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晔 实习生 吴冰冰
' ~7 t( L0 Y( \3 u! a
/ R: o, I) E) W* Y/ b“很难以置信,终于回国了!”23岁的留学生小徐在落地上海的第一时间百感交集,在前前后后买了三张机票、历经30多个小时后,她从英国辗转芬兰,终于回到祖国。
$ n/ B" d7 T* W/ D' j) U) X$ ^ _8 b0 Q3 g. A
* n8 K* V" ]& r, y& Q0 T8 r
3 b7 Q; F8 U8 U+ ]; e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 Z G- i2 }. l- S. y" h# n- N+ l
“身体上的辛苦根本不算什么,过程太煎熬了,这一路上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小徐说道。
% L4 _3 H+ M/ j& r5 K: b
2 G4 M5 T# s# [; U6 J; R从全球疫情肆虐开始,飞往中国的航班数量锐减,在国外的华人买不到机票,即便买到“天价”票,大部分也需要中转第三方国家曲线回国。* z, l/ K3 P" G6 W8 z& X( I
! l1 e0 j2 V; e7 o0 a: L8 K8 |
今年3月以来,随着中国的防疫政策进一步收紧,大量回国的航班甚至被熔断,乘客随时面临着起飞前航班被取消的情况。+ T. n1 Z5 b1 K: c9 d
" ^/ e4 E' \6 T( a5 @4 k# B回?还是不回?买,还是不买?这张恼人的机票,已成为留学生家庭全家的煎熬。4 s \7 L% E% g$ h: s7 Y3 d' S
: n) R4 F+ F3 w- P4 M
& o4 E) G$ E6 Z6 g& c
/ ~; |$ n' t! ]2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6 @- M! u: Z& Z
7 f8 H1 E* n* J% f9 ?0 E- g! z% l第一张票:6 H- d. H/ ^( f% Z0 v
; Q% g5 i) t- O/ h$ P
芬兰中转,4.8万
$ R) c' d" r* q& w+ f# C
" w" V; \3 ?7 n1 t" Z R- A记者联系到小徐时,她刚在上海的隔离酒店开始第一天的隔离生活。
$ ~( d( h; p/ M+ b* W4 V
: I) ^" h3 D" I4 S1999年出生的小徐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就读于英国排名前十的的布里斯托大学。这段时间,学校正在放春假。从1月份准备回国的那一刻起,直到4月15日顺利到达上海,小徐的心情一直跌宕起伏,仿佛坐过山车一般。
0 `- }! {1 v$ e' p
7 N( g- L. U* u/ F农历新年1月底时,小徐通过携程APP购买到一张3月27日吉祥航空从英国伦敦飞往上海中转芬兰的机票。, l$ i N! r% J) G) G! n! h
3 D! G/ e' K u6 ?此前吉祥航空曾发生过在芬兰中转,旅客在中转地检测出阳性,而其密接者(紧挨阳性乘客座位的人)也无法乘坐第二程航班的事情。为避免在中转地被拒载,小徐基于安全考虑,花4.8万购买了相对独立的商务舱机票。
* E9 ?, P, a$ u$ n* b
5 C+ n8 e3 q# N8 C/ A( Z' d3 W成功下单第一张机票意味着开启了回国之路,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只是回国“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u( `! V$ e- X% c' Y4 n
) C, D( Y! Y l: L# ?第二张票:6 w: n7 ?( x+ G! \& k
, g# D1 H; O: T# I& Z6 r' K& Z
直飞航班,4万多# ]* u1 }, ?! Y! x% m
) v7 _/ z. |, Z为了买票,小徐加了好几个留学生的购票群,3月初,她看到其中一个群在销售维珍航空直飞上海的压力测试航班(受疫情影响,中英两国曾取消了直飞航班)。
. d2 C! E# s% x# B1 U
$ J5 q0 @( q1 S9 b M小徐看到这个消息,立马征求了父母的意见,家里人一致觉得,直飞更安全更有保障。这个航班的商务舱机票价格约5.8万,小徐在考虑性价比后当机立断购买了超级经济舱的票,花费4万多。: h8 E* ]3 A& u' u3 N# K, j
- @7 @$ Z/ t, @9 W- N1 {, o4 `$ L随后上海疫情爆发,民航局3月15日宣布,为缓解上海疫情防控压力,自3月21日至5月1日期间,调整部分上海入境国际客运航班,将部分航班的入境点从上海浦东机场分流至其它城市机场。
/ R( z7 e. L( ~7 u: D/ y; B8 w5 x* q& _8 _* O" d
小徐接到通知,她购买的第一张机票变更为在杭州停靠。小徐的父母担心上海防控措施会不断升级,导致她在杭州无法返回上海,故建议她退票。因为有第二张机票作为保底,小徐选择退掉了吉祥航空的机票。% i" H9 e" y1 g" D1 x9 h" K* I* } H
5 b, f1 K$ s2 v5 a2 {
接下来的日子,小徐满心欢喜期待着直飞回国。1 ^& Q4 Y7 t" ?1 l
+ ^; ^( {& e, u, I( K5 Y& m! r第三张票:* h6 o' M6 g) l, U) @
6 i- A) o! u8 y+ v+ ^2 F
又是4.4万,还担心被“踢”$ O: \$ y F I, ~6 p
+ S S5 ]6 }. r d/ u
没想到的是,在起飞前四天,已经按规定做过一次核酸检测的小徐却接到本该在3月25日起飞的航班取消通知。这一消息,对小徐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 x( [+ e" p; s+ ?# P5 t. ~8 @( r! K2 \0 f
幸运的是,4月初,小徐在之前的购票群里捡漏到一张4月13日芬兰航空从伦敦飞上海中转芬兰的机票,这次购买的经济舱票价为4.4万元。" f1 ]& ~0 R. H8 j7 L9 |2 f5 U3 n1 ?
# j5 w: t7 F. D+ X但购买机票后没多久,为防止上海疫情进一步蔓延,自4月11日起,入境上海的航班客座率由之前的75%暂时下调到40%。这就意味着有部分人上不了飞机。1 ~! o$ ?' g" G$ t! t4 e9 \
# H+ a$ A) ~/ B$ [1 [5 a9 i
“我不知道航空公司‘踢人’的具体规则,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盯着手机屏幕看票有没有被取消。真的太焦虑了!”回忆起来,小徐仍感觉心有余悸。
; g- D: C; P9 [% N) ^! Y' K2 z$ w8 L6 V) j
9 |* z- ~ ~) [! ~* a; V% Y; i' q) { ?/ X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4 S, c% N! B S
- A7 N) z8 n4 n& U/ h1 k回家路上: d1 x8 n$ O/ e
2 o% [5 [6 u& h& E! t- S- ]
怕被感染,水都不敢喝3 |* z" ]6 }' U
1 ~ h" U' s- c7 e1 I* u9 z
在煎熬的等待中,小徐终于登上了从英国出发的飞机。根据疫情防控规定,航班中转到达芬兰后全部乘客需要再次检测核酸。3 o- Z- d5 Y( u3 o: Y
5 p" O7 k; w4 K4 U$ A3 O; p) E4 S ~
“我们这趟航班在英国出发时所有人的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但是有9个人在芬兰再次检测之后变成了‘阳性’,太奇怪了。他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飞机飞走。”$ C% J6 ? v2 I; S4 `8 L
& @; ]4 u" `) ^9 `8 K( ~小徐告诉记者,航班第一程时,她连水都不敢喝,就担心在芬兰的核酸检测出问题。在芬兰机场等待核酸检测结果时,她也是非常忐忑,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煎熬。所幸,小徐最终如期踏上了回中国的飞机。) r2 P- O4 \0 D$ i
2 ~, a3 n# [: F7 S“我身边的留学生基本都要买好几张票才能成功回来,买一张票就能顺利回国,相当于中了头奖。大家都提前好几个月甚至半年就着手购买了。”小徐心酸又无奈。
6 G: q# U8 R0 b$ a G: F- @
; _2 x% [" q3 h5 m0 ?& L6 {' B“疫情没发生之前,大家购买的都是几千元的飞机票,现在留学生们对几千的机票完全没概念了,一张3、4万元的回国机票已成为常态。我回来的这趟航班有一名留学生因为提前半年购买的机票被取消,疯狂刷票又没买到,最后找票代买到一张7万多的商务舱机票。算上提前从学校到伦敦和落地中国后的隔离等费用,相当于花掉了大半年的生活费!”
/ T# R# C6 t: m0 U/ N/ n' S+ z/ [! `; G7 P
2 h& U% ^# m5 y. V1 e
( S7 B9 @' E; S' _7 I8 Q/ q# U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Z5 b F4 A/ S, i
! h4 o8 J v, A那些回不来的人:6 N/ G" _% X" t. z
- [: i8 [8 v* E# J8 h$ T* v5 a希望学业不受影响
. a& L' X$ M' K1 b# d, R0 _9 a1 [8 B6 N8 D Q7 y( S+ g
虽然千辛万苦,但来的人终究是幸运的,还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回不来。
* Q! e% T. O* H+ D9 ?# K0 X( e4 j+ I$ _$ \6 F
同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小黄因为买不到联程的回国机票,选择了分段购买,经转新加坡回国。落地新加坡后需要按照当地规定完成两次核酸检测,取得新加坡绿码才能乘坐回国的航班。这一系列流程需要乘客在新加坡停留数日。鉴于新加坡与“病毒共存”现状,二次感染的风险太大。在回与留之间权衡、摇摆多日后,小黄最终决定退票,继续呆在英国。“乘着这段时间去欧洲转一圈,再做回国的打算。”小黄自我安慰。$ F: l: G3 [2 S5 d8 k. _
0 n7 [, g; h" E
杭州小周从2018年下半年赴加拿大多伦多留学。2020年10月,大批留学生争相回国现象稍有缓和,加上自己也有一年多没回家,小周决定回国。比较过 “去哪儿”和“携程”的价格后,小周购买了1.5万元左右的机票回国。对比疫情前8000元的价格也涨了近一倍。
. a9 \" Y, d W% c& W
! z: F/ G+ v. t小周这次回来后在家里上了一年多的网课,直到今年2月份他才回到多伦多,继续完成本科学业。前段时间因为室友检测出阳性,小周自测后发现自己也中招了奥密克戎。因为年轻身体好,他吃了退烧药,自行居家隔离一阵后就转阴了,目前也没有后遗症。
/ n9 ~/ M# K; Y7 `% f. @% C: l8 G7 f) ^) F- A! i- R
“现在回国一票难求,一天一个价,又有随时被取消的可能。我明年6月份就本科毕业了,后续还有读研的打算。希望我的学业不要受到影响,近几年都不打算回国了。”小周表示。
5 w; _* o- M5 r% u7 X. ?) y" z0 Q: V6 `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