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句对话,我就有点明白你女儿抑郁症的原因之一了。
& q5 C- `# w. O5 K, \' h8 f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你和女儿都该考虑去医院做做【边缘型人格障碍】测试。
* Y& T2 V: G: x b【你对待发生的问题不是疏导】,以求未来顺利发展,而是【寻找过错者,惩罚或使之彻底消失】) {& b* k! u I2 c9 a* D. B( Z
你这样决绝地去处理问题,你女儿情况不会改善,甚至更严重,这个在3.分析,3.里那些可能连你女儿自己都没想这么深。
7 T7 `, j8 b3 v: f+ G
Y; c6 }0 P, r: q m' k! w1.先分析矛盾点。
. y, Y# z) Q! O1 E1 o: J狗划伤了人,这是狗幼年刚开始跟人接触,用力不知轻重的表现,也有可能是人手移动过快的蹭伤,属于意外,不是狗故意攻击。# q# |. y0 E( X% ~# Q
你个人不喜欢狗,你不喜欢所以不愿意主动学习饲养知识。但是买个家电都得看看说明书吧,何况是每天会跟家人接触的狗。7 q* `- _ G6 r8 {- k# [' M" m
正常负责任的人的表现,是出意外后教狗明白轻重的概念,然后继续带狗正常生活。- }. R, q I! N: L& h N# [
你直接决定送走,就是把小问题放大化,这点对应后文3.①。7 [8 }- e' _' T- o/ u
$ ^3 y8 }2 d) Z o( r, J4 e/ W4 W+ p: y( Z j
2.你们的对话,分成几部分分析。& ^ h, w+ u; P0 `% w! Z( z0 x e
①1 Q& W: {& H2 p( @" I, f) Z( H
“她妹妹因为她养的狗要打五针疫苗,她竟然一点都不愧疚,
5 m6 n' m S# \ a; }6 v, o" }3 D「你妹妹因为你的狗要受那么多罪,你有什么想法吗?」2 c/ f3 A* O4 g% f4 f
「想法?我为什么要有想法?」”2 I# O% ~- k$ C( [' d6 J/ q" {
「当你的喜欢给别人造成困扰,那你不该反思吗?要不是你要养狗,你妹妹需要打那几针吗?」8 q/ T/ q" S, ?- y3 K# _4 b
分析:) O: H2 m+ N, s0 U# ~( N u
类比,女儿喜欢手办,你给买手办当礼物,手办从高处掉下来砸到了妹妹的头,你是不是也要质问“你的喜欢给别人造成困扰”?$ N% e# ]5 k Z, }' X1 W
你觉得这逻辑通吗?% ^% S2 V( `' Y/ O
你为什么不问问你自己“要不是你送狗,妹妹需要打那几针吗?”
/ V6 \7 Q2 U* D这事基本算是个意外,你却非要找出个负责人,你不觉得累吗?
6 |2 P n; j: b# O) O" l0 _退一万步,就算女儿该为这事负责,你想让她怎样?痛哭流涕向妹妹道歉?没有目的的质问,无效且伤人。% Q2 D/ c% q+ Z/ V6 s+ N
③
( q4 k/ h3 Y" F$ x, c「呵呵,这么一说你也有错,你就不应该把我生下来,要不我们都不会受这罪」
1 |" X; e$ _9 Y9 E分析:
7 e, |' R% s/ R9 p) g: s. y, z女儿跟你学会的习惯性“根源解决法”,她不出生就不会出错了。( C9 A& u" ]; F1 j: ^# l0 @- E3 i2 b
④「早知道就该给你掐死是不是?」- {8 m1 e! ]7 j* G
「要不然呢?我恨不得让你掐死我」
6 `& s3 x) w& y分析:; E. h9 K$ N0 `6 G+ N* B( B
我知道你这是气话,但是你做了这个假设,在听的人这里就像是你真的考虑过这个做法。
2 h- {# \/ v7 n5 [6 W8 Y6 L3 |! P6 G4 s0 b
3.总体分析。
$ x t& h: M* ]' n! L9 R- L/ h①你搞错了女儿心结的重点。
- ?/ R; ~) S) \' Q7 x1 e; g" V% p! c她可能喜欢狗,但是真正心结是在“把狗卖给肉贩子”,这一行为的背后家人的三观。
: [0 v3 p: B( H% h- g m她从小耳濡目染的教育就是“犯了错就必须被惩罚”(甚至可能没被无条件宽恕过),这还不算最大问题,问题是这个“错”和“惩罚”的程度定义。
, f6 I' c4 Z3 G3 I% l# W% b错到什么程度该消失?咬了人?偷吃食物?还是仅仅因为狗老了?; h' E" k3 r! G
她原本觉得这狗罪不至此,但是家人的间接处死,把她对“错与惩罚”对应的范围大大下降——10分错误程度,原本9分才该死,现在变成1分就该死了。( X( N! A! M) m, {
②【你可能跟姥姥那辈就学会了推卸责任,但是女儿没学会】$ c4 m/ L* M! I r5 {- D
于是全盘接受了很多本不该她承担的责任。) S2 ~4 B4 f+ h
如果女儿学会推卸,她大可以说“都怪妹妹自己要跟狗玩,不然也不会被划伤”——当然,这样她也不至于抑郁症了。
: a. @( I/ @- E③前面两点,女儿已经判断自己是“有错并且该死”了。
) v3 C# @2 H# p Z% G" d成长过程中,你们母女(甚至姥姥)都没认识到“解决具体问题”比“惩罚某人”重要得多也简单的多。- X9 Q9 P- ^6 b+ H' t" @
4.解决办法。
# C) Y3 q' C- G4 ]" M* e①平复情绪后,优先解决最具体的最近的问题。
, L9 k: j' L- \! ], N/ T$ X就像河水泛滥成灾后,是会心情低沉地救灾,但不能怨恨河流的存在,甚至找寻所谓的“源头”后掐灭源头,毕竟是你当初是为了用水方便才故意住在河流旁,不能放下碗就骂娘。
# W1 f( L( B! T7 ]$ X4 E②不要无目的地指责惩罚家人,沟通时讲明你希望对方做的事。3 V! k7 a: v1 I( p2 t2 A
比如这次的事你可以这样说:
; w# Z+ |* Y" r( J& t( I“这次妹妹被划伤是因为我们没有教导好狗狗,我们一起下厨做顿好吃的安慰妹妹吧”) ~6 s# i/ n A# y$ L7 e, I
你女儿绝对会同意,也会认识到错误,并且不认为自己“罪已至死”。+ c% s3 H; r/ }
③在②里的沟通方式下,不断给自己和女儿设立“罪与罚”的程度对应规矩,不要让女儿习惯性极端惩罚。7 J' [ |1 R3 U$ S6 i
你是女儿最好的榜样,改变你自己才能帮助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