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曾说:“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太阳,只是要让它发光。”
8 t/ \* w4 y2 H% Q# S/ e& _每个孩子都有梦想和天赋,这是他们身上最大的宝藏,父母的态度决定了这些宝藏能否被发掘,能否成为一道照亮孩子未来的光。
7 U9 t0 n, @9 F# r6 o1 w0 B1 q' E" l% ?
' o U* A. ^) l% e
01 k, a' z0 v. O3 |7 R
1 U# K, g) e5 x
毕加索是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20世纪西方美术诸派中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拓展了视觉艺术的领域,被称为西方立体主义画派的创始人。
) U' f: ]7 Q4 C G: H他幼时受到父亲的熏陶,8岁就开始作画。在此后的一生中,毕加索从未停止追求艺术的脚步,其画风多种多样,留下了大量作品。其中包括1800多幅油画,7万多幅素描,还有众多版画、雕塑、陶瓷等作品。其作品《格尔尼卡》《和平鸽》和《亚威农少女》享誉全球,成了传世之作。他的作品极大地影响了现代西方艺术,被誉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
- c# G0 M- A m3 ^3 h6 R9 x9 T1881年,在西班牙南部港口的马拉加市中,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他就是毕加索。" J4 D6 u. h" B5 Q4 _
毕加索的爸爸堂,何塞是一所学校的美术老师,兼任市立博物馆的馆长。小毕加索从小就显露出绘画天赋,他学的第一个音就是“北”(西班牙语中“北”音为“铅笔”之意),他大声地喊着:“北,北。”爸爸给小毕加索拿来了笔和纸,小毕加索就专心地在纸上画画。父母见状,决定教小毕加索画画。, m! G& N7 t/ [6 A* b/ j- R/ [. A
爸爸堂·何塞在博物馆中有一个小画室,每当爸爸作画的时候,小毕加索就会安静地待在他的身旁。有时候小毕加索会爬上高高的椅子,惊奇地看爸爸画画,这一切都让毕加索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8 g: c+ |) _5 t& P
+ Y% L3 t+ `" D( D
7 H% @: O* b E' c
上小学时,坐在窗户边的小毕加索总是会不自觉地被教室外的风景所吸引:天空中飞过的小鸟,花朵上飞舞的蝴蝶,远处小河中游过的一群鸭子,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的路人,这一切都让小毕加索着迷,他的手来来回回地在本子上无意识地画着。不一会儿,他竟然把窗外的风景画到了本子上。小毕加索看着自己本子上的“作品”,从心底升起一股成就感,不禁开心地笑了。
# v- C7 N6 j8 w! Y老师发现了这个问题。他看到小毕加索上课时总是神游屋外,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支支吾吾。于是,老师便将他换到教室的中间,小毕加索只能与窗外的风景挥手告别。尽管如此,他仍然无法集中精神听讲,脑海中总是浮现各种各样奇怪的画面,他依然不停地在本子上画着,学习成绩总是在班级的后几名。* A9 A( w, D$ h. E, c1 [
与其它孩子一样,毕加索天性好玩,尤其最讨厌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因此数学成绩非常糟糕,被同学们讥笑为“小呆子”。他常常被学校关“禁闭”,老师也不止一次地向毕加索的父亲反应毕加索在学校的“糟糕”情况。
: E3 ]9 J0 ^9 @# j% h5 ?) L面临来自社会的讥嘲与蔑视,何塞绝不趁波逐浪,这不只是源自舐犊之情,而是他以为只需他才实在了解与欣赏孩子。假如从世俗的眼光来评估一个孩子,那么父母很容易为流俗所摆布,而缺少对孩子的共同的发现与晓得。# V/ w+ |9 u5 S. s
何塞坚持自个的定见:毕加索读书不可,绘画却极有天分。当小毕加索出现厌学情绪时,唐·若塞开始每天都送儿子去上学,到了教室里,他把带来的画笔、鸽子标本放在课桌上,让孩子临摹。
) B" j! L; i7 l& s9 G0 D3 L0 l/ [: Z2 Z+ R
" T8 i# n- b6 c: J' Q* l( r唐·何塞想:既然儿子不喜欢文法、数学等课程,那就让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他把小毕加索送到了最好的美术学校,还在课余时间亲自担任儿子的美术老师。这样,小毕加索接受了系统的绘画教育。4 Z1 B }' F$ I$ s: ~1 [
12岁时,毕加索的作品在一家刊物上发表,从此一鸣惊人。
" R1 m$ G8 ~5 N崭露头角的毕加索渴望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学习、创作。在父亲的支持下,毕加索第一次离家远行,前往全国最有名的美术学府——马德里圣斐尔南多美术学院深造。
! ^0 `: J$ h; j1900年,毕加索来到西欧的艺术中心——巴黎。后来,他在巴黎定居,成为法国现代画派的主要代表。其作品不仅局限于绘画,还有为数极多的版画、雕刻、陶器等。直到92岁逝世,他始终没有停止过艺术创作。
( c: Q+ V5 x5 n4 k" b
+ x$ ~' O6 i; z6 n
- C7 D0 B2 d; f6 f+ }3 H02
, t8 j, n" w8 U" ~" m u( d5 M! s. @8 g6 w# D! ]6 o3 _ i+ w' g5 h
每个人都有童年,童年时发生的事情甚至可能影响人的一生。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家长的指引,可能成就一个奇才,也可能扼杀一个神话。" z2 v" ~( l& F- R
毕加索的父亲在发现孩子的美术天赋后,积极地培养小毕加索画画的兴趣。在父亲的引导下,小毕加索充分了解并热爱上了美术创作。毕加索的父亲正确培养和引导了孩子的兴趣,为孩子未来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z: N( h/ e9 P
可以说毕加索的成功离不开父亲的悉心培养,虽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像毕加索一样的艺术熏陶环境,但是每个父母都能像毕加索的父亲那样,去真正理解孩子的内心,让孩子自由发展,展其所长。5 W" W3 C. U* o4 ~1 e5 Z4 n
作为老师更不应该否定孩子,只用成绩来衡量孩子的一切,老师应该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正确引导,使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2 g* M5 I& W0 n& Q( X# O
G' Z' h. h7 A8 i3 A- Q8 O
* T2 J+ E7 ~- g/ k2 b, ]' f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合理引导发展方向兴趣爱好对孩子的成长和成才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孩子在生活中经常会对某件事表现出异常好奇,家长应仔细观察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b& p6 m( F/ @- Z- \) S$ J
双减之后,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用在孩子的兴趣培养上,我们需要让孩子更出色,也需要让他们更快乐,享受这项兴趣爱好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 D; D; I- T6 Q# d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树的能力去评判一条鱼的才干,那整条鱼都将愚蠢不堪。作为父母请放下你们手中的手机,在生活中多关心一下孩子的优势,细心观察自己孩子的兴趣和特长。7 s# I9 }! e- u: z4 S! ?
这让我想到了宋丹丹主演的《家有儿女》中的一幕。
! `( z% A, O0 z S& o. _( Q4 R儿子刘星对刘梅说“妈,你当初为什么不送我去学一项特长呀。”
1 j7 m/ l6 ?$ e* @刘梅说“我当初送你去学钢琴、围棋什么的,你都不愿意呀”。( j- W5 L$ ~1 }
刘星说“我当时那么小我懂什么呀?您应该逼我呀!”' x: ]6 V6 J3 ^
刘欢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谈及此事,也表露出遗憾的神情,他说“后悔没逼女儿一把”。
. q! m# _. C& ^' l' Z h6 Q通往成功的道路是比较艰难的,孩子的爱好有的时候是三分钟热度,很难做到锲而不舍。所以在孩子发展兴趣的过程中,往往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坚持。
( n) [5 e7 \$ g E1 j( n当孩子们沉浸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中时,他的才能可以发挥80%以上,如果孩子对一项事物不感兴趣,那他的才能只能发20%。因此,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及时引导,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i* ]4 ^: X) i2 S9 F
2 s6 ^% o0 u, C( [! K& {
% o Q6 P0 X0 Y/ S
03
' Q& I0 a4 P5 ~) u6 o$ r* `7 a9 {1 f2 k& y% L$ _" u: l; Z
《银河补习班》里有一句贯穿始终的经典台词:
& }: f6 G; l! I; C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连箭靶子都找不到在哪,你每天拉弓有什么用。+ r( J( K. s% r! ]5 y) X0 V$ S" k5 l
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并不懂得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只是一味地逼着孩子考出好成绩。
/ t2 \" q3 M9 W% Z/ X2 E5 c$ d9 z一旦爱好发芽,孩子表现出兴趣,就要及时浇水施肥,就是给予经济支持,放手让孩子去发展。父母应该珍惜,而不是忽视甚至打击。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才能抵御平凡琐碎生活中的一地鸡毛。也能因为兴趣爱好,跟磁场相近的人在一起,古人就有云,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一个人有了兴趣爱好,才能更好地拥有积极乐观的好心态。- n0 A; K! a" ]. E* f
在这个知识碎片化的时代,能找到一个兴趣坚持一生,实在不易。$ N6 e% j) N& Y$ L/ v; H! Q8 O
然而这个世界总会有足够的丰富和精彩,让我们沉迷其中。
2 i$ W4 p, w. X1 m, G% y% L( U只是别让这种探索未知世界的快乐,被酬金和奖励所绑架。
! H) P+ B3 R& j- @9 Z6 D毕竟,孩子的快乐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H! U$ ?; w5 f' T
就算小时才艺平平,只要能善良正直、理性自律、保持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积极乐观,将来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并成为一个有趣有才的人。( Y; O Z: h) m% \9 E
9 b( A* Z9 P: f) t f5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