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不懂豪华。
. ^) ^ a+ ^! J" d豪华的本质是炫耀,是买家挥金如土,然后卖家竭尽全力帮买家打造一个可以用来炫耀的东西。# E1 a8 W: C" L" l c
日本人刚好搞反了。
3 L$ ]/ m0 O* i5 [4 |日式豪华车,是买家挥金如土,帮卖家实现自己炫耀自己的目标,同时买家还得在日常生活中不遗余力地帮卖家宣传,哪里哪里究竟藏着多少细节,多么有工匠精神。% S+ v3 @: v3 }. g A0 q
没办法啊,不卖力宣传的话,别人看不明白,自己这钱花的可太冤大头了。
# b3 u- j; W, G# J<hr/>上面就是我对题目的一句话解读。如果不够信服的话,我来举几个栗子。1 _' A/ O3 T2 T3 S5 G5 z9 E6 B x* w
德国车的豪华:顶级的性能、最新的科技、优秀的用料全都怼在一起,车主可以变着法的想怎么炫耀怎么炫耀。典型代表:奔驰S63,奥迪S8,宝马760。* A2 z% e7 q# B, n
9 b' n. s0 ] }5 g
# q& B; H' q3 d% Z英国车的豪华:古板森严的设计比例,宫殿级的奢华用料,绝佳的舒适性,车主一般都用来炫耀自己的老钱气质。典型代表:劳斯莱斯,宾利。
/ D3 s3 U c6 k! h1 p% N6 n. u0 H7 f' A" Y( b0 ?# K% Y
1 W! ? I2 i! c9 s4 ~9 h
美国车的豪华:对不起走错片场了,美国现在已经没有豪华车了。当然我们可以认为特斯拉代表了最新的美式豪华,车主可以炫耀高科技和硅谷精神。2 D6 U8 J. u; S$ V* x4 ^: O
9 f( a4 \' m* n9 B
* O# T9 N+ m' }, [9 S. R
曾经美国车的豪华:奢侈的体量,浮夸的细节,舍我其谁的态度,整个从上到下透着美国黄金年代的骄傲。炫耀的有些过分,不需要车主再多想什么了。典型代表:凯迪拉克Eldorado。+ _) K2 F8 x4 ]8 Y) K: C
* W0 |' t6 a* o) I1 F

3 y7 @7 Q* o9 D% Q: ^/ f. L P日本车的豪华:工匠精神,温和无锋芒,细节之处藏有大世界。车主通常以讲故事的方式来炫耀,彰显自己的独特品位。典型代表:雷克萨斯LS。$ h! c1 ^! l3 V6 {: [# m
9 Y0 f5 K$ u& L+ r H$ f

0 m. \8 f7 M; y8 N# Q! @平淡的造型和内饰设计、白开水般的混动系统和底盘、乏善可陈的科技配置,都不太好找到豪华和可炫耀的元素。不过,日本人给这辆车赋予了三个点睛之笔,最能代表他们所理解的豪华:* y; h1 c/ p, H4 m( P& ]
凌光切子衬鹤羽折布: X& E, e" T- f
$ J9 U$ l! _/ ]; r" Z4 L

- m! t3 M& D' i# q白金叶箔衬西阵织锦:
% V4 Y& |' B, i+ n0 f; E
! Y. \# J! D: I' O) E6 B
7 {, p( ?/ J! ~: V天然艺木与写意水墨纹理:
% J& H& i/ p% H" w+ |. r0 c# Q8 B8 H( _8 A
: w, u' [) h8 K* D1 g- R
这三种可选的车门内衬板材质,怎么说呢……
3 s6 j% y7 Y. U* e! S% ?你说他不豪华吧,可这毕竟隐含着大量的手工工作量,充斥着所谓工匠精神,对极致不计成本的追求,是符合奢侈的基本定义的。
# q) ?4 E5 e" v8 j3 ]5 A" W你要是说他豪华吧,内衬板的体量毕竟太小了。你所做的细节工作别家未必没有,单独一个内衬板,可支撑不起整车体量的豪华定义,更支撑不起作为豪华车的基本属性——炫耀。3 @7 L$ S# V3 U; q2 M
总不能,每次有新朋友上车,一遍又一遍给人讲,我这个车门衬板,用的什么什么工艺,是多少手工匠人花了多少时间精心打磨出来的。2 W5 d+ n9 ?+ |9 H \
可这就是日本人一贯的的玩法。他们不仅有这种风格的汽车,还有几十年如一日的寿司之神、拉面之神……总之就是各路匠人精神一路走到极致的大秀场。& J! I" v! ^/ p, j2 d/ Z
这不叫豪华,这叫喧宾夺主,也叫避重就轻。还可以叫田忌赛马,既然我主流的、核心的领域玩不过你,那就找一个小细节往死里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