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穷人更容易做出糟糕决策?

[复制链接]
查看9345 | 回复19 | 2022-1-19 10: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几个点:
6 N! X6 p! W# `' t! Z7 z1 w: d1,穷人选择面少,比如投资,有很多相对好的决策,由于资金门槛,穷人没资格参与。
- L- n  S5 e2 i5 s4 V" R2,很多人是由于重要决策失误变穷了。
7 G# ^9 ?- J" F/ u2 V/ }8 K3,信息源少的人,更容易被忽悠的人或者更容易从众的人胜率低。
0 {: ]9 ]3 A- r- x9 P% n: D4,在投机行为中,即使所有人单局胜率一致,也是筹码多的人总胜率高,因为不易被击穿。; o4 Q) b/ `8 t3 I  Q/ r
5,社会资源和人脉层次较低的人,更容易遇到背叛,因为背叛的代价低。1 N* y; P2 F8 s# @" ?% W; Y. W
6,资源少的人,难以分散和对冲风险。& I) z& e: Y& J+ ]: ^6 y# h& |! Q: E, f' p
7,缺少资源和时间投入到自我能力提升的人,更容易依赖生活经验,而不是理性进行决策。
# S+ g/ V7 X% Q; X/ T以上。7 Z( q2 L; y6 ~- n( s+ M$ O) s
仅供参考。
一助一愿 | 2022-1-19 18: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几个点:( Q9 {4 I3 `% n8 _+ e1 Z
1,穷人选择面少,比如投资,有很多相对好的决策,由于资金门槛,穷人没资格参与。' r! g* F' P5 W6 ?
2,很多人是由于重要决策失误变穷了。6 K3 ]7 X* ]# j
3,信息源少的人,更容易被忽悠的人或者更容易从众的人胜率低。
% T% I, I7 I6 u" s0 }$ ?0 R4,在投机行为中,即使所有人单局胜率一致,也是筹码多的人总胜率高,因为不易被击穿。3 K; {# m! o6 U1 \3 D7 V8 u
5,社会资源和人脉层次较低的人,更容易遇到背叛,因为背叛的代价低。
; Y2 h2 C) W7 B. D2 z/ D6,资源少的人,难以分散和对冲风险。
$ U' m# d" A) X8 l, k7,缺少资源和时间投入到自我能力提升的人,更容易依赖生活经验,而不是理性进行决策。
& `; J& C( n9 `7 n+ I以上。
0 q; F, R1 u& p& y仅供参考。
歧路吟路v | 2022-1-19 23: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差和智力支持的缺少9 T  }; y( p" y
举个例子6 }3 v% y  U7 e$ C/ _3 f/ n
刘邦西进的时候,打不过秦军,不知道怎么解决军粮等问题
  b5 D" i; a9 f然后郦食其主动上门,帮他刺杀了秦国县令,然后拿下了重要军事基地南阳
& y* T5 M2 i3 H! c4 [" f没有郦食其之前,刘邦关于这个事情做什么决策都是错的,不过好在他没做决策,就天天找妹子洗脚了$ \7 f+ u' w& l, I' G
才有了后来的胜利
2 c; ~4 o9 ]% r) H假如刘邦还是那个亭长,郦食其不可能给他这个信息
7 x4 j: T0 l: d! _  [5 ~  ]  Y+ O这信息差就是穷人吃亏的地方
9 j) r+ ?" J- g$ i1 D  ]3 _再说一个同时有信息差和智力支持的例子
  j( e: N2 i$ N* J% l1 q4 I我买了某公司的股票,亏的一塌糊涂; e, _$ {5 i  S. q0 h
结果恰好这个公司的高管找我做设计* l6 B& E1 o; x
我收了设计费之后就抱怨了一下在他们公司亏的钱4 x2 `' {  H- H4 U- A) B9 [- V7 |
人家告诉我,你应该买基金,这股票你玩不了2 ^2 t% a7 }) k, [5 Q4 p: X% u
然后巴拉巴拉分析了一通- {3 g# ]& }3 b/ b
买不买基金另说,我是知道了他不赞同我买他们公司的股票,而且还知道了为什么不能买
9 e3 T1 r" o+ X$ O6 `2 \如果我没收他的设计费,我就不会知道这个信息& G& z% J' R9 ]/ Z6 J0 s' u
也不会得到他的智力支持
2 m- {  `1 p. A: R. |5 |收不到设计费的设计师就是穷人
6 ]8 R5 B! b$ ^8 ~. t1 ]收到设计费的设计师就稍微有点钱的
7 ^, Y# B5 s# O稍微有点钱的反而会比没钱的人得到的信息更多
6 ?6 y! v6 W) ]7 p2 a! E5 c! `虽然这个信息不知道真假,但是你得到了5 p' R1 \" m; f* I8 T7 ~
你分得清信息的可靠性,你就配得上更高的财富# w/ L7 ~( {# h& g& u* `+ y6 b
你分不清信息的真假,你就配不上自己现在的财富
$ S/ o, k* ?0 J) |这就是社会的规律
+ `0 L. U3 k+ u) L' o是有钱人得到的信息更多,但是不一定能决策正确
: o. v' T3 I4 D- Z% Y  I+ k4 `* B穷人的信息少点,做正确决策更难,但是未必决策不对
. O0 D- k' M: Y9 Z* t: C7 s# ^总的来说还是你的选择决定了你是否配得上你的财富
- }/ A5 V& k& B( C9 |6 J( b. Z如果配不上,你会财富下降
* x& U1 m* W$ J3 e$ U3 s8 ?如果配得上,你会财富维持/ e7 W* T6 C2 @
如果超越,你会越来越富裕
海南宇龙啡 | 2022-1-20 05: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名无关系、无背景的职场小白,我们常常渴望逆袭,于是我们努力工作,但这样就足够了吗?
不是。你越努力,往往会陷入越贫穷的状态。那么,贫穷与忙碌背后,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解决问题的核心关键点到底在哪里?如何才能实现职业生涯的正循环状态?0 f+ O% U- |, h; U9 o
本文将着力解决以下 4 个问题:
4 U8 g# R: z4 ~% Y1 \
    寒门弟子真的有逆袭的机会吗?穷人思维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有了钱就一定能解决问题吗?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穷忙问题?: ?8 c! n4 S% P( Z: Q
一、寒门再难出贵子,因为贫穷是祖传的7 r, W# c+ c% b  P. z/ c# x
5 J" w$ L1 F+ t6 S0 O% ~
几年前,网上有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叫《寒门再难出贵子》。文章讲的是一群将要毕业的大学生进入银行实习,以及后来出路的事情。不出所料,那些没有背景的学生,最终没有实现留在银行的愿望,而有背景的人早已被内定。8 l4 |8 x3 R2 l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以非常极端的方式反对无关系、无背景的人进国企的,因为在这样以裙带为基础构建的人际圈中,普通人无论再怎么努力都无法获得同等待遇(技术性极强的单位可以区别对待),这样的事情早已是司空见惯。你不属于那个圈子的人,即使有一天进去了,也依然会视为一个圈外人。
- r  G6 Q' D' [+ p; F  v所以,对于没有背景和关系的普通人来说,选择进入靠能力吃饭的外企或优质民营企业,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靠自己的能力实现命运的逆袭,也可以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5 ^8 x9 _+ L, G* B- f
但是在现实中,这样的寒门逆袭的事情往往很少。绝大多数人依然在重蹈他人覆辙,沿着一条又一条失败的道路,曲折前行。- k$ r% \+ z: ~. X+ `% u# x
你会看到,原本贫穷的人,进入社会之后,会依然贫穷(相应的例子就不举了,大家可以看看自己身边人的例子,非常普遍);而那些富有家庭的孩子,会得到更多的资源,让他们变得更加富有(我们可以看一下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的王健林父子,典型的「老子英雄儿好汉」)。, I6 c- D- K! ?: N5 Q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你经历了哪些思维上的转变?
2 H2 w% U9 F. Q3 M6 X8 G我一直以为我以往所坚持的思维都是正确的,我坚定地认为,对于贫穷家庭的孩子来说,只要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进入以能力为衡量标准的圈子,就可以实现命运逆袭(因为我本身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5 l& V. C* z7 R/ ]: E但直到看了一本叫《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书,我的这种想法彻底改变了。. P9 T6 |8 M9 Y1 [9 W; V$ Z; e
对寒门弟子来说,95% 以上的可能会世袭祖辈的贫穷,这辈子也别指望摘掉「屌丝」的帽子。/ f2 o. {0 r$ Z' S# b, D2 j
二、「穷人思维」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 G: {( h4 H$ ~0 [/ ~- s) T
2 }% N5 k* Z) y- E) G4 B' L9 S6 }为什么穷人会一直穷?仅仅是因为他们缺钱,所以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了吗?2 S! f8 d/ Z: W6 @2 G0 y
真相并非如此。/ c1 b4 J4 D9 A
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穷人到底是怎样思考的。
: t* V) b' S2 _8 W* n在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几个概念:) p1 t- K9 S: J! m0 @+ i8 C
1. 稀缺
4 O' y3 }9 {2 |' ?5 @" p指「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 Y5 v7 G) d9 s/ I
比如,你手头上拥有 1 万元存款,但遇到急事,需要 5 万元救急,你会出现金钱上的稀缺。
. M0 {& J3 D9 b再比如,领导交给你一大堆任务,至少得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完成,而他却只给了你 3 天的时间,你就会出现时间上的稀缺。以此类推。7 M) B# ]; o3 v; k6 `
2. 稀缺心态% l7 K+ k% C$ _4 S# K6 x5 M
在稀缺状态下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你缺什么,这种所缺乏的东西就会在潜意识里牢牢俘获你的注意力,并改变你的思维方式,影响你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7 y. W. m! Y6 f2 }5 @) V/ Q比如,你原本想好好挑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不想再走弯路了,但在缺钱的压力下(比如下个星期就要付房租),你可能会放弃这种想法,转而随便选择一份工作(比如电话销售)。尽管这份工作并不适合你,但可以解燃眉之急。
+ G; \$ ~: B% H9 X: n$ ?3 d相反,不缺钱的人,则会花时间认真挑选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7 L' @  F5 S  y. c% F
3. 带宽
: m. i- P2 r6 p- t' c( `. J: Q3 S即心智的容量,也就是同一时间内我们思考问题的数量。其包括两种能力: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
5 I+ {. |# X1 p" ^7 P在稀缺状态下,我们的带宽往往是降低的,因为被眼下的紧急事务占据了。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思考就会缺乏前瞻性。
7 B! l" Q# E" L0 H. R! l比如,在选择工作时,前瞻性的思考逻辑应该是:! @- d8 q- {0 {# E( [8 g2 C) v
(1)这份工作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我的优势?) m% `+ \) M. ]: m  b* X1 K* Y/ P
(2)它能够给我带来怎样的能力提升?+ z( r6 O; ]/ L% S; L
(3)这家公司的晋升空间怎么样?是否值得长期发展?% H. ]- u5 n+ X! r% H6 p. R
(4)这家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如何?是否是一个值得加入的平台?
( G5 j; s1 o, t" m(5)我是否认可这家公司的价值理念,能否融入这家公司?8 `) ~) P- {2 F1 T- m9 Z& O5 A' U
而在缺钱、下个月就要付房租的情况下,你只会关心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这份工作的薪水有多少?能否够我支付房租?
' {! G, r# g$ d4. 管窥
' B; T% _% K4 ~* R即短视,以极窄的视野去看待和思考问题,从而让我们忽略了其他可能更重要、更长远的事情。
# ~$ m' G; c0 F1 p8 \- x比如,我们为了生计而选择一份电话销售的工作,但你可能不会想到,6 个月之后再次跳槽时,这份工作会为你的职业发展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  f/ f1 l* U. V, {9 V
同样,只考虑薪水而不考虑其他因素(比如优势匹配度、晋升空间、公司/行业选择等等),也属于典型的管窥(短视)表现。( 具体可看下图。)
+ Q: q" G$ ~. q5 u3 f8 Z: m" i( H9 j1 @1 r, M* I
为什么穷人更容易做出糟糕决策?-1.jpg ! }% S2 E- a% u* e
5. 认知能力3 N( {3 v  M) m
我们解决问题、获得信息、进行分析和决策的能力。这属于智商的一部分。稀缺状态下,会导致我们的认知能力的下降(即智商降低)。如前例所述,当他有时间回顾自己从事电话销售的这一经历时,他自己都会觉得这种选择很蠢。/ c: w+ R- t6 _1 x' g
事实上,对于我们所咨询过的绝大多数客户而言,当他们在回顾既往的工作经历时,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当时的选择并不明智,并为此而后悔。这属于典型的由于稀缺而导致的智商降低状态下做出的短视行为,并在现实工作中屡见不鲜。* U3 V3 Q3 ^7 _: R. d
6. 执行控制力  ^0 A; w( [5 K2 `
我们管理自身的能力,包括计划、关注、行动和控制。在稀缺状态下,我们的执行控制力也会下降。' D3 i8 ?7 Z) I4 E8 I" a9 P
比如,在职场上你往往会发现,那些对工作抱怨越多、越不满意、天天想着要换工作的人,往往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他们很难通过高效的计划及执行来改变现状。/ o5 N$ A* U+ \* R7 o- W, m
7. 杂耍
+ k4 g3 U9 z& F6 ]  O# L时刻忙于处理紧急事务的状态。你就像一个杂技演员,马不停蹄地处理一项又一项的紧急任务,从而导致你更没有时间来思考重要的事情。
3 u9 W$ s. E( _/ ^你刚刚辞去了一份十分糟糕的工作,再也不想重复那种工作状态,于是希望好好规划一下未来的职业生涯。但你下个月要交房租了,要用到钱;好朋友要结婚了,又要准备礼金;晚上睡觉不小心冻着了,去一趟医院又要花去你几百块;手机欠费了,又要充话费……
3 r9 W) y' I: R. u总是有各种各样紧急的事情进入你的视线,你无法摆脱,于是,你又在思考着得抓紧时间再找一份工作,投了一个星期的简历都没有得到回应,于是你着急了。好不容易有一份电话销售的工作,要不要接?算了,急用钱,接吧。以后的职业生涯怎么办?先不管了,以后再说吧!
6 ]4 m. Z' k  ?' E! b8. 借用
5 U/ f4 u+ Q; B4 ^也可以理解为透支,无论时间还是金钱,皆可以透支。在稀缺状态下,我们可以通过借用来应对突发事件,但从长远来看,会进一步加剧稀缺的状态。
3 A' r0 l( Y# e$ h比如,你每个月薪水 3000 块,是个月光族,只够养活自己,但某一天家人突然生病,需要 5000 块救急,但你没钱,只能从信用卡上透支。眼下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你下个月就要把这笔贷款还掉,到时候你缺钱的状态会变得更加紧急,你的日子会过得更加拮据。7 z* Z/ X$ C) H1 j- D+ Y- r5 i' q
9. 余闲; x& h3 M9 u  G* c0 N( q
我们可以用来支配的多余资源。余闲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可以让你有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4 ]0 U8 K9 L, ~' L3 E$ y" Q; X: [
比如,当我们手头上拥有 10 万元存款时,即使当下因病急需支出 5 万元,我们依然可以游刃有余,从容应对。当手头的工作只需要 3 天就能完成、但领导却给了你一周的时间期限时,你就不必承受那么大的压力。当我们拥有过硬的一技之长时,就不怕因为找不到工作而随便接受一份稳定但并没有前途的工作。
/ b" u# G. j2 Y9 c) O" G10. 稀缺陷阱
2 F  E( O9 C- j  t当你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或加剧稀缺的形成时,这种行为就是稀缺陷阱。
* Q0 C- K. a  D, c0 P比如,当你因为要付房租而随便选择一份电话销售的工作时,一旦这份工作不适合你,你半年或一年后再次跳槽,就会跳入早就埋下的陷阱,因为用人单位会根据你以往电话销售的工作经验,只会给你销售方面的 offer,你想转行的想法也最终无法实现。而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拥有余闲,这样才能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时候的缓冲机制。) m5 ]8 O/ L# T# Y) r3 l- e8 T
各种类型的稀缺(无论是缺钱还是缺时间)都有着相同的组合元素:管窥、借用、余闲缺乏、带宽负担。尤其是管窥心态,会让你搁置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付出了太多的精力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
/ Z7 b* ^- G9 q4 H+ a) _0 U" W「稀缺,不仅仅会令我们入不敷出,不知如何分配资源,而且还会让我们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手足无措。稀缺会使人变笨,变得更加冲动。我们不得不在流体智力和执行控制力被减弱的情况下,依靠更为有限的脑力去勉强度日。生活,就这样变得举步维艰起来。」——稀缺,p76。
! L9 S- y5 U2 M/ y2 n我们可以用一张图来表现穷人的思维方式:
5 v, |' U1 L. Y$ X0 ]6 `- H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7 x* [6 w+ C1 O0 d+ x8 k% r
七夕前七天七t | 2022-1-20 06: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本末倒置了,穷是结果,不是原因,就是因为老是做出糟糕决策所以才穷,如果事事洞察天机,那大概率是富可敌国,不信看看那些富豪们10年20年前的预言,很多都是预言帝8 I7 {0 W0 @, ^# p
至于为什么容易做出糟糕决策,简单来说就是一,独立思考能力不够,比如很多人很喜欢高赞答案,热门自媒体的评述,信以为真,觉得共同富裕就是房价崩盘,他的收入翻几倍。二,性格软弱,不敢直面现实,不敢去承认现实没有那么美好,也不敢承认自己没有那么牛逼,把责任都怪罪到他人和社会身上,比如城里人都继承了城里的房子,可以少奋斗N年,我过得不好就是因为我不是生在城里。三,知识面太窄,这个和第一点一样,容易人云亦云,例子也懒得举了。3 }7 l$ E6 L7 I# V5 j# M5 U
大多数人都是线性思维,而且是线性的不能再线性了,例子很多,比如很多人认为喝青汁健康,用水果敷在脸上就可以保湿,吃玛卡可以壮阳,这些就是线性思维,只要脑子多转一个弯就知道,典型智商税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也不继续举了,看看电话诈骗现在猖獗的情况就知道了,这个世界大多数人是真的蠢,拿最常见的高考物理来检测一个人的逻辑思维的话,大多数人高考物理是到不了120分的(这还是这几年物理高考越来越简单的结果)
狂暴的星星 | 2022-1-20 18: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怕了你了,原来蚊子浴当代还有,我不说话了。
明哥喜欢萌妹子 | 2022-1-21 00: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穷人的容错率极低,王思聪亏几十个亿有父母兜底,穷人亏几十万估计要跳楼,所以穷人的决策显得非常保守而且短视。
望江月 | 2022-1-21 05: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穷人更容易做出糟糕决策?-1.jpg " e0 A7 T( r/ O; `1 w
因为穷,于是没有钱
2 P$ P+ a( H5 H3 Q6 c# ~" t4 C) G! q( j没有钱,那么就要意味着风险损失的承受能力极低! y( f$ H: ^: L0 i+ n) @
有钱人一次错误决策损失的钱并不会影响太多
' T/ k3 Q  D# G) Y至少不会导致它为明天的吃喝发愁8 p* t7 Q' @' p- h+ p* Y; O0 q
而穷人损失一块钱都是钱! Y5 x$ m( {+ P
这个时候,他会选择最稳妥,花钱最少的,甚至不花钱的。* R3 V" J( F  M8 \: D: s0 t; m6 y
同样穷人是不知道如何用钱赚钱,只会一点点去省钱,一点点去赚钱。: Q/ \4 l1 e$ B
它不知道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只知道干一天活,赚一天钱& p& ]4 v4 a+ {, e
例如有些人办事不走流程直接送钱,虽然说,送钱不一定能办成事,很多人可能要送一年的钱或者礼物,才能让对方办成事) ^; w3 v/ Y, i% {& K8 b1 ?
甚至有些人送礼不是办事,而是万一有事的时候对方眼睛暂时失明一下
% z; R  n8 s, E7 P0 I& N/ d5 X8 c而这对于穷人就是,不知道能得到什么,不明确收益,但是付出却是明确的。, E; }$ d% V: r1 d
除了少数人,大多数人不是天然明白得失,更多人是学习过来的。
; b# ]# y8 d3 P# p. B再穷人的世界里,身边人周围人都很少做这种不知道明确收益还付出的。4 L+ d1 n: o" B) E) P2 D
例如穷人生病了,不去看病,那么迟一天就省一天钱,可以拿去满足基本吃穿
0 m6 [2 [+ g6 U2 c5 X5 A% X至于说迟一天变成重症,这是不明确的,谁说一定呢?
" @/ F* f- S& m% h0 E但是对于有钱人,这种风险必须要消除,因为一旦生病,一天损失很多钱。  J: n2 K, n4 L. a* T8 O3 X7 N: b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说到底是因为治病真的很花钱
- F6 q% \: S) N* P) B有钱人看个大病都可能不算什么花钱
; P: r6 C3 U! [/ w) a" d# x穷人可能买个感冒药都要心疼。3 H+ l! M# ?7 X, C' ]% F
而这种每一次基于风险判断的又会一次次放大,一次次限制影响决策。
生物张卫华 | 2022-1-21 07: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穷人更容易做出糟糕决策?-1.jpg , u' Q$ w/ D1 n( b
不知大家听说过李勇和潘石屹的故事没?讲述的是潘石屹和李勇一起南下打拼的事情,同样的贫苦的出身,但两个人的最终命运却天差地别,借用李勇的话:“一起走深圳闯海南,一起挑过红砖,同吃过一盒饭,同喝过一瓶水。现在:潘石屹成了亿万富翁,我在潘石屹的工地当小工。
% i& o9 }8 ]4 L$ F+ o4 U+ u同出身,不同命!潘石屹成为了顶级富豪,而李勇呢,与潘总的财富相比,显然沦为了“穷人”。. I  h' `" x2 A8 A
大家都乐于探究潘石屹是如何实现逆袭的,却很少有人分析李勇是如何成为穷人的?我认为,成功人走过的路值得学习,而失败者掉入的坑,更值得我们深思。
, g, l/ S( y' M0 P7 C# k穷人和富人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思维。5 S0 C" F, [! R. j
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结果定义成就,通俗的讲,成就即财富。7 s% A2 Z7 @; }6 q; a/ n
穷是结果,那人是怎么变穷的,那是他们背后的思维在“作怪”。我整理了穷人常见的三大“总以为”思维,看哪一条戳中了你的心?
. ~6 J% a# Y; z* X9 ?" g# r1、总以为自己做不到
. d. W4 k7 A: K谁都想成为富人,但很多人忍受不了成为富人的苦。“三分钟热度”“半途而废”“自甘堕落”说的就是这类人。5 n* v6 N6 h) p( c1 O+ M; O) {8 ^
他们想做,但还没坚持多久,就给自己盖棺定论“我做不到!”再用阿Q精神来腐蚀自己。* Q3 u& s$ I: ]2 X4 t
因为“总以为自己做不到”的心理,才会有社会的普遍现象:总有人干着最累的活,却拿到很少的收入。
1 `3 R( l0 V% }4 T# Z) I; w* c3 n2、总以为付出马上有回报
0 ~$ X4 F* z& O6 l% g5 X* D! A谁都想不劳而获,或者付出很少,获得更多的回报,但事实呢,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回报一定有成倍的付出。
7 V5 B( t% N( o穷人往往有短视心态,一般会做出3种糟糕的决策:7 U: z' a; z6 G$ H- W
1)做错的事(短时间高回报高风险)3 u( q3 j0 F1 A) \. m
2)做对的事(短期看不到回报,选择不做或中途停止)9 s0 \4 ]* S6 t5 N8 k/ Y" l$ s4 M
3)不敢做对的事(有风险,短期看不到回报,长期有高的回报)
  s) F1 M. T3 R复利效应表明,只要付出,一定有回报。但有个前提,付出需要足够多,才能从量变引发质变,回报才能看得到。
4 x! T- f2 ?2 Q2 A3 \! f3、总以为世界不会变; V: }" p: z: e1 ^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你如果满足于现在的生活状态,选择安逸自乐,你选择了停滞不前,但别人却在加速奔跑,等待你的结果就是退步。你的自满自足的平衡感,总有一天被打破。
0 F( I1 Q6 q% {7 t! S/ M选择安于现状,最终被时代淘汰的企业,这样的例子不计其数,如柯达胶卷,诺基亚手机。这个理论复制到人的个体,同样适用。1 p; S( p: \% ?) j
以上是我总结的三大穷人思维,那如果摆脱这样的思维,就能成为富人了吗?哪有那么简单,当你转变思维后,还要落实到行动上,通过行动去改变结果,随着时间的积累,产生复利效应,你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w/ K, y$ K0 G4 l, h3 V2 Q5 e# U
写在最后# @; v) B% C* M$ U
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要承认3个事实:
. N' B' |4 a; y% ]1 U7 y世界的变化,比你想象要快,请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 e: A, r; o! @$ g. z
想活的更好,不要给自己设限,请做好“取乎其上,得乎其中”的目标管理。
% u. i; Y" o+ t: g# o要比别人看的更远,永远做对的事情,请时刻提升个人的认知水平。
姚大傻巢 | 2022-1-21 13: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的我,不论在什么时候,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做出的决策都是最错误的决定。以至于穷困潦倒。
$ ]: S" `1 U$ Z6 E. U后来我经过思考,认为根本原因就在于两个字。信息。
( e' ~' o; ^6 G9 V社会的本质,就是信息的流动和获取。比如医生,通过各种验血,心电图,磁共振来掌握你身体的信息,然后判断你身体的状况,判断你的疾病,给你用药。
& S& A3 j( G6 y9 X+ b2 G政府收集各种社会经济数据判断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然后制定基本国策。0 Z$ J* b" m* j' j; \
一切的根源,在于你掌握的信息量的多少,还有你对信息的整合,分析和使用。
3 v  @& T7 m# Y3 S0 c9 F' Q7 ]% h我们这个社会的最根本的本质,包括人,都可以概括成信息。
, f9 Z: Q: U. j' ]2 A- r先说信息的获取,富人在信息获取上天然就具有优势,有能量点的富人,和省里的几个大领导吃顿饭,就能获取无数信息,一般点的富人,和市里的领导吃顿饭,也能获取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富人和富人之间也相互交换信息。. n: A  T8 }" ~) D1 b9 g/ j! a
为什么私人会所这么火?一切都是为了信息的交流和沟通。
! T1 E+ O! q5 l而穷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少的可怜,信息闭塞。
, b# a/ \0 K4 S9 o( E( D( x更要命的是,大部分人没有主动去收集和利用信息的意识!这是穷人和富人最大的区别!
" k9 D4 n% N+ t" j4 _  h/ @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填志愿。很多人都是根据自己爱好随便填一个自己喜欢的,或者在父母的逼迫下,选一个父母认为好的。5 z0 M. {% [, @3 R/ m
但是这些父母几乎很少去搜集各类高校的专业信息,教师的学历结构,五年来的就业率和发展前途,未来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社会对该学校该专业的认可度,等等,很少有人进行专业的信息获取和收集并进行量化的数据分析。& m, l2 o' Y4 \% z6 }& v
穷人相比富人,获取信息有很大的难度,手段很有限。
, {; {3 x7 C) j但是好在毛教员已经给我们把路指的清清楚楚,那就是实地调查研究,他特别重视社会调查,喊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口号。大家可以看看他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寻乌调查》,真的是社会调查工作的典范。1 H$ I3 B2 z9 Z& y5 f
所以当一个穷人需要做出一个决定的时候,先不要着急,一定要脚踏实地做详细的社会调查,尽可能多的获取事件背后的信息。哪怕和周围的人多聊一聊,你都能受到不一样的启发。
) O" F) t, [: E$ V! E3 v1 Q( t很多信息,情报其实都是公开的,就看你愿不愿意做有心人,去收集整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就是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之间的能力。
1 }0 W' n5 c0 z0 u  a/ {当然,收集资料和信息只是跨出了第一步,很多人说了,我收集了这么多信息,最后还是选错了,或者这么多信息,看得我头昏脑涨,不知道怎么判断。
  z1 c4 G2 C8 B- m" p( H这里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信息的利用。因为现代社会信息复杂无比,有真有假,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甚至很多根本就是别人放出来的谣言。
, j& B6 H4 G  Y4 A$ F所以这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非常重要。如何处理信息这里需要学习专业的知识,也需要社会实践,几句话讲不完。
1 m; j( N- Y4 `6 J7 @: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423698228008714240">总得来说,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你获取、处理信息并付诸实践的能力。9 @, |' b6 M+ M1 {
穷人由于出身等原因,没有获取信息的渠道,没有深度获取信息的习惯和想法,很多时候都是凭借感觉来做决定,但是这种决定往往是错误的,这又导致他们更穷,最后陷入恶性循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8

金钱

0

收听

2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