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丰田赛那国产后加价的行为?

[复制链接]
查看8363 | 回复0 | 2022-5-3 13: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说结论,能等就等半年,等一汽版“赛那”上市,两兄弟打架,大几率能省几万块加价钱。3 u3 o  `3 a( _& l4 u- i# K
以下大部分都是关于丰田过往加价的吐槽,想看赛那加价分析的,可以直接拉到最后。
$ a1 ~0 N/ N! q& l
4 S7 \4 T! o) J/ M# E  h4 Y7 u+ o——以下是正文——. e/ ^9 y9 l- K: z. B, d& U* h
别跟我说什么丰田加价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呸!. D; s7 e7 L! p
你得搞清楚,谁是周瑜,谁是黄盖?
0 S" H$ e. \! f/ L
周瑜打黄盖:《三国演义》故事,周瑜打黄盖,让黄盖诈降于曹操,进行火攻,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人家是周瑜和黄盖配合着演戏给曹操看,坑曹操杀了他好多兵马,完事后人家周瑜黄盖还是好基友。8 ~4 K! f' c9 @/ S8 a$ f, H: }
人家黄盖有得选,消费者有得选吗?竟然觉得消费者是黄盖?
4 h; a5 I( r7 K" c“供不应求”还是“人为控货”?% g+ K, L: d* t

9 K* _2 x9 w9 A: J' G- _; `! j丰田玩加价也不是一天半天了,10多年前的汉兰达、前几年的埃尔法,到现在的赛那,套路都是一模一样,每次加价都用同一个理由“供不应求”。
" z+ `$ Y( [* z! x$ ]; {; @“供不应求”是真的,背后的原因令人暖心。4 H$ d. S7 h9 q2 n6 f
汉兰达在国内卖了10多年,几乎每年都要加价,每年都说供不应求,连丰田官方都多次回复要“增加产能”,这给人一种感觉,汉兰达销量太大,卖得太好啦,连工厂都生产不过来,这销量到底有多大呢?# f) W: n# ?0 l0 Z
2019年,汉兰达销量是9万8千辆,作为30万的中型SUV,每年销量接近10万辆,好像也挺多?- B! h% \. c) y* C2 v
同学,你知道平均售价40多万的奔驰GLC和宝马X3,在中国的年销量多少嘛?[1]/ m: h1 F+ D0 b8 j; S' w, M
+ q/ M! b: s+ w% H" I! Y; {, |8 Q& H

+ n. G, ^: O0 K! V  g不看不知道,奔驰GLC、奥迪Q5、宝马X3,这些豪华SUV销量比汉兰达高一大截,为啥人家的产能就这么足呢?% M: }! G: E: p! ?1 c" b
不谈豪华品牌,看主流品牌,而比汉兰达更贵更大的大众途昂,2019年销量也有8万多辆(只比汉兰达少了1万多),人家的产能咋就这么足?还能优惠好几万呢?, y" G: n1 w9 A% g/ v2 U/ v
而有些无良媒体就能得出“汉兰达加价有人买,途昂便宜没人要”这样的文章
" F4 P7 J" ]# V: B9 O* g9 b4 R& _9 n0 {
! D$ W, f- C1 h$ K
5 r$ p. E+ ^) Z全球第一,精益生产独步天下的丰田,连汉兰达的供货都搞不定吗?+ Q  a2 O2 n. {
汉兰达真的一直扩产,一直不够卖吗?
9 K9 w8 Q5 q8 j) ~: a/ m' u: G1 R: N: s" j0 K8 v& W' Q# V2 F
2009年刚上市的时候,汉兰达的确“供不应求”,厂家也在不断扩产,仅用了两年时间,到2011年汉兰达销量就达到接近9万辆每年的产量,除了2012年和2015年外,2013-2020年,都是每年9万-10万辆的水平。' V$ ~1 |: H$ R. w
▼ 数据来源:搜狐汽车
' z! D# ]* {' ]+ e* }7 ^* ^- C& a/ G) N1 E/ {5 {+ P+ R8 t2 c

2 {# @8 r9 I" \9 V4 D: ]但10年时间都过去了,中国SUV市场增长了接近10倍,形势一片大好,汉兰达的产能却一点儿也不爬升?暴涨的需求,不变的供应,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肯定供应不足,你说汉兰达是真实的供不应求,还是刻意制造的供不应求? 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玄机?欢迎收看走进加价系列节目(手动狗头)8 w/ t0 q  `7 o2 u1 i
▼ 国内SUV市场10年时间增长接近10倍[2]
: g+ s: Z6 H2 M2 C: T7 h# \! t1 L9 q. H) [& a1 y
9 I3 n" a) Q* h1 Q  k, S
正常的企业是怎么操作的?
8 |; I) ^( d& ]' C2 S7 m2 O6 c' Y; N# ?7 @
拿更贵的奥迪Q5和奔驰GLC来跟汉兰达相比,为什么人家产能可以稳步爬升,产量上市几年后就超出汉兰达一大截呢?( c4 \; O- m  y6 \+ Y$ ^  n
▼ 数据来源:搜狐汽车
5 M( T% J" \7 F5 K: t$ P1 o+ N; ~6 ~7 A3 @$ e3 q
4 l+ j: h; X6 ^! H
销量好供不应求,销量低也照样供不应求?/ X; V* ~' l: \2 a" K2 [) t7 s

  }3 l8 @( [! j2 r# u4 p* j" e汉兰达在2015年受换代和福特锐界的销量冲击,汉兰达当年销量只有7.4万辆,比前一年卖少了接近2万辆,但汉兰达依然要加价,依然“供不应求”,当时官方的解释是被新凯美瑞抢占了产能。 咋就这么巧?真的是主力车款新凯美瑞都没地方生产了,硬要抢“金蛋”汉兰达的生产线,还是厂家有意安排汉兰达减产,拨一部分产能给凯美瑞使用呢?反正嘴在丰田那边,人家喜欢怎样解释就怎样解释。
4 \4 d' c2 ~* }% C! n6 i) z# a那后来2016到现在怎么产能还不爬升?
# L1 p1 [. s+ P- R" i, P丰田的说法是“进口配额”,汉兰达的2.0T采用进口发动机,受进口配额限制,每年只有一听没毛病啊,大家都以为是国家限制了汽车配件进口呢。一查官方报道[3],原来是丰田自己限额自己啊,玩左右手互搏啊……
$ t( O1 B# y' H  X
- U$ J5 C$ I2 B& p- I6 n' J, m
' Z5 m7 B  b( A埃尔法在国内加价几十万,也是说被限额,然而隔壁澳门特区,只售40多万一辆的混动埃尔法电召出租车满地跑,私车加上税费也才60万人民币,加价那是不存在的,你说丰田为什么限大陆地区不限澳门呢?" P; m. E  z" A# W% R# L% O
▼ 澳门到处都有的埃尔法电召出租车,价格和普通凯美瑞出租车一致。' _% Y6 N1 e, g2 m

# L0 u% m# `- p% B
% _* }7 d: @, _  v7 _/ F8 @. i厂家是好人,坏的都是经销商? 0 m; `5 S2 y9 P; S: E) g. N
" Q0 N" N- s, g4 v& m
很多人说加价是经销商行为,“厂家是好的,坏的是经销商”,但有没有想过经销商为什么加价?
' Q8 m, T) }( G" [" }特斯拉刚国产那会可谓一车难求,为啥就不加价?人家比亚迪DMI车型也都要等3-4个月以上才能提车,为啥比亚迪就这么傻不加价?! h: x0 H1 q; o5 D
之前在本地车市问过4S的人,丰田供应给4S店的汉兰达,供货价并没有加价。但对汉兰达这样的热销车采用“捆绑配货”制度,举个例子,A店要拿1辆汉兰达,需要搭配拿10辆其他“不热销款”。而那些“不热销款”不搭配大优惠是卖不出的,4S店往往要“贴钱”送优惠,这也是很多4S店说的“卖车不赚钱”。羊毛出在羊身上,在“不热销款”是多花的钱,只能在“热销款”汉兰达上赚回来了,所以4S店宁可没人买,也必须加价。
6 z: k6 N# i9 \9 x3 }7 l- O4 ~. R  w+ n有报道为证,连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也点名过丰田这一行为[4]。& ~" i' O8 u; s" C, ?

0 g5 s4 b- _% X1 ?% W2 F$ p- `! Y
你说加价是经销商行为没毛病,厂家没有加价也是真的,但厂家利用规则“逼着”经销商价格也的确存在。
3 G# |7 v# O7 C' h9 `( Y, `. y周瑜打黄盖,也没错,只是厂家是周瑜,经销商是黄盖,人家俩是真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演戏给消费者看。
+ Q* l+ y5 C1 R& E$ ~( O人性的弱点+ L0 f3 X& r7 i6 U9 t4 S
0 s5 m3 Y* D0 ~; M, c' R
排队加价这么厉害,为什么大家还买?
! X5 A* e$ H! l& u  Z1 N1 |% Z这就像一条街上的两家奶茶店,一家好多人排队要等好久,一家很快就可以买完带走,你会觉得哪家比较好喝?排队光顾第一家的,当然觉得第一家好喝,否则哪来这么好生意?买了第二家的,也可能会觉得第一家应该更好喝,只是这次不想排队而已。
! F- H" V$ e( w/ {- @4 j' [& n实际呢?很可能两家喝起来差不多,只是一家老板故意延长了制作时间,让大家要排队才能买到。然而大多数人都是先入为主,加上排队等好久的饥渴感,让奶茶到手那一刻的满足感是如此的真实,入口的那一刻是如此的舒服,还可以发朋友圈炫耀艰苦的排队经历,这也的确是不用排队的奶茶无法带来的感觉。
8 A. [7 c/ T; @+ Z: R+ F和买奶茶一样,国人买车素来也有“买账不买跌”的心理,看到加价就觉得这车卖得很好很抢手,一窝蜂去买,反而让这车变得更抢手,加价更高了。
# o# ?$ G, N& R# c3 @塞纳加价不会太久! e* |) g* ^+ N/ s9 }6 ?

0 [+ E5 p: k) X+ b" c3 R至于具体到塞纳这款车,在美国市场价格比汉兰达便宜了几万元,来到国内指导价已经比汉兰达贵了几万,考虑到这个级别的确没有几个有力对手,还算合理,但还要再加大几万元,我个人是不推荐的。  f2 N' r! F0 y2 I8 T$ _- C
而且好日子还在后头。根据媒体报道,目前发布的广汽丰田的“赛那”规划产能每年10.26万辆[5],产量并不低,目前只是刚上市的短暂短缺。. M+ R! ^' |3 S1 p( ]

0 t$ R! G2 P. l1 `( L
, Q: @3 f0 T1 ~3 s* vMPV市场目前还是一个小众市场,定价22.9-44.9万元的MPV销量皇者GL8,2019年销量也不过14.8万辆[6],这里面针对商务接待的“陆上公务舱”款,即俗称的“胖头鱼”车型,占销量接近一半,而针对家用的“ES陆尊”, 针对高端指导价40万元以上的“艾维亚”,合共年销量约7万多辆。主攻家用市场的本田奥德赛和艾力绅合共也是7万多辆。要在这14万辆的已有市场里,“抢食”10万辆市场份额并不容易。* y/ M( t# s* S/ x% l2 R

, m) e1 R' }6 a, f" D  d
" A1 d5 M% I8 ?- A+ o" z- \再加上“赛那”的一汽丰田版兄弟车将在明年一季度发布[7](初期规划产销量5320辆/月,约合6万辆/年),到时候自家兄弟内斗,相互抢生意是肯定的,不敢说肯定不加价吧,起码加价会少一大截。8 u  e0 q$ ~4 k: b+ ?
* E* G; s  @- j% `
) E' `5 Q: H8 n% E6 K% Z# B5 k! y3 R
按照这趋势,多等半年,大几率能省几万块。& s: F: I7 T2 e, j
参考6 ]/ n" ]5 J) z+ a8 f
6 H# ~) E) w+ \. M

    + M, r( ]( x- _& ], }9 E8 `8 i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6858199645360861&wfr=spider&for=pc# Z' |) C$ k- j; g
  • ^https://www.sohu.com/a/271913567_100084983
    6 O+ R1 ?+ [- z$ u! S& m9 o: F
  • ^https://news.yiche.com/hao/wenzhang/32322/
    $ R1 {6 W2 L* }+ i
  • ^https://www.sohu.com/a/225730183_354817
    ) p9 \* C+ [1 `9 q
  • ^https://www.pcauto.com.cn/nation/2540/25406814.html& b" _& h( I( ?' n  v7 W3 T; O2 W
  • ^https://post.smzdm.com/p/apzk08vw/
    9 B+ L0 h1 f0 Q. D- _2 f
  • ^https://www.pcauto.com.cn/nation/2652/26521413.html: ?* o9 v1 `7 K, J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0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30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