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在读,高中毕业的时候靠政策优惠拿过复旦offer9 Q/ [, v6 b( t: \( Y8 Y
我的建议是:不要来, I; U, P$ V6 v3 r9 y1 T" E5 O+ d
现在学校树洞里大家天天都讨论去北大,日本,北美做visiting或者exchange。(国外生活费自己掏),聊买学长姐做的课件(近500港币一份),聊出去做实习(btw我们学校的人嫌两万出头的月薪太低)。基本上你会明显感觉到大部分人家底都还可以。% {9 w6 V' y x: i7 t c
那有没有家里比较拮据的呢?有。但他们数量太少。有时候他们在讨论区emo起来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安慰…" l, M. a7 o3 L0 B8 b. P1 `
我高中的本地朋友上了大学之后周末活动是租游艇出海玩,是晚上在pub拿上千的酒当水喝,是考完试后买球鞋奖励自己。当然并不是说整个学校都是这种人,但在港大/ust你挺容易见到的(可能是我圈子问题?idk)0 E3 k+ G; F' F0 R# I
先不谈学校给你的奖学金够不够用。如果你本身家里经济情况比较紧张的话,在这群人里面生活四年你会很难受的。别人四年下来去了东京大学/UCB 做访问学生,认识了一群中产甚至更有钱的本地/留学生做未来人脉基本盘,可能还顺手去菲律宾支教甚至和教授做了research…上面这些很多活动你以为不用掏钱吗?* E- A5 ?/ T O+ t
观察小弟去了北大的初中/高中同学,我感觉他们的圈子学术氛围更浓,更有一种家国情怀。港大的人,不以改变世界为己任,反倒以在金融界割韭菜为荣。如果说复旦是“自由且无用”,那么港大就是“浮躁且肤浅”。整个学校讨论最多的就是哪个科目毕业生赚的多,谁又拿到了摩根大通的职位。学校内部有很严重的歧视风气,读会计作为平均起薪最低的同学(一万五千五百)的人已经成为每天一嘲的对象,读计量/环球金融的同学被人捧的比张翔还牛逼。。。8 l. Q Y2 e5 d
如果你本身家里条件还可以,也想在法律/商界/国外发展,那我觉得港三性价比是比清北高的。学校虽卷,但钱和资源是真的多,老师真的牛逼且照顾学生。但如果不是的话,别说清北复交,你就是随便一所中流985对比香港大学,你都不应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