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车网 新车频道】在2022年五一假期来临前的两个星期,国内车市似乎分外热闹,隔三差五都有重磅新车发布或上市。当然,这也许是北京车展延期带来的错觉,由于车展改期影响了不少汽车厂商原定的新车亮相、预售或上市的节奏,于是大家也只能分散地改成线上发布了。在这堆新车里面,有几款日系纯电SUV颇为吸引小编的注意力,它们就是本田e:NS1(询底价|查参配)/极湃1、一丰/广丰bZ4X和东风日产Ayria。似乎日系厂商终于要在纯电领域发力了,它们各自有哪些值得讨论亮点?哪款最能吸引您的注意力?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一细看。
1 K9 B$ l U* k
" j: b- N' S, J2 l, Q) b9 q* X6 E4 ~9 B7 f. D
^! Q0 _8 c- Y$ H6 ]) M! @东本e:NS1/广本极湃1. w% ~ V0 V( M& O& Y
* D" k5 y& u! _7 n% L
本田e:N电动车系列首波量产车+ i' O, h1 w! J' s" V" Y i. R
. l9 T& f8 F( p1 x8 P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刚刚上市的东本e:NS1和即将上市的广本极湃1(询底价|查参配),这两款车无论是造型、内饰还是车名都高度相似,一时间或者会令您分不清楚。其实这两款车就犹如丰田、本田常见的双车策略一样,是同一款车放在两处生产,仅在细节处和某些配置会略有差异。当然,由于广汽极湃1尚未正式上市,具体配置和价格尚未披露,因此小编还未能100%确认两款车的孪生程度有多高。但根据此前工信部的申报信息来看,这两款都提供了两种不同功率版本可选,低功率版(134kW)和高功率版(150kW)都是一致的,并搭载容量为68.8kWh的三元锂电池。% R0 O8 E$ j+ d f
/ Z9 C p# \; g+ W4 B% k; W% _9 O# s9 Z5 W
' _. H+ n+ x# P7 l4 B4 m东本e:NS1和广本极湃1(原名e:NP1)的概念原型车为e:Prototype,最早亮相于2021年上海车展,当时只是展示一个造型,具体配置和动力尚未释出。要等到以量产车的身份正式亮相之时,则是在2021年10月中旬,当时本田中国发布了电动化策略,官宣了纯电动车品牌“e:N”。除了这两款量产车之外,本田还带来三款设计前卫的概念车,一次过来五连发,而且还披露了新架构新技术,可谓声势浩大。
- Y5 }& G5 y6 u t& M8 J: A. Y( R; a8 l& m! e X* ^5 z/ W+ j0 D4 g2 ]- F
# o# {+ o# [# R/ H) K
8 q* ^1 ~/ m& R- b1 I: J
" w2 U0 q4 n: _4 _" N用本田官方的解释,“e:N”是以新时代独具本田特色的纯电动车为目标。其中,“e:N”中的“e”是energize(动力),也是electric(电能),“N”是New(崭新),也是Next(进化)。
- ^. e6 f- Y; w: m8 L; k8 M$ x/ u7 N& |& P
e:NS1、极湃1、缤智、HR-V分不清?* w5 o3 T- R8 ]
5 R K h! v: n4 o0 J2 h% a
虽然说是说最新发布的电动车,但设计其实早有预览,那就是第二代缤智(Vezel)。相信对本田海外动态有留意的朋友,对这个造型都不会陌生,e:NS1和极湃1的主体轮廓、除中控屏以外的内饰设计明显来自2021年上半年在日本上市并大受欢迎的换代缤智,只不过新车为了彰显EV属性,针对前脸格栅、轮毂和大灯组等细节有所调整,中控屏也改为国内流行的巨型竖屏。9 F$ V N% a0 T) O* e1 K7 T7 q2 j
k5 }2 n; N1 b! m- A5 q; N
% w- A$ b6 s; c) P; u/ q
' U6 i- w' q3 I$ B' k' ce:NS1/极湃1的设计总的来说还是蛮和谐的,因为是电车的原因,车头的进气格栅采用了完全封闭的设计,快/慢充的充电口隐藏在车头正前方发光的车标饰板内。细长的LED大灯与前饰条融为一体,中网下方则采用了一个半包的设计,两侧的缺口一直延伸到前灯组的两侧,搭配镀铬饰条后使得车头视觉重心分布较为合理。
; F+ d2 j( d. \. Y4 h9 `
0 N$ V R! }& i9 z& X7 b( b
' P8 W5 ^6 R( q+ F3 Q& x# `/ `4 M. O
(除了轮毂款式、前后保险杠套件之外,e:NS1 /极湃1这对孪生车实在令人难以分辨,不知道极湃1后续会否有个性化配件或涂装供消费者选择?)
. F& f$ d4 x* ]4 h% U4 s) L: M* P- q7 h- u: C
! ?3 x. \! f2 `, K& l5 p4 d
. d- R7 V5 U9 A+ D(虽然本文主要讲纯电SUV,但小编也想唠叨两句,给大家理清一下车名关系。e:NS1 /极湃1的造型和内饰脱胎自第二代Vezel,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缤智,它在日本市场名字不变,但在欧洲和东南亚等海外市场被叫做HR-V。凌乱的是,不久前本田发布的美规HR-V却是另一款车,底盘由最新的11代思域发展而来。)
- F S% R o+ L1 G: X+ f1 `! Y3 w/ ?' s! u; u6 T
1 {- j. c5 C# d5 s$ t h
1 y: E8 \% q! T(由于这一代缤智的设计质感大升,它在日本相当卖座。不过,对于钟情这套设计但又想买燃油车的朋友亦无须失望,因为它也即将以新一代东本XR-V的身份引进国产,目前新车已现身工信部网站。此外,定位略高一点的美规HR-V伪装车在国内也已被抓拍到,暂时未知会否被广本引进。); S6 B! y7 u8 R; ?
5 }1 l! z/ O9 R4 K6 F8 f
: _3 n1 u( X2 z, ^" Q$ {1 Y0 {7 O0 V1 [7 \' H
两者的车尾造型也难以令人一眼分辨出来,贯穿式LED尾灯的形状与前脸造型相呼应,也跟东本U-RV非常相似。当然,最大的亮点是熟悉的本田“H”标被取消,改成“Honda”字母标,骤眼一看有点陌生感。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390/1790/1560mm,轴距为2610mm。
0 e* m7 D8 C$ ?0 H3 r% l3 ~; O o8 F* F4 f2 U7 z+ f4 L) j
7 J2 ~6 u" J+ S1 p, }* N( H6 K8 i
7 K4 t; Y3 f7 \4 {1 S8 N% K
# `4 d3 Z7 Y+ h, o$ V& C0 H; v15.2英寸窄边框竖屏 内嵌e:N OS全栈智控生态系统
! P5 U9 `6 r- z. h& U, O) h& A
8 ]( L& ~) N; C- Z, W6 v$ ne:NS1/极湃的内饰依然是几乎一样,从方向盘、空调设计乃至两边门板等主体风格,也是源自海外的二代缤智。不过,与许多当今流行的纯电动汽车一样,国产车型的中控改为巨大的竖屏布局(15.2英寸竖屏+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盘),还采用了更具精致的超窄边框造型,底下留有实体双闪灯按键和少量触控按键。除此之外,两者都搭载了e:N OS全栈智控生态系统,内置了HondaCONNCET 3.0电车专属版本,在这套系统内集合了AI语音助理、车家互联、能量管理、OTA在线升级等20项以上的功能。还支持手机远程操控,支持通过App控制车门锁、车窗、空调等等,在A柱上还搭载了DMC驾驶员状态感知系统,可有效识别驾驶员状态。* t/ F( X. ?7 R. F% j3 v
+ i* h' x; m, q1 G6 w. ?1 T4 m6 r8 l5 q* j
8 x# c+ Z6 b! L) e6 J8 F( P: \0 i
在此前对东本e:NS1的评测里面,可以看到车机系统比较简单地分为中上中下三个功能区,上部是娱乐功能、中部是车辆设置、下部是空调设置,各个分区里的功能都在坚守自己的范围,如果某些功能能充分利用大屏这个亮点,相信会获得更好的交互体验和视觉享受。另外,线导航(带AR实景导航)、QQ音乐、云听、车家互联、车机系统OTA升级都是支持的,语音交互识别能力也不错,空调温度、地点搜索、车窗控制都可以较快识别执行。7 X& R- R& c# s9 C4 x; |4 ^+ r
% t: j2 Q4 f$ y$ A2 T8 S4 l9 F5 y6 o6 k5 b# }6 O- @; k! {3 r
/ D5 a3 N+ C3 K* G! @( ]% FHondaSENSING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也是e:NS1一个亮点,相比本田在售燃油车的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的单目摄像头+1个前毫米波雷达方案,Honda SENSING使用了单目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个前中长距+4个环车角雷达)方案,在感知层面表现会更强。2 x/ ]7 H2 B7 ^+ h- e
6 ?& L g" k: r' @/ B) W$ p/ \' K! C `4 h0 ]! L) j) O4 r
# e$ z8 Y1 q7 L
" u6 F b6 L) r9 B* _" K8 t- X实际体验中,这套系统虽然功能也是全速域的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功能,但车道保持的力度要更强、车身可以更稳定地保持在车道中部,同时给予驾驶员的安全感也会好一些。另外,在仪表盘上也会有前方3个车道的车辆动态模型显示。
/ Z4 g8 F8 V X+ t: g# _
- j9 e3 U7 v. q* |2 F$ X2 ]) L3 \ S, X/ f
2 `. f. B& u i% ]/ e* P
& u) G5 b2 m7 v前排座椅的设计贴合感不错,座垫的长度也能满足高个乘客的腿部承托,总体设计偏向舒适。178cm的体验者能得到一拳两指的头部空间,而后排座椅的舒适度因为填充物更为饱满,在柔软度要要与前排座椅,而纯平地台对于后排中间乘客的腿部空间和乘坐舒适度也是非常友好的。
- E* J* Z k) p" }7 @( v5 X
* \6 y0 x) t1 m: R0 }& }基于e:N Architecture F纯电架构打造 CLTC续航最高510km1 `9 I( w- j9 i/ C2 N+ ]
6 o& \ ^) ?3 {9 m* T* k$ t" q4 j) qe:NS1是基于本田智能高效纯电架构e:N Architecture F打造的,整合了驱动电机、动力电池、纯电动车专属车架以及底盘平台,e:N Architecture有F(前置前驱)、W(后置后驱、前后双电机四驱)三个版本,分别对应不同级别的车型。5 A8 W7 u' l& C* v0 [+ q3 |
: Z, @8 W" ?4 O2 U
8 c# X* h T+ o
/ h( e! y6 ?+ U9 L) ^9 v, R动力方面,e:NS1会推出两种续航版本,分别位420公里和510公里(CLTC),电池组种类均为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组,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34kW和150kW,最大扭矩同为310N·m。. M# ]# {# \3 ?2 f; X0 E
# O0 F; M/ q) ?9 Z4 U( a# e% I* M2 n# G2 C4 z
- Q4 l, }* _( [1 H0 K# z" t+ U我们的专业编辑不久前也曾经对东本e:NS1进行过测试,对驾驶体验有着不错的评价。比起以往M-NV等产品,e:NS1的支撑性会更好,通过起伏时悬架可以较快就稳住。而悬架拥有了较为厚实的质感,振动不会很尖锐地传递进车内。( m2 c) t* _4 @$ r: T2 @) o% E
3 c ?4 f2 i* q: @. ~+ L
另外,e:NS1工共有三种驾驶模式:运动/标准/经济。标准模式下,调校跟自吸本田有点类似,也是初段显得很“猛”,有窜出去的感觉,但如果全电门的话,你会发展中后段加速感就没前段明显了。城市走走停停我更偏向于用经济模式,它开起来会更加舒适。 b& Z4 l" t, a% H
1 s% j5 E9 [- @& W7 Y
8 U, [: v" R4 u; o+ `2 x
& Z4 o6 @7 X' a; J+ f$ V+ n0 Q
有关东本e:NS1更详尽的试车报告,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点击延伸阅读:
) P4 F5 @: j5 y" @% y' t
8 N$ r2 U( A6 {: \3 p$ \5 t& j- `0 }# G* u! E% G* D+ ~
" s% q: p7 M! G! {! @
上市节奏
( s- |: L! B9 y0 f }0 O/ w+ ~/ @. X5 b! W- m8 z/ {; Z
· 东风本田e:NS1
! N X7 I+ [$ f3 C0 O$ {: y
0 ` u) \6 r' x5 t- L上市日程方面,东本e:NS1已经在4月26日上市, 共推出4个车型,补贴后售价为17.50-21.80万元。用户也可以通过“东风本田e动”小程序和“东风本田”App查阅详尽资讯、看车和下订。
5 \4 L- ^$ p$ C' z7 x: y7 [8 j
: t7 r# g/ B( q$ Q
8 r* k1 a8 M- L: @ w, U; y" @6 L' L2 H9 a4 g
· 广汽本田极湃18 L( K" [: h% {
$ t3 b0 H5 M: X; s1 g# D而广汽本田极湃1将于5月开启预定,正式上市时间或要等到6月份,预计极湃1与e:NS1的价格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6 F% H! u* _4 d% d% q6 V" X# y( x7 T; @" K: g2 ^1 e9 H
在3月份的时候,广汽本田除了发布“极湃”(英文名称为e:NP)这个电动品牌之外,还宣布到2025年,广汽本田每年推出1款极湃系列电动车型,并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融合的销售模式,线上用户可完成看车、APP下订,线下打造全新电动化销售服务店、商超店,并建立相应的用户共创模式。
# C9 \2 Y T3 j4 Z1 ~7 ~9 r& @3 c) \ w/ H9 i7 M: T
# t7 I+ L' f3 S7 @) B- R& F" H6 b! i
关于工厂方面,新能源专属工厂将于2024年竣工投产,全面应用5G技术,并导入多项先进智能设备及系统,新工厂还通过对零件库存、装配现场和物流对应等生产端的“智能化”革新,构建产品灵活制造能力,实现对产品个性化需求的快速应对,打造Honda“智能”、“低碳”工厂的标杆。* r5 A. [! [! U: E# ^' ]' g5 ~, C& y
: q* Z: L# W& l. D: a. j* k0 R
编辑点评+ e2 Z% c! e; k: C. L$ b2 Z
$ d# K. U; u9 ?* \$ Z& f: x
虽然本田这些年在纯电领域没太多的积累,但面对产销总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的中国市场,本田也得跟上市场潮流的变化,那就是电动化以及智能化。之前推出的两款电动车或许油改电的痕迹过于明显,而在海外市场颇为亮眼的电动小车“Honda e”因为走高价精致小车的路线,以及续航里程只有220km,也不适合引入国内市场。所以本田用新缤智的整套设计+e:N OS全栈智控生态系统,放入e:N纯电架构之上,得以高效完成这两款全新的紧凑型纯电SUV。不过,它们要面对的将是小鹏G3i、大众ID.4 X/ID.4 CROZZ等实力选手,自主新势力在用电服务、智能化水平等已经累积了不少口碑以及大量的用户基础,大众的ID.系列虽然初期发展平平,但经过1年多的不懈努力也已经有起色,本田的e:N系列要面对的压力也确实不小。) g t j9 \2 G* t3 j) D" b1 J7 t
, ^/ T" r) _+ j$ i; q* u1 K广丰/一丰bZ4X0 ?% c0 r: I9 V/ p
# J+ S3 y+ Y' f! |bZ系列开山之作' k3 S. h& r+ O4 O9 j
& ?( ?3 r: L, x _% p
日前,丰田也带来了自家的重磅纯电新车——bZ4X,并在同一天正式开启预售。这次同样的采用双车战略,广丰和一丰都有生产,不过两者无论名字还是内外都近乎一致。虽然丰田的品牌早已经家喻户晓,但旗下的"bZ"系列对不少消费者来讲还是略显陌生,用官方的解释,bZ是取自于beyond Zero,蕴含着丰田希望为消费者提供超越零排放价值的想法。
2 m3 N a& P& @- m, G: _) }; p3 `$ [, Y2 P" S& U
* `) s% W" ~* L ~, G& b
* W }$ k v. j v
此前一直对纯电车兴趣不大的丰田,为何现在这么积极呢?其实还是和碳排放政策脱离不了关系。从1997年2月至2021年2月,丰田共生产了1700万台混合动力车型,累计减少约1.4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因此丰田可以说是最早推动减排的车企之一。但当碳中和成为新的发展理念后,各国都将碳排放限值提高至燃油车排放天花板,丰田单凭混合动力已经无法实现碳排放的收支平衡,0排放纯电动车能够抵消汽车行驶中产生的碳排放额度,这也是丰田推出bZ系列的重要契机之一。
# f: p9 }7 w4 K- Q' ~# y6 @% V/ I) I: q
区别于以往TOYOTA的新设计风格
; k* K' ]) R5 N7 V; L7 _3 [9 V0 \6 I- t; o# n1 d+ `
或许任何人第一眼看到bZ4X,都没有办法把它和丰田惯有的风格联系起来。或许作为e-TNGA平台首款量产车,多了几分踏入新纪元的意味,丰田有意把新车做出辨识度来,不然也无法在越做越夸张的纯电时代中脱颖而出。而bZ4X外观设计以Hi-Tech andEmotion为设计主题,用e-TNGA架构实现了短前悬长轴距,这也是电动车平台下常见的身段比例。
. y' z" X" B L. k* D, p: y0 e b2 D4 e+ f$ q
bZ4X的车头其实很简单,取消了前水箱罩之后的槌头式造型依稀能见到家族化一点的梯形线条,除此以外别无多余装饰。最奇特的地方出现在前轮拱处,从大灯一直蔓延到翼子板皆为一大片亮面黑色装饰板,两侧同时加入了更多的折线处理,使得车头看起来复杂且前卫。0 Q' s; O# W6 A& w
" U4 X2 I. c* s& o9 b; i# d; q6 n8 h$ Z+ a
9 g; ~) W9 t0 D0 G* g% E
由于bZ4X的车身尺寸和RAV4比较接近,因此也有不少人把它昵称为"电动版的RAV4"。当然,这种想法是有失公允的,因为bZ4X量产版除了少许细节有微调之外,整体上仍忠于概念车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得益于e-TNGA纯电平台,新车的轴距得以大幅增加,为乘客带来更舒展和平整的驾乘空间,这一点在当今众多纯电车型上均有体现。不过这也是一把双刃剑,超短前后悬和长轴距也带来了"腊肠狗"式的身材,习惯了传统燃油车的设计比例的我们常常会有种怪怪的感觉(著名例子是奔驰EQS),这就要看车厂在设计时怎样处理了,但至少在bZ4X身上,小编是觉得顺眼的。" E% Y" C7 y/ {) n& Z
3 V$ p R- z% I# m/ p1 s) ?* l( f4 M H; }# q+ ~+ A
7 _! x$ B& L8 M2 W: \
除了”广汽丰田“与”一汽丰田“的尾标,两者的车尾也看不出差别来。设计师在bZ4X身上添加大量复杂的折线,打造应接不暇的光影效果,还有倾斜度极大的后挡风玻璃加持,种种元素融合起来,前卫感尤为突出。而车尾的处理手法与近年不少丰田车接近,类似的尾灯形状无论在Supra还是在赛那身上都能看到,点亮时甚至能看到多达八层的LED灯带。: V9 i8 G; \4 r) I8 W4 W& ~& s8 q
c9 G8 ] F6 D9 A0 ?$ ?$ W( Q6 I
$ N" q7 Q% B, ^" V" L+ C0 t& U! \9 L5 T0 a
9 @: Q! V5 h6 W* i0 S D: `, d' X
e-TNGA下还衍生了斯巴鲁SOLTERRA和雷克萨斯RZ,前者已经现身国内4S店多时,不过尚未正式上市,由于其进口车的身份,预计价格会比bZ4X会高一些;而雷克萨斯RZ则暂未在国内首发亮相。. n, W- x$ o7 p% t
) w* _% N1 e% l5 g9 h( [全新设计思路的内饰设计1 d( D8 L: i* ?; i. Q# t. O
$ ]+ B" f0 x; x5 C* M9 H两者的车厢设计也完全一致,不过丰田这次也带来了许多以往不曾见到的亮点,设计灵感把科技与时尚相糅合,除了利用了布质的元素交错应用在中控台表面,更设计了顶置的液晶仪表板,以能减少驾驶在车外路况及仪表判读的视觉转移。在中央的大型平面触控屏幕下方,整合了高鞍座的中央控制介面之外,更有丰田车款首次安排的旋钮式排档操作。。
9 x1 m# m2 m, E7 \/ L1 a# g8 W* u1 @8 w
" e l5 U1 m9 S- [1 K0 x+ b8 u0 }* S1 g
, b( e$ C: d# f& v/ X! z, R, w在大家都迫不及待把中控操控全部触控化的时代,丰田在bZ4X里面保留了不少实体按键,在真皮方向盘上尤其多,更便于驾驶者进行快速盲操作。此外,以后还有望选装异形方向盘,将配备线控转向技术,最大可以时间±150°的转向角度。
1 Z$ M {( x. W/ w$ h* y4 z2 U+ N. d7 g! h3 j
! v' m4 d1 J: }" N7 g2 D9 ?+ a
9 H2 H. d- v- Q& h
这套中控台设计方案和形状此前并未在其他丰田车上出现过,显得尤为独特和新奇。宽比例悬浮式中控屏UI界面升级明显,看上去有着不错的操作逻辑,且功能也十分丰富,下方还配备了快捷键方便操作。3 l, J5 W+ b4 ^7 H/ b6 O, p
( E* R0 |6 I }: y) L! a; {7 t# |# S, `" g9 l
- h* T+ d4 m/ q12.3英寸的中控屏搭载了丰田智行互联系统,中高配车型支持人脸识别功能、"你好丰田"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手机互联、远程OTA等时下流行的功能。另外,用户也可以通过屏幕查看车辆能量流释放过程和电量储备。 此外,新车还配备数字钥匙,通过智能手机无缝实现上锁、落锁、启动发动机;家人、朋友权限移交,实现远程轻松控制,还可享受代客保养/充电等多样化上门服务。: V: N! K7 g+ w% z* \1 R; b
" |6 b+ x A" b" T9 r- \- i* m) j
! m1 d% h% ~/ g1 ~& e$ i% X+ R' E" Y; j# Y! j
换挡机构为流行的旋钮式设计,两侧分布常用的实体按键,像电子驻车、驾驶模式选择、X-MODE越野模式切换、360°泊车影像、自动泊车、ESP车身稳定开关等功能都能即时找到。下方则为手机无线充电区域,它的优点是可以自行开关,当不需要给手机充电时,这里可以变作一个储物区域。
4 i! U2 Q" d# d8 D0 o0 b5 d4 D# y
1 E: z F8 Y, t
4 j4 A2 ]+ M/ I" K5 k8 l6 i* ?4 h# L8 @+ W6 w* \
此外,bZ4X还能选配高效太阳能充电穹顶,通过吸收太阳能转化的电力,每年获得的电量可供增加续航里程约1750km。新车还配备外部充电功能,在户外或紧急情况下,可作为电源使用。
; V) q2 u$ K; e( ~" v6 V7 ]# `. R! x T
空间表现方面,我们实际体验过后,得益于2850mm的轴距优势,让我们的前后排乘客均能拥有一个很优雅舒适的坐姿,并且前后座位臀点距离1米,足以确保我们腿部空间的宽裕度。而座椅材质方面,真皮包裹填充物扎实,可选装舒适包来增加座椅加热及通风功能,后排座椅放倒后可进一步拓展后备厢使用空间,实用性及空间载人拓展能力足够丰富。" N6 V9 T: @, {8 I& D6 L2 p
! e9 G0 t& f" p5 v# W9 Q5 V) O: J" M) _
% d/ g$ e' A, B8 O0 h7 h
真皮座椅支持电动调节和腰部支撑功能,扎实的座椅填充物带来了良好的支撑性和包裹感。而后排在舒适性配置方面也有不少,例如独立空调、双Type-C接口和带杯架功能的中央扶手。当然,得益于e-TNGA平台的优势,厂方还表示后排空间达到1000mm,还采用高性能隔音玻璃及降噪等措施,确保室内的静谧性。
0 [! ^, u/ Z9 K5 D% \4 I# c9 o& ~/ I" H
4 |" G4 H' h! e+ B, X
2 M! Q }2 a9 K7 W, v7 d! `3 N与斯巴鲁共同开发X-MODE四驱系统/最高续航615km
. s, c. v/ g: W
) S( L5 ?4 a) x4 ^bZ4X提供两驱和四驱车型可选,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最高615km。两驱版车型的最大功率为150kW,四驱版车型的最大功率为前80kW后80kW。值得一提的是,一汽丰田bZ4X四驱版车型的电动四驱系统,并不像汉兰达双擎上的E-Four电子四驱那么简单,这套四驱系统是由丰田与斯巴鲁共同开发的X-MODE四驱越野辅助模式,同时还配有全新研发的Grip-Control智能蠕行模式,满足从日常生活到轻越野的使用需求。
6 l% ]3 v2 @" D4 V' u4 c1 _0 ]9 u9 t7 I ?5 F; E
9 v) H/ t/ _5 x9 d. X N% f
4 K& w- H$ V3 Z我们的专业编辑不久前也曾经对一丰bZ4X进行过试车,在驾控体验上也给到了不错的评价。直接的动力响应在轻踩电门踏板后就会给予直接的反馈,并且循序渐进的加速感受很线性,完全没有因过快产生的突兀感使人感到不适。转向系统调校也比较适合日常行驶,精准的指向性完全可以确保你的行驶轨迹不会产生偏离。而高速行驶时,转向力度会根据车速相应会变得更加沉稳,提升了你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确保有一个可控性很好的操控感受。4 ^( b( k' ]. \3 e0 E, T6 Y: b
( O2 ~5 z: Q% @/ ~$ b
0 x; E4 x( x$ B
6 n4 u6 G; b" D4 d2 p* |& _底盘悬挂在过滤一些路面起伏和颠簸时,虽然整车自重相比燃油车重一些,但对于过滤这些细碎的震动效果还是非常干脆的,完全没有所谓的弹跳感。而当高速通过连续颠簸路面时,悬挂支持回弹非常有韧性,紧致高效的压缩回弹效率可以轻松的化解掉余震,既能确保一定的清晰路感,又能真真切切的让车内驾乘者感受到车辆通过性以及舒适感。 ?( p: E4 B' {2 Q; D1 [8 Z
% R. a9 n* b0 A% h: z
安全配置方面,bZ4X配备丰田智行安全系统TSS3.0,包括:智能全景监视器(PVM)、预碰撞安全系统(PCS)、车道偏离警示系统(LDA)、动态雷达巡航系统(DRCC)、车道循迹辅助系统(LTA)、远光灯自动控制系统(AHB)、道路标识识别辅助系统(RSA)、紧急驾驶停止系统(EDSS)、车门误开预警系统(SEA)、预判式主动驾驶辅助系统(PDA)。% {4 j' P7 p8 p# B* j* l0 O9 C
( x) |6 d: v8 x2 U) [/ }上市节奏+ { x% |9 {; p2 m
# _# G. l0 m, b) D2 r# B. ?
一丰版和广丰版的bZ4X都已经在4月28日晚正式开启预售,两者均推出5个车型,仅在车型名称上有所区别,补贴后预售价格范围均为23-30万元。新车的具体的上市日期和交付日期则有待官方进一步公布。
( s7 h% Z8 m7 \/ v" l6 ?- e1 M( I
7 O9 g0 S6 C# y. E4 k0 n" W
! m% u+ Y( D. ]+ i
* p# F( h) c1 F# i
+ D1 x! B9 u4 c9 F; X编辑点评
1 Q2 z) ?6 ]% R+ l
$ {" A& Y+ @7 ^5 a Q' B目前,丰田电动化车型全球销量已经突破2000万、丰田油电混动车型在中国的销量也已经突破150万台。不过在纯电市场领域,丰田和其他我们熟悉的传统车企一样,之前并未有太大动作与波澜。而bZ系列的出现,代表了丰田将会为纯电和智能等新世代的关键词上发力,此外,到2025年时,丰田将推出15款纯电车型,丰田bZ系列到2025年时将推出7款车型。虽然bZ4X有丰田累积数十年的品牌口碑,但它22030万元的预售价,会触碰到大众ID.4系列,特斯拉Model 3、小鹏P7、比亚迪汉EV等实力强悍的车型,丰田能否在纯电领域扳回一局呢? a( ^5 t0 h2 J Z
" C/ j3 P! ?: O% ~0 W- m: ]- c
东风日产Ariya
& l( R2 {* x3 q# K4 t; [$ @, `" m% y4 W- D) H: U' }0 W& a
演绎日式美学主义* _( Y2 w. b0 ?2 @
* b8 L- s$ m# [8 }2 R
在充满奇思异想的2000年代,日产曾经历过一段非常有创意的时期,设计出初代天籁、350Z、Bluebird Sylphy(G11)等富有格调的产品。然而来到近十多年,日产的作品日趋平淡,与这个时代同质化。不过,当笔者在2020年北京车展上第一次看到ARIYA(询底价|查参配)之时,竟惊喜地发现当年的"设计日产”又重现眼前了。
2 x: q6 h1 J# L4 ?
* D1 b' _: {8 S W- ?, p2 ^# \& }对于Ariya的亮相,其实最早是来自2019年东京车展的日产概念车,而在随后的2020年,作为Ariya的量产版本正式与消费者见面,整个外观与Ariya概念车是基本保持一致的。可惜的是,因为疫情和芯片短缺等客观因素的影响,Ariya无论是海外上市还是引进国产的日程都迟迟未能实现,海外媒体也就是最近才得到试驾的机会,而东风日产则于近日开启盲订。7 l- i# p3 v1 F9 |( F
5 i4 G0 J( J3 O5 A, k H( G$ m5 c; l' n3 [% n! J1 V y
) @" a8 c2 ?1 G( d, B(2019年 Ariya概念车)" @6 I4 M5 s4 R7 B2 S6 Y0 T- }, p
+ h6 i7 @ ^1 S
在亮相之初,被讨论得最多的莫过于Ariya的整体设计。定位在跨界SUV在Ariya从诞生之初就带着与现有产品线不一样的风格,其展现出的简洁流畅的美感,是现有的日产车型少有的,一方面纯电SUV的身份可以让Ariya在设计上大开拳脚,另一方面,这也是日产再度追求高端市场而选择的风格改变。
2 @$ N9 g* D$ a0 q7 X3 f# Z7 M
* w* d5 f6 I4 w6 M4 W" n+ p; ^, W) Z3 b4 w9 w' q3 c
; I( y- z" F' P- g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外观上,采用了“永恒的日式未来主义”设计语言的Ariya,有种前卫的设计感。前脸是一个巨大的V型设计,在这一点上要比现款车型更为大胆,其辨识度也很高,中网是纯电车型常见的封闭式中网设计,颜色上做了哑光处理,日产Logo被放置在Ariya中网的中央,可以进行定制化且可发光。LED大灯采用狭长细窄的造型,灯角处还有“Ariya”字样,日行灯位于大灯下方位置,类似回旋镖的造型,还与整个V型边进行贴合。* [1 ?9 E& d& |
3 h/ p" E* C# E. }) M
4 n) D7 }, a! o4 C8 \4 v8 s! M7 F) f& w k* h
跨界SUV的溜背造型是Ariya最亮眼的地方,悬浮式车顶加上从B柱开始向下延伸的大溜背设计,让整台车都流露着动感的风格,这一点与楼兰的设计颇为相似。车身尺寸方面,其长宽高尺寸分别为4595/1850/1655mm,轴距为2755mm。轮毂方面采用了20英寸低风阻设计的五辐式造型,不过轮胎方面从官图来看并没有使用纯电SUV专用胎。9 O1 }& ?0 Q) ^% w3 @) g
3 q+ h$ y k G& b: ^: F
: J8 L, B) h/ c, S8 W \' Z) ?
! r+ z3 p B8 D. a* X$ k* d由于东风日产Ariya仅有寥寥几张实车图,车尾的图片我们先用官图来先睹为快。新车的车尾也很好的体现了简洁的设计风格,尾灯是常见的贯穿式设计,值得一提的是尾标用“NISSAN”替换了原有的Logo,放置在尾灯中央,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提升质感手法。不过在日规上颇为亮眼的双鲨鱼鳍天线,这次在公布的官图上并没有见到。
$ Y6 I& R- d! M) ?$ i
) Y- z6 J/ k2 l* u+ c8 l6 {+ x' m q5 w3 q w6 H; e7 O
9 m+ s& H6 R- n- N* _& a. N
^# D1 g8 f) ?9 z$ I9 d, s& ~" z. f9 O/ ^/ A
(Ariya车身共提供七种配色。分别是Ariya独有的琉璃金、绣锦红、青花蓝、珠玉白、玄墨黑、钨钢灰以及珠玉白+玄墨黑,从颜色命名和色彩调配来讲,其东方意境营造得还算不错。)
- |$ ~% C1 a: X1 N+ Y) P" Q9 f8 _5 ?8 \
充满巧思的家居氛围内饰
1 n/ w/ E5 q) `
0 R' ^) R0 d% @4 N: i8 N9 ]. y如果说外观的溜背动感还有迹可寻,那么将日式美学放进车内装潢当中,也算是Ariya的重磅大招。进入车内映入眼帘的是中控部分的双12.3英寸联屏,官方表示这块屏幕也做了相对人性化的调整,双联屏做了一个前后落差,中控屏相对于仪表盘更靠近驾驶位,角度也更向主驾驶倾斜,以方便驾驶员日常的操作。
/ t7 c4 ]* C; \+ h" c; ~$ R+ g
' s. j+ @1 U7 c' Z$ p% S- L, P. |) h空调出风口贯穿了整个中控区域,镀铬条上还调了类似金色的配色,中控台上方采用大面积的皮革面料覆盖,还配有缝线装饰,不仅营造出与外观相似的简约质感,还颇具高级感。下方保留空调控制面板,不过也是采用触控按键控制。触控按键控制虽然相当有科技感,也提供了触控反馈,但根据海外的体验来看,触控的灵敏度与它展现的科技感并不相符,希望东风日产能够对其进行优化。1 |' q7 N- W! f/ `3 w2 g
- }# F2 p$ U" p& ]5 D
* D, a% l3 {3 L& ~
! O9 M) \8 n! m- `6 Z换挡杆区域也颇为精致,类似游艇式的换挡杆再加上触控按键,像单踏板模式、驾驶模式切换等功能都放在这里控制,同时侧面的前后按钮还可以控制整个换挡区域的前后移动,这一点也是相当少见的。
) D" `4 p v/ `/ ^2 Q6 R5 Q. f3 ~0 n4 Z8 o/ v( l5 w
不得不说在中控台以及换挡区域采用木纹饰板,加上这类灰、黑、棕的配色,让整个内饰有种禅院的韵味。日规版本更是在“Limited”版本上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带有显著日式庭院纹路的地毯,不妨期待一些国内版本会不会提供类似的选装。
, Y Q+ M# s) j6 z, ^" o
0 \9 T% M* M) J) x* {
G1 \# Q3 G6 J+ S5 i
+ X$ N5 v: j9 F储物方面也很有意思,Ariya储物箱隐藏在中控下方的位置,通过换挡区域的触控按钮控制开关,需要的时候从中控下方弹出。
8 J6 A; G1 B" q$ b$ z: `8 L( H3 x( x+ d
空间上,Ariya前排座椅前方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几乎全平的地台,后排座椅部分同样也是提供全平地台,在空间上对用户是相当的友好的。
4 c7 ~$ }/ e7 @* w% w
7 x* i7 D+ K0 r) m动力方面,Ariya将提供两个版本的动力,入门版搭载单电机并采用前驱设计,最大功率160kW,高配版将提供前后双电机+e-4orce全轮驱动技术。在续航方面,Ariya将搭载63/87kWh容量,WLTC工况下续航超过了610km。
) g( M. E: G. y% [
* E4 T8 d- V3 k8 \2 X5 V日产Ariya搭载了最新的ProPILOT 2.0智控领航技术、ProPILOT远程智控泊车系统(ProPILOT Remote Park)和e-Pedal一体化智控踏板,将为驾乘者提供更加轻松的驾驶体验。* U/ W: c6 b% \+ `' i
9 l: Z. c$ N- X( a: N
同时,日产Ariya还搭载了包括全景式智能监控影像(Intelligent Around View Monitor), 超视距碰撞预警系统(Intelligent 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预碰撞智能刹车(Intelligent Emergency Braking)和后轮自动紧急制动(Rear 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等在内的日产安全屏障(NissanSafety Shield)技术。, j1 {4 n( l& h' g( V1 d
. X+ l. t% [, F" T1 t动力方面,根据此前国内申报信息来看,新车将有两驱版和四轮版车型,搭载前后双电机的车型最大功率分别为160千瓦/160千瓦,动能来源为三元锂离子电池组,最高车速为200km/h,两驱版车型最大续航里程为610km。6 `" r+ e2 F" y$ U8 L2 S
, s0 }4 [4 T9 a0 l, X0 u, v# m5 a上市节奏
4 G, {- ^* C; | P. S! y. R/ @0 F& H
至于国产版Ariya上市日程方面,新车目前已经开启盲订,交付88元盲订意向金,即可享受尊享礼盒、首批产品体验官共创权益等。至于更详细的新车资讯、配置等信息则暂未公布。
' R: s0 }; ^5 t4 o7 T! v7 L% x7 O! }9 K4 d4 h
(摘自日产美国官网)
: ]) t/ J/ ~7 |& {* {+ S
' w* N- B% I% a& [( K& @' L作为参考,日产美国官网上的Ariya也已经开启预定,目前提供4个车型,价格范围是45950-58950美元(约合人民币30-39万元),价格并不便宜,并且至少要等秋季才会交付。" z% q! ~- Q1 n, H9 v" O% J5 b2 J
4 e& ]' e' t/ b" k# S, s) f/ q8 ?/ B
编辑点评
: r4 G6 U1 x' ~+ t+ { C& z C% P3 f
在Ariya正式亮相之前,相信各位对于东风日产纯电车型的认知,就是在车展上昙花一现的聆风Leaf,虽然在当时是不断有消息称聆风Leaf将会引进国内市场,但最终我们看到的日产电动车还是那台躲不开的轩逸,初代聆风Leaf的国产身份则变成了启辰晨风。不过,而对于日产而言,诞生于2010年、已经发展了两代的聆风Leaf无论在实际市场表现还是汽车市场转型的意义上,都颇有影响力。无论是电气化的头啖汤,还是两度获得全球最畅销电动车的殊荣,都让日产感受到电气化带来的魅力。聆风Leaf的大举成功,让日产更多了自信,也让日产有了尝试走更高端电动的想法,而Ariya也终于表现出日产应有的设计质量,成为日产近年来难得的富有诚意的高级产品。1 v; \+ C# U& ~: j3 D
2 e7 L) D2 y$ {- q写在最后+ ?6 |4 r) @. g6 |& k+ N2 F
! g: L0 c8 P. D' {# L7 a在智能化电车时代,我们熟悉的日系传统车企,似乎出现了集体的失语。比起自主品牌大刀阔斧的力度,日系车厂此前并没有拿出太多有诚意产品来抢占市场。直到去年12月,丰田才下定决定,宣布全面进军电动市场:到2030年,丰田将累计推出30款纯电动汽车,同时2030年前丰田会投入350亿美元用于研发纯电动汽车。紧随其后的是本田,在3月宣布与索尼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共同开发和销售高附加值电动汽车,并且在刚过去的4月12日,本田宣布到2030年将会在全球推出30款纯电动汽车,未来10年会投入约400亿美元在电动化及软件领域,以加快电动化进程。这几款纯电新车相信只是他们的"前菜",往后还有哪些猛料拿出来?就要看看这些车厂的诚意了。(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 杨嘉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