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对于应届生来说,最好的就业时机永远都是秋招,而不是春招。众所周知,春招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都是查缺补漏的,即使是在互联网招人最疯狂的那几年,腾讯字节这样的大厂,在春招也能放出大量的岗位,那也是对内部的需求做了一定的整合调整后释放出来的。' N3 g% _5 q4 w( {8 b' M, y! i
但是对于一个应届生而言,如果真的要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话,应该从大二的暑期实习,就要开始了,准备这么早,其实更多的还是因为你的本科学历背景可能在就业时并不占优,所以要通过这么早的铺垫和积累,来让自己在真正的就业季更有竞争力。, F3 F% A) d7 S
也就是说,学历背景不好的人,提前很早努力去竞争的职位,是学历背景好的人,到毕业季才去准备要去拿的职位。
% I9 _9 J" E& \2 G. n0 p$ t这也不难理解,很多二三线企业里,也有不少一线名校的学生来面试,但是人家只是来搞个保底工作,而二三线企业对于普通院校的学生,或者专业不对口的学生来说,已经是要全力争取的了。
, e) t9 n% U! B& f: }3 M5 e2 s* x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在求职季找到一份自己还算满意的工作,你的重要战役是秋招,如果秋招没能斩获offer,春招只能是“望天收”,也就是期望市场在这时候释放大量需求。
# h$ I! r+ p4 P2 y5 C4 y& F3 Y但这种临时性需求,显然是要看市场行情的,今年这行情,可能会有大量的需求吗?
1 A$ Q, w" X9 Q3 ?5 K k. O; `3 j3 z<hr/>其次,对于非应届生而言,所谓金三银四,是由职场内部流动造成的,很多人拿完年终奖就准备辞职换工作了,所以才会出现三四月份招聘的热潮。
$ r2 |, b8 {$ b7 _说白了就是,A公司辞职走了一个人,去了B公司,那么A公司空出的职位就需要去招人,A公司从C公司挖了一个人,C公司就必须从D公司也挖人。2 S6 R5 P) `" `) ^: W
我就见过很多家公司,本来在春季是没有任何招聘需求的,但是没想到过完春节回来,一个部门的人忽然离职了十几个,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个部门高管内斗,一个失败走人了,顺带着其他人也跟着走了。
, g4 V& E- o# u; j' a于是这个公司短期内就要猛招十几个人,因为传统行业圈子很小,就引发了不小的连锁反应,直接带动了那个行业的“涨薪潮”。$ n2 L: V; S# e% w4 I C' S' a9 `
但这种人员流动,一般需要一个“源动力”,比如我上面说的那个跟着高管离职的十几个人,基本上都去了隔壁城市一家新成立的公司,那个公司是某巨头公司孵化的子公司,他们开展新业务急需人才,因为他们扣动了这个人员流动的扳机,才有后面的连锁反应。
1 o' J$ f/ \7 g" i p! j9 L" q; u6 V而今年这种情况,在缺少新增投资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按兵不动,企业自然也会少了很多招聘需求。7 V1 g5 N0 d5 _* K
但据我所知,制造业的某些方向,日子还是过得挺不错的,拿了不少投资,也有不少新增需求,只不过这些领域的岗位工资跟互联网金融相比没那么amazing,工作环境也没那么cool,再加上这个领域的人也都不怎么在网上发声,所以大家注意不到,也就当他们不存在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