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周刊第五期回顾:教育的不良现象,引人深思

[复制链接]
查看760 | 回复1 | 2022-6-11 05: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壹》周刊第五期回顾:教育的不良现象,引人深思-1.jpg
) Y' j9 Z+ @$ h; p( @4 g5 r+ @
执笔行走于人世间,用文字书写尘世的故事

" `: t% R: @3 F5 N, a
9 X0 i1 l+ F6 e% m! B
2 x6 F" z7 s( `$ Q《壹》周刊介绍:4 l4 E8 G0 V; U: v/ I* i

; e. Z4 i7 [+ q6 i  b
* ]. f& H' j2 E* }4 Q2 J/ G" B4 ^
每一份情绪都需要被疏导,每一种思想都需要被理解。

3 p' A8 n0 s% z4 ^. [8 l
这里,是每个个体丰富精神的加油站,是每个群体安放灵魂的栖息地。
( x% ~2 I/ o# [% e# G
我们将用真实的笔触描绘生活百态,揭示人性,反映民生。
4 ^) G( _6 K" h8 J
我们将用朴素的文字书写世间的亲情,友情,爱情,记录真善美。

, r# v: H; u* {1 ]# e4 Y1 X* v' p  G/ A

7 ?. y2 e4 G/ V8 ~: F本期引言:: J8 i: D! x2 V) ?7 n# E

3 m) u$ N  r' _& ~- Z2 p
* a3 K1 p) F# m% V
教育部统计,今年高考人数再创新高。
1 I$ K* Q1 N/ W5 e4 V
多年以来,“分数”成为学校、家长、学生追逐的主要目标,但一个简单的数值,涵盖不了人的一生,要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
4 ^! t  g& |9 E8 G
由于之前职校的种种不足,导致人们“重普轻职”的思想根深蒂固。

2 t% y& p5 w; C/ `1 _- a$ x
如今,国家对职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少职校人才脱颖而出,用事实告诉我们教育没有高低之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 ~, U  n/ ^+ ]( u2 O
很多学生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学起了官场上的作风,将官僚主义带入校园,是教育的悲哀。
# ^1 \+ A& H* B. Z' @3 S2 Y
而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连受到高等教育都是难题,一封5000字的遗书,揭露了无数山区儿童的痛。
9 m) i. a: P. o% p) J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立什么志向?
- t0 x# l4 R) b0 r; o8 Q  ?
8 s0 M) w. [3 z; W. t& j- B  h) W
《壹》周刊第五期回顾:教育的不良现象,引人深思-2.jpg

% ~) e* [* `# p2 D7 j点击阅读原文:高考人数创新高:人生的追求,不止分数# {6 e* P, Q; Q2 E+ v' }/ G

9 _# P& P; r7 ?1 A
1.“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2 r2 a: T; ?6 w, _7 t0 H
2.“唯分数论”固然不可取,但作为学生,分数是评判其学习成果的一个维度。

/ n$ w5 o% c% G; i6 z* h! D# b  e
3.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渠道,也是寒门学子出人头地的捷径。

; J* w. q3 q; l2 A% u3 e
2 V' `4 x6 @$ ~5 B* l' r- F" w+ t
' Y1 f  s+ r* q5 k
9 _" h# V: v. r
《壹》周刊第五期回顾:教育的不良现象,引人深思-3.jpg

' t# q* L1 p- O点击阅读原文:“重普轻职”时过境迁,17岁“汽修女孩”红遍网络2 _. a, q/ B! l$ S6 P
/ L* D% X! X: A
1.人们对于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刻板印象,导致很多学生不敢追求自己的爱好,以至于那些有一技之长和学习天赋的人,不断淹没于世俗的洪流之中。
6 Z, [7 x( `; L( i( `& s6 o7 A
2.职校的存在,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为国家培养多类型人才拓宽渠道。

0 _7 o# _; Q  \& O& E5 Y6 z
3.教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V3 C1 o' p- f' P8 x$ O; Q
. H& j* f; \0 B7 W; J

$ I' V! F- ?% U* k* E; z# a) x! T/ P/ e, o* g$ K% `: K
《壹》周刊第五期回顾:教育的不良现象,引人深思-4.jpg

6 x4 A, w) y! E- I2 u( M1 m点击阅读原文:见面叫“领导”逞官威:学校里的官僚主义有多猖狂?( Q$ x9 C2 C( n7 q
  {! V% a; E) {* V; F7 z9 T, j
1.应试教育下,划分等级的不是金钱和权利,而是分数和老师的态度。
$ @5 q( N- ?; p: ?! g! \9 F
2.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教师群体的风气是造成校园官僚主义的重要因素。

1 a" `% o7 M* M, T
3.当官僚之风席卷校园,受害的是祖国的未来。
, e' p. U. l& ?+ w
9 T' Q; B2 M$ X4 N" P+ k/ ~1 I
" _2 e! y& Y% Z

6 j2 [) t  j( l* _4 w5 ]" ]) M5 Q  ]
《壹》周刊第五期回顾:教育的不良现象,引人深思-5.jpg

5 m1 o3 k2 Y* ^: {/ k" P3 P) S. @点击阅读原文:让人泪崩的5000字遗书:揭露无数山区儿童之痛
+ X# E- ?5 j5 o. ^! C% g  H* x8 n7 d' `% z3 Z
1.在成长的关键期,家庭教育的缺席和学校教育的不足,成为压垮留守儿童的稻草。
# J6 s& {( p* M7 E* d5 j! W2 [
2.无法受到良好的教育,缺乏眼界和格局,就这样一代又一代重复同样的命运,一生困在深山之中。

. ^/ i  L  [; z0 ]6 M
3.希望那些仰望星空的孩子,都能够跳出泥潭,站在同一片草地上。
* [* b. g6 C. K; Y5 t* V8 W

% A) D' e+ Z6 Y! k
( N+ y* c0 V( x) n+ Q( e7 D
3 Y+ z+ C' M4 c# K# G
《壹》周刊第五期回顾:教育的不良现象,引人深思-6.jpg
# A+ L! D; h+ [" x* ?3 M
点击阅读原文:高考落幕: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
" h3 Z* P' b7 p1 S  }; S
1.读书在功利性的目标下,渐渐失去了其本质意义。

8 L2 z/ l! o8 M) l) l- L
2.在国家危难之时,钱伟长坚信读书的力量,立下志向,在炮火喧嚣的年代,迎难而上,怀着一颗赤诚之心,献身于国家建设。
2 c$ g( F' z0 a) B0 @7 B1 Y1 i
3.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小我到大我,让小我成就大我。
一矢二鸟遣 | 2022-6-11 07: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考是选拔大城,一线城市,也得有钱人人才的搖篮。而不是普通家庭寒门学子的途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