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已经算是常识了。. N& d6 q" I4 _/ D3 ^
别的不说,譬如近视,很难避免,因为户外运动时间太少了。
) ~+ E+ o- J% i小学生一年级开始就是大量的家庭作业,根本没有时间玩。1 Y3 ~& A0 y* m+ O
周末又一堆辅导班和兴趣班,也基本在室内。/ f( s& r/ U3 S; w$ r( g% f
孩子累,家长也累。3 w0 O; ?& y/ u O8 ]# b" g9 y5 p
孩子累的结果是,对学习厌倦,对生活厌倦,长大了对学习乃至生活失去兴趣,心理脆弱,生存欲望降低,繁殖欲望也降低。$ A5 A( t) |8 K* Y8 s
家长累的结果是,繁殖欲望消失了。9 e3 S# t0 `& s& v/ n7 R* g( a9 D
表现在社会层面,那就是出生率的断崖式下跌。
2 C% x' f5 f6 k6 u* \) H1 @……
& W2 Q, {, r3 `9 U+ S' L5 L7 r6 W我并不是主张放弃我们的基本教育。
- D. v* o9 k6 k$ w中国的基础教育其实相当于西方的精英教育。
7 G1 J9 J% }, b6 C/ K/ B把每一个孩子当精英来培养,我觉得这很好。9 C; b+ F' o: f* D. y
我家小宝幼儿园中班就学会背大量古诗了,幼儿园有着教学大纲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教学任务,包括生活技能和知识。
! C: d. s Z7 }. U2 n' C4 l( r( h我觉得很棒的,比打着快乐教学的旗号进行纯粹放养要好。
: [( Y! l: `" J真正的问题是出在小学阶段。
7 \! k" v! u9 Q7 h2 n1 u0 @0 r/ j小学阶段如果也能像幼儿园一样,既按部就班教各种技能和知识,又能劳逸结合,边玩边学,也没有那么多的家庭作业,那就好了。( g9 Q: m, Q& U' U
最关键最关键的一条在于,幼儿园的所有学习任务都是非强制性的,而是引导性的。, E9 O8 P# I. X( p; o# u
打个比方,学校制定了教一百首诗歌的任务。$ X! }/ O1 S1 T* O. o2 K
幼儿园是老师努力教你一百首,但是并不会强制每个学生都必须全部学会。
9 Q6 V# B7 w9 t, G1 a7 i8 I小学就不一样了,你必须学会,甚至家长还主动要求背二百首。8 J8 x j( b) T7 {5 n* Y
有的家长委员会还要求老师加戏,嫌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少。
1 f: F& o$ q+ U3 s5 t) H' Z究其原因,四个字:升学压力。9 I5 G$ W+ J2 \2 X$ w
升学压力下,老师追求优秀率,家长追求名校升学率。
1 m# r. E: p2 q* k* i7 D双方一拍即合,压力全部到了孩子身上。
0 E$ _& @! \0 F; W: w' i7 I6 C并且还是无差别打击——所有学生都被强制性要求达到某个水平。. a5 H" _4 _; l4 q, Y5 B$ a
这对于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是巨大的压力。% j# N* @+ Q. J, ^! D0 }4 Y
(据说人才比例基本上就是百分之二十左右): Q( e4 s( J0 T% {
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被当做尖子生看待,他们都得从一年级开始与尖子生展开竞争。
4 l4 F9 d. n! @* L好了,口号来了:勤能补拙!5 u9 I$ [! x& s& ]: S# Z
于是百分之八十的孩子必须承担远超他们这个年龄段所能承受的压力,透支他们的时间、健康、热情、兴趣,乃至生命。
( h* r1 I" e9 _$ R近视,就是透支的一个象征而已,其他更多看不见的透支,要等到上了大学之后才能看到。8 M7 l0 T4 {- i% m1 `
所以我们老领导曾经很无奈:现在学生一自杀,家长就来闹 ,其实大学有点无辜,因为自杀的种子大学之前就种下了,只不过刚好到了大学才长出来。8 T* b, S! j- L/ p5 E \$ u
大意如此。7 l H" t! f, u$ H$ u$ N) |
肯定他说的不全对,但是至少也说明了一部分原因。
8 P* e6 |& }" c3 D K/ i* d& @……; k% E3 y6 [6 [$ ~* o
人们一定又会说郑教授站着说话,不腰疼。; p/ W) F2 D+ n; j _
可以理解。" \8 ~3 b' `# h
家长为什么焦虑?
& y2 U) x0 n/ v; u; u% |1 P( g是他们望子成龙吗?1 [( _' @/ F% g( ?6 A4 J3 X* I! G
有部分是,但更多的家长只是出于一种恐惧:怕孩子将来过得很惨。9 E6 l% q* M$ ~6 d6 F6 r
为什么农民比城里人更敢生?$ U* _" w/ I* q# b2 y: t2 \, U4 R
我以前以为是文化的原因。+ P" }" _. b4 X6 @3 R: w
现在想,其实不全是。& Q5 l/ n. h9 m; c* @8 G: f% e
农民其实是有产阶级,家里有房有地,有退路。4 G' b0 C7 l8 m q% f
农民确实苦,没有前途,但是有一条城里人没有的优势:有托底的保障。
# F: k6 w0 u N4 u; Q: |所以国家不统计农民失业,是有道理的。
9 [; u- l5 Y1 ~: z9 O3 I6 n8 [因为农民有土地,饿不死的。
" K ~% l0 U' L' n& U但是城里人就不一样了。$ q% j' @9 e2 M# }) r
一旦失业,压力之大,真的难以想象。" J# B+ ^7 K) _# c% P" C& m
尤其是当你背着房贷、养着娃的时候。. k0 E& w5 d$ p& Z
所以所谓中产阶级,其实其心理压力远远比农民要大。 w; m9 {& H( a
他们想要更上一层,也主要是出于一种对跌落的恐惧。
7 g1 y. H5 F3 R, q因为他们身下没有托底的。
d- @! {6 q/ o% [他们没有退路,所以只能内卷。0 f2 y6 ~3 E" T% A) A! ~
杀出一条血路,才有安全感。+ N% k) `1 Q9 q8 _& q
郑教授自然不用担心自己孩子,可是普通教师显然不行。
% z4 _8 u) E3 m; J譬如我老婆就很焦虑,怕非升即走 ,怕失业,怕未来。
% p6 H6 N% Q8 f6 i- i一个博士尚且如此缺乏安全感,何况是其他人呢?" ]) b' X' O+ `8 p$ E1 f0 f
我常常在想,我失业了怎么办?
# y* f/ P( E. T9 s' J孩子怎么办?; Z* \+ e+ a" s# ]
如果只是我自己,我毫无压力。- J; A* v5 i: u) O
但是有孩子,就得夹起尾巴做人。
; {6 N' z, x C4 y$ v" y我比妻子强的一点在于,我出生农民家庭,老家还有宅基地可以继承。
2 I+ u. @- K3 N* f. k' I我失业了还可以回到老家住,不用交房租,还能在院子里种菜,自给自足。- ^2 `& w- ]1 l$ q: H
化肥种子的钱,我写点东西就轻松挣了。" H' _: r- O; u& B( x7 j
……
$ X& K+ t1 e5 `; L所以我有时候会瞎想:如果真的经济大萧条来了怎么办?& b& X1 p7 {0 r7 v" P* @7 \
也许给所有失业的城里人直接分配土地和宅基地,是一个好办法。8 ^* S3 h# b4 x- p
那就是第二次知识青年下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