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张卓玉:从国家近年的密集政策来看,未来教育评价有这几大趋势……

[复制链接]
查看1343 | 回复0 | 2022-4-11 01: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 V% y5 \0 q6 J& T+ v7 m4 l' r' Y3 X( Q7 b  U
. }  R" [3 \5 Q+ |# z

9 W* u9 Q9 `- Z4 F/ n
" O. t$ a! S  x  Y, k6 y3 p; u$ e% Q7 R8 u, J
张卓玉,
教育部基础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中考命题改革专家组副组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2 i% E% [! q& k7 S% Y! {% G

8 |% b) y2 w# m, L. t& ?2 \3 f; r1 `5 C4 L+ S5 e- O( k/ e
最近几年中央、教育部陆续密集出台了有关教育评价的文件或讲话:
) x$ c5 T; C& Z2 w
+ t6 o7 \' u8 h0 p2014年,国务院发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 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 A" s! ]9 Y2 L  a3 R5 R6 F0 l- S8 P+ R3 c! I+ J" j
2016年,教育部出台中考改革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 p# x: ^' U. J

3 z8 `4 w. q$ r: q; U' |1 Q2018年,光明日报发表文章——《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
$ f/ N3 Y0 r' S& O' W& U/ W  E8 ~, X. c

  \( a4 ~4 ?3 k: c! G; G2019年,教育部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这是几十年教育部来第一次就中考命题质量、组织命题管理等专门下发的一个文件。: J' w3 y/ p* j! s. j' S
# r# V! y- p2 O0 R/ d+ @7 u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 }0 x3 I# }# C% ], L
0 l/ q+ l. U9 f" p; A5 g0 l
$ O6 P  X( w7 y: y/ A3 F. N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通知" D3 u& d& I- R$ g
$ ~- p( z) \/ C  Y9 ?) P. Q0 D
教育部新版课程标准,增加水平考试要求,中、高考命题建议(2017,2021)1 u- ~0 P7 K5 U& N3 r; a

* Y2 l% C* X1 @/ v% E' v# v0 D# g无论是从国家层面密集出台的文件、政策来看,还是近些年社会对教育评价的批评、期待来看,教育评价、尤其是有关学生学业的评价,将会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点、难点和新的事业发展点。就这个话题,结合我自己实际工作的经验、情况,先谈几点我对未来中小学评价工作的判断。# ~9 C( F$ B: M/ \$ A. ?  X+ T0 @; q
" u/ v) {7 N& c1 C' M

- U, ~- I8 j! A! u

6 b( n9 i* W' o! @5 L

8 k$ L* B. @! r8 [4 w4 W* F

( @8 ~0 `# A0 V+ D# K
* x  N% F( y$ z  L% ~, ~
/ Z, @; Q$ g: K4 \
: H" m* G7 M( e, l4 T4 M) z; T& ^

8 P- P0 r: @" R, N

& i/ t$ B4 }/ a1 A" J" M9 Z

6 X- b' K. F7 ]# n& f2 T! [- V提高教师评价能力的思考* E% `( _4 O! n( C
3 ?: t7 ^+ G4 u* p! n, O
具体到一所学校,老师的评价能力是什么?如何提高老师的评价能力?3 K* n( y$ U% O
6 p) O5 p$ }+ ]
1.研修内容4 F( X* v7 W7 n( @  ]  j3 X) A& I

6 T' A0 q0 R* {  c5 u1)学习命题常识:原则,程序,标准,测量理论与工具
& y+ V. D4 j. p$ Z2 {
/ G8 N( j1 D4 c/ }2 E  G这些对于一线老师来讲,尽管很多一线老师很少参与到大规模的考试命题,但这些基本的命题素养应该了解。$ R& Z" w0 {/ z* h! s* j' ]2 l
8 k' }+ m/ l/ {! w/ j! e4 e
2)研究中、高考试题
7 T3 b2 j4 }3 v  ~
8 T4 i' u" ]; \6 d* ^! X3)新课标依据,导向,对策$ x. A0 {% f* c; L
( C+ p0 Q; x6 B8 F) ?0 b1 U" b7 U# o
研读国家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研究中高考试题,不是说中高考结束后,老师立刻拿出来看今年考什么,而是要深入研究中考高考试题、命题立意,包括每道题课程标准的依据,这道题的教学导向是什么。, {4 E  `: K. w! l8 E, A& E

* j' G. m9 u3 k% A5 ]2.学校研修方式
4 a" P6 S6 n2 J8 h9 }3 u0 j4 m7 V. v. X1 l: ?. ^% {. ~
我提这么几点建议:6 K1 e* Y7 [$ B' i$ ~
- L' g0 c" k5 x3 L
1)将教师评价能力纳入学校教研计划。尽管学校的校本教研内容非常多,但过去很少把老师的评价能力作为教研的重要内容。我建议要把评价作为教研的重要内容。
, h% w+ T: z  \4 x8 n
6 }3 F0 V8 m* _/ n2)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专项的培训
3 x0 B% l- K+ X# e9 A
) `  v1 Z( d2 n7 F: P, `- t3)确定相关课题,开展重点研究。如建模能力及其测试。7 B6 I" E. b1 N" W: ~  \# \) I

; G1 _) H! ]- L% `" ]! l4)建立机制,优选,改造、自命各种考试试题。! F/ `- C/ N4 Z. V7 Y: P

1 `$ ]6 @6 W  R7 Y现在不少的学校,实际上老师们连命题的体会都没有了,很多考题都来自外面,这样的做法有利有弊。我建议学校首先要建立机制,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学校自命各种考试。& h. B7 O8 T5 z* R8 w/ w5 A! w
3 G0 w. h! B' z' u
% [& A2 k/ e% E2 o

$ s: ~* r0 M& C
/ E" G' c: a$ u0 @7 ^; M8 g
统筹 | 朱荣玉
: x! D+ S+ V4 q: C& P审核 | 杨晓谜' `/ D2 s4 g- {5 x3 a- t
责编 | 黄发强、贾元格7 S- E+ v% F/ F% x! b9 S8 R+ s
; H1 r! s; n4 m# U4 p: |
: O/ |2 w* H: E
源 | 中小学老师参考(作者:张卓玉)。(声明:“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7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