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再次更新,因为评论区争论比较大
! f7 R) L% {. Y- B a. y! c" m
9 h' `/ t5 _$ {6 A* g9 i. [这篇内容其实都是刚入社会三两年时的小经验, 在职场社交中属于“术”的层面,也就是小技巧、小手段,在大“势”下未必有用,只是被人们更容易津津乐道而已。当做见闻去读就好。
& P0 v# ?' l' q在职场,很多时候“势”是不被你能控制的。心中的价值观和得失的大局观,是“道”的层面。是我们能控制的,决定人生能否快乐的东西。4 p( Z, k+ S# W/ T6 [2 {( _5 Z1 K
怎么做,要不要做,如何配合去做,才是“道”,也就是做事的逻辑和选择。
" @' E6 ^" H: \/ `大家不需要为一篇“术”层面的东西是否符合你的喜好而苦恼,我们洞悉人性,不一定是为了和光同尘,也可以是为了与狼共舞。# Z$ t+ u4 V" ~! k
有些事,你明白对方的目的是什么,底线操作是什么,才能有是否要这样做的选择的余地。甚至可以反制其他人的“术”明哲保身。“道”才是我们坚持的价值观。& B4 e1 ]: K3 ^5 [
你了解各种可以的方式,洞悉他们可能的代价和结果,这才叫“有的选”。
5 B' F3 [; p3 p! l- v有的选时,大家当然愿意选择更愉快的生活方式。 7 l, E* q* O3 _2 W
PS:除了个别谩骂的评论被制裁,其他评论都没有删,为大家阅读更多元化的观点提供方便。
. |" R+ ?; d9 O8 n这篇文章原创于知乎,未授权任何其他转发。
" k8 V: n5 P& C, p% u1 o另外,收藏比点赞多就有点过分了啊。
$ V$ e8 V+ p1 _( t6 r0 K; I3 ^<hr/>看请客的是谁,看饭局进行到什么时候了,意思不同。
! Y: P" K9 V$ u, @- B: N: d( \) d
如果都是自己人0 n* a2 f% F7 f% I8 @
比如部门去团建,那很简单,就是字面意思让你去催菜。
5 T/ [" q# ?# {+ }! `当然,如果包间只剩个女同事还喝多了,你也留个心眼,别真出去催,站门口大声喊服务员进来。$ c6 d7 O0 s0 Y3 S& P
如果对面是客户 那说法就多了
4 r. \ Q! W7 q& a& J3 R) \
, e- Q% N4 l( j6 v+ U9 f) z0 H你首先要看刚才大家聊到哪里了。
1 W# S- n" g/ U5 q a2 q f0 O如果是饭局刚开,一个菜没上呢,大家也聊了一阵了。5 \: \ K1 p8 A( h
那可能是真的饿了,发现菜还没上,领导觉得没面子,怠慢客人了。$ W) x6 h t! K( n2 {( Y) S
这个时候“催菜”形式意义,大于真实作用。别当着领导的面叫服务员,否则领导自己不会么?8 m$ S: S |% C f- L9 [; |
是为了给客人看的。所以要显得很重视,你小跑着去找人催菜。然后记得别自己回来,一定让服务员端着菜进来,你跟在后面。这才叫“事情办到了实处”。" p* N; k) z% e& T$ d$ q
否则你自己跑回来了,坐下半天还没上,领导脸色就该难看了。3 B# ^1 q+ o( [6 n" q
如果是吃到一半,谈话正浓,忽然中断让你去催菜。# b- o' Y3 k) y
那就不是催菜,是后面有些内容不方便你听,你关上门走出包间,去外面抽根烟再回来,告诉领导催过了,就好了。
( h" L/ [1 U* m+ a4 p还有一种可能,对面是客户,你们拜访对方做东,菜几乎都上齐了
4 n" d. y; A! a. p3 p* D按道理,谁的主场谁应该张罗,所以如果是来到对方的公司谈事,但菜上的差不多了领导要你去催菜,意思就不是催菜,而是委婉让你去结账。
3 q0 q. @: N* N, N你们主动拜访,大家合作的又不错,不好饭点送客,所以可能客气下,邀请吃饭。其实这种临时的公务餐钱不多,但客户拿回去很麻烦,很多就是自己掏了。
- W* x% L& Z3 U K8 L0 N. ]因为直接写宴请供应商,从财务到审批的上级都会觉得奇怪,是不是和对方走的太近了。所以多数情况自己垫,要不就去食堂或者会议室订快餐。
& _3 o3 X+ N1 L, I+ t' I+ K6 X8 i客户和上司是平级,如果被抢着买单可能没面子。但下面人做的又不一样。
4 d+ O+ q5 V ]& X你出去把账结了,回来坐下吃饭,等吃的差不多了,问大家还要加什么时候,再说刚才领导让我去催菜时候,已经结过了,您吃的好就行。. U! z$ N e5 y. Q' H7 W* S
这时候两边领导多半客气一番,可能还笑骂你说多事,但是受用的。6 Y# v" z# Z; y0 r
当然,如果没这个判断力,就吃饭前问清楚上司的意思,别好心办了错事。
* I, s) z" a7 O! E# R+ b另外,去催菜前有几点要注意的。
& {" k4 p) P1 ^' V7 T1.如果吃了几个菜了,起身出包间前,先看清楚桌上几个菜,差了什么没上。是不是领导点的想吃的或客人点的重要的菜,过去明确催哪道快点上。
* t2 B; ~1 ?, W' {# c2.如果是主菜没上,别说一句“快上”就回来,问问服务员为什么这么慢,大概还需要多少时间。回来汇报更全面。(比如:后厨说这个菜要蒸透,大概还要10分钟时间。)
# C" a9 N5 ]4 u( F, \3.如果是坐下后菜一个都没上,催完菜站在服务台,看着服务员进后厨,否则很多服务员只是嘴上答应。如果有等位区和小吃,端一盘瓜子或橘子之类回去,让大家先吃点。0 }, n5 n( s% H7 w! w) n
4.着急时可以直接去前台,让对方查系统里有没有,前台再对讲机通知后厨。因为后厨很嘈杂,如果不是前台的指令,服务员喊一句某桌的菜快点,就是耳旁风,根本没大用。
. U0 O8 V3 C, U% j8 B: c a! e5.如果真的是对方上菜的问题,这餐点的又比较丰盛,可以直接找大堂经理,责问怎么今天这么慢,对方道歉时,问下能不能送个果盘或打折,对方多半会答应。这样回去有个交代。
+ k" O t% \- z- i8 W3 l6.最好的方式是不等领导说,看到有菜半天没上,就主动去催一下。这也是带你去吃饭的目的,可以主动坐在靠近门口,当好助手角色。
6 A1 k7 q3 m) n) \* \& e
. H1 p) k5 v5 W& I3 ~. f) rPS:更新。8 e3 ?/ v* r: w5 l* l
感谢大家喜欢,再分享下一些餐桌经验,怎么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I0 S; V( p: }- N+ [* b: M
大多数类似饭局,一进门领导不会自己点菜,会挥手让你安排。我们假设当日一共4个人,你们2人,客人两人。
) ?" N2 {3 M1 N, e4 A) d1 ]怎么点菜?3 i3 A" o( ~1 f4 @% \
点菜的时候,不需要直接问领导或对方吃什么,那样反而失礼。最好先点的差不多,留1-2个菜让双方领导再添加。/ f0 C% b7 |5 i. [* U [% {7 ?
这时候就稍微有点讲究,菜最好是慢慢上,既不是突击全上,也不是半天一个都不上。3 P; e$ b- a ]1 X
可以先问下大家最近有没有忌口,然后先点2-4个凉菜,荤素咸甜搭配,确保大家先有的吃。
4 }8 y) r8 k0 T; S, b" u凉菜最好是爽利的,一筷子一个好夹的,比如脆藕、牛肉、鸭掌、桃仁这些,讲究一个时令生鲜。
c9 o, H) R+ O8 F尽量别点比如茄泥、拉皮、捣皮蛋、兔头、花生米这种不好夹、容易掉、要下手的东西。: e j$ O; D# q1 ~. N6 I
% r# e6 f) s4 y
- t2 P4 A! G4 V3 Z/ B9 p2 U
如果席上有人年纪比较大,可能直接吃凉菜有问题,那么预算高点的话可以点例盅汤暖胃。预算低就上壶菊花或者普洱茶。 t8 s6 q" O" m: o" r9 N- N; [6 ?3 _ S
想显得高级点就别点可乐,换玉米汁、杏仁露什么的,让大家就着凉菜喝点。
4 K5 z* H; z/ R3 k9 ~一进门,就可以让服务员先把凉菜和茶的单子下了。后面再慢慢看热菜。1 ^. U1 _" P/ l* H
热菜的话,确保炒菜1-2个,煎炸类1个,蒸烧类1个,汤煲类1个,这样几道菜的时间顺序会依次上来,让大家刚吃完一道,又上一道。
2 R* x' n- B3 m/ s/ N如果想体现你用心思了,可以点一道客人家乡的东西,注意别点大菜,点一道小菜。. j$ I3 a4 a" X1 f
比如:王总,听说您是陕西人,尝尝他们家这个米皮据说不错,正宗不?1 S% z9 [3 g" {6 v- E
为什么别点大菜。人家当地吃过多少次都腻歪了,小菜是回忆情调,大菜就是班门弄斧了。
; @5 V4 c* B# c* |5 t想象下,你去外国旅游,好久不见的当地朋友请客,结果带你去中餐馆,你什么感觉?
( N) o2 b% p! h2 `$ s如果有女士或小朋友,可加一道点心或甜品。
5 b' @6 Q3 ]1 S油腻一点的炸、炒菜会先上,轻淡一些的蒸、汤菜会后上,这样符合胃口的舒适。
* f f6 t8 Q1 `8 w7 m4 y如果大家喝酒,就不用点主食了,最后酒过三巡,来一锅炝锅面或疙瘩汤,肯定受欢迎。3 q/ P4 z" P( ]) I2 @) n5 Q V
如果没人喝酒,主食留着等菜上到中间,征求桌上几人意见,大家自己要。
3 ~/ Q- i4 {9 k- `! o# }/ V尽量不要点带刺的鱼、带骨头的鸡这些比较狼狈的菜,如果因为没见过点错了,发现上来是大块的肉或者整只的鸡鸭,一锅的煲仔饭这种,不需要殷勤的主动帮大家分到碗里。
q5 c8 s& U8 X. u4 x }) u要记住,你在席间的主要作用是当领导的搭档,记住双方谈话内容,恰到好处帮领导垫话、圆场,记录上双方达成的共识,回去之后写备忘,落实执行。3 y7 K v; W) ?0 r1 d
你可以在看到菜的第一时间,告诉服务员“这道菜请帮我们拆分一下”,一般服务员都会配合,拆成方便筷子夹的小块,或直接分在大家碗里,剩下的留在锅中。* M- c: `9 N. M5 W m+ q5 Y
如果是重要客人,注意下他多次夹、盛的是什么菜,适时转桌。如果对方全程并未多吃,菜上的差不多问一下是不是不合胃口,要不要加点什么?% J0 r0 _( `+ n& b E3 {$ W- X
如果是确定你们宴请,结账前站起来,先问大家吃的如何,是否需要加菜,所有人都说够了之后再转身去外面结账。如果剩的比较多需要打包,去送客人时,让服务员屋内打包,再回来拿走。
# `. k7 ^# x/ \6 _5 u+ X5 O* \* w8 E" e# u" s. F
PS2:to评论区一些张口“奴才”闭口“狗”的过激评论者。. n# S) U) M- p
有些事你觉得一辈子都用不上,只能说你很幸运。或者有人默默付出帮你撑起了一片干净的天空。. ~0 a& |$ g( i8 E% P8 P l7 _/ l
但还有些人,他们的人生根本没得选。凭自己,在规则下生存就已经要用尽全力。/ e, i& i# m; J* K0 E9 h& L y
对他们,能少走一点弯路都是好的,都是用代价试错才学会的东西。
; Z! P8 [! S0 F" r- s7 ]其实哪有什么洞悉人情达练,不过是不堪回首换回的经验。. V1 e3 d Z b$ F, r5 K3 d
饱食者,不必嘲笑他人如何卑微的活着。9 r3 j- G9 E3 P, _0 P+ r4 a! A
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是给所有人看的。2 [: {; c/ b2 U: h
如果你不用懂,真的很幸运。
/ ?/ W* a4 a. b$ m, q8 {) N! S# K3 s( n* ^$ V
版权声明:本答案仅知乎使用,未在其他平台开设任何短视频账号,也未授权给任何媒体使用。如在其他平台发现一致文案均为盗用。将追究相关责任。$ V% k2 N0 L ` A0 v* J. u
欢迎随手投诉维护知乎原创,感谢大家。真诚感谢每个私信提醒和举报的朋友。
6 s7 J( a$ ]" [$ Z( h4 F一个月后再次更新,因为评论区争论比较大
( i$ M: L5 v) B# b; @# [$ a, P2 n( E! Y4 s
这篇内容其实都是刚入社会三两年的小经验, 在职场社交中属于“术”的层面,也就是小技巧、小手段,在大“势”下未必有用,只是被人们更容易津津乐道而已。当做见闻去读就好。
; r/ o9 y( \7 n1 s在职场,很多时候“势”是不被你能控制的。心中的价值观和得失的大局观,是“道”的层面。是我们能控制的,决定人生能否快乐的东西。+ T# ~# {1 Y9 w- S
怎么做,要不要做,如何配合去做,才是“道”,也就是做事的逻辑和选择。9 G; f+ }' T- x( h/ n2 S' a6 l& G
大家不需要为一篇“术”层面的东西是否符合你的喜好而苦恼,我们洞悉人性,不一定是为了和光同尘,也可以是为了与狼共舞。2 Y. y6 H) g9 u, I5 g
有些事,你明白对方的目的是什么,底线操作是什么,才能有是否要这样做的选择的余地。甚至可以反制其他人的“术”明哲保身。“道”才是我们坚持的价值观。+ `( O7 k0 I( o6 ?& c& Y8 y
你了解各种可以的方式,洞悉他们可能的代价和结果,这才叫“有的选”。/ P& A2 F, r: J0 J
有的选时,大家当然愿意选择更愉快的生活方式。 - m0 ]( I& D; p6 u
PS:除了个别谩骂的评论被制裁,其他评论都没有删,为大家阅读更多元化的观点提供方便。! f9 Y6 i0 C/ b( `4 y
这篇文章原创于知乎,未授权任何其他转发。8 h+ F4 Z. x. }+ l, W* A
另外,收藏比点赞多就有点过分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