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危机的预警:中国车市6年间第3次涨价潮,危害是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9815 | 回复0 | 2022-4-8 21: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粮食危机的预警:中国车市6年间第3次涨价潮,危害是什么?-1.jpg
6 h' a6 K9 v2 [, s% L
3 l; z' z* [" t
终于,我们要迎来所有汽车的变价潮,电动车领域的几连涨已经几乎涵盖了所有主流车型,梅赛德斯-奔驰的几乎全车系涨价,最高涨幅12.1万,揭开了顶级溢价能力头部车企也扛不住的“遮羞布”,接下来的连锁反应,才刚刚开始。
/ f- j& _% W) Y' v
# K$ P5 h! ^1 Y, B7 N. Z
粮食危机的预警:中国车市6年间第3次涨价潮,危害是什么?-2.jpg

8 q9 ~  g0 f$ F* i$ Z/ [' [! \( o7 s
9 b' D* M6 r' \  Y5 b: |而这,也是中国车市里,从2016年至今,6年里的第三次汽车涨价潮。可能很多人已经忘却了,2016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对零售价格130万元(不含增值税)及以上的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加征10%税率的超豪华税。之后的连锁反应既是,顶级品牌涨价,而130万元左右的车型,开始寻求下调至129.xx万的定价。
+ C; w8 O# W+ j9 E! `+ T4 k
  y0 x, g) z$ l7 ~% Z2 z第二次涨价潮,在2018年。零部件领域轴承行业的瑞典斯凯孚、日本精工株式会社平均涨价8%和7%,德国舍弗勒FAG轴承自3月平均涨价8%,轮胎企业开始大规模涨价。而车企,被基础制造原材料卡住了脖子,但因为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各品牌拼命压低成本,但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去产能、零部件暴涨之间互相冲突。最后,消费者承担了这一切。; U7 {  o1 a. b

% g5 C+ }) {8 r% u眼前,则是第三次。
+ D3 w8 [/ z! }" T4 Z奔驰的涨价,是从上到下的压力释放
" W6 H' ?" l' T* n: l' Q, i9 p3 L1 q7 Q8 H
粮食危机的预警:中国车市6年间第3次涨价潮,危害是什么?-3.jpg

* ?* X& y% I3 @7 \
最近一周内,奔驰涨价的原因,已经被进行了多轮次的剖析,结论如下:

" A4 E  ?' B: F% T$ H- {
    全球化之下的上下游供应链条,同时遭受日本海啸、俄乌战争、新冠疫情的冲击,让车企的造车成本有了明显提升;全球化之下的货币兑换,同时遭受美元超发、俄乌战争、石油、新冠疫情的冲击,让汇率上有了明显的变化;
    9 e- z- k8 m8 M# r! s, ]1 @

* I( f3 [" {8 Y+ @# w, M
粮食危机的预警:中国车市6年间第3次涨价潮,危害是什么?-4.jpg
# P% X$ `9 s: J8 |; M
    全球领域里,很多车企已经在中国市场之外发生过几轮次的涨价,包括BBA在印度市场约3-3.5%的涨价,更早之前,BBA在澳大利亚市场多次调价;和汽车相关的上下游方面,大多都在涨,除日本海啸导致的瑞萨电子停产外,还有俄乌战争中对汽车线束零部件的冲击,以及铁、铜、铝、铑、钯等汽车制造所需金属的价格都有明显上涨,再有新能源方面的锂、镍承压;2 u( s$ m. N7 U- ?

# @( ~0 @  C+ O/ D
粮食危机的预警:中国车市6年间第3次涨价潮,危害是什么?-5.jpg
0 l& n: p9 k8 b. X
    电动车在中国市场已经处于扛不住的状态,部分头部电池供应商率先提价,报价从+70%,+90%,+130%不断上调,直接导致车企无法保价;奔驰此次的涨价,包括尚未涨价的宝马、中国等,背后还有一条主因是,高端品牌的使用材料也大多无可替代方案,最终的蝴蝶效应是不得不涨。
    ' x5 C3 o4 m% h/ {
上述6条,让人不得不正视,甚至是警示汽车涨价潮,危害是什么,破解方式又是什么,对其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又是什么。
, V; _' J4 w9 y6 D$ q: Y" l

" g7 e  Q8 J% y7 f: Z
粮食危机的预警:中国车市6年间第3次涨价潮,危害是什么?-6.jpg
8 j, X3 b# q/ B: [. c9 o
会有什么危害,最浅层的认知是,消费者购车成本提升,但并不确定能够买到高品质的新车。因为,尽管豪华车的用户群体相对固化,涨价能匹配其购买力,但不同车企之间的面对的局面不同。奔驰、宝马在新一轮技术、动力、技术上继续能获得全球消费者认可,这在全球销量上有所体现。但,诸如奥迪、林肯、凯迪拉克、英菲尼迪等品牌,它们的消费者认可度在变低,于是在价格上做文章,和头部品牌打开差异完成竞争,将让很多车企面对不能涨价的局面。所以,原材料上涨、价格上涨受限制,大体的解决方案是在原材料供应商领域,找相对更便宜的替换品。

" X( ?* X, t. p/ ^. p
另外,豪华品牌承压,压力的释放逻辑自然是不断向下,大众、丰田、本田、日产等,涨不涨、怎么涨,它们所释放的压力会不会传导至中国头部品牌吉利、长城、长安、比亚迪等身上,自然是变数极多。同时要注意的是,汽车产业链条经历130余年的发展,很多维度已经固化,下层品牌承压但涨价受限的解决方案,也一样是“如果没有开创性新技术进行解决,一样是找更便宜的替代方案进行更换”。
7 \. Q6 y. n/ s7 }9 p
最浅层的冲击,就是消费者得多花钱买同品质(相对以往)的新车,或者是花表面上差不多的金额,买到品质更低的新车。于情于理,这都不是消费者利好,尤其再结合全球格局大变量、新冠疫情等导致的经济下行,甚至是“雪上加霜”。
: V! F9 v; z! j7 Z5 c2 _5 w$ U

7 V* C' s" j" l: Z$ p5 ^! a
粮食危机的预警:中国车市6年间第3次涨价潮,危害是什么?-7.jpg

3 D, w% s; f5 H+ L) [% a6 ?9 l' m6 }
当然,遭遇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问题,而不是阴阳怪气、负面批评。130余年的汽车发展史上,上下游变化、战争、法律法规带来压力导致车价不得不上涨的情况里,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用技术创新跳脱传统思路,甚至是更换技术路线。

. i. ]' d1 b. n
毫无疑问,破而后立十分艰难。结合最近的时事,比亚迪率先全面转型电动化,宣布砍掉燃油车业务,让人不免设想,“新能源新技术是否会是破局的好思路?”
. W  {' X- p8 [' _

' s0 V: C+ z$ |& n1 K4 X  n
粮食危机的预警:中国车市6年间第3次涨价潮,危害是什么?-8.jpg
0 |8 P1 Y. i) b6 ?/ d
不过,不幸的是,全球几十家、中国100余家车企里,能够复制比亚迪模式的极少。比亚迪的禁燃背后,是不久前电话会透露出的DM-i车型订单积压超过40万台,更是2019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超50%,2021年占比超82%。另外,比亚迪的发展模式如丰田一样,选择自产自研核心组件,自我孵化了很多供应商,并同时掌握从开采到冶炼再到制造的动力电池业务。整个比亚迪集团同时涉及3C领域电池、消费数码产品电池,这一切结合之下,才最终有了比亚迪汽车的100%新能源化。

2 q1 L, ]) I2 y* a7 x
; C, Q* z# n+ j5 n, O' J
粮食危机的预警:中国车市6年间第3次涨价潮,危害是什么?-9.jpg

$ }- s9 k( G9 m0 L) V3 _. n; e
但,即便如此,你还是会发现,它也从2022年开年起,连续两轮宣布了多款车型的涨价。第一波,为了补平新能源补贴退坡的差额,第二波,为了补平全球化各种链条的上涨。它能做的,是依托自己的模式、布局、技术等,比别人涨的更少,但一样是要上涨。

0 {0 S+ A- d" L$ f( u
新一轮汽车涨价潮眼前看,几乎无解,因为任意一家车企也无法脱离全球化。全球有大的变化,最终就会分摊到各国、各地区,并秉承先挑软柿子捏的逻辑,最后才去动最重要市场,比如眼前的中国车市。
7 J8 h; Q+ [; [8 ]  B" m
浅层目前无解,深层要警惕的是什么?2 ~& B6 \( [! Y* [' D% q  @1 {, C

3 h' p! h, v$ B, Z) I
浅层的逻辑比较清晰,即便在市场变量过大价格不断波动的场景下,基于全球格局的现状也不用过于恐慌。因为,整体的汽车市场会在波动中再次找到平衡点,背后是各企业的调控,以及各国的宏观调控。
7 }& G0 a, P9 \5 L( {# V0 n

) ?' Z8 Z( ]8 j9 j& _* T
粮食危机的预警:中国车市6年间第3次涨价潮,危害是什么?-10.jpg
9 E3 H4 M# h/ c

- v8 l& t! o8 `% h2 f; C6 Y, M天底下没有新鲜事,翻开历史的卷轴,总能找到相似事件,譬如粮食危机。/ G7 s2 F) J1 r4 R

7 }9 [4 a2 K4 F1972-1974年时,全球石油价格暴涨,美元超发防水,全球陷入通货膨胀,3年间全球粮食价格暴涨3倍,之后在调控中进一步回落。后续经过调整,价格趋于回落,但再进一步的全球化中,粮食这种核心命脉,成为了国际粮食炒家牟利的工具。9 u: {, O1 x& }8 Y3 C% L
) j' u3 o7 x* i( {% [9 J" l8 F
2007年-2008年间,全球经济危机前期,国际大米价格上涨200%,玉米价格上涨220%,我国上涨幅度在28%以内,背后既是中国和粮食炒家的博弈。& I7 J: N; C& D8 t5 e

" V8 L  b( O) j' H: m
粮食危机的预警:中国车市6年间第3次涨价潮,危害是什么?-11.jpg
% A4 f3 u5 f9 m& p. n7 r/ P
' {/ L* J$ S6 \$ W. Q6 G
再比如,1994年-2004年间,全球大豆价格暴涨,世界多国产量地的大豆种植面积变大,但随后价格被控制暴跌,种植农户血本无归的同时,下游的压榨企业则拒接大豆现货选择违约。整个上下游产业,遭遇重大冲击。再之后,外资相关压榨企业趁行业寒冰期,低价布局。8 M  j6 ~. b) ^) N9 }+ l, N

: x: N- q7 u( R' U当前,我国的大豆油压榨领域,即是如此,比如新加坡嘉里粮油旗下的金龙鱼品牌。国家的调控手法是,大量囤积大豆和豆油,利用大量储备进行调控,价低时收储,价高时抛储。主粮由自身供应,辅粮依赖对外进口。就在最近几年,我国分别在2019年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以及近期的十四五规划对种业工程进行提升等,均是在保证行业的安全。
8 N0 H8 ^% ^8 ^/ E  \6 W6 w' L! X7 `$ ]8 G7 |+ Z3 L
粮食危机的预警:中国车市6年间第3次涨价潮,危害是什么?-12.jpg
: K) w0 O+ Q0 n
5 L1 {* c. O/ }: U# m
需要注意的是,相比粮食行业,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体量等,胜在数量,而不在于全局。
3 K9 z; m; M4 o5 u* z: K# @& C6 z$ C
+ l. `4 U9 R0 y1 N% v粮食领域,中国小麦、大米产量全球第一,玉米产量全球第三,大豆生产水平全球第四。反观汽车产业,中国在汽车生产量/销售量上处全球第一,而知名的相应上下游公司却寥寥。
7 v. y- w  o- C* N; N2 H: c# g& x- }2 E" x  ~( @2 U
2021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100强榜单中,中国有8家企业上榜。日本、美国各有22家,德国有18家,韩国有9家。
* }/ u( p& Z) b9 n
0 g' m1 t8 `+ X% U
粮食危机的预警:中国车市6年间第3次涨价潮,危害是什么?-13.jpg
0 o, d# _+ v8 h% _7 L" L  a% [

* g% [  I- m3 ]( {. Z$ X4 F本土上下游零部件行业尚有较大成长空间,意味着在汽车产业剧烈波动时,大多数中国本土汽车企业(非合资),其可选择的替代方案极少。合资车企,则可以借由德国、美国、日本的相关零部件,有相应更好的解决方案。* j6 P0 |9 ?- d1 d7 T
' ]% ], h( r( ?% D6 f: J' i
粮食危机的预警:中国车市6年间第3次涨价潮,危害是什么?-14.jpg
$ @: o2 u0 N$ K/ e$ `; q' g4 H

; f6 z* H& b4 o& f9 T4 @0 Q眼前,汽车价格眼看着在发生全方位的上涨,原本已有布局的企业大多在选择加码,如动力电池企业均在开发新的产能,再如半导体领域里,博世追加投资2.5亿欧元扩产碳化硅器件,再诸如采埃孚等也均在扩大产能。
8 [# K8 i5 ~! J. r  u$ D% l9 _" B# }* h0 Y9 F
很显然,随着汽车价格的全球进一步上涨,会有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增产加入。而随着规模的扩大,下一步要面对的局面则是,警惕其如粮食危机一样,在波动中被趁虚而入。
4 V  F8 @2 k% ?% t
5 U5 W; a+ r  y3 `- q
粮食危机的预警:中国车市6年间第3次涨价潮,危害是什么?-15.jpg

5 T) T0 N, w# G& m* w: T1 f
) y  l" ^: ?' f: [5 ?" t1 ?# K, L最该被警示的,是当前代表朝阳的动力电池产业。各大主机厂都表示动力电池成本价格上涨幅度十分离谱,但从比亚迪的涨价幅度上,我们却发现实际的上涨幅度并不算离谱。
1 K# _& t/ a3 w' R0 G. m* W/ ]
6 G" X; [" S( f+ `; F行业头部企业所展示出的风向是,原材料市场受到波动,甚至是操控,但如今还是至少可控的。相反,汽车行业的大规模涨价,却已经看似不够可控。' o5 F; n2 W5 E# [
7 E1 J+ _+ ?! U$ j4 n
在发展进程中适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与全球的接轨程度,这当是未来几年间,汽车产业的主线。卡脖子,本质上只是短时间事件,但被抄底、抄家,这才是真正伤及根本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7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9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