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你要从这个表面的问题看出或猜出你女儿真正想问的问题。这才是和青春期女孩讨论问题的真谛。
5 |4 q0 U0 R7 m! \( c* x0 _3 n/ P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个初三的孩子很显然是知道物理化学数学的意义的。她至少明白“为了能挣钱吃饭”,如果她真的是在理性思考,难道不知道挣钱吃饭是学习这些课程对她来说最基本的意义吗?沿着很多答主的思路去跟孩子解释它们的意义何在,很显然不是孩子想听的答案 - 这些答案她早就知道了。你跟他解释这些,在她看来只是一些毫无营养的重复,是一堆blah blah,一堆复读,甚至是一堆用来强迫她学习的思想压制。
6 D7 ?7 E8 o' w; R. u我猜,你女儿的问题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她太累并且得不到学习的乐趣。她在抱怨而不是在理性讨论。她希望得到的,是释放压力而不是获得答案,是你的共情而不是说教。
+ ?% P3 d/ {. T4 C所以你应该做的,首先是要肯定她的情绪,理解她的压力。很明确地告诉她你看到她很辛苦,也理解她会有一些困惑。多用共情的语气,少说一些“但是”,也不妨捡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和她一起抱怨两句(不要触及原则问题)。你要让她知道你是站在她这一边的而不是站在她的对立面的。让她先把你当成自己人,然后你不妨问问她在她心中什么才算是有意义。
. w5 l8 [: z- N- x, e' Z" Q切忌在她说出她所认知的“意义”之前直接用“但是”的语气说话。一上来就否定等于直接关闭了对话的大门,然后你后面就算是有一吨合情合理的话都不可能传达给她了。 V* L0 h+ |) c' N& m
当她开始和你探讨意义的问题的时候,她就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就可以听你说的话了。很简单,你认真倾听她,她就会感到认真倾听你是一种义务了。这时候你就可以慢慢地把你的看法说出来了。3 f, `/ K6 T' l' `! f- k! b; V
对绝大多数孩子,说什么“不能光用有用和没用和判断价值和意义,它还能锻炼思维,影响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没有用的。他们会觉得假大空,因为他们被灌输过很多次了。 C9 e& @0 I% ^" I4 `
从“以后上街买菜绝对不会用到”这个层面,初中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没有意义(英语有何意义?卖菜的又不是老外,语文有何意义?小学五年级就够用了,历史有何意义?买菜还需要知道大白菜的种植史吗?……)。但是她肯定不想将来只会上街买菜 - 如果只会买菜,她连买菜的钱都没有。最后可以让她明白,义务教育的每一门课,其意义就在于,等她有了更成熟的未来规划时,她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这些课程的学习给了她更多的自由去选择她认为有意义的生活。
3 l; L/ q/ Y- ^0 Q$ _" k. Y" W================3 ]: U" c8 n+ n) [
更新:看到很多人评论,说道如何去和孩子解释学习这些科目的意义。大家不外乎这三类:6 }, @9 ]! C8 z" s, H
* O* ]% n2 g# l. w- 数理化本身的重要性;
$ R, s3 _) D& \+ _) z, K" S - 数理化对你未来职业或实际生活的重要性
! f) N4 }, G) e5 T - 数理化对你逻辑思维或认知能力的重要性
1 H$ y9 m* K% e% w3 p$ \0 ` 没错,这些都很对。但这些恰恰是我认为不太必要大费口舌的。作为初三的孩子,不太可能不懂这些道理(否则家长和学校真的很失败了)。孩子懂这些道理还要质疑,说明孩子并不是想再听一遍。这里家长的共情和理解更加重要 - 让孩子感到安慰和宣泄。就像是评论区有一位说的,这里是要解决提问题的人而不是要解决问题。帮提问题的人消除负能量,建立兴趣、信心,问题自然而然就不再是问题了 - 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什么问题,而是提问的人心态出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