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之前的答案中阐述过一个观点,就是中国人的智商呈现地域均匀分布。也就是说,各个省份的人智商没有显著差异。在教育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同比例的人的个人能力也大致相同。. f- p1 t! H1 C* _( Y
以北京和山东为例。北京教育资源两极分化严重,好的在全国都算第一梯队(西城、海淀),差的则连山东最贫困的鲁西南都远远不如。而山东教育资源较为平均,没有明显落后的地区,每年北大清华招生组去河北招生一般直奔衡中石二,去河南直奔郑外郸一,但去山东他们就懵圈了,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山东全省前100会在哪个高中冒出来。如果按整个省的平均值计算,北京和山东的教育资源是差不多的。5 ~) a- K/ ]& w9 m5 f1 \3 O
(图为2015年山东高考理科前55名,每个人的高中几乎都不重样,出现最多的也才五次而已。可见山东高中教育资源的平均,没有明显的超级中学,但每所高中都很强)
+ K) {+ ]: C! C
8 a( }5 ^( p) f" c. v
6 W" W t6 m# u) L按照上述观点,北京的0.1%和山东的0.1%实力差不多,北京的1%和山东的1%实力差不多,北京的10%和山东的10%实力差不多,北京的30%和山东的30%实力差不多。
4 K- C- h6 P* h2 m那么北京的投档线为什么会比较低?这个直接看下图就可以解释(注:山东考生正好是北京的10倍)
5 b$ p5 W# n% S也就是说,北京的考生可以用更低的排名百分比,上相同的学校。比如进了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山东考生是全省1%考进来的,北京考生是全省5%考进来的,那肯定是山东考生要强一些。! i+ ^- {, m9 ?3 f8 J7 w) j; r
" c( @" h% R1 B; X
% t# f/ a+ v2 K为什么?
( ]9 W( Q7 z( K" L, x, b# s主要归结于两个原因。一个是北京的录取名额多,另一个是北京的考生总数少。3 c6 }% Q- ~8 Y. b* E+ C
录取名额多很好理解,各个大学,无论其是教育部直属、其它部委直属,还是本省所属,都会优先满足本地考生。在满足本地考生名额后,再满足外地考生名额。
$ j+ B( v* u; j& Z( a区别无非是教育部直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低一些,省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高一些,但无论如何,本地生源比例是肯定比其它单个省份生源比例高的。. f, y& x/ u( u8 q
即使是部属大学,也不是完全依靠教育部或其它部委的拨款,仍然有一部分财政需要本省负担。而省属大学,其财政完全由本省负担。民办大学财政则由学校自己负担。
/ M1 r9 ^ e# Y8 p9 Y ]8 x; b% J北京有92所大学,其中有很多都是名牌大学(985 211)。新中国最开始的六所全国重点大学(1954年),五所都在北京(另一所在哈尔滨)。而这些学校会给北京相对更多的名额。名额充裕了,自然就不需要排名那么靠前也能上好大学了。
% `. {. Q# R' T0 O2 x- z
9 d- v& c) G T7 I; v/ D ! J5 p% d6 `( N. v* C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各个大学都有对本地的优待,难道山东的大学没有给山东考生优惠,多分一些名额吗?为什么山东要排名很高才能上好大学?
$ ^8 z$ I7 y8 W/ d* H$ h其实是有的。譬如世界一流大学(副部级,招生代码10422)在山东高考普通批统招1753人(不算提前批、强基、特招等其它形式,下同)(不含威海校区)。世一大在其它省份的招生可能连山东的零头都赶不上。
$ b3 O. Q2 p/ Y1 j1 }8 w( y1 }# f" P/ c" {" |# n

' ?5 E; r- A4 l' s9 D省属大学就更别提了,恨不得所有名额全拿来招山东人。
# f' @4 U5 W0 t, D2 A8 l1 N- ^2 H3 t' v# T8 F
: c v7 _+ k5 S$ K0 F/ m3 C' B) Y/ j% S
# J0 |6 g/ \- ]9 {; Q 8 v3 f5 ~0 `+ T# B F, R/ ~
: V9 g5 S1 `* h$ j2 C) _2 q & c9 W- o) T3 ^( k0 }' J J9 W
本科院校因为全国总招生人数有限,所以还比较克制。到了大专层次,由于国家鼓励专科院校扩招,更是放飞自我,第一次看见临床医学一口气招512个的(虽然专科临床医学也只能去乡卫生所什么的,想更进一步只能想办法升本或考研)
: h) V9 L& i$ X5 f
- A V: o5 N4 k. B3 N2 w $ ] {- X$ q( H! ~3 z% @0 ~, c* E# H
问题就在于,山东的考生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一所本省大学的几千个本地名额,在山东的五十万大军面前,只是杯水车薪,在庞大的考生数量面前,显得弱小、可怜又无助。( O7 ^8 c, Y' |$ v
广东的情况也和山东类似。教育部直属985里,中山大学在广东理科招收足足2631人(实际投档2634人),华南理工理科招收2693人(实际投档2694人)。这只是一个理科而已,还没算文科呢。
, J& d9 ^% a0 \4 {3 g( E. Z1 l3 Z' x, ~7 W& ?* E5 G
6 ?+ m- i' g5 ?. y5 z
, Q# z; h0 \& C+ v; N8 _' X
5 G7 n" G$ [* [
省属大学就更不消说了,华南农业大学理科在本地的招生名额接近5000人。: o( K2 f4 a$ }( D
4 P: L5 d- N6 d5 l
! w' V; ]* [, o6 I! D6 i: k) L
但广东的考生总数比山东还多十万,有六十万嗷嗷待哺的考生。每个本地高校这几千个名额投进去,就好似泥牛入海、飞蛾扑火,登时无影无踪。这么庞大的本地招生数量,放在人口小省早就足以翻天覆地了,但在人口大省却只是沧海一粟。5 s- N9 N" Q2 j2 Q
北京的几所部属985、211,在北京本地招生一般也就是一两百人的规模。跟外地部属985动辄在本地招几千人相比,可以说是非常少了。 v7 E4 b$ `$ K l6 V0 W2 U
但是整个北京只有五万名考生,是山东的十分之一。这也就意味着在北京,只要一百个甚至几十个名额,就足以扭转乾坤,决定高考投档的胜负。
, m) u/ j. P1 o! h/ S( f8 }' s+ u/ d2 Q0 O/ X8 {
- m) [% u' ]: W4 }) r
北京招生最多的大学是民办三本北京城市学院(海跑),招生人数跟中山大学在广东的招生人数差不多。民办大学是没有拨款的,只能靠收取高额学费来维持学校运转,所以多收一个人就多赚一分钱。
3 R4 L: j9 N! T: x北京城市学院上面的是北京联合大学,是北京乃至全中国最弱的公办二本(当然比民办三本还是强得多)。在某些省份,因为联大被强行塞进本科一批凑数,再加上地理位置在北京,所以经常能收到很多一本线上好几十分的“高分考生”,结果来了发现连河池学院都不如,直接昏古七。# V/ s4 T5 _ B0 H1 [: R
4 r5 |5 u) p# Q. ~ $ @: J6 F" g1 n8 o- v
在北京投500个名额,就能满足1%的考生。但是在山东投500个名额,只能满足0.1%的考生。这就是考生总数对录取率的影响。0 r" u/ p: t7 V' k6 b9 ~* E
你可以观察那些高考容易的省份,基本都是人口小省。而高考困难的省份,则大多是人口大省。
, C# J% D% X5 h' ~山东的录取难度放在全国只能算中等水平。真正录取困难的,是像河北、河南、江西、广西这种考生数量多,而且本地没有985大学的省份。% V/ A+ m8 ]" n- {: a/ u" a
没有985大学,意味着只能靠本省211来照顾本地。河北是靠河北工业大学给本省4100个名额,河南是郑州大学给本省8700个名额,江西是南昌大学给本省4350个名额,广西是广西大学给本省3800个名额。当然这样的省份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8 | p/ H* G6 O
但是,211毕竟是211,和985的水平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缺乏优质本地大学会成为当地考生的梦魇,想去985的话就只能指望外地985大学给自己多施舍几个名额,人家想给就给,不想给就不给,名额的自主权完全不在自己手上。这就导致了这些省份的考生录取难度急剧上升。8 B2 m2 j5 }- \$ |
o; B/ P$ k# V" P, B' F/ y , Z! w8 J! F) C3 P1 G+ k
再强调一遍:相同排名比例下,不同省份考生的生源质量是大致相同的。录取分数线的不同是由各省录取名额的不同以及考生总数的不同决定的,和生源质量没有关系。+ }( k, C5 u7 \, B
8 k( o; U/ w4 T2 A* S
补充:
" Q; n# a q5 ~5 H4 F. V$ b! x评论区有人问了,你只放了山东和广东的数据,没放江苏的数据,是不是想瞒天过海?* f* b( m9 c G4 ], V+ o2 ?
r/ O: e2 W- s1 B% y& L; v7 A

7 X3 C$ U' J, T首先,我答案里经常用山东、广东、广西来举例,是因为我正好买了这三个省的志愿填报书,所以每个大学收多少个人可以随时查阅。+ B& r9 Q, b! \7 v, ?
但是你想要江苏的,也没有关系,我这也有。
9 Z( J4 N3 V/ {1 b这是教育部直属985南京大学,文理科加起来收739人。
( `4 j+ t- m7 _ L有人问了,那山东大学在山东招1753人,中山大学在广东招3309人,怎么南京大学在江苏就招这么点?
9 O6 V6 i" b C但是你要考虑到山东大学有6500人的总招生规模(总招生6500人包括高考统招和各种特殊计划,而前面说的1753人只包含普通批统招,不包含特殊计划,甚至连提前批的泰山学堂都没算),中山大学更是有8000人以上。南京大学只有3500人的总招生规模,里面还有一大块要挖给强基,留给高考统招的本来就不算多,能给江苏留出700多人已经尽力了。2 q& p! [* H, A3 u5 z' S. a
8 _& c' g& C- t+ }9 d

3 O6 N9 v, ]4 @* q
" K% \, m; S/ B9 m$ N* e- x* z / Z/ Q+ w3 ~9 V1 S( C#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南京大学在外地是怎么招生的呢?9 ~. X- c4 N) A: Z; y; l/ o
南京大学在山东只招60人。也就是说,要十几个这样的高考大省的名额加起来,才能赶上在江苏本地的名额。当然反过来,山东大学对江苏也是这样的。
* K7 k4 |( T- {. S3 H* t- N$ H
% X) T& F/ t1 V3 t/ |$ {8 S
8 P8 h9 `% O( [; Z6 B省属大学的优惠当然会比部属大学更大一些。( X. C& _! P$ Q7 B, n
: J% \# c8 C2 c( @4 `% q- d

- ?& S- V- S5 Z. M! U# ]江苏高考比较恶心的地方就是选测科目要求,400分双C照样喜提带专,350分双A+也只能望一本兴叹。不过考虑到这个恶心的制度明年就没有了,所以对后面的考生没有影响。
5 o4 |# f4 L2 X. g! T( i) Y9 c* b如果想看更多江苏招生的数据,可以直接登录
5 T' s! i( E& ? E把文件下载下来慢慢看。# h# M7 Q+ o/ U
因为江苏还有选测制度,所以想画山东那样的比例图是不太可能,毕竟一个人如果考了400分CC,你让我怎么办呢?不过因为江苏的大学是全国各省里最多的,有167所,所以江苏的本地录取名额比例会比山东更高一些,但依然有限。: X1 v! A& \9 r& p
别的省份的也可以举一反三,先上考试院官网看有没有招生计划,如果考试院网站上没有就上淘宝买本志愿书慢慢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