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老群友涂灵子站在她30岁不到的视角,分享了看了我的文章后很庆幸学到的知识点,这些都是学校不教,或者说其他地方没人说的。我准备出一个《40岁看到也不晚》的续集。 & y% Z% A2 Q2 M+ i5 z
其实很多知识永远都不晚,只是早一点知道更好,因为这里面错失的就是青春。
, r- \/ J" Y. x比如这位已婚男群友对我的推崇备至,也许他说的有些夸张,但你看下《国企新成立的子公司,也算国企吗?能不能去?》就能明白,这篇并不是仅仅讲国企,私企也说了很多。这个世界上哪有一个人会讲这些给你听?而且很难这么宏观跟微观以及个人相结合,且从理论到实际。已婚男和已婚女当然有很多,将来你的岁数也会变大,如果你能早个好几年做准备,则就能笑傲职场或者笑对人生。 6 s( J4 o. F. ~
; A ^3 `& D6 f/ J% b
5 ^% Z" k! J9 e* f2 z1 s: ?
7 P$ n. M, q: @
$ b1 n, H9 m0 Z3 A, {5 J# i
毕竟,“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就是十年前和现在。”但你要知道这句话最后带上“现在”,只是个附带,为了大家觉得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也是一种鼓励。当下的生活和人生中,实际上很少有“现在努力ing”还有用的时候。 5 q2 V b) i: N2 ?
例子比较简单,面试时升职时,别人硕士学位,你大专或者本科学历,此时你准备努力,至少面试的时候、那次求职中以及领导提拔人时,你是完全来不及的。你去相亲,对方家里问你房产情况,你说“我买了1套房”和“我正在看房准备首付去买一套”,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对方不是傻瓜,“现在准备买”=没有。
: g6 J) C" @" [! R. s& O
9 c4 N0 O' _0 B B. S$ L, B' S2 I) ~! F
过去大家讲得太多的都是“现在就开始!”其实“立刻、马上、现在”等这些字眼本身也更多是个口号,大多数人包括你自己在大多数行动中都是这样一个表现,叫做“还没开始就已经放弃”。大家小结下自己至今这二三四十年的人生,是不是这样,几乎你每个岁数上立誓好听一点叫立志去做的10件事,有2-3件能做成就不错了,其他七八件实际上仅仅是口号。 / Q& }- V& r; R7 \4 Q- T) O
我这么多年的经验总结,最后归纳成一个词语叫做“势商”,其实就是提醒大家记得在十年前种树。标志性的文章就是《你是刘备,但你也是诸葛亮》,我期望我的读者每一位,都能在年轻时就有军师思维,而不是每次后悔时总是去发誓和号称现在起开始努力。 3 o: D4 z4 I5 j4 s4 p5 I! S( j- B
9 R o' c: m" s, L$ H9 v' E
# y7 U! |1 Y( c6 j6 d$ ?0 n$ ^. i3 f. r+ N, O; j
B m' ~$ g; ]9 X当然,当下努力也不是不可以,条件就是你还年轻。我们老家有个戏言,叫做“六七十岁学吹鼓手”,就是讲年老后去学个年轻人的技术,结果发现岁数不合适、力气跟不上、中气都不足,所以这就贻笑大方了。
: E# _' V) j w$ B但是,对于职业人生的知识点和努力行动,当然是晚到也比不到要好,所以,除了毕业十年后的师兄Cash们,刚毕业不久的学妹Ivy们,也是看得懂的,而且是更加来得及的,你看上图为证。 , b$ \, _6 ~! [. w
我总结势商的知识点,大致有30来个,有些敏感的我就删掉了,剩下下图26个。
* e! r# J+ ?; m0 s" D% e% g6 a: x5 `6 h( q8 G9 S4 `: G. }
% w1 S2 E: u, @& w/ @+ p我总结的当然都是书本不讲的知识点,甚至其他有人一直在讲或者其他博主也重复的,我就不讲了,都是带有我幽哥明显特点“务实而实用且其他地方不讲的”。 6 O3 C1 r1 E. |) [* W' x2 g
举个例子,之前还说有学而思、新东方等很多教培行业的大大小小的培训班转行或者开立职业规划分支,尤其进入跳槽培训分支的,后来参考了几家的课程,就放心了。 % G* J" K$ U5 L% k: H
比如跟谁学阿宝姐的《一个搞钱小路子》。你一听一看就明白了,第一课看她的职业规划标题和大纲介绍,以为50%是鸡汤,另外一半跟我的知识点有重复。但是等她标题读完的第二课你再去听,就啥也没有了,让你报名她的几万块规划课程然后就能跳进大厂。 |& S3 X; C- H* L5 J% j
其实这是钓鱼,你报了名也是啥也没有,就学到了别人的故事。明显鸡汤,你看好好的职业规划或者讲跳槽技巧的课程,需要用搞副业的标题“一个搞钱小路子”来吸引人不?这位还是我的一个软文客户,但确实实事求是来评价,我这是报了名听了他们课程的听后感。 ; V V$ E: E; m& ]
6 p9 n3 I5 G& r, [1 G3 F
9 G1 B# I, P- [1 s
我则是来干的,直接告诉你第一步如何工资翻番找工作,每一篇几乎都是,随便看最近的任何一篇,比如《都说一线城市工资高,为何给我的工资还没我现在高?》。 + C, S7 M+ d# x' B t/ m. E+ a
过往我1000篇文章都是在讲“为什么”,这26个知识点,我接下来会直接总结“怎么做”,也就是不再告诉原理了。这也是我嘱咐新的群友和知识星球新会员时所说的话“先看50篇”。我更多负责告诉你最好怎么做,给出行动建议,而不再过多解释为何如此建议。后者太耗费时间了。
6 s+ ^$ ~4 v }4 K/ n; Z如上这26个命题,每个我都会用一段文字做下精华总结,尤其知识点汇总,然后出一份“幽学试卷”,作为学习跳槽大法、判断能否工资翻番和实现相对财务自由的测试标准。相信我们大多数长期读者和铁粉都能及格、良好甚至100分满分。而新读者可能就是0分或者15分、很难及格,因为这是不看就不知道的知识。 1 e" c6 V: y5 ?/ n c6 O
1 c" X2 x' [: \. E% z9 v
/ m" Y) r+ {/ x" S" K) J
时间紧张,我也要准备下,从而充分写明每一个主题下的所有知识点。最近很多人要我出《中国职场宝典5.0(2021年初版)》下一个版本,但是文章太多了,已经660篇,再加最近一年的300篇原创的即使一半,也是近1000篇的文章大集合,阅读时间必然太长,读者也无从下手,不便于收藏。 4 L6 L. r1 g0 W8 v- ?
因为投票设置没26这么多选项,所以请大家帮忙留言投票,看哪一个主题先总结为好?请帮忙留言写最前面的大类序号即可。
4 n( V8 R8 G' {6 }感谢各位的支持和建议!祝大家周末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