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的男主角属于严重误导年轻人的典范吗?

[复制链接]
查看1091 | 回复20 | 2022-1-17 16: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恰恰相反,金庸笔下的江湖,实则揭示了老套而残酷的社会规则。6 x8 N# f' k6 R  M2 n4 i
想要在江湖中实现阶级跃升,无非就几个途径,第一,拿到最优质的的学术资源,即高深的武学秘籍,比如九阴九阳、《葵花宝典》,第二,出身好或至少得是关系户,有时是师门显赫,有时是家学渊源。第三,天赋高,人聪明,万一你是脑子不太灵光的郭靖,起码也得踏实勤勉、三更灯火五更鸡地苦学苦练。: ^' K1 Z: a6 e; Y  c# ~
所以你看张无忌、杨过、令狐冲、胡斐、袁承志、乔峰、虚竹、段誉、陈家洛、石破天的大佬成长之路,基本满足了上述两个甚至三个条件。你觉得概率小,试着把这些小说换成《马化腾传》、《马云传》……就会发现,成功的顶级大佬不就是万中无一的小概率事件?成功的道路很多时候,不全看个人奋斗,也看历史进程、时势使然甚至运命所归。% l% S( i* o( e6 S3 t% E
现实中资源的惨烈竞争,关系户和富二代权二代的先发优势,恰恰就是小说中的真实写照,腾讯在艰难的时候,有IDG和盈科数码雪中送炭,但多少互联网公司撑不到那一步就垮了,这是运作,也是运气。郭靖遇到洪七公,固然运气好,但也离不开黄蓉的运作。
6 i: ]; e" ~1 W0 d! F$ g$ e我们说金庸的小说是成人童话,因为其浪漫之处在于,获得这些宝贵资源的钥匙,并不是通过蝇营狗苟、尔虞我诈的手段,很多时候,则是依赖于主角身上最可贵的品质。
' |8 P# j% ^9 a& Z5 ~3 P你觉得张无忌撞到武林秘籍是偶然,金庸先生告诉你,你得先千里送不悔,再给老猿医治,才能拿到《九阳真经》,你得在爆炸时挡在小昭前面,才能知道要如何看到乾坤大挪移羊皮纸上的字迹。2 A) E; Y$ f; s. ]) g
你觉得杨过学到打狗棒法、遇到大雕也是偶然,金庸告诉你,你得当一个守信重诺、急人危困的大丈夫,洪七公黄蓉才会对你青眼有加。你得提醒雕兄巨蟒之厄,雕兄才会教你独孤求败练剑的法门。
4 u9 J7 Z6 Q0 d) w+ E7 T% D2 r你觉得虚竹、段誉运气更是好得没话说,金庸先生还说了,虚竹你得先善意提醒段延庆以防堕了丁春秋的伎俩,才能解开珍珑棋局。段誉也得善良心诚,方能拿到凌波微步北冥神功,至于六脉神剑——那本来就是家学渊源好么?
5 {3 P( w1 T. Y* ]! {同理,还有性情淳朴仁善的石破天、狄云……最不热衷于江湖名利的人,反而能拿到最顶配的资源。, [  G* @0 |  C; c: _( t3 i" J/ E
这是金庸先生留给读者最温柔的善意,你要做一个不负于国民、不负于己的仁侠之士,最起码,你得是一个俯仰无愧的好人,一旦如此,因缘果报,全天下都会来帮你。* o8 @  O/ Z% o* ]3 _6 W1 t% g
但是现实中,成功的钥匙真是“善良”吗?不,起码世俗上的成功不是,所以金庸先生留下了《鹿鼎记》,他提醒你,世俗上的成功,常常是见风使舵、溜须拍马、厚颜无耻之人——但也不是全无底线。纵然如此,也希望你早日从童话中醒来,做一个取舍。- v% q3 {1 d5 u  i; w
如果只看到了主角运气好、开挂,并认定为是金庸的误导,那与从《红楼梦》见宫闱秘事、风月野史无异,只是买椟还珠、舍本逐末罢了。
傍晚的月亮霖 | 2022-1-17 20: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恰恰相反,金庸笔下的江湖,实则揭示了老套而残酷的社会规则。
: V9 @* H# ?# Q4 Z- W7 |想要在江湖中实现阶级跃升,无非就几个途径,第一,拿到最优质的的学术资源,即高深的武学秘籍,比如九阴九阳、《葵花宝典》,第二,出身好或至少得是关系户,有时是师门显赫,有时是家学渊源。第三,天赋高,人聪明,万一你是脑子不太灵光的郭靖,起码也得踏实勤勉、三更灯火五更鸡地苦学苦练。
: s( z: t- I! m所以你看张无忌、杨过、令狐冲、胡斐、袁承志、乔峰、虚竹、段誉、陈家洛、石破天的大佬成长之路,基本满足了上述两个甚至三个条件。你觉得概率小,试着把这些小说换成《马化腾传》、《马云传》……就会发现,成功的顶级大佬不就是万中无一的小概率事件?成功的道路很多时候,不全看个人奋斗,也看历史进程、时势使然甚至运命所归。
1 D7 _+ W4 k) n6 ?0 B3 G: g现实中资源的惨烈竞争,关系户和富二代权二代的先发优势,恰恰就是小说中的真实写照,腾讯在艰难的时候,有IDG和盈科数码雪中送炭,但多少互联网公司撑不到那一步就垮了,这是运作,也是运气。郭靖遇到洪七公,固然运气好,但也离不开黄蓉的运作。
$ m8 u" ~6 `  T* i7 _+ F- c) I我们说金庸的小说是成人童话,因为其浪漫之处在于,获得这些宝贵资源的钥匙,并不是通过蝇营狗苟、尔虞我诈的手段,很多时候,则是依赖于主角身上最可贵的品质。# H2 J) _' b5 L2 X" C- m
你觉得张无忌撞到武林秘籍是偶然,金庸先生告诉你,你得先千里送不悔,再给老猿医治,才能拿到《九阳真经》,你得在爆炸时挡在小昭前面,才能知道要如何看到乾坤大挪移羊皮纸上的字迹。
8 \, Y1 U! _* R" d2 g+ W你觉得杨过学到打狗棒法、遇到大雕也是偶然,金庸告诉你,你得当一个守信重诺、急人危困的大丈夫,洪七公黄蓉才会对你青眼有加。你得提醒雕兄巨蟒之厄,雕兄才会教你独孤求败练剑的法门。. Z6 C- Q' j0 A% g
你觉得虚竹、段誉运气更是好得没话说,金庸先生还说了,虚竹你得先善意提醒段延庆以防堕了丁春秋的伎俩,才能解开珍珑棋局。段誉也得善良心诚,方能拿到凌波微步北冥神功,至于六脉神剑——那本来就是家学渊源好么?
3 z( {# |/ X: Y! S* p同理,还有性情淳朴仁善的石破天、狄云……最不热衷于江湖名利的人,反而能拿到最顶配的资源。
( {4 A% l$ {5 R  E9 l这是金庸先生留给读者最温柔的善意,你要做一个不负于国民、不负于己的仁侠之士,最起码,你得是一个俯仰无愧的好人,一旦如此,因缘果报,全天下都会来帮你。
  g0 {$ S$ @7 L5 J, ]! ]但是现实中,成功的钥匙真是“善良”吗?不,起码世俗上的成功不是,所以金庸先生留下了《鹿鼎记》,他提醒你,世俗上的成功,常常是见风使舵、溜须拍马、厚颜无耻之人——但也不是全无底线。纵然如此,也希望你早日从童话中醒来,做一个取舍。
1 Z2 [! D& |" P" E+ f如果只看到了主角运气好、开挂,并认定为是金庸的误导,那与从《红楼梦》见宫闱秘事、风月野史无异,只是买椟还珠、舍本逐末罢了。
注册花了俩小时 | 2022-1-17 23: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说本身就应该有戏剧性,所谓无巧不成书,古希腊喜剧中也不乏所谓机械降神,何况遇到贵人也是很多不欠缺本事但欠缺机遇的年轻人的人生转折,很现实。年轻的荒木飞吕彦遇到手冢治虫算不算菜鸟青年遇到了高人指点?小马云当年就因为长得像而得到马云本尊资助不也充满戏剧性(虽然现在凉了)?2 T6 g/ P7 V% g
至于剧情这么走书的质量会不会下降,看金庸小说的知名度和销量就懂了。
; M: {! u$ B/ c* O* \8 G" ~任何小说都有其亮点与不足,所传递的价值观也是因人因时代而异的,苛求金庸一个生长于旧时代的人小说契合今天价值观,怕不是还得请老先生不断复活改稿。0 K, f6 U9 K3 n  L' D7 }9 g
而且武侠小说本身作为通俗小说的一种,人家写着玩,你看着玩,具有很强的娱乐性,为了简化写作突出主线,给主角“开挂”也符合通俗文学的一贯笔法,盲目追求真实性和教育意义,那市面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文学文艺作品都应该下架了:郭德纲相声逗哏一般都是弱智,毒害青年;《水浒传》隋唐演义之类的武松秦琼发配的时候老是遇到贵人,和郭靖无异,也毒害青年;《红楼梦》炫富,有早恋和同性恋倾向,毒害青年;电影电视剧主角出车祸必须死,不能救活,否则是以小概率事件误导年轻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毒害青年……
8 l: o/ s" ~& v/ I" j& ^; g9 _( ?拿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说的难听点,题主不是太年轻三观脆弱,就是杠精……
百分之十人状 | 2022-1-18 05: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知乎上有个有趣的现象,$ C5 ~4 i) o* ]6 }- X4 X! D
一边很多人抱怨国家和谐动画、游戏,觉得年轻人又不是傻子,玩完GTA不会傻到去路上抢车。
) k7 Z: i' P+ @. T一边对很多作品进行三观审查,比方说琼瑶剧了,还有最近经常被拿出来批斗的金庸小说,说什么三观不正,影响孩子。2 @: C# I* r' C4 q' I+ c. A
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反差呢?" B6 j; [- O; k$ j; ?, \
估计是现在年轻人玩游戏、看动画,但却不怎么看电视剧和武侠小说了。# E2 {, E$ ^) n, B
所以和谐动画、游戏,算是割到了自己,觉得痛了。3 r# S! _4 Z5 L: k# e
但轮到自己不关心的东西,就毫不客气的去踩一脚,彰显自己的优越感。
4 a+ v* C! }& R7 l$ n) m% b* t' w-----( ?9 r5 G. f5 R- w: P9 @
看到高票答案的评论里很多古迷跑来贬金庸中所谓的奇遇流,捧古龙才是三观正什么的,这就比较有意思了。' A* C; \7 D7 u' k. c3 O: h
有些古龙迷就是有这样一个特点,不像是读者,更像是偶像的粉丝。
4 j% _! Z- a8 X众所周知,偶像不需要自己去证明自己优秀,粉丝们会去证明。这些古龙迷们就喜欢从古龙小说中挖掘一些边边角角的内容来给古龙贴金,但对真正的古龙却视而不见。
# C" L; Z) i8 B# N古龙大笔一挥”苦练XX年“,武功天下第三,粉丝们就纷纷起来拥戴。& e; O! R3 v/ M, ]: Z8 N0 B
古龙是靠努力成功的?$ U0 G  p1 ~- Y1 P; l
不好意思,古龙当时各种托更,代笔,玩失踪。说到努力,怎么也轮不到古龙,那个时代比古龙努力的人多的去了。他成功靠的是一些努力,一些才华和一些机会罢了,缺一不可。
. C7 C$ G; Q1 h+ g9 q; S/ _. l% g0 g; N”苦练XX年“,这种描述,只是因为他不会像金庸一样会写复杂多变的故事,为了省事而已,毕竟写几个字简单,苦练要难多了。结合他的生平,他笔下的所谓靠苦练成功,简直虚的不得了。% v* X( @, N0 z4 A, m
成功从来不是简单的靠一个苦练就行的,更多的是像郭靖和张无忌那样,机遇结合努力才行。时势造英雄,这个道理那么难懂吗?. W* r3 W2 E- i6 T
但这不代表我赞同大家去学郭靖和张无忌。塑造三观什么的,那是学校和父母该做的事情。小说是用来欣赏和娱乐的。非要用道德标准来审查小说,结果就是四大名著都不可能合格,更别说金庸和古龙了。  z' N9 E5 A& e. O7 O% k
广大古龙迷们,这么喜欢批判金庸作品的三观,但如果有一天真的开始审查,你觉得古龙会幸免?到时候又有谁来帮你们说话呢?
枕涛声入眠赐 | 2022-1-18 07: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有些烦讨论全部金庸小说只拿郭靖黄蓉来举例子的问题的,可偏偏这个问题一直推送给我。0 w% E- ]* T% y1 j/ L
说实话,金庸武侠小说一共15部,《射雕》只是金庸的第三部小说而已,人的笔力总会进步的吧?拿早期作品作代表作还合适?就连金庸自己在《射雕英雄传》后记里都强调“但我自己,却觉得我后期的某几部小说似乎写得比《射雕》有了些进步。”
7 X  M; w( e* o好,再说郭靖黄蓉。其实类似他俩的这种桥段,金庸就算不写,其他作者也会写,而且相比之下,金庸小说的三观比现在很多小说的还要正很多的。* H+ \5 b+ q9 `
2 t. s1 N4 O5 H7 {& B8 u: e
就拿我最近翻的玄幻小说来说吧,类似这种“男角色遇上美貌大小姐,然后因此机缘飞黄腾达”的桥段一点都不比金庸小说少。
+ f4 D! A# Q, V! ?3 w而且其中有很多男女在最后会发展成,大小姐把全副家当都贴给了男角色,男角色成了一方霸主,结果最后大小姐却因为“善妒”而被作者在书内书外嘲讽。(救过男角色性命,把全部家当都给了男角色,结果因为看对方婚后拈花惹草发火,就被彻底打成妒妇,呵呵)
% W) H% O2 X6 A$ i, E  ]5 K5 G) }/ [  \
而且在现实中,想靠娶个好老婆提升阶级的男性难道就少么?名人中靠妻子家人脉而飞黄腾达的例子也不少啊。; K) i" k5 b, b! v5 b' P. H

: |3 J! L$ m$ @8 W) b这说明了什么?说明金庸只不过是把许多人心中所期盼的,和少部分人付诸实践的事情写成了小说而已。
0 X0 |0 L9 m- n4 I4 u4 A
$ e6 @) B% p; O3 S但是郭靖黄蓉比现实中不少夫妻好的地方是:% a/ A$ w2 m$ Z
第一,黄蓉在婚后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她生一胎时还是丐帮帮主,把握着丐帮的大权。直到三十四五岁怀双胞胎,快成高危产妇了才终于从丐帮帮主的位置上退下来。
8 F' s7 z" h8 \. }  G; W: s黄蓉真正做到了事业和生孩子照顾老公两不误,而且生完三个孩子后她还是保养得很好,貌美如花看上去只比大女儿好像姐妹一样,于是她也就避免了因为所谓的婚后不能和丈夫共同进步而被抛弃和嫌弃的命运。, N4 \1 V" o" Z

( `: |5 R( Z  q" i, K) N第二,郭靖也确实很厚道,在桃花岛陪黄蓉隐居十多年他没有向往外面的花花世界,在黄蓉怀孕耍小性子的时候他包容安慰,没有借口说黄大小姐脾气大就精神或肉体出轨。而书里公孙止和裘千尺夫妇就是鲜明的对比,公孙止靠裘千尺的帮助发家,但他却在裘千尺怀孕期间出轨,最后反咬裘千尺一口。1 K. V. B  w; h$ K* Q0 I6 p8 L* }& t
8 a* y& ~2 j6 `
当然你要说金庸有没有一点点误导人,我觉得还是有的,但不是郭靖遇上黄蓉,因黄蓉而提升这件事误导人,而是黄蓉的设定本身有些超现实了。' b0 P& L) b: n2 h. P
我就遇到过几个喜欢黄蓉到魔怔的男性,他们相信正常的女生都能像黄蓉那样十五岁就能把一堆江湖大佬玩得团团转,不仅美貌还很会做家务,生完孩子还容貌丝毫未损。
4 d. P8 t( z0 O  ~& c+ S所以这就说明金庸小说你得全面地,辩证地看,你要知道黄蓉这么完美的女主只在前期出现过一个,后期的女主就再没有这么全能的了。
( F5 D# T9 ^1 M7 G你不能只看到郭靖黄蓉婚姻幸福(而且其实即使是郭靖黄蓉这样的恩爱夫妇,金庸在写他们夫妻在育儿,对待亲属方面的矛盾和冲突也一点都没有避讳),却看不到裘千尺,班淑娴这类随着年老色衰被丈夫嫌弃,夫妻冲突反目的例子。6 t9 w$ [5 _1 I) a" O' c1 Z
! \! q9 G* n9 X* A7 t/ h" E
所以我想说,金庸小说里有意义有深度的地方多了去了,而且即使在今天,我也不觉得金庸的小说过时了,甚至我依旧认为金庸小说里不少角色的思想还是超越现在很多人的(就说郭靖,他在快四十岁的时候还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但他会对黄蓉说生儿生女都一样,反而是很多读者死活不能接受郭靖无后的情况)。/ c; u, L: _$ I5 L6 ^9 \
所以只要你不要揪着金庸单独一部小说单独某些角色的行为去纠结,是能看到金庸小说的很多亮点的
老粗说大话铰 | 2022-1-18 13: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小说不是教科书,它没有教化人心的义务。如果单以主人公的三观评判,那贾宝玉就是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水浒传》更是众魔下凡。可你又何曾见过以“严重误导年轻人”为由批判四大名著的?, g+ u) s& i2 c: S* A4 _
    何况,你不会真的觉得金庸主角们能够走上人生巅峰,单单就靠运气好吧?当然,剧情需要,他们肯定是奇遇多多。但,能够搭上运气的顺风车,靠得也是主角自己的努力或人品。从这个角度说,我一点没觉得金庸有误导年轻人之嫌。2 A/ ?$ {' E$ h( X: T
   比如张无忌,你只看到他掉下山谷就学九阳,一进密道就学乾坤。可是,你记不记得张无忌为什么会出现在昆仑山附近?因为他答应了纪晓芙要带杨不悔去找爹爹。一个身患绝症的14岁男孩,带着一个大概七八岁的小女孩,没有钱、没有人脉,一路从安徽走到昆仑山。换了你我,谁能做到?如果张无忌半途而废,或者直接回武当山,他就见不到能救他命的《九阳真经》。同样,如果换成你我见了《乾坤大挪移》心法,多半就强练那几句错误的心法,走火入魔而死。若非千金一诺、知足常辱,张无忌早死了,请问,这是在误导年轻人吗?  c- t( K  y& `+ V
    比如郭靖。你只看到他能遇上黄蓉、洪七公、周伯通等等等等。可是你有没有注意到,郭靖面对小乞丐黄蓉,慷慨豪爽、无微不至。洪七公与郭靖相处不久,就说了凭着郭靖的人品心性,降龙十八掌传给他也没什么。周伯通见了他就要结拜,还说他师兄(王重阳)见了郭靖一定喜欢。其他的诸如马钰、丘处机、王处一、一灯大师、渔樵耕读,只要是正面人物,哪个不喜欢郭靖?郭靖屡逢奇遇不假,可是让他能把握住这些奇遇,完全靠得是他的人格魅力,人品心性。如果题主运气好跟马云搭上同一班电梯,三分钟后,马云还是马云,题主还是题主,可能招呼都没打上一个。换成郭靖,弄不好马云直接就成郭靖粉丝了。宣扬朴实敦厚的人品心性,难道这也是严重误导年轻人的典范吗?
8 l4 e4 [6 b/ B8 ~+ A- z& b    最后,像郭靖、像张无忌当然是造福万家的成功者。但是成功,至少说金庸笔下的成功没有那么难,“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根本就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口号。郭靖自己说的好:: A. p& Z, T, |7 ~
经书文章,我是一点也不懂,但想人生在世,便是做个贩夫走卒,只要有为国为民之心,那就是真好汉、真豪杰了。”
' |4 ~0 e( g( y# P+ x    相比之下,像题主这样说一个跌打医生成为强盗头子算是一种成功的,笑贫不笑娼的,这才是误导年轻人的典范。
能干雇佣扼焊 | 2022-1-18 20: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更新:本次更新均为【金庸原文!金庸原文!金庸原文!】:. J# b6 }+ C- N( o7 G
【金庸《韦小宝这小家伙》摘录( L- l: V( E- m- q" g7 n. }# ^- R
中国的古典小说基本上是反教条反权威的。" A. k1 J4 H6 B' J4 _0 _. E
  《红楼梦》反对科举功名,反对父母之命的婚姻,颂扬自由恋爱,是对当时正统思想的叛逆。《水浒》……
: G: n. U' r. B$ Z' `) |  武侠小说基本上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4 x; K& V2 G# R$ j
武侠小说所以受到中国读者的普遍欢迎,原因之一是,其中根本的道德,是中国大众所普遍同意的。武侠小说又称侠义小说。“侠”是对不公道的事激烈反抗,尤其是指为了平反旁人所受的不公道而努力。西方人重视争取自己的权力,这并不是中国人意义中的“侠”。“义”是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往往具有牺牲自己的含义。“武”则是以暴力来反抗不正义的暴力。中国人向平喜欢小说中重视义气的人物。在正史上,关羽的品格……
- c0 p( Z% [, m8 ^  “义气”在中国人道德观念中非常重要……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孝道”对繁衍种族,维持社会秩序有重要作用;“义气”对忠诚团结,进行生存竞争有重大作用。“人情”对消除内部矛盾,缓和内部冲突有重要作用。
7 g& X9 M! h& ]: x+ l# ]1 C  ……2 P4 l1 C- Q& M0 o5 x7 j
  至于为了父母而违犯国法,传统上更认为天经地义……
5 k! ~5 y: l$ U$ T. e  ……
$ g" @( s# @" J5 ]) D0 A- [" x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情”总比“法”重要……
* N( p- K9 T: N  民族的生存竞争道德是在自己能养活自己,其次才是抵御外来的侵犯。, f& b7 S7 {4 k; c
生产是长期性的,没有什么戏剧意味的事,虽然是自下而上的基本,却不适宜于作为小说的题材,尤其不能作武侠小说的题材。2 X! i  k1 P+ M' ^2 [' X& }
  少数人无法无天不要紧,但如整个社会都无法无天,一切规范律则全部破坏,这个社会决不可能长期存在。然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情景不适宜作为小说的题材。正如男婚女嫁,养儿育女的正常家庭生活不适宜作为小说的题材。(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小说的第一句话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他写的是不幸的家庭。)但如全世界的男人都如罗密欧,全世界的女人都如林黛玉,人类就绝种了。( }) @/ s1 c% o, L/ m3 o
小说中所写的,通常是特异的、不正常的事件与人物。武侠小说尤其是这样。
9 U+ O( G2 V5 V6 J- ~+ C  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决不是故意与中国传统道德唱反调。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出于侧隐之心;除暴安良,锄奸诛恶,是出于公义之心;气节凛然,有所不为,是出于羞恶之心;挺身赴难以德报怨,是出于是非之心。武侠小说中的道德观,通常是反正统,而不是反传统。
& L& N' _& P" J4 X( Y. d" ], w正统是只有统治者才重视的观念,不一定与人民大众的传统观念相符。韩非指责“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指责儒家号召仁爱与人情,搞乱了严峻的统治,侠者以暴力为手段,侵犯了当局的镇压手段。& a/ M& r$ _" T$ `1 [9 N
古典小说的传统,也即是武侠小说所接受的传统,主要是民间的,常常与官府处于对立地位。9 `, E' {% l+ s
……1 Y6 ]5 ]* l5 v* B
  武侠小说的背景都是古代社会。
) b  r7 p& ~; B3 i- d  ……
  `) \* U& y/ M, @) G) x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现代社会的利益,是要求法律与秩序,而不是破坏法律与秩序。3 f4 x# ]& |5 ]* [
武侠小说中英雄的各种行动--个人以暴力来执行“法律正义”,杀死官吏,组织非法帮会,劫狱,绑架,抢劫等等,在现代是反社会的,不符合人民大众的利益。这等于是恐怖分子的活动,极少有人会予同情,除非是心智不正常的人。因为现代正常的国家中,人民与政府是一体,至少理论上是如此,事实上当然不一定。
( D' \+ k/ _9 }* t- `: p3 n  古代社会中侠盗罗宾汉、梁山泊好汉的行径对人民大众有利,施之于现代社会中却对人民大众不利。除非是为了反抗外族侵略者的占领,或者是反对极端暴虐、不人道、与大多数人民为敌的专制统治者。! F  P; Q7 ^* o8 C$ c7 T
幸好,人们阅读武侠小说,只是精神上有一种“维护正义”的感情,从来没有哪一个天真的读者去模仿小说中英雄的具体行动。
) Y- `& J% j; j- S2 l: f说读了武侠小说的孩子会入山拜师练武,这种廉洁或事迹,也几十年没听见了。大概,现代的孩子们都聪明了,知道就算练成了武功,也敌不过一支手枪,也不必这样的辛苦的到深山中去拜师了。
# ~7 H$ N( I( c7 e1 |  H  ……# N: x3 M* L+ L6 t
  ……就韦小宝而言,他大多数行动决不能值得赞扬,不过,在清初那样的社会中,这种行动对他很有利。6 g8 b2 M7 p2 ^1 ~4 h$ A5 G
  ……- z% i3 K( {+ @; o+ H5 P' z3 q2 g
在某一个社会中,如果贪污、作弊、行骗、犯法的结果比洁身自爱更有利,应当改造的是这个社会和制度。小说中如果描写这样的故事,谴责的也主要是社会与制度。就像《官场现形记》等等小说一样。
9 b3 F; g6 R6 Q7 H  ……
) q2 A+ D  n  `& T  这里的分析半点也没有“权威性”,因为这是事后的感想,与写作时的计划与心情全然无关。我写小说,除了布局、史实的研究和描写之外,主要是纯感情性的,与理智的分析没有多大的关系。
5 H/ R7 M" L: I0 z  因为我从来不想在哪一部小说中,故意表现怎么样一个主题。如果读者觉得其中有什么主题,那是不知不觉间自然形成的。相信读者自己所作的结论,互相间也不太相同。
8 E7 V) u: y7 N  P  从《书剑恩仇录》到《鹿鼎记》,这十几部小说中,我感到关切的只是人物与感情……* T" T1 Q: |5 c1 f
  韦小宝的身上有许多中国人普遍的优点和缺点,但韦小宝当然并不是中国人的典型……' m9 d( u; ]* N" {
  ……
, g) [( N* Y4 d  这些意见,本来简单的写在《鹿鼎记》的后记中,但后来觉得作者不该多谈自己的作品,这徒然妨碍读者自己的判断的乐趣,所以写好后又删掉了。何况作者对于自己所创造的人物,总有偏爱。
9 M# U& i6 r1 h+ ?* H  ……中国人重情不重理的坏习气发作了。因编者索稿,而写好了的文字又不大舍得抛弃,于是略加增益,以供谈助。
- N: Q- C/ [* u* x6 D【金庸《鹿鼎记后记》摘录】+ w2 t7 y- P6 t% R4 h! K- N7 s
     《鹿鼎记》和我以前的武侠小说完全不同,那是故意的。一个作者不应当总是重复自己的风格与形式,要尽可能的尝试一些新的创造。
. N5 T, h, Z3 m: ?3 T有些读者不满《鹿鼎记》,为了主角韦小宝的品德,与一般的价值观念太过违反。武侠小说的读者习惯于将自己代入书中的英雄,然而韦小宝是不能代入的。在这方面,剥夺了某些读者的若干乐趣,我感到抱歉。
: f" k" e, R' b% Z6 q6 |( }7 j6 l$ F    但小说的主角不一定是“好人”。小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创造人物;好人、坏人、有缺点的好人、有优点的坏人等等,都可以写。在康熙时代的,有韦小宝那样的人物并不是不可能的事。作者写一个人物,用意并不一定是肯定这样的典型。哈姆莱特优柔寡断,罗亭能说不能行,《红字》中的牧师与人通奸,安娜卡列尼娜背叛丈夫,作者只是描写有那样的人物,并不是鼓励读者模仿他们的行为。《水浒》的读者最好不要像李逵那样,赌输了就抢钱,也不要像宋江那样,将不断勒索的情妇一刀杀了。林黛玉显然不是现代妇女读者模仿的对象。韦小宝与之发生性关系的女性,并没有贾宝玉那么多,至少,韦小宝不像贾宝玉那样搞同性恋,既有秦钟,又有蒋玉函。写阿Q,并不是鼓吹精神胜利。
8 y# s; T0 T9 y2 N    小说中的人物如果十分完美,未免是不真实的。小说反映社会,现实社会中并没有绝对完美的人。小说并不是道德教科书。不过读我小说的人有很多是少年少女,那么应当向这些天真的小们提醒一句:韦小宝重视义气,那是好的品德,至于其余的各种行为,千万不要照学。
$ x: z* t! S4 E* R+ l4 ^" ]……
' o) W, ?; B4 X……又常有人问:“你以为自己哪一部小说最好?”这是问技巧与价值。我相信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有所进步:长篇比中篇短篇好些,后期的比前期的好些。不过许多读者并不同意。我很喜欢他们的不同意& U" [7 K) y4 @; _( m. j
————————————
2 O7 [& ]  {9 U2 r( H9 D* A更新:题主把原题描述改了,前面追加了一些“越贴近真实就误导性越强”的搞笑逻辑。我也多说两句。! M- }" E. b$ s* ^. ]* U" O
能问出这个问题和回答“是”的人,具有一定批判性思维,但是恐怕还处于中学阶段的水平。$ G/ x+ [) [' y& ~# [7 \$ K" Z
能给“是”点赞的,恐怕就是一头热血地看完了书,很少自己从更高的层面上动动脑子思考,以至于潜移默化地受到正面影响、负面影响都不知道。遗憾的是,这样的人很多。5 \6 d) W* J& `3 {7 ]! H! H
金庸让武侠流行,武侠能流行到这种程度,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侠”的精神感染了大多数人,符合主流三观。4 b7 O; ]6 [4 Z; C3 D
三观稍有不正的话,能被选入人教版语文读本???教委是不是疯了???
2 p2 l- b5 l$ J8 d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完美,在“侠”的世界完美了,而且年轻人看了也对书中大侠肃然起敬,甚至想去“锄强扶弱”,而非像《水浒》那样“打家劫舍”,你说这是好事还是误导?
2 m1 R/ z0 }6 ~$ ]( R3 ?) u3 N# T. e积极作用太显而易见了,偶尔有个人跳出来说:不!你们都没注意到它的消极作用!第一!第二!第三!这是大毒草啊同志们!很多沉浸于积极心态中的读者惊呼:对呀!我怎么没想到!
4 s& l) V6 {( K: {8 o还什么越贴近现实,误导越严重,还很多人相信能把老虎打死……好么!你看现实中有几个真的上山去单挑老虎的?你采访一下,是相信武松打虎是真实的人多,还是信这只是个故事的人多?
& c( L: u( b2 a5 B) g一堆人看了故事都健健康康地长大了,就你看了琢磨着哎我怎么没在山洞里遇到个神仙姐姐啊,我怎么没练成绝世武功啊?这书误导吧!……建议回去多读一些文学作品,回来再说哪些“男主角”是“严重”“误导”的“典范”。" C: Q: J9 A! e) m. Q. v! t; Y- v
以下是基于原问题的回答:& S& S" n5 @& c2 o- o
我怀疑题主是看了武侠小说就想当大侠的那种……结果发现现实社会不是那么回事,就来抱怨小说了……
% [3 K5 K. P2 W. e! U在武侠小说里找教育意义,你是不是误会了流行文化……
7 S5 C  ]5 s# Y5 A  {8 c你问题描述第2段讲成功什么的,根本不知所云。
( x3 [* p2 c' c照你这么分析,绝大部分小说,影视,综艺,动漫,游戏,就不应该存在。不写小概率事件,不写虚幻玄幻的东西,你可以去看新闻啊!为什么要看故事啊?等等,新闻里发生的也是都是小概率事件呀,不然怎么叫新闻?天天播报你们家今天几点吃饭几点睡觉,谁看啊!% i7 X( P8 O" h2 R1 p
更何况,金庸的小说三观够正的了,他也从来没说哪个人物就是成功典范你们都应该学习呀?你说谁谁谁的例子不可取,那你就别取呀?我可以从书中找出两倍的有积极教育意义的情节来,你信不信?' \  F9 D: ?; U# H% K3 q/ s/ \
生活中充满了不公平,满世界都是不可复制的成功和不可预期的失败,你要不要一单一单的拎出来说这些都是教坏年轻人?6 n" s4 [8 I8 i6 T+ Y' ]
一个作品流行必然有正面的被主流价值观所接受的原因,流行可以是带给人感情价值,可以纯粹让人快乐放松,没人叫你看完流行作品就跟着学。不要看着一个东西流行了就吃醋非要从里面挑刺。分辨不了现实和小说的分别,或者从小说中分辨不出正面与负面的内容,不是成年人应有的判断力。
TC864 | 2022-1-19 05: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我的观点是小说人物就是为小说主题而服务的。
* G4 _; O. W6 x1 S1 u% R& Q& q4 q9 l4 N( u1 y- T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这些小说的主题都是不一样的。《射雕》是讲年轻人的爱国情怀的,需要一个像郭靖这样忠厚老实的男主角,《神雕》是讲对抗世俗礼法的,显然也需要一个像杨过这样有些偏激的男主,《笑傲江湖》主讲自由与知音,随性洒脱的令狐冲怎么就不可以是这本书的男主角了?% D+ r, i) L) T- C( L2 G% x: ~
写小说不是编教材,写主人公更加不是选三好学生。
+ D% H: t' \: S8 j0 i在这里偏个题,某些古龙粉不要学着一句话就到处乱说,按说武侠小说中,论女角色的独立性也是梁羽生排在第一位,要踩金庸女主,也轮不到用古龙的女角色来踩。* h8 i+ T* T& u0 b+ L( i5 c; @( l( o
更何况,金庸的女主角就真的如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没有独立的思想,是男角色的附庸”了吗?
7 R: i  F# a) `/ g; P1 m《神雕侠侣》里面小龙女爱上杨过之前可是一直有在琢磨着怎么练成最精妙的武功打过全真教的哦,人家明明是有自己的目标的,可偏偏总有人要无视。
9 t9 q" ^1 |. G; {
小龙女仰头望着室顶石板,道:“这句话世上只有你我二人相信。上次我和全真教姓丘的老道动手,武功我不及他,然而这并非古墓派不及全真教,只是我还没练成我派最精奥的功夫而已。”
之后和杨过谈到玉女心经,也是跟他说,我们一块儿琢磨,练成能战胜全真教的上乘武功。) Y* B! f5 |  y+ J
小龙女沉吟道:“好!咱们走着瞧罢。第一步,你先得练成本门各项武功。第二步是学全真派武功。第三步再练克制全真派武功的玉女心经。我师父去世之时,我还只十四岁,本门功夫是学全了,全真派武功却只练了个开头,更不用说玉女心经了。第一步我可教你,第二步、第三步咱俩须得一起琢磨着练。”
这还只是前面,后面教周伯通御蜂、和一灯大师讲禅,独自在绝情谷底生活了十六年,我不管从哪个地方都看不出来小龙女是没有自己思想、必须依靠杨过的。有些人只会臆测,没有杨过,小龙女会就不能独立地活下去(然而并不),却从没想过,没有小龙女,《神雕侠侣》也不能成书。9 [9 u' I6 N; j6 ~
再来谈谈《笑傲江湖》,有多少人说过“盈盈就是直男癌的yy,就只是金庸为了令狐冲而设计出来的一个完美伴侣”的话?
9 Y) {9 e5 K8 R说这个话的人真的去了解过盈盈吗?
) ~; U; z; F; X& O盈盈七岁的时候,任我行被东方不败关到西湖地牢,她出场时是十七岁,她做了十年有名无权的魔教圣姑,虽是如此,但你能说她不是一个深陷权力中央的小姑娘吗?她有恩于各路群雄,那些人也都对她敬畏有加,但她后来觉得烦了,不想弄权使计了,就想在绿竹巷弹琴退隐,从而才遇到了令狐冲。. k# q- |6 f. p# w' y
我真的请问某些人,她附庸了谁了?
/ }% C. E: W3 z反正,她的这些经历在某些人的口中就是专门为了令狐冲而设计出来的呗。
( E( Q5 `9 M! M& ~/ m0 i8 I. c还有,说盈盈为了令狐冲能囚在少林寺十年,但令狐冲居然没有一点点付出的人,你真的看过书吗?' _" P5 f6 a/ x! c. O& H3 P5 h
他为盈盈大张旗鼓地上少林寺、为盈盈打伤最敬重的师父、为盈盈拒绝了岳不群抛出来的婚约、为盈盈去黑木崖上杀东方不败,甚至后来方证大师出计策要炸毁恒山令狐冲想的都是和盈盈生死与共,他的这些付出都是被某些人给吃了吗?7 z7 m' M1 p5 z
再来说回盈盈,她“两情相悦,贵乎自然”的爱情观我已经觉得非常独立、非常了不起了。. d; d1 \' i" H2 L5 Q! b
在任我行开玩笑说“女儿长大要情郎不要爹爹”的时候,她也能毫不犹豫地说出“不,我跟着爹爹”的话。) Z) m1 d. F; y& E* s6 w# l
后来给岳不群喂三尸脑神丹的时候也没见手软,这件事情,她只是看在令狐冲的面子上放了岳不群一条生路,但后续的计划操作依旧安排得妥妥当当,整场戏下来她都是气定神闲、微笑以待,令狐冲也想“盈盈行事还是带着三分邪气的”,这是不是很能说明,她根本没有为了令狐冲而改变自己的行为风格?" p: o  D' N3 F$ s( Q% `0 v
金庸的女主角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有些人怎么就眼瞎看不到了?0 J5 U& W1 S) M4 N
总之古龙的女角色敢爱敢恨就是真敢爱敢恨呗,金庸的女角色的敢爱敢恨就都是为了男主呗,就这么双标。
- F1 O# t5 m3 o" `& D5 x; g以上。
123461383 | 2022-1-19 07: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我们在看任何一种东西之前先要给自己提个醒,那就是目前在看的这个东西是不是可以真实接触到的,然后再选择相信与否。
; U  K# |( a" m- K( y基于小说,那就是虚构的,明确的是假的,那么看的时候爽了就行了,看过就该忘了,并且不能拿来举例子。' |  h! h4 }6 C% G4 p* J
如果有个人因为读了小说,三观就变了,那只能说明这个人三观不稳。
8 r3 O2 Q6 C" ?, N2 ^总的来说,就是金庸的男主角严重误导了三观不稳定的年轻人,至于这些年轻人为啥三观不稳定,那就不是金庸能管的了。
深岑光子攘 | 2022-1-19 13: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说刻苦努力的话,金庸的主角大多都有刻苦练武的经历。郭靖自不必说。杨过这种公认聪明的,武功真正大成也是神雕严格让他用重剑在山洪,海潮中训练,在山洪训练时,一有松懈想上岸就被神雕打落水中。陈家洛也是他母亲觉得陈家官宦之家,怕环境对他不好,求青梅竹马的于万亭送出去学武。
9 J: a+ M# ]& _+ Q要说奇遇,固然郭靖遇到了洪七公。但几岁的郭靖就能为了素不相识的哲别宁可被打死也不出卖哲别藏身之处。杨过也是出手帮神雕而获得神雕青睐。就是最普通平凡的狄云,为了保护丁典尸体,也能以极大毅力扒光头发充做和尚。经受了那么多的磨难之时,也能坚守心中的善良,与血刀老祖狠拼。天龙中认为开挂的虚竹,哪怕武功高强,有灵鹫宫的权势,初心也始终不过是做少林中的普通弟子。羡慕奇遇的,不如想想是否有书中主角的心性。平四叔这样不是主角的,也能因为胡一刀的恩情舍身保护胡斐,造就一代大侠。这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1 }, I) l( @2 C) N% F7 s要说不合理开挂之处,肯定是有。真实的狄云,就是金庸家中老仆,被人诬陷毫无还手之力。不过如果严格按现实写,那就不是武侠了。西方的基督山伯爵,唐太斯也是开了挂的。否则,仍然无法报恩与复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