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dmitWrite留学平台入驻导师 香港科技大学 解学长 提供
5 a, {0 ~, w6 G7 D: E3 `2 G(注:导师学历已通过平台审核,真实可查) 写在文前
( b E3 l+ j/ E* d' z7 U8 x: |& X2 ], M9 q: f( r
对于在香港科技大学的这段留学生活,现在想起来各种画面历历在目。
, I# l2 _3 r# e1 K7 n, ~- N+ r3 `4 i短暂的一段经历构成了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这段经历,今日与你共享~
! k8 `* f: w+ U9 I
# h+ X: S6 @8 U8 }7 b' r: |; \( { 3 c! Q7 K# E& p" U$ k( `
一、校园生活篇, E S' L0 S4 m
3 m. X$ n! `. W% r1 O1、关于吃& I {; s" @+ P8 N6 W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无论到哪里留学,吃总是第一位的,那么久先从吃开始讲起吧。
. ^% s5 t& l5 R留学期间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校园内度过的,自然学校的食堂也就是解决饮食问题的主要场所啦。9 s# g6 }9 J! M
科大的饮食,想必是,高深莫测,不易参透。
! t/ p; J2 m8 C9 D1 g0 P每一年新来的鲜肉们都将经过不断地试吃,尝鲜,踩雷,排雷等周而复始的过程方能对科大的饮食有一些觉悟。
- r( `, o: ^5 L& H科大的餐厅大大小小加起来能数上十几个,但其实我们经常去的只有LG1,LG7,LG5(麦当劳)和cafe。
A: H" x _4 s' A1 s1 d0 M' S我在香港期间,最大的支出就是吃饭了。# O. _6 M! x- O0 x% W# b
科大的饮食以广东菜为主,我们吃的套餐做得很精致,有菜有汤,也很可口。只是每顿都要花上30港元左右,最便宜的也是25元(然而还可能吃不饱)。7 C4 b" |7 M4 G( b3 V
科大里有一间麦当劳,价钱与其他套餐差不多,而估计还要便宜一些。: Z# M, g! r% ^7 k3 i
我觉得这学期吃的麦当劳比我之前吃过的总数还要多——只是在吃完后担心垃圾食品对健康的损害。% X6 `( [$ \$ l' C
下图是科大LG1食堂的菜单,早午晚餐的菜品和价格都会有些许不同的变化,不过风格和价格大概如图。
/ O, L; v7 i9 q- r( d6 y- _+ r, P0 X& n0 j7 }( k) I( o
3 Q9 m9 g8 W }; Q
由于MSc的课程大部分是在晚上,所以我个人而言一般早点会在家里吃一些三明治或者牛奶燕麦什么的,午饭和晚饭会在学校的食堂里面吃。
, b2 F8 |8 i3 @6 z* l这样下来一天的伙食费用大概在50港币至70港币之间。
' y$ T. w1 g6 t下面列一些手机中存的科大食堂美食:
F+ J, `2 x# A; B6 ?2 J6 p; i$ L- F8 I, @7 c% t7 @& y2 m
! o! W' W9 I9 c! x& B \2 F
/ ?4 l. f, H. U& b3 d
粥面早餐,粥的火候很足。
, V% V! T7 C" m2 z! ]+ s) b% X
+ J" ^1 u7 b- \6 i3 n 1 S( P1 e: _3 \/ n* J
; [ \8 J( J7 ?6 [5 \上学期吃的最多的牛排意面,味道非常奈斯~
4 J( Z) v+ k/ m$ W. T2 l ^8 X2 b4 U
) d; _$ \$ ~' M6 o1 N! X3 ^ + {+ p# N3 S7 \ e1 t
6 |; i; b3 ]* m5 x
( u# F$ i" }9 q/ ^/ X$ n
手机中存的之前在餐厅中拍的照片,品相非常好,味道也不错。. M+ s: E. B9 I' g; c, x3 F' @+ [3 C
只是经常吃的话就emmmm.... V. v+ i* I, M' h: m
所以如果对自己厨艺有信心的同学可以考虑自己做饭,这样不但满足自己的胃口,同时也会在经费上省去很多。
; `, t8 W2 M4 \0 j2、关于住和行0 S3 m$ |- @' r9 v4 v# {' |& b% @
由于MSc的同学是不提供住宿的(学校只会给本科的同学和前两年PHD的同学提供住宿),所以一年制授课型硕士是自己解决住房问题。大多数人都会住在大浦仔、宝琳和坑口。1 Y( ~- ^/ R& O! t
学校会给学生推荐或解决一些校外的住宿,一般都是在大浦仔。. e' @$ ?% A, O( g/ S+ Q9 {/ O
大浦仔距学校近,但是距地铁站比较远,所以如果需要到坑口买东西要乘坐小巴(5.2HKD),因此住在大浦仔的同学大多还是以科大为活动中心。
( ~ s, R8 u9 F: w. A住在坑口的同学活动范围会稍微大一点,宝琳和坑口都处在地铁站的旁边,比较方便些。
$ S& U/ G Y# L/ Y会有少数人住在彩虹和将军澳,将军澳离科大也比较近,彩虹相对来说偏一点。
# j! L$ t; _/ b大浦仔的村屋一个月大概3000港币。如果想住高层的话,还是以宝琳、坑口和将军澳为主,会比较贵一点,大概需要5000港币一个月。
+ h# m. B! s) a, \) C4 R我住在坑口这边的东港城,一个月的租金要5300港币,相对来说比较贵。彩虹距学校比较远,但房价便宜些,不过住在那边的人比较少一点。5 j `. @# g5 w
在香港的出行一般来说费用还是比较贵的。6 r4 w; R2 D: y& j0 U7 ]
不过对于节省的同学来说,可以坐科大的shuttle bus下山到海东港城坑口那边,每天中午有往返的两班,使用学生八达通可以享受港铁的半价优惠(不过必须要求年龄在26周岁以下才能享受这一优惠)。
M( ]8 I5 w! x5 ]* o# B8 k; n( w
7 S# @, o w; t9 m+ L
% j+ J$ Y' n( b% X( ~% v" K3、关于课余生活4 _5 }5 T) `% C4 T4 ^/ t- @: c
科大的地理位置比较偏,要坐20分钟的小巴才能到最近的地铁站,甚至送快递都属于“偏远地区”。
4 l- o8 w5 i, L: d# ^0 e这无形中增加了科大的同学们“下山”的成本。
1 w! N& u& j0 N+ ~1 j7 o: R+ A当然了,也符合“清水湾职业技术学院”的苦逼气质。$ ~! p1 e9 b! c- g2 ~: q# ~+ b
坐着小巴,每日享受着山间景色,别有一番滋味。
6 d" C) ]6 \% t, u' R. {我在科大交女朋友之前基本是很少出门的,因为科大基本满足了日常生活所需,出门也基本是要去买特定的东西或者是和同学出去聚餐之类。1 `; K6 f( C/ x: b
有了女朋友之后出门的频率大大增加,但最多也就是一周两三次,去了很多以前不怎么去的地方,吃了很多以前没吃过的东西。
! V% ^( C0 M& g2 H3 K+ x$ d3 n6 B但四年下来,还是有很多想去而没有去的地方,比如毕业前一直想去的西贡市区以及很多郊野公园,也有很多想吃而没有吃过的东西。甚至是大名鼎鼎的兰桂坊,我也只是在毕业前和几个同学去了一次,而且们他中有几个人也是第一次去。
% z9 s5 ]. n$ Y1 [当然了,可能很多商院的同学是常去的。虽然爱不爱出门这点主要看人,但科大的地理条件确实为“出门”这件事设定了一定的门槛,不像城大、理工等学校就在市中心,可以随时出去感受香港的社会和文化。
8 N. Y3 [3 m9 v5 b6 W N! x我认识的很多同学都觉得四年里下山太少,没有充分体验香港的文化。2 L9 p5 A* }: |) E
当然啦,从另一方面来讲,学生出门少也反应出学校设施比较完善。
W& n7 G4 r% M1 S有多个不同位置的餐厅,一个超市,不收费的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室内外游泳池、乒乓球场、羽毛球场、壁球场、攀岩设备、健身房等等等等。+ j5 ]; h1 r+ u) \* M7 e( O# }' J
图书馆新建的learning commons好像期中以后就是24小时开放的。. p8 K! h* ?) W+ O0 f$ p7 M. \
4、关于学业# i" y* V1 ^5 k' \/ o" o, J
科大的英文名是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但又有两个别名,分别是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tress and Tension和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uicide and Tragedy。
; u8 n g0 P9 ?$ T8 L) B不得不说科大的学业压力是非常大的,回忆一下,我几乎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说的这里,不得不秀一下科大的海景图书馆,有时学习疲惫尤其是在准备final到怀疑人生之时,远眺海景,也算是一种减压修心的途径了。, y2 H$ t) m3 N# A( v2 L/ Q! G$ d
有时候在落地的海景玻璃前面看书也不会觉的累,面对的清水湾的点点白帆发呆也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 |% u' `) ^# U- u/ T4 x. `
% x8 b* O; e6 K6 j, \8 R % R( w; ^' d* F+ |0 I! x
科大图书馆里面设施丰富,不但有个人讨论自习室,还会有影碟放映机以及艺术博览、历史展览等。" n& M% {8 J- K
学习的区域也很大,就算到期末考试的时候,也是可以找得到座位的,不过还是需要早起学习才可以。
4 q N* g: t* ^3 S \6 h离校之际,一个人在lg1坐了一夜。
: G% f" k* _- H3 {+ \10 点钟还挺热闹,到了3点左右,就只剩几个人了。2 V; s* f: H" G+ r
我不想睡,想要尽可能记住些什么,却不知道想记住什么。
7 a- M$ U- p* G我收起电脑,离开外边的圆桌,买了一罐咖啡坐进snack bar 看我借的书。; n* e" `6 b) a5 z7 W+ b, v
看累了,我小心地朝四周看了看,没什么人,终于勇敢地斜躺到沙发上。 6 _0 c8 K/ [- G3 S
“偶尔也想在图书馆里不看书 只是这样坐着 仔细感受它的存在”。
' D- l7 o# _* l# _5 \2 C, w4 u室内几乎没什么人了 我却没有一点儿害怕。
8 r; ]0 n2 u2 p“当我离开后 我绝不会再回来 因为科大 你太美了 却从来不属于任何人。” ! Y% i& c1 a3 O3 J s$ f
到后来连想法也没有了,我就这样静静地看着玻璃窗外。2 }( [4 i* v4 I1 K, \# \- A1 C
从没有星星的无边黑暗 一直看到晨光微露 日出海面。
# `, G: s" g7 R0 I- D
4 I3 I) o, M. n1 v! l , D, ^/ S- u$ J- S. z6 `, U
关于校园内的生活,还有一些想要补充的:
0 M$ ^' O6 Z9 M4 m+ E1)科大的运动设施特别棒!是不可多得的福利!海边大操场、两个游泳池、好多健身房,各种球场,只要你爱运动,这些设施的大门都为你而开!喜欢健身和运动的朋友真是感觉到了天堂一般。+ E' I o, L F% v# W( k
5 W! s7 {( Z$ |5 O 7 [5 v7 b( ?3 k" R3 Z) O( L; p
2)科大精神我非常喜欢:We are one!团结、互助、学业第一!作为研究生,除了科研能力,科大还很重视培养我们的教学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做助教的机会来和学生沟通,体会教学相长,这些对以后的职业发展都很有帮助。: k% l& `$ A) l
二、校外生活篇
- |' L x* Z p4 j: }& a
) D# y% }) h# _& y6 a关于美食
5 S$ f9 t6 G1 P5 p8 j; Z吃腻了学校食堂怎么办呢?答案是下山!不用去很远,坑口、宝林就有挺多好吃的。3 r7 X! G# H- l
我一般喜欢自己出去吃,所以吃的都比较便宜。$ L h! w" f* ? r& T
谭仔三哥的米线、美心和吉野家的小火锅价格都不高,但是冬天吃就是很爽。
) @( k6 P# I! Z- i, q稍微贵一些的茶木、牛角都很不错(btw,如果想吃牛角,还是推荐去尖沙咀的牛角(只有这家有自助选项),花的少吃得饱。)。$ M( P( {0 s7 N, ~, H
小巴站附近的桃园粥面尤其推荐,他家周一到周五有18.8的菠萝油+饮料的组合,好吃到爆炸!$ J/ B+ v, y- M' l$ j' o7 h8 b
从小区步行两分钟便到Tko Gateway商场(前称厚德商场),内有一条美食街,超过20间小食店。星巴克咖啡店、百佳咖啡餐厅(Pokka Cafe)和元气寿司等等应有尽有。还有Tko鲜活街市,照顾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摊档提供一应俱全的货品,包括新鲜肉类、鲜鱼、活家禽等等。3 }6 }6 ], z; b: i, d9 Q+ {
( @) @8 i$ f5 s" W, x& {
6 } |4 x8 Q) A( r2 m0 ]: ]3 n
关于购物生活+ x2 J) o( ^* f5 k: Y/ x
住在东港城仿佛就是被各大商场环绕,楼下就是一个很大的东港城商场,附近还有TKO Gateway商场,海悦豪园商场,百佳超级市场等等,购物逛街都十分便捷。
T0 i& d0 f* q$ H3 j7 P* p7 D- J另外,如果这些都逛腻了,那也只需坐1站地铁到达将军澳站,便又可去到一个拥有超过40万平方呎的PopCorn高档商场。里面设有supermarket,过百间的食肆饭店,包括中菜、点心、日式、泰式、素食、甜品,每天都可以吃到不重样的~还有护肤品店,服饰店,大型电影院等。平日里可以和朋友们一起来逛吃逛吃买买买,是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
3 S& _" o( ?) S6 w6 F3 J2 r* {& o0 @! d7 e

3 ^. u# a* O8 Z! u v0 N关于运动休闲6 A+ |" \( M3 M
喜欢运动的同学们也有福了,可以去到位于将军澳培成路的坑口体育馆锻炼身体。
$ m5 `* M$ K/ G) `, O在我的印象中,馆内有8个羽毛球场、2个篮球场和2个排球场,1个面积大约为三百多平方的健身室以及1条约150米的室内缓跑径,室内还配有男、女更衣室及洗手间(设有畅通易达洗手间)。不过校外的运动场所还是收费的,大部分同学还是选择去校内免费的健身房进行锻炼。
9 K3 Q& Y7 T9 b) g( _3 l
3 k& Q! }% K: {7 H( o9 r6 A! ^
& o7 h6 @$ J0 z/ a' v' S; r- H三、职业发展篇5 p2 x4 H% \0 a3 }+ g
2 E1 L8 D. o! G; u( m
到了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这同样也是被问到最多的问题。
. h/ p! L: K# \1 e& G3 l& z( \念了MSc回内地是不是不好找工作?请问如何把MSc当做跳板申请PhD?: z, s# C& H1 b# L# s& W
就业" a/ U+ E& P+ e2 y
首先MSc的学生具有一个天然优势,那就是两次秋招一次春招的机会。
0 H- F4 S2 w/ ~( K第一次秋招是刚入学十一二月份的时候,海量公司发布招聘信息,不要以为自己刚入学什么都不会就不能去面试,面试讲究的是技巧,如果能将自己的优势最大程度发挥出来,本科的积累、入学两三个月学到的知识以及面试前的刷题足够帮助一部分人拿到心怡的offer,可能有人问,哎呀是不是就少数极其优秀的人拿到了呢?事实是那时候拿到offer的人不在少数,笔者班上就有数十人。
* m$ L5 R' Z. @" z第二次春招是第二年二三月份,春招一般为补录去年秋招没招满的岗位,因此需求较小,这里也不赘述。
. v% h R( A9 K) |第三次秋招就是第二年十一二月份,这里要解释一下为何已毕业还能参加秋招,因为香港的大学毕业证会选择在毕业典礼上发放,时间一般为十二月份,七月份虽然能称作毕业但只有结课证明或者毕业证明,可以用此证明回内地留学生办公室办理学历认证,公司同样认可,对于那时候还没找到工作的同学而言,他们仍未毕业,所以可以参加十一二月份的秋招,算作应届生,到那个时候就应该拿出十分的功力去追求自己心仪的岗位了。
. x9 f' N3 Q# n因为我对其他领域不是特别了解,所以下面只围绕互联网领域的就业展开讲。3 A9 Q) p' U, R4 N3 Y
IT/互联网公司的去向一般是BAT等一二线大厂,岗位有算法/开发/数据分析。2 ~# v1 v. p; X# c& A g
比如,2020年入学的话,可以在入学前参加2020年的秋招(针对2019届毕业的秋招),以及2021年的春招(针对2021届毕业的春招),至于2021年的秋招,一般是面向2020届的毕业生,投递简历是否有效的问题要具体看公司。
& M# D1 ~* J1 @1 q( j+ v大部分人是在10月左右参加秋招,相当于前半年一边学习一边着手准备就业事宜(leetcode和面试题),第二年的2月春招也会参加,春招机会也很多,今年的宣讲会集中在春招阶段,我身边大部分同学都是在春招的时候收获最满意的offer的。+ _% r) T! a4 x$ R
BTW,关于肉身翻墙,相比境内这边有很多oppotunity,比如MSR的宣讲(本地主要面向非技术岗),Google的一些讨论会和邀请共进早餐(这个没去所以具体情况不清楚)之类的,都会有邮件告知,但据同学说拿offer的难度还是比US本地难出不少。
4 l7 K+ ?, |6 ^+ x2 H接下来,由于我认识较多ICDE专业的同学们,也像他们打探到了一些就业情况,其他的专业不了解也不做点评。不完全统计,ICDE班级总人数大约为40人,其中5-6人选择继续深造,30-32人选择就业,只有极个别人未找到心仪工作,有offer但拒绝。其中继续深造的学校有HKUST、SJTU、NTU,就业的去向有华为海思、台积电、高通、商汤、VIVO、英伟达、AMD、海康威视、香港应用研究院等等。5 c! \9 o5 E4 d/ Q
读博% r1 I8 P! s" f0 n
除此以外还有继续深造的同学,去向一般为香港,日本,美国等高校的PhD/MPhil/RA。1 |9 V, E- p6 p' a" m# s
科研的时间安排上有以下几点建议,时间上建议早点和老师说,例如,20年入学21年毕业,假如要申请21年秋季入学的PhD的话,21年的4/5月就是申请的DDL,在这之前和老师沟通好,在系统里提交申请就行了。
# } h. W# X, w& A2 k g8 L一般和大佬们接触的途径有:上课(平时成绩)和 independent project(小型科研项目)。讲一下后者,independent project一般是一些校企合作项目,有senior student(phd)在做,MSc的同学可以去小试牛刀,小则通过实验拿到一个领域的common sense,大则做出东西直接发paper。/ W, h+ C1 Y( F* K [) g
这里额外说一下,读博可以不局限于HKUST,香港别的学校都可以发邮件询问老师,比如PolyU、CityU等等,我的两个同学在入学后都找了PolyU的老师,经过将近一年的实习,最终也都拿到了offer。
3 d! `! u1 D) j3 c+ S( _因此,资源都是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只要有机会就应该去争取,即使最终碰壁,下一次只会更坚强,如果希望天上能掉馅饼,自己能捡漏,不建议非欧皇去尝试,俗气的引用一下罗曼罗兰的名言吧:“如果有人错过机会,多半不是机会没有到来,而是因为等待机会者没有看见机会到来,而且机会过来时,没有一伸手就抓住它。”9 w2 W* j* @- a8 @- v
其他
% B- P8 }+ f/ X- ]" h; @除了就业和读博两条路以外,还有一种选择是Research Assistant(RA),顾名思义,研究助理,可以称作在实验室实习吧,有部分老师在不确定你是否适合读博时,会选择让你做一年RA,如果他满意,第二年申请PhD,如果结果十分糟糕,你应当仔细思考是实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还是方向问题,因此RA给了那些想读博但不确定自己能否坚持的同学一个缓冲期,避免开始漫长的博士生涯后后悔至极却又无可奈何。$ h/ m5 d0 V+ o, `2 S3 A. [/ g) U
总结
9 [) y( ]4 p5 s: n
9 W' l' S; b4 _8 H; e1 q/ {1 y, T, P. `关于科大,我老早就从前辈和亲友的口中了解过她,这里在多年之前就是我的向往之所,首先最最向往的就是科大的环境,她依傍清水湾,立于山顶之上,居于山容海色之间,比起HK其他几所大学位置算偏僻,我就是喜欢这样的科大!0 |- V6 U, O6 K8 o! P4 \1 @0 u
另一向往的当然是科大强劲的师资力量、前沿的研究方向、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只要肯学肯问,每天都可以有收获!
9 E* d% v0 r: g我在刚满20的时候第一次来到科大,亲眼见过之后就坚定了要来这里的想法,一年之后我终于顺利入学,在这里有幸加入了一个非常团结和友爱的实验室,得到了很多很多的关照。: b: `8 `' b0 Y. ^$ c
科大的环境实在是太美了,平日走在校园里,抬眼便是山外青山楼外楼,人在画中行,一步一景。对我来说,大多数时候这些景都只入眼入心而未入相机,因为好看的想拍的有太多,必然无法都拍下来,也因为拍出来的总不如眼里看到的好看,便只在有闲情或是天气极好的时候会停下来拍一些照片。" o9 N$ V% _1 ~. J8 V
真正是,江山风月,闲者为主人。环境美是其一,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这里有那么多可爱的人!- l) C, I7 f6 [0 F9 O
能让更多的人认识科大,了解科大的氛围,领略科大的风采,是我的荣幸,我特别开心!
& @+ `0 y/ u `0 u1 o欢迎想来科大的同学们加入我们!我的照片表现的远不及科大美的十分之一,欢迎你亲自来看!0 j0 E: X3 _$ S6 r" k) O
导师背景
* W" O6 h7 w, \4 s- S3 k( h+ S. YHKUST(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硕士,武汉大学电子信息类学士。
- m# j. o6 @: {3 X7 m, gDIY完成研究生申请,方向为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 X' g0 M0 s9 H4 h7 w
收到包括HKUST,HKU,CUHK,NTU,KCL等硕士录取,专注以就业为导向的留学申请。7 {! g4 p% u; }% l& n% ~/ ?* ^* E8 b
擅长挖掘学生自身亮点,加工润色科研与工作经历。
( b* ?' i+ @7 H. ^* C# h曾帮助多位低GPA的同学挖掘自身亮点,获得dream school的offer。" _4 l2 ?: h B8 y. V4 H
目前在国内一线互联网大厂工作,拥有丰富的互联网行业求职经验和工作经历,会通过自身的工作经历以及科研经历为学生润色文书。 以上由AdmitWrite留学平台入驻导师分享,有问题,欢迎来平台找学长学姐们咨询~
- z0 I/ Z- w. [: A& V4 L- yAdmitWrite,知名互联网留学平台,留学界的Uber,已有超过1000名世界名校学长学姐入驻,实现美国TOP30,英国G5,澳洲八大等多个地区全名校覆盖。不管你是申请人文社科/商科/工科,还是申请理科/艺术/法学,在平台你都可以找到同专业名校学霸辅导。关注我不迷路,任何留学相关问题都可以私信 @AdmitWrite留学平台~7 n* f4 B {% z) _
) X1 H1 ^( N" F7 y$ [- z9 X$ A& S : |, B& c; z- [( i6 @' ~/ ?
本文来自AdmitWrite留学平台专栏——【海外名校申请经验】,专栏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申请经历,就读体验,专业前景,就业分析等。想看更多的申请经历以及就读体验,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