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高考,学校会通过模拟考试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调整考试状态。在一次次模拟考试中,不少学生的成绩都会有所波动,有些甚至像过山车一样时高时低,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心情,家长也因此变得忐忑不安,担心孩子压力过大,总想说些宽慰的话。但正所谓关心则乱,殊不知家长认为可以给孩子减压的话语,有时反而会给孩子增加压力。在此,我例举三句家长常挂在嘴边的安慰语,分析其含义,以期抛砖引玉,帮助同行做好家长工作,开拓话语减压新思路。
( q' f' Y. o) N8 k, X3 X' x7 s; J( D& q- @- X
“尽力就好”与“做得很好”
0 a* [# B4 z! r% n
3 a2 s+ {' y/ e' c; S# v8 {“尽力就好”这句话听上去是以淡化结果、肯定付出取得安慰效果的。孩子听到这句话的感受是什么?为此,我做过调查,多数孩子听到家长这样说会产生自责感,觉得自己辜负了父母的一片心。 W% V" V7 `6 Q" n! |6 ~1 [4 R
U. g, W3 L; ]: e8 ?3 c1 v细细想来,家长总说“尽力就好”,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做才配得上“尽力就好”这个说法。家长如果想帮助孩子减压,请直接肯定地说:“你做得很好,我们很满意。”这样不仅可以安慰孩子,还可以让孩子接收到家长认可的信息,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家长还可以与孩子共同制定各学科的目标分数等级(优秀、良好、一般、及格),达到目标要给予肯定认可,坚定孩子的自信心。
2 g( W! \3 D6 \- u+ _0 s+ j& s0 @7 @: p1 ]# \' p
“考得不好也没关系”与“这确实令人受挫”
0 y8 ^! ]5 `' a3 p: A
- f1 w+ M% E: X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难过时,家长往往会说“考得不好也没关系”。孩子听到这样的话有什么反应?孩子会觉得家长说这些话只是在安慰他,希望他不要有压力,哪有家长不希望孩子考好的?这无形之中反而给孩子增加了压力。& m7 P+ T# z4 ^! O/ B& B% y1 c9 C
( z4 W3 ~# n3 q# A& o6 u# r. a" d
其实,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难过时,家长与其说“假”话,不如打开天窗说亮话,和孩子一起直面问题。家长可以向孩子表达共情:“考得不好确实令人受挫、难过,我们一起找找原因。”家长可以与孩子谈谈模拟考试的意义:“高考前筛查出自己的知识盲区,亡羊补牢是件好事。”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采取哪些补救措施,避免高考时犯同样的错误。
0 N% Z3 m8 K8 `' H1 [! K8 {$ X7 a2 _/ t4 w7 C
“我们都接受”与“祝你好运”1 s) {' r, J* E# p/ T$ X6 ]
4 F9 D" O- c1 Z; I“你考什么样我们都接受”,这也是家长在高考前习惯说的一句话。其实家长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轻装上阵,不要患得患失。然而这句话本身传递着不信任孩子的信息。此时,家长不妨转变这种潜在的消极态度,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考场前对孩子说一句“祝你好运”,夸奖他的穿搭好看,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让他满怀自信地走进考场。
$ V) X- \% j& u9 ^5 Z7 u1 L3 H4 _6 z7 \3 Z0 F/ P* B' Y0 J5 r
只要家长能够深切理解孩子,在高考的最后阶段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信任,相信孩子一定能够放下思想包袱,稳定发挥,考出好成绩。6 k6 y8 D* U9 O, |9 s0 Z8 n( j% [- N
% V+ G9 Y ~6 [8 U5 m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衢州一中)% {; Q4 M2 t, m' \; J
+ u4 t5 n$ [9 I2 t5 p1 R
《中国教师报》2022年06月01日第12版 ) K+ J- u, b$ V: F
$ |2 j2 v- _3 ?! a0 i# |
作者:周莉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