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2 e; @% C; {7 t- J: x' J3 B; Z( r. J- ]+ k( y
“两高”发布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
. E& u, Z" T' @% `/ A
! P1 j1 F' A% _ L司法解释- V1 h5 E9 \ C O1 I
/ z$ v% t% C- m6 \" s. I, a* j0 [买卖人工繁育技术成熟已成规模的
- ?1 d( c: \+ U9 t* S1 V8 g' S$ _% }) i+ V) N
野生动物一般不作为犯罪处理
7 {2 S" X+ V- |& q2 C3 V1 P5 U1 h! V" m* t.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天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2〕12号,以下简称《解释》)。《解释》于2021年12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56次会议、2022年2月9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八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2年4月9日起施行。 * ~! i: F4 ]' b; y3 T: X a
9 I0 H$ K9 Y5 j+ G3 a* c2 y《解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针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司法环节发力,依法惩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解释》主要明确了如下问题: % ~1 O, w0 s3 k5 C2 f
" Z0 k( @: _) B3 l! K一是调整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涉及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狩猎罪,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罪等罪名。以往司法解释按照涉案动物的数量对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作了规定,实践反映存在不能完全适应案件复杂情况的问题。鉴此,《解释》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不再唯数量论,而改以价值作为基本定罪量刑标准,以更好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 j7 c7 d7 b; g! O6 S7 |* p( W
% b3 T* W5 y) U* F, f. J8 V' q3 Z
二是全链条惩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当前,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形成“捕捞/猎捕-收购-贩卖”的利益链条。司法实践中,不仅要惩治前端的非法捕捞、猎捕环节,也要惩治后续的销赃环节。基于此,《解释》明确,收购、贩卖非法捕捞的水产品或者非法狩猎的野生动物的,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定罪处罚。《解释》还明确了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的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 d. x! n. h$ U9 p: q9 K1 o
+ L' x" W) _* t: L' b三是明确了人工繁育野生动物案件的处理规则。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研水平提高,不少野生动物的人工繁育得到突破,一些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完全不依赖野外资源的人工繁育种群。在刑事追究上,不宜将涉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的案件与涉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野生动物的案件同等对待。鉴此,《解释》规定,涉案动物系人工繁育,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所涉案件一般不作为犯罪处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法从宽处理:(1)列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2)人工繁育技术成熟、已成规模,作为宠物买卖、运输的。# P' f& Y, T3 f; y2 X: J
1 D5 K5 b6 Q b5 y0 F7 S. \' w据悉,下一步,“两高”将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严格贯彻执行刑法和司法解释规定,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依法惩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有力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4 N6 t. u: p; B. N6 A! s2 Y; M
5 h( K; t" v" l2 ^0 o `' l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 q3 Y6 Z# y5 @5 A: A
; U/ P/ k( K* o3 E5 _6 t/ f# K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m% T/ n) k m; H
7 V9 r) X9 C+ Y) z% F
公 告" i4 }" K B, [8 P E
0 z+ X8 f8 Y* V$ B" p& o《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21年12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56次会议、2022年2月9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八十九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4月9日起施行。 7 X" H. v. s9 h- L+ D
7 T* u' R) `( u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1 U9 n; s; h( b7 u
! L3 s ~& L' p2 k
2022年4月6日
1 V1 X) H' G9 q* }# S* `/ Y" e2 D# z M
法释〔2022〕12号
& `' M( T6 M. k% _- u2 X8 y$ C5 G h) F! D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R. \; G+ p0 B5 H: Y0 S M6 q
) Q6 o$ i7 D4 w4 w6 i
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R: l1 O# o# ?: j3 G2 |
9 r2 n7 W5 g, a; ]+ S(2021年1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56次会议、2022年2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八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22年4月9日起施行)
: Q8 L# y% Z! R6 T9 k/ s0 \5 W. C: c% Z5 _. M: O8 @5 b
为依法惩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 _; J/ n, q$ F, ~: P7 T( e: Y) l
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
! Z: y+ y' ~9 i; h& d. B# `+ D8 V; ?# |
(一)未经批准擅自进出口列入经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公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 f1 s$ E1 g' B3 K# h8 }1 |( O( W7 h+ \2 h- h
(二)未经批准擅自出口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6 e6 B; ~( b! `; b8 y5 v; }5 @& E
M# q0 g/ D! [+ P第二条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以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价值二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价值二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情节较轻”,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t. Y: \" {! f( F* @9 d. \# E3 l3 y
' d1 o0 e7 \* I4 N2 O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 J' M- t/ V7 }' Z
7 p* V- ~- o& A6 E' h0 ~(一)属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 + {2 L' W/ H4 G# r
2 e1 N0 t% M% }# h5 s
(二)为逃避监管,使用特种交通工具实施的; & Y: y& L. l0 I" n3 B: E
% }6 F4 G4 N4 M2 r: g(三)二年内曾因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受过行政处罚的。 2 O& [# I! b* _4 X
( U' v& R) y( C5 E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不具有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且未造成动物死亡或者动物、动物制品无法追回,行为人全部退赃退赔,确有悔罪表现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 i% w( Y( n8 z- _* ~0 c
2 |9 D) W5 c5 t/ Z& _8 G(一)珍贵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二百万元以上的,可以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F! U$ s8 G J% |! z% H4 S
% t5 v" K5 i/ |6 n2 J+ r
(二)珍贵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可以认定为“情节较轻”,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 a9 D3 @( ~& D& X2 j5 {) a+ i f. @& ^
(三)珍贵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二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 ; G$ r8 g4 ]1 h$ U, h: g) J. @ M6 w7 }
+ z7 b& B2 v5 E4 g8 P1 Q' P; G
第三条在内陆水域,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条规定的“情节严重”,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定罪处罚:
( _. `+ w4 ~4 v5 i5 b- M
* I u9 e( [ `; _- L(一)非法捕捞水产品五百公斤以上或者价值一万元以上的;
* _( U5 y- o' w- l$ T6 Z3 x1 f# q
(二)非法捕捞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苗种、怀卵亲体或者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捕捞水产品五十公斤以上或者价值一千元以上的;
$ w/ M+ i& u8 W2 w/ M( F; g4 ~6 ~
; ]1 v! m) C c, {+ p(三)在禁渔区使用电鱼、毒鱼、炸鱼等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禁用方法或者禁用工具捕捞的; 1 a& ]0 ? J; }) M, L2 T
$ k% {$ d& S) W(四)在禁渔期使用电鱼、毒鱼、炸鱼等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禁用方法或者禁用工具捕捞的; 3 B/ Y1 b+ o) f
' W) D" }2 D4 ]# p0 P$ {(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2 ^/ q' P' {, E( s/ I! h- b. |, Q! _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2 g, u: R1 ]4 R' s& a+ |, M/ ~2 A
' A; R0 m% N; n(一)暴力抗拒、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务,尚未构成妨害公务罪、袭警罪的;
) T& i! [+ x% j @/ o0 [6 U; I/ N' Y$ U. e* P+ M$ _* |& Q
(二)二年内曾因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受过行政处罚的;
0 _9 p& m% w% {4 E; K I4 n" z- G, `0 p. K. J% i7 Y' u7 j& S
(三)对水生生物资源或者水域生态造成严重损害的; 0 o8 W+ v V5 {) Q
+ L3 ]: p1 q) D, U i1 @% P, f; c; \(四)纠集多条船只非法捕捞的; 8 k0 e4 }3 x& S+ X. P h9 J
6 Z" W ?/ ]. [) ~ {0 H(五)以非法捕捞为业的。
( G" R( |; o: Z- A) I0 D: F4 ?) |3 ~3 Q7 i$ p" L; H8 |
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根据渔获物的数量、价值和捕捞方法、工具等,认为对水生生物资源危害明显较轻的,综合考虑行为人自愿接受行政处罚、积极修复生态环境等情节,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 ! V) p1 F9 e$ E# B4 x
9 K7 ]- p; G9 s/ k; n第四条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包括:
, a* |& u1 \$ Z/ F1 b" d8 L4 J- O8 ?# ], a. M5 Y1 m
(一)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野生动物; $ T2 \6 a4 C% Q! h
3 |; Q" R h! @- A: S
(二)经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核准按照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管理的野生动物。
7 k2 S2 O6 Z: |) x, ?' ^3 J0 U# k- W+ ]( y
第五条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收购”包括以营利、自用等为目的的购买行为;“运输”包括采用携带、邮寄、利用他人、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进行运送的行为;“出售”包括出卖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加工利用行为。, j$ q+ K! G# h8 s) j
( Y, q8 `+ ]3 O" b
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的“收购”“运输”“出售”,是指以食用为目的,实施前款规定的相应行为。 ' \3 z. q, `* R0 g" K" N* f( Q) U
1 N; W2 f; U. W% P& b u% ?第六条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二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价值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价值二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H5 d5 g% S! s: y
- c8 X. ?4 ]+ x
(二)为逃避监管,使用特种交通工具实施的; / k& u/ S A Z u
9 D; B& B/ M5 E: q6 [3 P" P+ Q
(三)严重影响野生动物科研工作的; 9 n+ C+ y! v0 |6 g
, |4 u. Y* D) u6 A& d; f& z
(四)二年内曾因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受过行政处罚的。 , [/ @$ Y3 b) e, ~9 C5 p. n+ c
" o: i8 D5 B% F2 [6 k(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二百万元以上的,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O+ n/ C5 B% w0 U
# m5 r' }4 c/ [5 @(二)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可以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0 E" G# \% ~. ]' P1 k# c. E( d. L
! G+ P/ K! g0 v* R$ y- d1 E+ B: k(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二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 ' V3 K$ ~4 W, x/ i& J5 ~; V% b
1 O7 Y$ g+ w7 |: B5 q第七条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以非法狩猎罪定罪处罚:
- B" b; k7 f4 m: G) t$ ?* j6 X/ N- u; v
(一)非法猎捕野生动物价值一万元以上的; . M/ s$ g+ s1 k/ Z- Z8 J7 n
, C1 u& u9 `3 u* T: ~. B* O A
(二)在禁猎区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方法狩猎的;
* U* G$ u3 B$ F, [% S8 S$ p C4 \
/ A8 V3 b) a9 a) h: _& d9 ~! r0 a+ c(三)在禁猎期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方法狩猎的; , k# k1 B! C9 c: |+ Q( }% H$ }& G
; {- j- ?+ Y/ Y% E(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 \; B/ r7 y/ \
% O& M1 v; T1 D# ?( ~- L(二)对野生动物资源或者栖息地生态造成严重损害的; 7 g: V9 w: |. L3 t9 I" c% \
$ q/ I, T; O( i6 Y! k9 B+ \(三)二年内曾因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受过行政处罚的。
; ^3 q0 ~3 v$ T! S+ D6 R: w w1 o$ _. v' P& y' G
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根据猎获物的数量、价值和狩猎方法、工具等,认为对野生动物资源危害明显较轻的,综合考虑猎捕的动机、目的、行为人自愿接受行政处罚、积极修复生态环境等情节,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
" _5 Y5 a) o0 D' V3 n! C: ~" \3 j, A! m& e/ L& o1 z
第八条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规,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以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罪定罪处罚:
9 a6 P& X0 T1 p" v/ ?( k5 U, m5 w
(一)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价值一万元以上的; ! z, Y1 N* B. R! |6 P9 d" t, w
' u- |* g3 C! U& n8 r% Q
(二)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第一项规定以外的其他陆生野生动物价值五万元以上的; / v2 c- r0 K5 H% l) r$ n8 R$ X
2 ?# F# ?. j8 S* H2 T" H9 f1 R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2 s; H0 Y, w/ t& R; ?- z
6 V( l7 z. @# A2 K. A2 w) Q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同时构成非法狩猎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三款的规定,以非法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罪定罪处罚。 5 `! R9 b; x" k. X
# I/ }( {* k. u第九条明知是非法捕捞犯罪所得的水产品、非法狩猎犯罪所得的猎获物而收购、贩卖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符合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的,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定罪处罚。, N- q, u0 z' K0 T- r% g
% x& M4 t8 @6 E) b) w- U第十条负有野生动物保护和进出口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以滥用职权罪或者玩忽职守罪追究刑事责任。
2 J" ^# [+ Q3 x2 n4 J
) N# Y5 [$ Y+ z; h, r" w9 b负有查禁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应当依照刑法第四百一十七条的规定,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追究刑事责任。 6 _8 C( J! w, X. c/ |( _7 c
" I3 ?& H4 X( t3 I
第十一条对于“以食用为目的”,应当综合涉案动物及其制品的特征,被查获的地点,加工、包装情况,以及可以证明来源、用途的标识、证明等证据作出认定。% x F5 B8 ?4 d/ C
# Q! ~1 G' v. h- Q
实施本解释规定的相关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食用为目的”: + a8 F. @! E4 h& I2 W% f& t
' X& a0 m3 w4 }1 p( k/ v7 L" C(一)将相关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在餐饮单位、饮食摊点、超市等场所作为食品销售或者运往上述场所的; * U3 T4 @6 T. [% b. u) {, J
- i6 [+ H) z2 R* Z/ u$ z! C
(二)通过包装、说明书、广告等介绍相关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食用价值或者方法的; ! C6 |( o6 M7 [5 M- }! J* V
( @2 f1 L( M# ^% z(三)其他足以认定以食用为目的的情形。 : c3 e' S3 m' l$ r& w
. B: l5 b! n7 o1 t$ c
第十二条二次以上实施本解释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诉的,或者二年内实施本解释规定的行为未经处理的,数量、数额累计计算。! ]: ]3 e# B" _0 |( W
9 h i9 ^# n, C+ v6 T第十三条实施本解释规定的相关行为,在认定是否构成犯罪以及裁量刑罚时,应当考虑涉案动物是否系人工繁育、物种的濒危程度、野外存活状况、人工繁育情况、是否列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行为手段、对野生动物资源的损害程度,以及对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认知程度等情节,综合评估社会危害性,准确认定是否构成犯罪,妥当裁量刑罚,确保罪责刑相适应;根据本解释的规定定罪量刑明显过重的,可以根据案件的事实、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依法作出妥当处理。
* M0 P( e* R2 u$ c2 n9 x0 {% b
/ y, `( T# z3 ?. H涉案动物系人工繁育,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所涉案件一般不作为犯罪处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法从宽处理: 8 R4 _. y8 h( F) l/ A
% j% [: X* N+ q(一)列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
3 p; E6 Q6 r3 R3 f$ Z4 q3 M, k! F) T6 T0 {1 O" V6 \7 f
(二)人工繁育技术成熟、已成规模,作为宠物买卖、运输的。 # L A' |% |. z
0 N3 _0 l* z+ V2 }4 P- g
第十四条对于实施本解释规定的相关行为被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政务处分或者其他处分的,依法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 @2 n% j c. _2 {
. {# e. s7 [8 ]8 o& p& t. d! z0 R7 w
第十五条对于涉案动物及其制品的价值,应当根据下列方法确定:; }( y: n% i; l* _, d6 _
4 D- L# N; H. ]; D& B: D
(一)对于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价值,根据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的评估标准和方法核算; & k: N, M" V6 _ K; y
- E& H/ \/ J" E/ V1 k1 k& }(二)对于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价值,根据销赃数额认定;无销赃数额、销赃数额难以查证或者根据销赃数额认定明显偏低的,根据市场价格核算,必要时,也可以参照相关评估标准和方法核算。
0 L' h; G$ f* F& T% G3 p' i
8 l+ j8 B: u1 B+ w, n' ` ^第十六条根据本解释第十五条规定难以确定涉案动物及其制品价值的,依据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或者下列机构出具的报告,结合其他证据作出认定:% |' U2 |7 U% [' }# q
% n6 O4 P ?1 t5 x3 O6 G
(一)价格认证机构出具的报告; + [6 j* H) e; m1 H6 T) r: [* G# M
$ [. }% J0 [( c2 }; u- ?
(二)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或者海关总署等指定的机构出具的报告;
4 r* ]" K& P$ y: z7 h1 I) C8 q9 A l9 s8 t
(三)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的派出机构或者直属海关等出具的报告。 g4 S: U2 Z4 ~! L. U. r% J
6 R8 R/ x6 ^) m; h, k
第十七条对于涉案动物的种属类别、是否系人工繁育,非法捕捞、狩猎的工具、方法,以及对野生动物资源的损害程度等专门性问题,可以由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侦查机关依据现场勘验、检查笔录等出具认定意见;难以确定的,依据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本解释第十六条所列机构出具的报告,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供的证据材料,结合其他证据材料综合审查,依法作出认定。
8 s# \0 k8 }2 K% l
6 @; A1 K" B& ?# I/ ?第十八条餐饮公司、渔业公司等单位实施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依照本解释规定的相应自然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并对单位判处罚金。! [+ K4 K7 ?$ m" @2 Q! N0 H7 R' Z
; t( b/ o- u7 \! L, G9 ~* a, ^3 \
第十九条在海洋水域,非法捕捞水产品,非法采捕珊瑚、砗磲或者其他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珊瑚、砗磲或者其他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定罪量刑标准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相关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二)》(法释〔2016〕17号)的相关规定。8 F7 {8 n$ F) c7 [# Z- A
/ ^# H. S' X3 p5 J5 G; ^ k' ?5 P
第二十条本解释自2022年4月9日起施行。本解释公布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37号)同时废止;之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