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穷要不要因为港校承诺的全额奖学金而放弃清北复交呢?

[复制链接]
查看2622 | 回复20 | 2022-1-22 14: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本人的吃瓜经验,不要去港校。
+ B( m6 Q$ ~! K2 R: A4 P- Z" \港校看上去是给了全额奖学金了,但据说不够。那边只有第一年还是第一学期可以住学校宿舍,之后你就得自己找房子。香港的租金的价格是非常可怕的。据说香港那边如果得到学生会支持可以继续申请宿舍,但是这个得到支持的意思就是你的充分的接受学生会文化的PUA去做各种无聊的团体活动,然后去争取那么一个可能性,这个操作挺影响学习的,因为太浪费时间了。而且还仅仅是可能性。
& F( t1 |) ?: Q4 A" G8 e接下来是吃饭,香港的饭也是很贵的。当然你可以选择自己做饭,能便宜一点。当然如果自己做饭的话你的时间又去掉了一大截,影响学习。5 @  ~7 S! m" M" }. `
反正就是奖学金并不能cover你的房租和伙食费的,你还得自己补贴进去。这个补贴的费用可能就比你在大陆上学的全部学费+生活费还要贵了。
; X" l% N3 @& S- {- s% M相对来说选择一个大陆的学费比较低,食堂有那种五毛钱的菜(参考近期很火的清华学生一个月花300块的操作,很多学校有这种特困补助菜,五毛一份),获得的奖学金基本比较多的学校,再加上一定的勤工助学、当家教之类的,这样需要借的钱也不算多了。还有就是你在大陆上大学借钱大家可以接受,你去香港豪横了借钱亲戚可能不接受——没钱还跑那种贵地方浪,大家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会觉得你很虚荣,你在家族里面的牌面就彻底的坏了。% [* ^$ ]0 V2 K1 C- X
此外就是如果你能选上计算机,然后就拼命学,到了大二暑假,是可以找个实习的,一般一个月也有4000了,这是一笔巨款了。
置和浊 | 2022-1-22 21: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本人的吃瓜经验,不要去港校。& D8 a& \- P! y9 ?
港校看上去是给了全额奖学金了,但据说不够。那边只有第一年还是第一学期可以住学校宿舍,之后你就得自己找房子。香港的租金的价格是非常可怕的。据说香港那边如果得到学生会支持可以继续申请宿舍,但是这个得到支持的意思就是你的充分的接受学生会文化的PUA去做各种无聊的团体活动,然后去争取那么一个可能性,这个操作挺影响学习的,因为太浪费时间了。而且还仅仅是可能性。
* j) T( H! R* t9 B接下来是吃饭,香港的饭也是很贵的。当然你可以选择自己做饭,能便宜一点。当然如果自己做饭的话你的时间又去掉了一大截,影响学习。5 n' P$ H" W5 k! b0 \
反正就是奖学金并不能cover你的房租和伙食费的,你还得自己补贴进去。这个补贴的费用可能就比你在大陆上学的全部学费+生活费还要贵了。8 F; X. x6 f- a+ Z
相对来说选择一个大陆的学费比较低,食堂有那种五毛钱的菜(参考近期很火的清华学生一个月花300块的操作,很多学校有这种特困补助菜,五毛一份),获得的奖学金基本比较多的学校,再加上一定的勤工助学、当家教之类的,这样需要借的钱也不算多了。还有就是你在大陆上大学借钱大家可以接受,你去香港豪横了借钱亲戚可能不接受——没钱还跑那种贵地方浪,大家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会觉得你很虚荣,你在家族里面的牌面就彻底的坏了。1 I! h3 [8 E/ f1 U) M% D6 P1 g
此外就是如果你能选上计算机,然后就拼命学,到了大二暑假,是可以找个实习的,一般一个月也有4000了,这是一笔巨款了。
柏拉图兔票 | 2022-1-23 07: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结论:不建议去港校。
6 H+ @) A3 J7 g2 O& L. }1 k9 g9 |说说我自己相关的一些经历供参考。/ u) o7 A/ q6 P; U7 H
家里祖辈农民。
% g, `- H) c3 G6 J7 _$ [我00年代初上的南方某985,当时亲哥也在北方的某985上大三,农村家庭供养两个大学生压力极大,后来国家推出助学贷款,解决了学费问题,自己在学校图书馆做兼职+校外兼职解决了生活费问题,学期末还能有钱带回家(虽然不多)。据我所知,现在的各种奖学金助学金比我上学时的覆盖面和支持力度更大。5 A" _  u9 {$ a9 P/ q4 y! I* i
如果你能上清北复交,大胆去上,国家和学校都不会让你失学,自己再勤快一点,日子还能过得不错,但不要和同学比较,不要想太奢侈。6 d; x3 i/ P0 e* p: u5 T' ]3 Y
现在我夫人在香港读博士,花费比我在国内读博士的学费生活费高了一倍不止,租房更是内地宿舍的十倍;学校给的ra,一年工资不到30w港币(约24w人民币),租房吃饭下来所剩无几。. }) F8 Y. [3 Q7 I
如果港校能给你四年超过100万港币的奖学金,我建议你可以尝试,否则建议研究生出去。% q/ l5 R# t# ^
贫困问题,如果在社会主义解决不了,别妄图资本主义能帮你解决。
9 x7 y% k7 q( t3 d9 Y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凌筱瑶瑶vd | 2022-1-23 16: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北复交的文化,尤其清和交,对家境偏差的同学更友好。  P" d5 j! _" b3 R& F8 X5 W
以清华为例,由于学校面积过大,课业压力不小以及理工科普遍偏宅,大家往往没有太多消费机会和欲望。而另一方面,学校食堂有补助,有勤工俭学提供助学金,故而基本每个学生都可以轻松覆盖日常开销的,最大化的弱化了本身经济条件的差异。
9 ^6 i! k5 @6 m2 F: K- _而且很少见过谁因为某人家条件好点,就过度高看他/她一眼。女生找对象亦然,只会嫌你笨最多嫌你丑很少嫌你穷。这相比于香港这种以金融业为主偏浮躁的城市氛围,对穷人家孩子算是十分友好了。8 A7 Y* ^3 v: i- U0 B8 N
在香港你可能因为家里条件一般无法参与最低限度的社交娱乐活动导致离群少朋,无法争取更好的刷新履历机会以至职业学术发展上受制于人,或迷失自己的定位存在感严重缺失。对于你来说,这些问题在国内高校相对都会好一些。
一星陨落 | 2022-1-23 2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港大在读,高中毕业的时候靠政策优惠拿过复旦offer9 Q/ [, v6 b( t: \( Y8 Y
我的建议是:不要来, I; U, P$ V6 v3 r9 y1 T" E5 O+ d
现在学校树洞里大家天天都讨论去北大,日本,北美做visiting或者exchange。(国外生活费自己掏),聊买学长姐做的课件(近500港币一份),聊出去做实习(btw我们学校的人嫌两万出头的月薪太低)。基本上你会明显感觉到大部分人家底都还可以。% {9 w6 V' y  x: i7 t  c
那有没有家里比较拮据的呢?有。但他们数量太少。有时候他们在讨论区emo起来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安慰…" l, M. a7 o3 L0 B8 b. P1 `
我高中的本地朋友上了大学之后周末活动是租游艇出海玩,是晚上在pub拿上千的酒当水喝,是考完试后买球鞋奖励自己。当然并不是说整个学校都是这种人,但在港大/ust你挺容易见到的(可能是我圈子问题?idk)0 E3 k+ G; F' F0 R# I
先不谈学校给你的奖学金够不够用。如果你本身家里经济情况比较紧张的话,在这群人里面生活四年你会很难受的。别人四年下来去了东京大学/UCB 做访问学生,认识了一群中产甚至更有钱的本地/留学生做未来人脉基本盘,可能还顺手去菲律宾支教甚至和教授做了research…上面这些很多活动你以为不用掏钱吗?* E- A5 ?/ T  O+ t
观察小弟去了北大的初中/高中同学,我感觉他们的圈子学术氛围更浓,更有一种家国情怀。港大的人,不以改变世界为己任,反倒以在金融界割韭菜为荣。如果说复旦是“自由且无用”,那么港大就是“浮躁且肤浅”。整个学校讨论最多的就是哪个科目毕业生赚的多,谁又拿到了摩根大通的职位。学校内部有很严重的歧视风气,读会计作为平均起薪最低的同学(一万五千五百)的人已经成为每天一嘲的对象,读计量/环球金融的同学被人捧的比张翔还牛逼。。。8 l. Q  Y2 e5 d
如果你本身家里条件还可以,也想在法律/商界/国外发展,那我觉得港三性价比是比清北高的。学校虽卷,但钱和资源是真的多,老师真的牛逼且照顾学生。但如果不是的话,别说清北复交,你就是随便一所中流985对比香港大学,你都不应该来。
繁澕落浕该 | 2022-1-24 03: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陈跃红老师讲过一个他当北大某省招生组组长时候的故事:一个女孩,高考前跟北大谈好,北大给了降30分录取的优惠,结果成绩出来,省文科高考状元!港大给了60万奖学金,女孩的父亲对北大招生老师说:我只是一个基层公务员,一辈子也没有挣到60万。让孩子去了港大。结果,港大只提供一年宿舍,以后只能租房,月租金6000—8000港币,租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子,三年租金就把一半奖学金花掉了。加上生活费、教材费(国内大学教材很便宜,港大走的西方体系,大学教材巨贵),再考虑文化差异,60万奖学金的吸引力显然下降。孩子从港大退学复读,北大又给了降分40分录取的优惠。结果第二年孩子又是省文科状元,如愿进入北大。她开创了全国两个第一:第一个复读的省高考状元;第一个两次成为高考状元的考生。
; c  `- t. r) {" a北大一年学费5000多,住宿费1000,生活费如果省着点花每月1500能解决。如果家庭困难,学校有多种帮扶渠道,保证学生完成学业是没有问题的。总的来说,对比香港的高校,家庭困难更适合上清北。
全球变冷全h | 2022-1-24 11: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港大大三会计金融在读。
8 Z* t7 ?# C6 s% [; d我现在住的舍堂一个学期8000港币,一年撑死了17000港币。 3 k; J" W7 d0 q
舍堂已经住了三年了,不出意外的话可能会住满四年。学校只能保证第一年肯定能有宿舍住,第二年要申请,如果不申请很热门舍堂,比如说在校内的太古或者李国贤舍堂,申请成功的比例我个人感觉一半以上吧。
, b/ x  c8 }' C$ S6 r  ^" j学费是18万港币每年,生活费的话,看个人,我身边的小伙伴大概一个月花5000hkd 就已经过的很滋润了。 学校有很多餐厅,人均大概30/50hkd 一顿饭的样子,伙食很不错。
3 @7 t; e9 l' x" n. q! p( o实习生工资的话,一般是一个月一万港币出头一点。毕业之后普通的工作第一个月工资最差也有20k,但是得自己租房,房租可能就得8000+一个月了。(香港这边工资的确很高……)
4 T8 {' e* H. i" Y供参考。
云的希望酝 | 2022-1-24 13: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为底层穷人家庭纯靠自己奋斗的孩子,我劝你出去,而且是读本科的时候就出去,否则以后人到中年再后悔就晚了。& A# x4 ]! i. J$ l* ^
虽然大多数回答都是不建议去港校,且说的似乎也都有道理。但是他们都选择性地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事实:题主家里穷啊
  v; v2 Y: |) Q- v: ^& a" g$ Z穷人跨越阶层有多难?贫民窟女孩的名校之路贫穷这个词,真的很让人心酸,我相信很多知乎上的成功人士,活着成功人士的子女们,真的理解不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也理解不了没有任何家庭助力,全靠自己奋斗的辛酸。* @6 R+ ]- h& I7 o7 Z
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讲究血缘,人脉,资源的社会里,穷人一无所有。即便靠着自己的努力,上了清华北大,又能如何?/ a: n2 c$ g$ j; i4 N: j8 P: W. X
疲于奔命,半生辛劳,为一个户口,为一间老破小的房子,不敢请假,不敢辞职,不敢生病,还要面对赡养父母,教育儿女,更甚之扶持兄弟姐妹的重任,问问你自己,扛得住吗?
2 \) i1 {* L4 f这个前提还是你娶了个与你水平相当,活着家世比你好的妻子,如果换了家世与你相当,水准却比你更差的,那你的辛苦还要再乘以2,再问问你自己,扛得住吗?
" x5 M" v7 U  h6 W2 Y" S) J3 X7 F不可否认,中国目前就是盛世,盛世意味着你不会缺衣少食,更意味着市场容量已经被既得利益者们瓜分殆尽,他们靠血缘,靠联姻,让还没得急爬上去的所有人,永远的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但生活还是如此操蛋」的社会里,欢喜着,绝望着
# ?& [* R; J4 a6 M8 f+ t  O所以作为没有占据任何生产资料的底层穷人,有run的机会而不run,是不是傻
9 C. J2 ^5 z" L' E9 G6 Y! @% P2 {不可否认读书能够改变命运,尤其是像题主这样学习优异的,你留在国内,生活只是相对变的不那么操蛋而已,但出国,读本科,读研,读博,然后留在国外,起码你不必为一个户口百般权衡,不会因为几十平的老破小耗尽一生,不必为孩子的教育操碎心,不必十几年如一日996。1 Y& Z% L+ g4 o$ O5 K9 L
相反,你可以有两三层的小洋楼,会有两三辆不算好但也不坏的车,周末会与妻子孩子牵着狗去草地上晒晒太阳,至少那是一种相对体面的中产或者知识精英该有的生活。
* D; _' _" L7 b1 I3 m而在国内,只要你不是开了大挂,慧眼独具找了家字节跳动这样的公司,且在创业初期就进入团队,或者能力人品相貌被某领导看重招婿,基本上,一辈子,你还是会惶惶不可终日,到那时,你是否会后悔当年拒绝港校伸给你的橄榄枝。
. {. ^* N* B( z; m/ C: V当然,可能很多人会说,本科毕业依然可以出国读硕士读博士,我只想跟你说,不一样的,人的思想都是对本科的认同感最高。
; i" h- P/ p- U- `0 j1 r4 h就像我,即便在国外待了几年,依然会有不适应感,因为我本科所接受的并不是西方英文体系下的教育,我对此并没有太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所以,我选择了回国,在时代的浪潮里继续卷。
. O1 h. ^) ~/ B: u可题主你不同,你还未开始你的本科生涯,你的思维,你的归属感,认同感都还未完全定型。完全可以选择离开这个内卷的地方,开始另一段你之前根本没有尝试过,或者尝试了也无法获得的人生
8 l! g. ^7 A" l' e: N1 x/ y我时常好为人师地给知乎的小朋友说,要好好读书,读书才能改变底层穷人的命运,但其实我没说全。读书最高的境界绝不是为了考上什么有名的大学或者得到多高的薪水,而是拥有随时离开这个赌局的筹码和本钱,拥有资格对赌局上的规则说no,说fuck you,说bye bye! O2 b$ m5 {/ d$ q$ U. |
生活其实就是赌局,破局的只有两种办法:
- g6 ~9 _. E% b, y/ G2 g第一种是拼命努力,遵守并超越规则,成为最强的那一波赢得胜利,目前看很难,赢面太小了;第二种是直接掀牌桌走人,完全不遵守规则。乍一看,后者完全没胜算,可现实生活里,敢掀牌桌的都赢的盆满钵满,老老实实遵守规则的输的体无完肤。  n3 p2 g: v: B4 b. W
我期望自己做后者,可我做不到,或者我曾经能做到也有机会做到,但因为出身底层,父母亲友都是谨小慎微,遵守规则但又做的差劲的人,没有人可以告诉我,还有掀牌桌这个选项。我勤勤恳恳,拼命努力,也只不过是成为了一个在既定规则下做的还算不错的人,仅此而已。
% C/ f4 l; f7 G8 R1 |& j. w+ I0 l说句实话,同为底层穷人家靠自己拼命读书爬出来的孩子,我是无比羡慕题主的,至少现在有这么多的人告诉你应该怎样,还有我在这里冒着被删帖的风险,给你说这些真心话。
1 b6 J; `5 d3 U1 Q" a不仅如此,西方社会对港校的认可度是远高于内地学校的,无论你信不信,香港的教育本来就是英式的,相比于内地学校,去那里读本科,你与西方社会才会是真正的无缝衔接,西方社会对你的接纳程度也会更高,因为你们都有同样的文化认同
. b2 @$ I' `3 @# x$ ~; I9 F我说这些并不是教你不爱国,而是对于穷人家的孩子,很多时候你没有太多选择,你的一生中可能也就是那么一两次机会,如果不拼命抓住,那么一生无望
1 n7 a* `4 O( ~; N: p就像我自己也很爱国的,甚至中国在我心中的地位是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替代的,但是作为一个拼命从底层爬出来的穷人家孩子,虽然我的生活比之前好了许多,但还是有诸多艰难,依然难以企及年幼时心中的理想与自由。
( F6 j( B; J7 R2 H3 [3 m$ \" ]最后,希望题主遵从自己内心,做出让自己日后想起都不会后悔的决定吧。
1 P: Z8 t6 d( f5 U4 d0 u& Y; c7 L<hr/>我是一涵学姐,留学考研区资深佛系答主,欢迎关注我~2 ]6 x) z" d1 T7 t0 L& w
如果需要详细指导和个性化规划,请走付费咨询,五星好评答主。现在也开通了语音咨询,有复杂问题可以直接电话慢慢聊
无止境游走靡 | 2022-1-24 21: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在被大学录取后,还收到过港校的邀请,包学费和基础生活费,并且一年报销一次来回机票,还有其它一些优惠,记不太清楚了,洋洋洒洒一页多的优惠政策。香港过来的面试官告诉我,不大手大脚,一年还能攒下点钱。也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总之是政策特别好,诚意十足。
0 ]% I& l0 D( p* r1 V7 i怎么被选中的一直是个谜,反正刚入校,到了登记注册交学费的环节,学校说先别交钱,香港那边学校选中你了,听说香港那边不要学费生活费,我就糊里糊涂地去面试了,也通过了。在签协议的环节,我突然反悔了。(大家千万别学我)) V4 s; _( }( ^, v6 m: C
我那时已经入校了,很喜欢母校的学术氛围,喜欢自己的专业,去了港大就要转专业。另外,我直觉不喜欢香港的环境,对大陆人的歧视啊,住房拥挤之类的。
/ y  W  p6 A6 w如今,我对提问者想说两句。一,进了清北复交,不用担心学费,各种奖学金、助学金、低息贷款,助你轻松毕业,不会像国外毕业后还助学贷款还上大几年。二,目前大陆的大城市发展势头是超过香港的,香港的高效务实值得我们肯定,但不可否认它失去了传统的垄断优势,并且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影响了它的发展。
哈喽美女W | 2022-1-24 22: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的成绩确实也够清北复交,估计你跟学校说你的情况,学校也会帮助你的。
5 l0 t2 E( ]4 e3 g4 B不知道你是去哪所港校。香港有八所大学,第一梯队的是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如果你以后是想继续去国外进修,在香港读书的一个好处是英文教材和英文授课,提早适应。
! d/ z7 m! p- ~' }另外就是以我当年的经历,我感觉在香港的大学评奖学金什么的都还比较公正公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