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集体涨价!背后暴露的产业链问题值得深思

[复制链接]
查看5574 | 回复1 | 2022-5-2 17: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以来,基于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新能源汽车迎来新一轮涨价潮,包括特斯拉、小鹏等众多车企,截至3月底,市场普遍涨幅达到了5%-15%的区间。
) u3 \# B2 s2 U5 y9 X9 r; u* k8 {
0 V& g7 U5 ^; f' m: q1 W1 F/ e. M' p  h0 r. P6 h8 u5 E- J

" c5 ?$ s4 _# v! n# ^
新能源汽车集体涨价!背后暴露的产业链问题值得深思-1.jpg

$ f( \& H, f/ l4 I" [  t+ V# t, V* ~, V: U
% M$ r! ]7 l% ~* z
纵观本轮新能源车普遍提价的原因,大多数认为主要是因为在补贴退坡、芯片短缺叠加上游关键原材料价格飙升等多因素扰动下,新能源车的整车成本急剧上涨,为了维持自身的经营状况,整车厂不得不积极寻求向下游消费者转嫁一部分成本上涨压力。
3 u" U6 K* x: \! P8 E2 ?0 z, x1 ?% y) E$ O  ^6 a
' ]" A: v& L; X/ _6 w# c
油价飙升,催化新能源汽车更快发展
, D4 W$ e, R8 L9 {  Y" |( X0 K% y! y

  }( U9 n  H- v  B  e3 M
/ m, D) L6 V) e4 m8 }% j; h, v; g$ Q! I
& a& d5 U8 L: X. ?' C) ]
2 V* s2 O4 P8 @" Y

" `! E) U; D$ o) S8 n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市场占有率达到13.4%,相当于每卖出8辆汽车就有1辆是新能源车。今年以来,国际油价高涨更给新能源汽车推广带来发展机遇期,燃油车的“1元1公里”与普通电动汽车的百公里耗电形成巨大反差,刺激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5 Y# Q  k; t5 X7 N" [2 [6 _  b; I. I5 N- L4 q

! H$ B" i  H3 V& L. u. p  _% B# b1 o
新能源汽车集体涨价!背后暴露的产业链问题值得深思-2.jpg

1 c6 T- ?( k. D/ V' {3 q0 ]2 W) @* ^3 y8 Z) [% m% @

  ~; x& k! [- Y仅管今年新能源车普遍提价,但是新能源汽车同比高增。2022年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3.4万辆,同比+184.3%;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2.1万辆,同比+182.2%。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中,纯电车型贡献24.6万辆,同比+154.5%;插混车型贡献7.5万辆,同比+338.6%,成为近两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新动力。新能源渗透率加速提升。2020年1月-2022年2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2.4%提升至的19.2%,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从2.6%提升至21.6%,均创下历史新高。
5 K3 x) C1 O- N$ a
$ p+ ]  L8 _# D' Y7 t( w+ P
$ i/ M6 Q/ A4 o. }+ w* ?% u7 a; C按照去年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速度,《“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到的到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左右的目标一定会提前。可以说,在目前的市场态势和国家政策下,新能源汽车的前景一片光明,而且发展速度愈发迅速。$ d  J5 |6 j1 i' t  A9 V9 Y

7 Z* u1 C- O: I7 t- k6 U
5 m1 N( d( {1 q7 z# |3 }9 p% u* |# I! W
涨价背后,新能源汽车需要大布局

: f# G- T3 D3 j. L# Y( I9 ]: b" C7 w0 B6 W) n

8 n# t  G( Q5 ?" y4 Q% z1 \  g7 j- V7 _5 u' d6 _& T2 T* G/ S
; ^1 e7 B0 t' o. r& [8 d
/ W' A3 i! |, Z0 l2 z

$ R. ~7 J" E9 j) l- N, Z; b以今年产销量2500万辆的市场规模保守估算,意味着年产销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规模有望在今年底实现。在规模效应等各种利好因素风平浪静下,却隐藏着阵阵波涛!
6 L' Y' j8 f; F9 x. v& K
5 h8 j9 `" d3 M% x
! c5 E, J+ J0 v8 S/ m7 z4 G( A* ^# \! Y
新能源汽车集体涨价!背后暴露的产业链问题值得深思-3.jpg

  c# C* e. k; Q' |4 i/ X' R- ?+ y: f# ^+ ]8 [. O  K5 y+ r
3 `3 ^% N9 |# s: H; g5 C- m6 I
1)从产业链的上游看,迅速的扩张导致对锂、镍、钴、稀土、芯片等核心原材料的需求将是惊人的,今年的价格上涨正是对其应对不足的结果,或许有人认为价格高了利润高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太高的价格会反向限制产业前进。: U9 Y- B6 y+ n' d  c4 z$ o/ t( g* Y

0 h$ H' }+ T% T, K" L( M+ e9 v9 y$ Q% U" i6 X
2)从使用过程来看,对充电桩布局规模、电网智能化程度等提出更高要求,尤其在充电桩的网点基础设施的配套上,需要提供更优化的解决方案。  |  J: |% j' a4 D0 ?! L# W; y- g  {
" \2 U% e* [' I+ o/ s  q0 t6 L( e3 b- L

/ i% x% Q1 ~% C  b3)从报废回收环节看,巨大的增量导致电池、电机等绿色回收和再利用成为巨大挑战,废旧电池如果没有稳妥的有效处理方案,将给环境和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 w% o6 P# D: u2 m

' i( L7 I6 c# k5 X( U% v% l6 B9 {5 \$ [; R5 X
如果不能站在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提前在上中下游开展布局,芯片“卡脖”、资源“锁喉”、充电难、报废电池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糟心事会比涨价潮更令人担忧。2 L" `) C" |, \# m. O. f" A0 x! A

9 Y" W, l( d: J  H* ]
3 ^* ]2 ^0 K% x0 u不过,让人欣慰的是,目前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安全问题。从政策上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规范,打击囤货、倒卖的恶劣行径,从技术上加强对电池回收技术的研究,对原材料交易市场进行市场管理,畅通国际物流渠道和贸易流程,加强国际合作,保障全球动力电池材料的供应。
3 F4 s8 f- Y3 j0 q. p- m% D& C8 G$ g, M

7 T0 Q) Y) y5 {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赶超,将沿着安全可控、可持续发展、可回收再利用以及全链条降碳的大布局提速前行。
Desmond233 | 2022-5-2 22: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的人工才多少?现在的人工要多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3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