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跳槽涨薪幅度是多少?

[复制链接]
查看1054 | 回复5 | 2022-6-13 08: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真实的跳槽涨薪情况是怎样的,有没有特别猛的时候,是怎么做到的,基于什么背景。希望是个人或身边真实数据,而不是建议数据~如果能有城市+行业+岗位类别,会更有参考性哦,期待你分享~
健康达人sunday | 2022-6-13 15: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年初,我还是纵横签约作者。我准备写《大泼猴》。2 h. Q8 [/ u5 @) d
上一本书我的收入是千字7块钱,所以我期望新书能涨到千字10块钱。
8 u. H4 J$ Z: b3 h0 B3 `; P但是被纵横拒绝了,他们认为我不值这个钱。
, V- I- G% [% A7 M5 g6 x) C  M于是,我负气出走起点。: k- [6 }/ d  I4 F$ o
最终,我这本书的收入即使按照原本千字10块钱的期望价算,也涨薪10000%。
% g/ S& F& `: ^是的,你没看错,一后面四个零,百分之一万。% |, ]  ]" H2 C& H( Q9 J$ a, j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还在增长。在纵横由于是买断,写完后就跟我没关系了,千字10块是死价格。
- L. Q, ]- k% b2 G. O$ X9 V再次感谢纵横,没有他我都不知道自己这么值钱。说不定拿着千字10块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3 J: \7 `' j  D. ^8 Y5 _+ S$ b( Q- ^1 L: j1 @

, J9 |5 i/ D3 i3 y其实严格来说,我当初离开纵横的最直接原因,还不是买断被拒绝。. w( c4 x2 e! [  A2 N
事实上我是可以接受分成的。
  ^. T/ P0 v( K3 U6 `; O然而,就在签约前夕,我惊讶地发现我的上一本书在纵横的授权网站上被免费。注意,是免费,而不是限时免费。7 s/ T: f$ b8 U+ W
更过分的是,纵横宣扬只要均订超过100就可以获得买断。一方面宣扬拉升付费订阅成绩,另一方面又其他地方免费挖作者墙角。
: t) D! o4 ]: n1 m这在后来贴吧正版免费的时候他们又干了一次,而且是光明正大地干。* C/ |( J, z" X6 T
这就相当于将军一方面鼓励士兵冲到对岸就可以过上好生活,另一方面又动手拆桥不让你过桥……& E9 h) U" x3 [
赤裸裸的背叛了这是。
- G0 h: ^- R4 M# t! J: `2 t4 P我当时提出这个疑问。作为回答,纵横一面取消在那个网站的免费毁灭证据,另一方面又把我踢出群,避免让其他作者知道。$ h1 L) i. V( }+ t% ]# s
如果说起点的版权纠纷是分多分少的问题,那么纵横就是他压根不想分的问题了。/ G  A6 i+ J3 s- I; d0 S5 j9 m
这也是后来起点风风雨雨,我从未动摇过的原因。因为我知道地狱是什么样子,知道高举保护作者权益大旗的纵横究竟干了什么事情。# v; U5 w' E" K
感谢纵横。他既培养了我,又教会了我世道的险恶,并在我具备能力的时候鼓励我去起点搏杀。
% F! d7 Y& K: Z# g3 v/ m9 {恩人呀!
黄同学Jessie | 2022-6-14 00: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差不多10年的工作经验告诉各位刚毕业的新人
4 L% z: p) Y  L$ ?5 ~1,刚毕业的3对你一生的工作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路标,对于普通人很多路走过了不容易掉头,每次每个决定可能会影响很多
3 N# O* P. F& X% Q* V2,其实很多技术性的岗位,比如开发类真的没有那么难,新人1年就学差不多,所以为啥说35岁危机,一是因为年纪越大有了家庭和自身的惰性学习能力变差  二是实际工作中就没有那么多高端技术岗位,实际上干的活一点不高端,很多公司说白了只是缺少廉价劳动力,但是未来高端人才越来越稀缺,持续学习会是一生的事情,所有我们的自然人都是被资本异化的劳动力而已% S6 s- a2 E7 h
3,毕业的3-5年是跳槽的黄金时期,基本这个几年能达到不错的薪资,7-10年的话基本能上管理就上去了,上不去的就好好干技术,毕竟管理这东西看性格而且干管理的,可能还不如干技术- _6 w8 H& W* H9 w: L
4,所有人都会达到自己的瓶颈期,薪资的瓶颈期,年龄的瓶颈期,公司发展的瓶颈期,这时候就看自己的魄力了,能不能去突破,所以性格决定命运
4 k9 G2 C( R2 e- s( {+ I0 V5,职场人永远摆脱不了的魔咒,被裁员,跳槽,不管什么公司,不管什么岗位,小兵还是高管,都有离开的一天,公司只是船,任何公司不可能稳稳当当一辈子,人生就是起起伏伏,起码95%的公司不会一直这杨,跳槽有时候就是一个不断追求物质和心理平衡的问题,有的人在大厂拿着百万年薪,每天还是很痛苦;有的人拿着3k的工资还要感谢老板的赏识,人和人的才智没法比,际遇也没法比,但是敢于试错敢于去挑战的人,最后都会得到不错的汇报,因为核心还是要有追求,所以野心和眼光是支持你发展的核心动力,没有这2样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没法突破7 j* m; j! u* p# Y/ D( K2 F
6,认知问题,我们在工作中的表现,面对每个机会的选中,职场中的 发展和际遇都是认知的水平潜移默化影响的,经过我发现,家庭不仅影响人的性格,更影响了个人的职业发展和职场表现;农村孩子很多很勤劳忍耐,但是对于人情世故没有处理经验;城市孩子很多有自己的个性,但是又很多普遍缺乏忍耐力持久的积累,所以父母决定了我们很多东西,官员的子女就懂的察言观色;商人的子女就很懂得处理人际关系;这中东西可以学但是其实还是娘胎里带出来的,有时候想想真的很难,等你懂这写道理的时候性格基本也定性了
; ]1 R5 ?( q. c+ ~  n# b. W7,妥协,到35+很多时候都不如意,生活的,家庭的,工作的,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确实如此,但是很多欲望的满足说白了还是金钱的起作用,人人都想发财,但是你的认知和能力可能已经决定了你这辈子到底有咩有财运了,大部分人就是普普通通的一生,这对于年轻人是个很难接受的事实,因为现在社会很多声音告诉我们你就是最特别的那个,其实现实中你是谁并不重要,只有父母才在乎你是谁;除了父母在社会上你可能什么都不是,或者都没有存在过的痕迹,朋友会忘记你,认识几个月的女朋友几天可能就忘了你了,毕竟2条腿的人世界上有很多他们同样有让异形兴奋的荷尔蒙,有时候世界真的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灰色的,你是谁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做了什么事,这件事情决定了你的价值,但是我们都惧怕失败惧怕尝试,这就是我们平凡的本质
" W- @0 `8 r+ D1 @8,思考自己的生活;我们一天要么忙碌一天,要么郁闷一天,总想着变好,为啥生活还是一团乱麻,为啥自己不敢追喜欢的人,为啥赚不到钱;生活需要反思,凡事都是有因果的,可能你的多年习惯早就决定了你的积累,而结果只是习惯积累的质变的表现,所以最难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改变自己的思考和行为方式,而这一切源自于你自身的思考和醒悟
大可特牛阂 | 2022-6-14 10: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了解30岁以前跳槽工资上涨17%-30%很简单,辞职应聘新工作,期望薪资按照比例多写一些。如果碰到好公司,认可你的能力,基本上你要多少他给多少(前提没有超职位的薪资预算)。有极个别比较抠门的企业,人事常以各种理由来压榨你的薪水,比如,你工作年限不够、你跳槽有些频繁等等,但根据我的经验,这个压榨比例不会太大(太大会留不住人),基本上是会压榨你工资3%-5%之间。
! P% L& E/ `; D! Y* |7 B3 N# Z; L. d然后30岁以后啊,首先是会明显的感觉应聘的机会变少了,按道理说此时的打工人真的如很多HR以前找刺的时候说的那样,安定的工作了5、6年,专业度稳定度都有了,但是呢,此时打工人会奇怪的发现自己不受待见了。这个时候的工作,理论上还是可以争取更高的收入,但我个人的实践观点是,此时要工资不可和30岁以前一样比例提升,原因在于有可能你在薪资上面的不妥协会直接导致你应聘的失败。毕竟彼时你要竞争的还有那些刚工作几年的新晋打工人甚至是初出校门的大学生。相对于他们,彼时的你优势根本不够明显(技术大牛除外,虽然大牛都是被人挖的,但万一有个例外呢)。6 O5 \* e7 C$ ^1 j4 ^# C
再说,如果你要是过了35岁,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因素让你再次辞职面试。这个时候大概率能够换工作但保住工资不降低,你就是成功。很多时候,为了找份工作,工资自残式下跌的,我也见到过。
, g' f0 ?: W! v8 v* g, a6 {最后,不要忘了此时我们身处的社会环境,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远比之前预测的深远的多。据我观察就业市场更是比平时凄惨的多。所以,此时的你,或许保住工作就是变相的“
# O) D( e" X% v. ?( d6 D6 E涨工资”
有你很完美myx | 2022-6-14 14: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职业生涯经历了一次真正的转折;* A1 ?7 k* @9 g7 o( `. ^* }4 A
本专业现在被人俗称,四大废中的材,材料科学与工程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h& n0 e  f' a  ^0 s) ~
在4万亿年代,这个专业彻底火了一把,全国大炼钢铁,待遇在本地那是非常被看好;( f, F2 L& b2 c2 S; e7 O
可惜我毕业于10年,大水灌溉接近尾声,产能过剩开始抬头,我进入了热处理行业上游一家外资设备公司,传说03年的时候,这个公司16个人,一年干出了2个亿的业务,放了个不大不小的卫星;/ |; K# T/ n9 S! r. ^1 Q8 d! x+ g, Y0 _
可惜时过境迁,时移世易,到我入职的时候,200人的公司,一年也就干了5个亿不大;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剧,市场的萎靡,肉眼可见的效益下滑,订单拿不到;以前只作为副业配件部门竟然挑起了业务的大梁,比新项目还挣钱;; N! P7 l# e7 A
13年左右,公司集团总部资源整合,热处理事业部和采矿是业务合并,抱团取暖;职能部门精简、设计部门只留下大妈们、电气部门裁员80%,我在工艺部,这个部门只有经理和我;经理对我挺好的,说和公司商量还是留下了我,但是未来的绩效奖金都没了,年16薪变为12薪;那时候血气方刚,觉得与其委曲求全,不如直接了断,要了比补偿金,我离开了这个公司;
' C+ D4 [! r" C  ^* a7 [5 Z! e之后是一路的蹉跎,感觉天空灰的像哭过,甚至深深地怀疑了自己,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行(本人南方211出身,本来自认天之骄子);/ ]# ^/ b$ z) p
直到16年年中,面对一个智能制造行业小公司的机会,冥冥中感觉可能是个机会,无论如何也要抓住,在不抓住我要30了,真的这辈子要一事无成了;那个时候国家鼓励万众创业,也鼓励小微企业发展,本人也终于抓住机会,努力去学习专业知识,工作、生活都慢慢有了起色;! ]( Q7 ]( B; I/ J* }4 m
之后经历了个人发展和企业规划的错位,跳槽去了另一家公司,涨薪20%;职业发展上升的势头已经不可遏制;在家乡,一个二线城市慢慢不能满足我了,今年和一个北京公司聊了一个月左右,涨薪110%,来到了帝都;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爆炸式的涨薪,如果有,应该也是应对能力的提升吧。
米果花开匾 | 2022-6-15 01: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统一的答案。: z8 P  A$ }4 p7 @) _. I
拿我自己来说,基本是知识积累与社会工龄成正比的正常涨薪,顺带吃一点行业红利。" |& E9 d9 z2 l4 M9 E
刚毕业的时候,以实习的身份开始,只有生活补贴费300,没有交社保、公积金,持续四个月后,进入试用期,一个月1200的工资,有了社保,小公司没交公积金。6 e4 Y/ F/ u; C, l2 C8 L6 F$ J
离开这家公司的时候,是8个月的工作经验,入职第二家,工作经验按1年计,直接从1200涨到2600,那这个涨幅是不是挺吓人?经常回想的时候,只有悲凉,刻骨铭心的理解“劳动剩余价值”的原理。5 X6 K# G7 X5 V
第二家上了半年,被圈内人推荐,去了下第三家,直接开到3500。这是一次很重要的跳跃,第一次发现自己可以完成曾经一直认为非常难的软件编程工作。
( y" R7 `4 L" ~) H. A由此结束在武汉的工作履历,南下广州,直接到达6600。6600持续了一年半,后来发现是自己太保守,太沉迷于学习,同期疯狂跳槽的人早就到13k左右。我憋不住跳槽了一下,13.5k。
8 y( b1 W2 q# H. F) w这一时间段,明显处于职业瓶颈期,简单的工作没挑战,难的工作挑战不了。沉浮了三年多一点,再次跳槽,同期,第一份offer开到16.5k,第二份offer直接开到20K(后来发现,还是胆子小,叫的少了,少了3k左右)。* H  a- `& m2 p7 Z6 Y2 D! u" M) M
20k是一个门槛,自己都能感觉到的门槛。一直在20k~28K之间晃悠了,从28k突破到30k以上,一点冲动都没有,只是感觉自己快要被行业淘汰了。因为年龄到了临近35大关。) J. a- L) z. |( ]# D/ {. i$ h- }- l
就我个人来说,底层码农,踏踏实实的上升,真的不如没事多看看其它机会,迅速打开自己能达到的薪水的空间天花板,再继续突破。真的就是能抢着多赚一块是一块,踏踏实实的学习抵不过无情的岁月、以及行业的偏见,还有一个人的自尊。0 ~7 B6 D0 q4 J; d& O  f: l; g2 G
为什么这么说呢。身边实际的情况是,跳槽频繁涨的快的人,同期比保守不跳槽的低新的总收入,相差40% ~ 120%之间,但同期的title、工作水平都相差无几的,至少没有明显的level差距。有人会说差情商、差口才啥的,这都是理论,实际中真的不是。要我说,差脸缘的可能性反而更高。
9 b7 G. d" H+ P$ h此处注意,关于人脉圈的维护,是另一件事。我说的是同等条件的情况下。
3 Y4 \" r3 F1 Y$ U: q! }6 T* |, z有时候,真的很迷茫,真的怀疑人生,那些工作四五年,年薪过百万的天才。经常用金字塔顶端的总是一小撮来安慰自己,屁用没有。2 I/ Y3 u1 a* p, [
写到此处,总有一句话涌上心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0

金钱

0

收听

1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