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 L9 试驾车疑似空悬断裂,厂家称缓冲环为「试制件」受质疑,该问题存在哪些安全风险?

[复制链接]
查看1504 | 回复0 | 2022-7-19 04: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创始人李想一句“500万内最好的家用旗舰SUV”,受到诸多关注的理想L9还未交付,试驾车就曝出硬件问题。5 K( T0 b& Q8 c+ Z0 S9 p

. e. a2 p' |% y& F+ I& `" m7月17日,据《央广网》报道,一辆理想L9的试驾车悬挂出现问题,车辆左前轮陷入车身当中,无法正常行驶,疑似车辆空气悬挂故障。
2 O, y- |' ]' S1 `! d
+ @# E2 z3 H6 X: |根据其曝光的网络聊天记录截图显示,理想L9在经历一个急刹后“砰”的一声,前悬发生断裂。) s' A' ]# }* E' m' G

- [& U! p& ~' m2 t. w+ k$ d 理想 L9 试驾车疑似空悬断裂,厂家称缓冲环为「试制件」受质疑,该问题存在哪些安全风险?-1.jpg ! D& y+ C! z& ^7 h! q
根据《央广网》引援理想汽车工作人员的回应称:“此次故障为非量产车型的零部件个案问题,已查明原因,并会在最终量产车身上解决此问题。”
- l6 M( P$ E9 z0 X8 e8 _% v& ~4 o& [) d. X! i) x9 d
澎湃新闻记者就此向理想汽车某门店工作人员咨询,对方回复称:“重庆的试驾车是90公里/小时的速度冲过一个深度20厘米的坑,导致空簧内部的缓冲环破损。因为供应问题,我们有部分试驾车使用了试制阶段的缓冲环。试制版虽然满足安全标准,但遇到大冲击工况会偶发失效。实际量产版的缓冲环强度是试制版的2.5倍,面对更大的冲击也不会有问题。”
4 L0 g3 j' b7 n- n
# F: {% Z$ h, `+ T$ v% o8 Y0 Q 理想 L9 试驾车疑似空悬断裂,厂家称缓冲环为「试制件」受质疑,该问题存在哪些安全风险?-2.jpg
5 r* P; X2 k& L" B1 g' l3 b% [* ?对此回应,原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在其朋友圈表示了质疑,其表示,“90公里时速过20厘米的坑”不太符合实际情况。一般车辆的离地间隙都没20厘米。且正常人不会对着20厘米的坑高速行进。“而如果真是这种工况,那我只能说您家的轮胎真棒,这工况轮胎没爆只干爆了空悬,牛就一个字。”. N) p- ~- Z* B

3 Q4 G5 C- c9 r, @3 W& c此外,他还对理想公关称“试驾车用了试制件,量产件强度是其2.5倍”提出疑问。他认为,一台车从样车到量产车要经过TT、PP、VP、MP各个阶段,每阶段的车都有相应的使用场景。
% u1 i4 V: }2 j7 P5 r4 b6 S' h; i, y9 G0 Z/ G: V% F9 j
公开资料显示,理想L9 Max车型最小离地间隙为176毫米,小于理想公关称的“20厘米坑”,这意味着,这台试驾车在经过该坑时甚至有可能磕到底盘。
! t2 O& I* f+ b4 S, _6 K/ N( t8 y" @
理想 L9 试驾车疑似空悬断裂,厂家称缓冲环为「试制件」受质疑,该问题存在哪些安全风险?-3.jpg
/ J1 B2 G9 l. s/ t# M在6月21日的理想新车发布会上,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表示:“理想L9的悬架采用了前双插臂,后五连杆的结构,提供了旗舰级的驾驶性能和乘坐舒适性,配合毫秒级响应的CDC减振系统,哪怕是和库里南相比,我们也完全不怕”。7 E' s: ~, u3 t. D8 {) K

2 n9 K" `6 p. @: O4 A* M7 ?  r实际上,确实有人拿他和库里南比了。知名车评人、同时也是库里南车主的陈震在试驾过这款车后表示:“L9很明显是舒适的调校风格。相比我的库里南,稍微缺少了一点稳重感和沉重感,但整体底盘非常舒服。”
( Z: ^/ ]3 ~% }6 y除此之外,近期部分汽车媒体人已经陆续对这款车进行了体验。比如车评人闫闯表示:“理想L9过颠簸路段的时候底盘质感很好。这车的转向和底盘的细腻回馈给我惊喜了。底盘对于山路的支撑,对于日常路面小颠簸的过滤,都是很好的表现。”3 u3 M; x# P+ v6 R7 E2 L
而知名电动汽车博主常岩在试驾后对于其底盘的评价则是:L9的空悬不会像很多强调舒适性的车那样晃悠悠,也不会像很多运动性品牌一样邦邦硬。而是像你拿勺子敲击果冻布丁时的那种软糯。2 u! r( N2 ]$ X1 P! j. j. E5 W
可见,不少媒体人对于该车的悬架评价都颇高。
6 c* ?2 p7 a; ?9 j/ m6 A& L. S8 c2 r1 {3 W5 C# q& Q$ O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专业汽车媒体的驾驶技术相比普通消费者要更为娴熟和精进,在试驾过程中也“更有分寸”。相比之下,或许此次遇到断轴的网友好巧不巧地遇到了“corner case(罕见情况)”。但无论是“试驾车零部件强度并没有量产车高”,还是路况达到了极端的“20厘米坑”,仅靠一段简单的官方回应似乎并不能服众。作为理想的战略级产品,厂家有必要在L9交付前向外界,尤其是准车主们还原此次事故的真实细节。
尔金丹增揭 | 2022-7-19 14: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D!一帮搞臭技术的,天天冲我们BB”
6 Z" Y7 }+ K! R6 s4 W你指望当众能说出这种话的人给你研发出靠谱的技术和产品?- a) |+ z9 _! r7 R" `3 n

; r. P2 L7 q0 l  B$ X" l 理想 L9 试驾车疑似空悬断裂,厂家称缓冲环为「试制件」受质疑,该问题存在哪些安全风险?-1.jpg
! O( r& d* \: a  s8 P  S; p6 c; A理想如果真的能成功,那才是对整个汽车行业最大的侮辱。
理想以一己之力,将“空悬耐久已经不是问题,包括后来发展的中国国产空悬都已成熟应用”的行业尝试给民众科普的观点,一脚刹车带回了解放前。
! ~" J8 x/ b# v7 x然后其实满可笑的一点是,本身这个事情本来没有多热,是理想的公关尝试灭火的说辞导致这个话题在圈子里越来越热。
* h7 w0 ]8 T8 }  ~# j% z* `& H' a0 u) l! l
理想 L9 试驾车疑似空悬断裂,厂家称缓冲环为「试制件」受质疑,该问题存在哪些安全风险?-1.jpg ; z4 L; T% R* g) g
这个解释的荒谬之处在于这么几点:  z; w- w( w' i7 _
1、 场景描述混乱。
3 ~) P% ?( P# y  ~+ F& P) T' U只说了坑有20cm深,没说宽度。按照字面意思就是说,这个坑太深了导致高速行驶的车轮直接栽下去了。但是理想L9的离地间隙只有17-18cm,还要考虑刹车冲击的轮胎变形,轮胎没磕到底盘就已经磕到了,应该磕的应该是底盘吧。0 Y3 |) Y, m8 P
2、 如果是深坑冲击,最薄弱的一环应该是轮胎而不是空悬。; E1 s6 k' j2 x8 S
在一些道路不好的地方高速经过颠簸坑洼路面是难以避免的,轮胎都没爆空悬先爆了,这个怎么也说不过去。特别是作为整备质量2520kg的大型SUV的理想L9,在没有受到侧方冲击受力,只是路面坑洼,间接通过轮胎传递缓冲受力空悬还不如直接撞坑的轮胎结实,这个好像有点匪夷所思了。
9 k, a) x# U+ n' V9 D% C6 Q) @, {- \6 Y  u9 |$ Y% c
理想 L9 试驾车疑似空悬断裂,厂家称缓冲环为「试制件」受质疑,该问题存在哪些安全风险?-2.jpg
) Y9 W; C+ x8 h8 n% j" L' n" i1 F0 U4 X: J2 M2 {- G+ ]7 g
路面不良导致轮胎爆裂的案例并不鲜见" `" v7 Y2 s+ `' I. R) J- j
0 ?% l) ^6 G( z6 A6 B& W1 X' n
3. 下个月要交付的理想L9现在试驾车还在用试制件不符合开发逻辑。
% r3 C+ R3 l8 A4 L根据理想官方的介绍,理想L9在8月份就要交付,目前品牌店就已经有展车了。按照汽车企业的一般交付规律,提前一个月的现在应该是整车工厂批量试生产运行的时候了,倒推最晚6月份就应该完成量产前的供应商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 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 M5 k$ u0 v% V) {5 ZPPAP阶段的生产件要求就已经是量产状态零件,也就是所谓的“量产设计、量产工艺、量产工装、量产生产线”。而且在这个阶段就已经要通过试生产来抓内废以及测试过程能力了。怎么会在这个阶段还在使用试制件呢?除非空悬设计有重大问题在做设计变更,新样件的硬模件来不及,否则是不会在这个阶段还在用试制件,更不要说装到试驾车这么重大的用途上。
" A7 ~0 }2 Z( W: g  K7 P8 B1 }4. 试制件得做的多么糟糕,才能让原则上应该一样设计的正式件的强度可以提升到2.5倍。4 z) \. @2 r! X0 k
试制件一般来说只是工艺上采用的软模工艺,或者是直接加工成型,不是量产工艺。如果设计结构一样,一般来说是不存在机械性能差异的。在一些金属材料上可能会存在不做热处理方便快速交付的可能性,但是最多机械性能差20%。以我在主机厂设计并测试机械结构件12年的浅薄经历,真没法想象如果没有发生过设计变更,啥状态的试制件会只有正式件40%的载荷能力。. K4 ^1 D% Y5 c# I1 j
所以如果2.5倍如果真实存在,那么必然是量产件的设计相比试驾车上的零件设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更和加强,这就基本确定是一个设计变更,而不是一个正式工艺件来不及的问题了。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要么理想早就发现L9的空悬有问题正在设计变更,要么是现在才开始上后备计划的设计变更加强件的。
. k, _3 D$ X6 h* M8 s更大的问题其实是,理想L9的实车6月份就已经到店了。如果按照8月份交付,照理来说现在整车工厂就应该已经开始saleable状态(可销售状态)整车的制造然后存库准备交付首批发运了。那现在理想还在说正式件可能不足,那么现在造出来的理想L9的空悬是啥状态呢?% x6 W8 X# t' S3 T- V- W) a
所以也难怪吉利的前院长,现在的小米汽车技术负责人胡峥楠调侃这个事情。
8 c, S* G9 P6 [, E2 B' S; m0 ~; X
+ B: x1 X; i: s 理想 L9 试驾车疑似空悬断裂,厂家称缓冲环为「试制件」受质疑,该问题存在哪些安全风险?-3.jpg   F7 Z& i# U9 x: L
有的答主说:也不知道这个人是哪里冒出来的。8 U7 D$ S4 A, X' B. [3 u
这么说吧,当年坊间传闻小米汽车10亿薪酬挖吉利领军人物,说的就是这尊大佛。* |3 x9 s4 R% ^2 p. n/ l0 l3 d9 T
3 U. W1 V0 g' X2 \* {
. {& g$ \1 y8 C3 b$ h& B3 q6 Q
理想 L9 试驾车疑似空悬断裂,厂家称缓冲环为「试制件」受质疑,该问题存在哪些安全风险?-4.jpg . F1 L4 D; ~) I: d; {
<hr/>目前理想为这个质量担忧提出的客户方案是空悬8年或16万公里质保。+ v# @/ m* J" Y* x: M4 Q) d) {0 v
可是这次的空悬问题并不是耐久问题,而是空悬最大可承受载荷问题。所以L9的车主拿到车后到底是冒着轮胎甚至轮毂受损的风险去冲坑确认自己使用的空悬强度没问题,还是未来保证自己不会开到有坑的路面去。这可能会成为一个两难的问题。2 W1 {5 g/ ?* r! ^& b
<hr/>然后我还在写这个回答的时候,问界M5又爆了它的,真是好兄弟。
% L: b) X3 X9 q+ f; s! x; L9 u8 E* j9 A" P
理想 L9 试驾车疑似空悬断裂,厂家称缓冲环为「试制件」受质疑,该问题存在哪些安全风险?-5.jpg
$ `8 h+ f1 B4 P9 b% U" H目前问界官方的解释是有车猛烈撞了这辆问界的侧面轮胎,所以导致这辆问界趴窝了。这是一起事故。
8 d) \" {4 u/ @4 P看照片撞的这么清爽干净,事故车精准定位轮胎把问界撞趴下然后闪出画面外,不留下一点残渣,这不是有意定点攻击问界我都不相信。
老大你的脸真大 | 2022-7-20 02: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若那张理想公关的截图为真,那理想这车还是及早远离吧。) x3 m0 G* ]9 j4 O
稍微有点汽车制造常识的都知道,试制件是不可能直接用在整车上的。整车上的零件,都要先经过一系列如耐久性、稳定性、一致性等测试,然后你告诉我那么重要的零部件是试制件,量产车强度会多2.5倍?拿强度不合格的试制件用在试驾车上是什么目的?是测试后发现这个强度不及格,所以要增加到2.5倍?那这个2.5倍又是怎么来的?这不是开玩笑么。+ A3 F. C: B7 V, O& t/ X) @- l0 M
整车厂的质量管理不可能这样的,大概率只是公关自己脑补的吧。
不加迪 | 2022-7-20 09: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见过哪家车厂的车不出问题,召回也挺常见的,为啥大家对理想L9要求这么高呢?因为吹的实在太过了。7 ~7 n) l4 Z; V& u
理想L9是全网500万内最好的SUV
NB不NB?* S; @9 O% E( J9 v7 k
哪怕是和库里南相比,我们也完全不怕。
NB不NB?! |) {0 D. ~. ~/ c3 K# g8 F0 ^: P
理想L9预订火爆,目前服务器正在紧急修复中,给大家带来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NB不NB?
) k7 E, q* f! V& j) n( E# W* |4 Q一切都很NB,空气悬挂还特意拿出来吹了那么长时间,理想研发实力NB不NB?
) Q8 U1 t- C* h; F. C0 k9 z# c. |2 t: G& [; Z

- \* l9 i2 |5 [0 ^
  O: y7 g( V$ z, o结果吹了半天,还没开卖,铸铁涂成铝、侧倾、现在悬架又断裂,官方回应说. p5 ^; }: C( C& E1 e0 B; E
重庆的试驾车是90公里/小时的速度冲过一个深度20厘米的坑,导致空簧内部的缓冲环破损。
' H: g7 m( V. |7 ~* `! z: e7 ]实际量产版的缓冲环强度是试制版的2.5倍,面对更大的冲击,也不会有问题。
5 X4 M/ V# g; [  b! _* a
# t6 B9 k! g2 M
你信吗?你自己信吗?你的轮胎型号公布下?9 l8 U7 `9 n3 A! j
车是不是好车这里就不说了,但是很明显的,吹的实在太过了。为什么我之前说看好小米进入电车市场,因为蔚小理能成功,小米没理由不成功,小米经过手机的教训对质量、供应链、交互、营销、研发等对蔚小理都是降维打击,唯一问题可能是入场晚点,除了小米还有个更可怕的华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04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30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