然就涨回去了,这就是戴维斯双击。说的容易做起来太难,A股4000多只股票,99.5%股票都没有这个能力。而平安恰恰是有这个能力的公司之一,平安过往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7 c, p/ E A/ P E Q
不过,即便平安再次做到这一点,完全挽回了市场的信心,最快恐怕也得五年以上了。 g' W9 {. _5 V( Q. l
究竟是割肉还是死扛?
8 G r( d& n0 X" N$ b
* ?, s+ n+ p$ M+ P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中短期看,平安可能还要下跌,概率极高。但长期看,现在有可能是个低估的位置,但概率很低。8 w2 K' r( a9 z/ I5 w
那么究竟该割肉还是死扛,这就涉及到交易系统的问题,对于基本面投资者:( E8 V% l# u; m- l6 ^
买入的条件有两个:价值低估,逻辑出现! I. F5 G) K J& |
卖出的条件有四个:价值高估,逻辑消失,发现更好的,跌破长期平台
7 L; C) X3 h5 l* K2 C- ]1 R; K4 p2021年3月开始,恒大危机爆发带动中国房地产危机爆发,此时平安就开始进入逻辑消失+价值高估的状态,此时就该清仓。而到了4月末,恒大与平安相继跌破前期平台,这基本上是走的最后机会。
8 P1 j( p9 N8 ]/ ~$ M* |& y题主显然没走,或者看了各路坑爹大V的珍惜XX元的平安,被忽悠进来被套。那么究竟该割肉还是硬挺,说实话依据我的系统,根本不会出现这种局面。如果一定要提一个建议,那就是:
/ m6 ^+ G7 B3 _0 T4 q骑驴找马
# M( C0 o8 u4 R( _9 \2 d首先,题主已经被套太多,此时要走等于亏损坐实。换谁都肉疼,况且我上面讲了,平安属于A股极少数总体看相对靠谱的公司,否则也不会成为价值白马,未来涨回去的可能性还是很大。但这个时间会非常漫长,有的等,而且也完全有回不去的可能性。
# B$ i( }' r/ Q$ g @其次,等待不是干等。要擦亮你的眼睛,及时搜寻其他机会,A股机会多如牛毛,就看你有没有水平抓得住。找到相对低位,而且空间很大的机会,就要毅然从平安中出来杀入新机会,可能很快就回本儿了。这就是卖出条件的第三个,发现更好的。
- {- i# ]; X- f" R9 ?. G当然,这对答主的投资水平要求很高了,以目前平安被套50%的状况来看,要做到很难,多学习多实践才是正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