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这是还沉迷在“当爸爸的心态”里无法自拔。) C g) v* n E8 b9 G, g3 q2 A) {
$ V2 z& V$ Z, g
- c, @( @) [* |在王教授眼里,学生就是他的“儿子”,毕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 l$ l$ j1 k
因此,我给你的你必须得接受,我不给你的你不能抢。
; ?0 c, K& ~' ~! @) |+ e6 [而且,作为儿子“孝顺”爸爸是个义务,所以学生有义务帮导师按摩、洗衣服、送饭。
! Y% t: i7 r5 ?' r% y$ i王攀长期使唤陶崇园送饭,做与教学科研无关的事;经常叫他到家里给自己按摩放松。[1] 再加上王教授各种“兴趣”广泛——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各种运动无所不能,而且还有跟学生互相“按摩”的癖好。 q8 c& M0 k, H6 e* f
作为他的学生,能拒绝给他捧场吗?8 V% o; R) \& H4 {/ E% x6 j
日复一日地折腾,没人受得了,最后,“儿子”受不了,人没了。& ]9 n v8 y, r1 h
王教授不仅“白发人送黑发人”——失去了一个百依百顺的“儿子”,还被大家给钉在了“无良导师”的耻辱柱上。5 `! s; s! q, ~2 b6 }" f
王导师当然觉得自己冤枉了!% j1 R' x T* v
因为他“家破人亡”啊!他的“好儿子”没了啊!他的投资全打水漂了!
* h& Z* t7 C* Y4 W! f5 M) i“好儿子”可不好找啊!王教授也是费尽心机,千挑万选才找了这么一个“好苗子”。1 d. R" I4 D2 \) Z% q" @( N% P
王攀强调,他并不是因为陶崇园有多么出众而一眼挑中了他,"他看上去不起眼,胆子小,比较封闭,没有攻击性。"[2] 王教授自己可是“有备而来”,他明白“儿子”是特殊人才,所以他得找一个“胆子小,比较封闭,没有攻击性”。+ `2 }, p, Y, ?& \7 Y& P6 v/ ?
如果找个“脾气冲的”,那多半是要跟“王爸爸”闹掰,甚至“极限一换一的”。1 k9 E6 D/ W0 K9 o7 \; f
王爸爸要找个好儿子,可不是要找个搏击对练。
+ ^$ c. c$ `3 |替王攀按摩的学生,不只陶崇园一个。"我们在调查的时候,有些同学直接说很恶心、很反感,非常不情愿。"金宏伟说,"那些同学不乐意,可能直接翻脸走了。王攀拿那类学生没辙,人家就没事儿。陶崇园恰恰是属于胆子有点小,还有点善良的,一想自己没毕业呢,别得罪老师,按摩就按摩吧。他其实也不乐意,但屈从了。"[3] 可惜,陶崇园是个好学生,是一贯听话的,这也是他最后不幸的原因之一。9 |4 s, l2 ]& E# k$ g, ]) Q
各位同学也要吸取教训,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强调“要听话、要服从”,结果导致很多学生面对各种侵权,抱着“忍一时风平浪静”的心态。
; B6 h0 a. [. W: U. P% @6 }可对于王教授这种人来说,你越是忍让,他就越是得寸进尺,最后你就再没有让步的余地。% s6 q) d& Z u1 \
当然,这是个“痼疾”,人的性格习惯很难改变,老实说,我本人也是进了单位之后,被领导和老同志们各种“教育”后才明白的,学生们没有社会经验,又处于学校的封闭社会里,感觉自己随时都被导师们拿捏,很多人是硬气不起来的。8 q, ?6 E4 e8 K; h8 p
但是,假如遇到了这种事,各位一定要积极行动,要记住生命永远是最宝贵的,你轻易放弃同时也是放弃了维权的机会,只有家人会痛苦。! l( A3 e* x$ G" f7 z. C2 |+ I8 B- P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4 Z" s; L8 g5 |- q c
你把手里的最后一张牌打了,你就一无所有,可是那些伤害你的人还会卷土重来。
# d y/ K, A' \ d! ]- \& H5 }* w+ A: n0 R$ B, @; J7 M! s7 i3 q8 k8 h
; x: s( w& ]8 y8 [3 P* f- z要主动起来,做好各种证据(录音、记录、材料)的留存,积极跟家长进行沟通,寻求法律帮助,如果你证据充分,在专业律师面前“王爸爸”也就是个“跳梁小丑”而已。% w; _" i7 V8 G0 d; S
当然,这件事到此还没有完。
0 [+ a( A7 W' A* @5 N1 P6 Q与王攀共事十多年的退休老教授邬梅主张"尽快恢复王攀老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邬教授难掩对学校的失望:"既然依法治国,对方提起了诉讼,那这边应诉就好。王攀老师律师请好了,律师费也付了,为什么压着不让他打官司呢?"她说,王攀老师忍了三年,没有乱说话,一直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问题,现在是"忍无可忍"了。王攀在一旁频频点头。[4] 从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想跟王教授一样当“爸爸”的可能还不止他一个。3 a4 c7 G$ s. w+ c
部分教授都抱着跟他一样的想法,认为这“徒工”一样的做法,是正常的!: b' B. i- p$ x
在目前的情况下,导师对学生有绝对的主导权,学生一旦进了实验室,就在没有“二次选择”机会,学生想要毕业就要听任导师摆布,甚至有些导师形成了小圈子,学生如果真的“破罐破摔”,他们就放言“让你在学术圈子里混不下去”。3 H! F7 T# j! V0 y2 c3 @
导师的权利无限大,而却没有力量制衡他们履行责任与义务。, y4 \: a! o* I/ o+ H
这就使很多学生的处境非常不好,部分导师的实验室甚至实行比“996”更残酷的工作制度,而且要知道,你给pdd打工,公司要给你酬劳。你给导师打工,导师给你的只是你原来应有的毕业权利,于是,学生们就真的变成了“学徒”。
: i5 f( z" Z/ D
! k1 j, s8 P8 Z u5 x i. @
2 |7 o! z, N# D! T! m6 a
想要悲剧不再发生,只靠舆论监督绝对不够,一定要把“王爸爸”们给彻彻底底地制裁到不能翻身。
2 t w+ y6 q. W9 u- _如同之前虐待孩子的幼儿园教师被取消教师资格,大学导师们也应该建立“退出机制”,至少像王教授这种违反师德、侵害人身权利的应该被永久禁止进入导师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