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县:教育“软引导”监督“硬约束”

[复制链接]
查看3619 | 回复0 | 2022-7-3 19: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吕梁日报-吕梁新闻网】% N& ~9 K  U2 v3 W  [! Z
7 ~, j* Y0 N' }* m
本报讯 移风易俗开展以来,石楼县切实把革除歪风陋习,减轻群众负担,建设文明乡风抓在手上,强化宣传教育,狠抓监督检查,全县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9个乡镇、74个村(社区)、100个县直单位7400余名党员、公职人员带头承诺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引领全县形成了崇尚节俭、文明向上的良好风气。
9 j) |/ R7 I2 i$ x  g
7 t" P( |, ]  Q' C: `. y通过组织教育培训,强化媒体宣传,开展文艺宣传和社会宣传,进一步提升干部群众对移风易俗的认识。据统计,该县组织宣讲74场,受众达3万人次;播发新闻290条,制作推送微视频56条、宣传海报26张、公益广告20条,营造了浓厚氛围;聚焦农村高价彩礼和清明焚烧纸扎祭品等丧葬陋习,创作拍摄了微电影《彩礼》《牛儿上坟》,在各大网络平台播放,点击量突破50万;各乡镇、村(社区)、各单位通过悬挂横幅、刷写标语,以及宣传栏、黑板报、电子屏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移风易俗。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治陋习树新风”宣传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确定了灵泉镇马村、义牒镇石家坪村9个县级示范村,示范带动全县各村全面推进移风易俗。今年,2个村、1个社区先后被市委宣传部授予全市“移风易俗示范村(社区)”。; r( G4 i6 @' k1 O1 h/ D6 x
% P9 S, M7 r6 F9 [
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不仅是传统习俗的改变,更多的是要与一些“习以为常”“见惯不惯”的传统陋习“亮剑”。石楼县全力压实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派驻纪检监察组的监督责任,持续加强党员、公职人员操办婚丧事宜的纪律约束,畅通举报渠道,强化舆论监督,动员各单位移风易俗监督员、广大居民群众举报违反移风易俗规定的问题线索,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今年以来,全县接受群众举报线索21起,成功劝阻婚丧事宜大操大办14起、余事办理4起、违规放炮用塑9起,批评教育27人次。县纪委监委、县移风易俗办、县融媒体中心人员成立联合督查组,深入全县9个乡镇74个村(社区)就“两约”范本推广工作进行监督检查3次,走访群众600多户,梳理发现、媒体曝光问题6类14条,召开工作讲评会1次,发督查通报3期,工作简报1期。通过督促检查,各乡镇、各村(社区)问题整改全部到位,工作效果进一步巩固。
3 y8 S3 k, L( ^) L, |6 _! Y! Z3 y2 e: u
本文来自【吕梁日报-吕梁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2 _$ y  ?2 H/ W- ]$ L

5 v: r! x# W' yID:jrt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