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员工用钉钉下载文件到个人手机被开除,从法律角度看这是否合理?员工使用公司信息的边界是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2301 | 回复0 | 2022-1-9 11: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案件有结果了:法院判决盒马违法解约,赔偿员工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工资差额+13薪,一共19万+。* F2 e1 f0 [2 v* J
从判决本身来说,毫无悬念。
' D3 `; \  d. Q0 ?盒马输在两个地方:
: V1 x& x" G+ ^& A: W1、说不清哪些文档是保密文档;9 _0 P1 f8 X. i
你自己都没有清晰的认知,指望一个普通员工有吗?
2 C9 L6 a/ x* ]2、钉钉软件,点击预览即自动下载;
' s% }% c3 [1 I- c' {. Y/ I员工郑莉当庭演示,手机上用钉钉查看文件的时候,点击预览就自动下载保存了。
# U: i9 V0 X& d& @' v& H  Z' ~' h0 w所以,既没法判断员工是主动蓄意的下载保存,也没法判断哪些文件是机密文件,员工有保密义务,更没法判断郑莉到底泄露了公司啥机密。* r5 k, J) H. o0 K
这法院怎么可能站你公司这边?6 ?6 i3 H8 I' t, O5 d& C+ m
0 N, O3 E, {+ H2 I
盒马员工用钉钉下载文件到个人手机被开除,从法律角度看这是否合理?员工使用公司信息的边界是什么?-1.jpg
$ M( I$ b8 D4 I6 p; l劳动合同法里规定可以单方面开除员工的条款,就39条那6款情况:
! j4 ]" f! b8 O. _+ y3 D4 ?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 P) c3 Z, X: Z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I+ r6 [( `6 r) n+ q# Y0 D$ @1 K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 g  e' E) R; k1 @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Z* t4 i7 j5 e& X( V1 |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2 O9 a7 X/ O9 ]. u(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 w/ n) {; a4 C8 j( h. \4 N(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只要过了试用期,基本上能用的只有第二款,很多企业觉得我把劳动手册里的严重违纪情况说得特别细致,就可以开除员工了。* s; q+ D. u7 E% [0 v& R9 n
其实不然。
1 ^- W2 V( ~' V7 @

    2 b% v) U5 T. j3 n% x( Q
  • 你的规范不见得合法合理,是不是能用,要看法院怎么判;本案中,强求员工用一款预览即下载的工具,还要兼具保密局的敏感度就是不合理的;
    % {; I! h6 K! Y& m( R0 W% p
  • 你的规范是否清晰易懂,贵司自己都没搞清楚哪些是保密信息,员工弄不懂也很正常。, \. r& N# ?8 @2 g; _  A7 P$ L
这个事情很容易让人吐槽盒马资本家上身……
2 i4 r# S& y% W* F而作为一个人力资源从业者,我看到的是混乱的管理——很多工作做得不够细致专业。
+ W, P3 ?' Q# _9 Z) y$ d我们来盘点一下:
5 `) O% t: Q$ `, k1.机密信息缺乏清晰定义和保护:
: [- r% ]8 I* \  x, |
$ \4 g, `$ g& O2 |$ X有一说一,普通设计师岗位是不用接触下载大量机密信息的。$ c0 q  p5 V( n& X) a
核心机密信息,应该从源头上就给掐断,设立权限限制,只开放给需要的团队。
( ]5 I/ G. a: M6 T" m% d% }4 q设计师看不到自然下载不了。" r& q1 Y. ?& ~' k2 S, R
盒马在庭审过程中,直接被法院吐槽前后说辞不一致。
' q0 @( X; D/ R' V; o0 n0 a5 b: Y这很可能意味着盒马本身也不清楚哪些属于机密信息。这再次说明基建的重要性。
! |' d' r8 y: b! F% c- g0 k) u2.提供公司设备:
1 R3 N( t  c0 H! c) q7 L5 g' G4 _  d9 N8 h- M# w5 R
如果真的需要员工处理机密信息,又不希望员工把机密信息带回家,有一个简单的方法:# p! q- h0 _# R* L% O1 s; t" ~
提供公司手机,要求公司设备不带回家。
在外企的时候,我们的文档就算是u盘复制出去,在非公司电脑上也用不了。
) A! g# A% k. K: z公司的手机也可以做一样的配置。5 F5 ]2 W* P+ m! G/ K/ `
我相信员工也是希望公私分开的。
4 m$ k1 k& r$ k' V4 Y. w3 R这样下班后,公司手机放公司,就不用担心回家被钉,还得加班。
) E5 L. L) l& n: i5 V7 F1 D3.合规培训
+ Q0 k7 p) t6 G( g1 v  @' {
) r6 M) n7 e  B7 S我记得在Mercer的时候,基本每个季度都有关于信息保密的合规培训,从最简单的邮件群发如何验证没发错人;到关键信息如何脱敏,到不同类型文档保存和复制的规则……
8 b4 ~- D6 n& c' l( d; q不胜枚举。
2 \$ L+ `) k3 L1 W* X9 A这种事情,在职的时候,我们常常不以为然——公司把我当小孩子吗?邮件也能发错人?
3 h; A0 d. B/ D; E; c- G5 B事实上,真的很有可能。作为咨询公司,我们掌握了客户的绝大部分关于人的核心信息,如果发错,就意味着巨额赔付。7 I- H# `: Y7 Q
公司还出了一套带有剧情的教程,培训我们在犯错后如何弥补,而非掩盖。
/ A, ^/ Q5 [8 G/ Q大致意思就是无意泄露信息没关系,你得及时上报。( I1 D# u6 S: L& Y( l/ l
但在很多民企,这种培训制度是缺失的。' k+ P2 ?; j1 c
我严重建议各家民企,高价挖角各大咨询公司、投行以及外资金融公司的合规团队。
  P: t% x! z* U0 N. ^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精细化运营才是企业成功的基础。
% Z* L- u% I& h- o* @1 @* E举个例子,如今盒马入职就让人用钉钉,可是钉钉是企业通讯工具,你 HR 培训怎么用了吗?员工来听课了吗?后期有考试吗?
- @3 {4 z0 F( {6 F" k就算是企业微信,对标大家用惯了的微信,基本上人人上手都可以玩。
" B  |5 @: r- ^3 B但企业微信和微信有不同的使用目的,就有一些不同的工具和功能。员工可能并不了解。
  ~. H7 w) b: Y) z: h1 N举个例子,即使发在钉钉群里的文件,也是可以设置保密状态,禁止下载转发的。
* Y# `" |/ g  Y0 H在百度上搜一下,到处是关于钉钉使用的各种问题,这就是员工的使用成本:. n. S4 {2 c7 q0 R1 e7 I5 X( _
, ^3 J' X& x$ ^
盒马员工用钉钉下载文件到个人手机被开除,从法律角度看这是否合理?员工使用公司信息的边界是什么?-2.jpg
/ s+ f: W0 m8 }! @; X9 ?但这些问题,本应该企业培训员工。6 t. o% x" d2 H  o
你不能预设每个员工都对钉钉的功能了如指掌。: T" ~; S( a& |- I! y+ e
4.慎用开除手段:; J: X" n( \4 E0 D
5 L3 W$ D+ K  K4 O8 q# }5 \
开除员工是一个极严重的处罚。对员工未来求职会带来负面影响的。
% S- Y' T+ x) v要开除,必须证据链完善。
' s% S: L: h% [/ _" q
    % D; z0 j. Z% j' a3 J
  • 下载了什么文件?
    ' ^) ~: N# Y" [9 G0 U
  • 什么频率下载?
    3 u  x& o$ H* l- e/ [2 L4 \1 _
  • 是否与工作相关?1 q# K2 n' V( _4 O7 J% Q. K* d
  • 有没有把这些文件外传?# J4 h; N$ s, n3 E6 L: H- @) A; \
  • 怎么外传的?6 @4 A# Y7 {5 s$ p
  • 外传给谁?
    4 C) o8 {8 c6 {, u& c  z5 D' ^
只有实打实的证据确凿,公司才可以使用开除这种大杀器。! @% {2 O' I4 E' w4 V5 u5 Y
员工仅仅是下载,而且是预览即下载这种无法指摘的行为,是不应该被贸然辞退的。你不能要求每个员工都有着中统保密局的工作觉悟。
3 i0 \! @! o! i如果企业是假借名义,想要不付钱免费裁员。# {$ H/ d0 i5 i. o4 i
那么,公司里会人人自危,毕竟你今天能用「自动下载即严重违纪」这个理由开除郑莉,明天就可能用这个理由开除孙莉,后天能开掉马伊琍。
- g, b  j, s4 u* R' |% Y我是员工的话,我的第一反应是立马清空钉钉所有文件。
  s% q# j  ~# I* t以后群里的文件,能不点开就不点开,发我的文件,我觉得不重要就不看了。否则最后被按上违纪罪名开除了,可怎么办?
% K5 o8 E" a% P* W2 J啥?耽误了工作,效率降低,那不是我的事情。' f0 d' u4 P% g8 ~9 U. o
有些时候,公司看似精明,省了钱,其实是给未来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成本。. y5 j/ I) L# f! d/ E  F3 z. D
最后,钉钉是贵司兄弟公司,这种做法可以说是赔了官司又折了兄弟,一举两得……麻了" ]/ R& o& i5 j6 r7 G
<hr/>我是 @Sean Ye ,拥有15+年人力资源行业从业经验,分享职场领域干货,欢迎关注我
6 g2 s! e% R, ^7 ~- X9 f公众号:瞎说职场/ ^6 x4 Q) _) _5 R: C6 q% `
我的知乎作品:
姜木姬 | 2022-1-9 13: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案件有结果了:法院判决盒马违法解约,赔偿员工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工资差额+13薪,一共19万+。, D, O6 O! F8 m8 \$ f- e8 V  q; p
从判决本身来说,毫无悬念。! L* ?, }  F: |; X6 g* ]; t
盒马输在两个地方:0 ]: }9 i1 F. U
1、说不清哪些文档是保密文档;
& b. `1 V2 |. h$ r. O你自己都没有清晰的认知,指望一个普通员工有吗?& o0 ?1 A0 u  t1 E! @
2、钉钉软件,点击预览即自动下载;
9 ^" S; @0 X/ N8 {员工郑莉当庭演示,手机上用钉钉查看文件的时候,点击预览就自动下载保存了。1 J' w/ w+ Z% x9 V, y
所以,既没法判断员工是主动蓄意的下载保存,也没法判断哪些文件是机密文件,员工有保密义务,更没法判断郑莉到底泄露了公司啥机密。
' b% J! A; [7 u- ^4 ]# |这法院怎么可能站你公司这边?9 k' w+ G& z# x" t/ O* g
* |$ c5 T" N" \6 q& z  L. o/ q4 B
盒马员工用钉钉下载文件到个人手机被开除,从法律角度看这是否合理?员工使用公司信息的边界是什么?-1.jpg
$ j6 A$ V0 e2 r; K劳动合同法里规定可以单方面开除员工的条款,就39条那6款情况:+ P8 q, {: N! \& t6 A3 Z. m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7 M, D  {& s: T8 x: n8 C(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 q* Y) w3 y+ V9 h+ x(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r/ _) ~0 O( C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C0 S0 ^  d# m$ J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 u# u, w  I5 ^) z- U" D8 g2 J* C0 ]( C(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 |) Y! Y3 l'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只要过了试用期,基本上能用的只有第二款,很多企业觉得我把劳动手册里的严重违纪情况说得特别细致,就可以开除员工了。
: Q$ W1 t0 e) e其实不然。: p/ }, I9 x% {/ @* H( U: {

    7 |0 g: G$ q8 C) a7 n
  • 你的规范不见得合法合理,是不是能用,要看法院怎么判;本案中,强求员工用一款预览即下载的工具,还要兼具保密局的敏感度就是不合理的;: E& B) h8 f7 O% k- R
  • 你的规范是否清晰易懂,贵司自己都没搞清楚哪些是保密信息,员工弄不懂也很正常。1 l# h$ M* U1 {+ H: D) n3 q
这个事情很容易让人吐槽盒马资本家上身……* [+ f# b( |; `0 j4 u
而作为一个人力资源从业者,我看到的是混乱的管理——很多工作做得不够细致专业。4 b& |$ x, h( M7 t% a$ H! F& c
我们来盘点一下:0 Y4 C' N* Y1 c) y
1.机密信息缺乏清晰定义和保护:5 ^7 k; j( ~' R. S& n7 y# W

& X* C" A$ ^( h" \7 F有一说一,普通设计师岗位是不用接触下载大量机密信息的。: z1 @, d; _8 q- [  {6 `( J; _7 u
核心机密信息,应该从源头上就给掐断,设立权限限制,只开放给需要的团队。- M0 J2 ]- }8 E+ ~& s0 ^+ V
设计师看不到自然下载不了。# E# i9 W7 {6 L
盒马在庭审过程中,直接被法院吐槽前后说辞不一致。
' r: m2 J7 S$ l) i: g5 o0 f这很可能意味着盒马本身也不清楚哪些属于机密信息。这再次说明基建的重要性。
2 Y3 w) A; K4 s) ~5 i3 U2.提供公司设备:
0 p, z/ i/ p5 _. x4 I) S+ E) Y% Z3 j$ S5 [( q! ^
如果真的需要员工处理机密信息,又不希望员工把机密信息带回家,有一个简单的方法:& v0 Y0 }6 E1 J+ {/ T
提供公司手机,要求公司设备不带回家。
在外企的时候,我们的文档就算是u盘复制出去,在非公司电脑上也用不了。; S8 D8 ^! T4 r" P# w8 ~' c$ y
公司的手机也可以做一样的配置。; x1 H3 X' J3 W! p! K5 p0 `' O
我相信员工也是希望公私分开的。6 g3 G2 Y" B1 a& C( G: }8 K0 P
这样下班后,公司手机放公司,就不用担心回家被钉,还得加班。
& {5 B4 q5 h! c$ C* ]3.合规培训:
  a6 \+ v7 I5 |* B/ U
7 H; X2 F: G3 j3 K5 j+ W+ k3 B我记得在Mercer的时候,基本每个季度都有关于信息保密的合规培训,从最简单的邮件群发如何验证没发错人;到关键信息如何脱敏,到不同类型文档保存和复制的规则……
( n" W$ A9 A; m4 i& n不胜枚举。4 Z9 ^8 F' f, C! O7 ^! ?
这种事情,在职的时候,我们常常不以为然——公司把我当小孩子吗?邮件也能发错人?
  @8 Q: h* V7 r5 C, W( o8 U事实上,真的很有可能。作为咨询公司,我们掌握了客户的绝大部分关于人的核心信息,如果发错,就意味着巨额赔付。
1 d9 N% }7 S& N. B公司还出了一套带有剧情的教程,培训我们在犯错后如何弥补,而非掩盖。
8 `/ V/ Q. i& }, t大致意思就是无意泄露信息没关系,你得及时上报。) Y2 k2 g* X( e
但在很多民企,这种培训制度是缺失的。4 q* T' ?1 v" Q3 ]/ p* N
我严重建议各家民企,高价挖角各大咨询公司、投行以及外资金融公司的合规团队。
( u& s# K! r6 {8 W9 u0 H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精细化运营才是企业成功的基础。
# O' R# h$ W) j  N( }6 V举个例子,如今盒马入职就让人用钉钉,可是钉钉是企业通讯工具,你 HR 培训怎么用了吗?员工来听课了吗?后期有考试吗?* v. s/ q: J7 ]% z) W
就算是企业微信,对标大家用惯了的微信,基本上人人上手都可以玩。  o  _6 H6 H( W; B% ~. b+ C' @' s# C
但企业微信和微信有不同的使用目的,就有一些不同的工具和功能。员工可能并不了解。
3 x  d3 Y* A6 D2 O举个例子,即使发在钉钉群里的文件,也是可以设置保密状态,禁止下载转发的。
8 j: p) w0 F0 G0 ^' Y$ A( n4 N在百度上搜一下,到处是关于钉钉使用的各种问题,这就是员工的使用成本:
& |% r: @$ c. ?( G1 m+ I
; k# q* ~( [# `8 f 盒马员工用钉钉下载文件到个人手机被开除,从法律角度看这是否合理?员工使用公司信息的边界是什么?-2.jpg
! @9 M! X& l% C* @% G9 b但这些问题,本应该企业培训员工。/ I  u' z$ z: h  |& g' d. K$ C
你不能预设每个员工都对钉钉的功能了如指掌。! h9 q; V( b4 [. J0 Z
4.慎用开除手段:
6 ?( P& V, l- v6 r  ~: ~/ R/ w. T- f$ C$ O& A. `0 y
开除员工是一个极严重的处罚。对员工未来求职会带来负面影响的。' U6 z/ V, ?5 g: {
要开除,必须证据链完善。
8 k# J- a1 r4 y) Y( T. ^

    % z# h5 Q$ b7 v, E# {8 R1 S
  • 下载了什么文件?6 f1 U- a2 {8 ]( X, y+ X
  • 什么频率下载?
    , H( l( s3 x$ W: A/ X0 Q% Z  v
  • 是否与工作相关?( `* H1 ~5 b1 E: a, T! A8 P8 V
  • 有没有把这些文件外传?6 L; Z4 G. j+ S! A$ I
  • 怎么外传的?
      E. s" M1 H1 \: S- _+ e
  • 外传给谁?
    ; |2 [# Q2 |' B! c( d
只有实打实的证据确凿,公司才可以使用开除这种大杀器。+ {0 m# ~: p5 X* K) w" m' d
员工仅仅是下载,而且是预览即下载这种无法指摘的行为,是不应该被贸然辞退的。你不能要求每个员工都有着中统保密局的工作觉悟。7 @! n6 ]/ j0 p1 r' Q
如果企业是假借名义,想要不付钱免费裁员。
0 Q/ x6 I! A: o5 W% K那么,公司里会人人自危,毕竟你今天能用「自动下载即严重违纪」这个理由开除郑莉,明天就可能用这个理由开除孙莉,后天能开掉马伊琍。
- o8 Y# ^: n4 Y# k我是员工的话,我的第一反应是立马清空钉钉所有文件。
# @6 v" ?# a- ~以后群里的文件,能不点开就不点开,发我的文件,我觉得不重要就不看了。否则最后被按上违纪罪名开除了,可怎么办?
4 I& W# e7 O" [1 W0 H啥?耽误了工作,效率降低,那不是我的事情。
) E4 X2 K3 h1 E- k有些时候,公司看似精明,省了钱,其实是给未来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成本。
6 E! w5 X: f( z# j6 B) y* E最后,钉钉是贵司兄弟公司,这种做法可以说是赔了官司又折了兄弟,一举两得……麻了
  G! V# q4 y& G. C. u$ ]<hr/>我是 @Sean Ye ,拥有15+年人力资源行业从业经验,分享职场领域干货,欢迎关注我
* e& h2 D% [/ V* W3 v' I+ w公众号:瞎说职场
( x0 J0 g4 Z) k% b/ M0 b; k我的知乎作品:/ B0 x8 ^1 A- M% r( p' a) w# I. \
掌握这十招面试技巧 成为面试达人听说你想进入咨询行业?
缘分何在诟 | 2022-1-9 22: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完整的裁判文书,建议打工人收藏起来、打印下来。法院关于商业秘密的说理很有借鉴意义,以后公司扯起商业秘密这张虎皮,试图以员工将工作文件保存到个人设备、侵犯了商业秘密为借口优化员工的时候,就可以有理有据展开沟通了。- e% v& @8 w7 E6 x0 C  W) X( o
没有相关数据库的朋友可以直接看裁判文书网,(2021)沪0115民初44226号判决书:
5 j! S" p6 H- j. F文书全文本案中,盒马认为「(员工)使用钉钉软件时违规、私自下载大量文件到个人手机上,该行为严重违反了被告处规章制度的要求,亦给被告带来商业秘密泄露的巨大风险,被告据此解除与原告之间的劳动合同,属于合法解除行为。」
0 i9 l! Q, Q; C4 b) B; F这显然对打工人来说相当不利,既然员工严重违规,公司不但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而且还不需要支付 N+1 的赔偿。
2 @8 I! z7 `5 R% ?" y1 y) Y不过,原告(劳动者)的律师敏锐地捕捉到了被告(盒马公司)主张的矛盾之处,举证表明被告曾经要求原告在手机上处理工作,并当庭演示了用手机使用钉钉 APP 的操作过程:
& F5 s' I8 ^5 S0 `) Y' s! G; d: }1 a9 [
原告当庭演示操作钉钉软件,原告用手机打开钉钉软件,点击预览一个PDF文件,并未点击下载,显示该文件自动下载保存到了手机文件管理中的DINGTALK文件夹中。
也就是说,只要使用钉钉处理工作信息,在没有主动点击下载的情况下,工作文件就有可能自动保存到设备之中。: {) V, {" v* F1 D8 O  `( F% v- P
这就可以称之为一个灵魂拷问了:公司让员工用手机办公,手机办公就有可能自动下载文件,下载文件就算侵犯商业秘密,这不给人设套嘛!
2 G$ ]2 Z# \- N5 z8 W% k法官也意识到了其中的矛盾之处,做出了以下说理:: o1 }# b- g& @
关于原告保密义务涉及到的文件范围,被告在仲裁及本案庭审中对原告能否在手机上下载DWG文件存在前后不一致的表述,可见被告对于钉钉软件中哪些文件属于员工保密义务的范畴并不明确。被告亦未提出证据证明其曾就钉钉软件上工作的操作事项对员工做出过相应提示,被告主张原告在使用钉钉软件时私自下载大量文件,违反保密义务,给被告造成商业秘密泄露的巨大风险,该主张缺乏充分的说服力。
) Z9 Y( z& v7 z9 v3 k) g, E; j# U其次,根据原告当庭演示的结果,钉钉软件上的部分文件的确存在点击预览即保存在原告手机中的情形,被告对此亦不能做出合理解释,被告亦未举证证明原告存在其他不正当下载保密信息的行为,原告主张其对钉钉软件中文件下载并不知情的陈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本院难以认定原告对于文件下载到手机上存在主观恶意。综上所述,被告认为原告存在严重违纪的行为,因缺乏充分的事实依据,本院不予采纳。
希望这一判决能成为有更大影响力的指导案例,因为它有助于限制公司任意解读「商业秘密」来给优化员工提供便利的行为。! _; J* k! ?# u' {
要知道,很多公司并不会为员工配备专门的工作用手机,员工回家后临时加班处理工作任务,也难免会使用个人设备来访问工作文件,也有员工会自己购置更加顺手的设备拿到办公室处理工作。深究下去的话,一些公司规章还可能存在自相矛盾的情况,比如一方面允许员工自购设备来代替公司发放的设备,另一方面又要求不得用个人设备存储文件,这样的内部规章不应该被公司任意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解读。) V' U! l9 u7 J' B( K, ^1 ]5 Y) z
在上述几种情况下,如果都像是盒马那样,凡是员工用自己的设备处理了工作,就声称起侵犯商业机密,那就相当于给每个人的脖子上拴了一颗遥控炸弹,只要想开出,就可以找到违纪的理由,还不用支付赔偿。7 B6 k" z1 R/ a2 Q0 C
此次判决,堵上了公司的这条野路子,所以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缘老了有章 | 2022-1-10 00: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法院已经做出了判决,那么我们基本可以认定盒马这次是违法了。9 @% ~4 L2 C6 X! [) S
劳动者们,记住一点,劳动合同法里规定可以单方面开除员工的条款,只有以下几种情况,而其中的第二款,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企业不能随意用了:
2 U1 E8 r2 S* @$ W7 ?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9 e( ~9 q$ [, X(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b/ n6 U% z* K2 y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T$ ]5 Z5 h" G1 `( V( [: z3 N0 r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I( |& H) J2 P! w4 W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9 ?% ?! E  f6 G: O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S& z1 F: x& H' u5 G& h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当然,一般而言被开除了自然没必要再待下去,但是告他们一状,得到应有的赔偿,不亦宜乎?5 ^% G, i( q6 h, v
其实这件事情更大的还是象征意义:公民、员工遭到企业以“内部规章”为理由的不公对待,通过法律手段,是可能有效维护自身权益的。
9 b& F1 F2 N7 T8 H公司拿着所谓的“内部规章”随意构陷、“优化”员工这种事情,之前已经很多了,这次之所以能够再次吸引关注,主要是因为三点:& e; Z7 f+ u, b
第一,这家公司是盒马,或者说阿里巴巴,一家头部互联网企业;
" ]" g2 n, Q2 C* i: l" u7 D第二,这家公司的理由非常站不住脚却非常“自信”地开除了员工并且应诉——这些文件是预览后自动下载的,而且哪些文件保密根本说不清,颇有些钓鱼执“法”之嫌疑;# B3 X" i  u0 A. P8 {
第三,法院判决不支持企业的主张。
1 B. s" I& \0 ?- e3 R( T$ S8 \9 Z/ C' y5 L
另外多说一句,降低此类诉讼成本、难度,在劳动者中普及相关劳动法知识,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米投地老 | 2022-1-10 03: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盒马最近负面消息不断,水果圈先爆出用150元的D13榴莲冒充1000元的D200黑刺榴莲。
9 F  `1 t7 n) z/ {! d: P4 m现在又恶意开除员工,最后被法院判决赔偿员工赔偿金、工资差额、十三薪等合计19万多元。1 k4 U' M% d* I9 U0 D2 @
讲真,钉钉就是为资本家服务的,一旦被踢出公司,所有的打卡记录都没了。
3 M7 }; T6 U5 j+ U9 t# B* J实际上这对劳动仲裁非常不利,因为钉钉上保存了大量的员工长时间违法加班的事实。9 @) V5 l8 ?0 M. f  @' ]
在离职前对于钉钉上数据的保存,就是一个技术活了。
+ V* Y% F; K8 f" `# J0 R9 t4 S# o我帮助的很多劳动者,实际上多次建议一定要在离职前对于钉钉考勤数据进行公证,如果不方便前往公证处公证,使用第三方存证平台,如权力卫士(权力卫士打钱!)进行录屏也是不错的选择。
% \& c$ M, A8 L& D对了,再详细说下什么样的录屏才是合法有效且完整的证据。# z( K* J; [0 s. |+ y% p9 w
录屏应当显示登陆钉钉的步骤,并且一步步将打卡记录进行完整的展示,速度切记要慢一点,并且数据的导出过程也要全程录屏。  |- X. C. Q" W3 C6 q0 b, [  j: Q' l3 N
回到本案。 @Sean Ye 和 @王瑞恩 分析的很透彻了,我再补充两点:
: P/ S! P* ^! U. A( b" F7 Q/ i一、盒马鬼扯的解除理由:
' _5 U& j/ x2 ~3 b8 q" N, H" A2 K0 S# u8 n2 o: q5 [" o% w2 s* h
实际上,盒马解除员工的理由挺扯的:
7 R) J- o. X' v' l6 K
使用钉钉软件时违规、私自下载大量文件到个人手机上,该行为严重违反了被告处规章制度的要求,亦给被告带来商业秘密泄露的巨大风险。
但是,实际上,钉钉这个软件,点开文件后会自动下载。$ I/ U. @0 v+ F) D7 R
原告当庭演示操作钉钉软件,原告用手机打开钉钉软件,点击预览一个PDF文件,并未点击下载,显示该文件自动下载保存到了手机文件管理中的DINGTALK文件夹中;
而且,盒马做不出任何的解释,所以,这个鬼扯的理由,法院当然不会支持盒马。
% a* `" U1 i$ G6 B2 c! n- x* S
被告阅看了上述演示过程,表示不清楚为什么有的文件打开就保存在云盘以及手机DINGTALK文件夹中,有的并没有保存在文件夹里。
. P( n& v; [& o( }& t+ p7 ~根据原告当庭演示的结果,钉钉软件上的部分文件的确存在点击预览即保存在原告手机中的情形,被告对此亦不能做出合理解释,被告亦未举证证明原告存在其他不正当下载保密信息的行为,原告主张其对钉钉软件中文件下载并不知情的陈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钉钉上的数据是否属于商业秘密?
; w" H1 ~& M# L+ Q6 W
( c3 r3 h! _- z3 i+ w实际上,商业秘密的认定需要符合三个要素:不为公众所知悉、采取了保密措施、具有商业价值。* d3 s( Y$ b# V8 k1 S2 z# p7 R2 O
在企业的用工管理中,如果仅仅是在保密协议中对钉钉信息作为商业秘密进行了约定,但是并未就此采取其他任何保密措施,而且钉钉上的信息不具有商业价值,也是无法被认定为商业秘密的。$ z9 i  Z" g- f0 l, @
本案中,法院的说理部分也主要围绕了企业未实际采取保密措施,及下载钉钉信息并未给企业造成商业秘密泄露的风险。进而不认可盒马的无理要求。
  ?, d  b5 W6 r+ A2 Y
关于原告保密义务涉及到的文件范围,被告在仲裁及本案庭审中对原告能否在手机上下载DWG文件存在前后不一致的表述,可见被告对于钉钉软件中哪些文件属于员工保密义务的范畴并不明确。被告亦未提出证据证明其曾就钉钉软件上工作的操作事项对员工做出过相应提示,被告主张原告在使用钉钉软件时私自下载大量文件,违反保密义务,给被告造成商业秘密泄露的巨大风险,该主张缺乏充分的说服力。
三、本案值得注意的几个小点:2 e: p, }; [/ g/ s$ V/ e
: g0 ?% l8 b3 k' X
虽然本案员工胜诉了,但是有几项诉求还是未获得支持,很值得打工人们参考。
' o: [2 @% x+ Y5 J( Q( s. @" `. w9 V1.加班费因为在仲裁阶段未主张,所以法院未支持加班费的请求。9 V2 U3 g0 V6 k2 e1 A' p* G3 [
关于加班费,原告在仲裁庭审中撤回了关于加班费的仲裁请求,故因该诉讼请求未经过仲裁前置,本院不予处理。
2.即使在入职时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但是企业在员工离职前有单方解除协议的权利。# [) V6 o& Z8 p3 `9 S- A/ u" V
关于竞业限制补偿金,根据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约定,被告有权在原告离职后要求其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现被告在解除通知书中并未要求原告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故原告主张被告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无事实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3.年终奖还是得看规章制度和双方的约定。
0 A" J  F. i5 }* b& t0 z5 E
关于2020年度奖金,原告未提供证据证明其与被告之间就2020年度奖金的发放存在约定,且如前所述,原告在2020年7月至2020年9月期间存在绩效需要改进的情形,原告并未举证证明其符合年度奖金的发放条件,故对于原告的该主张,本院不予支持。
以上。2 I9 k) O& G, D6 w1 z2 o5 Y$ q
我是 @法律人袁亚洋 ,专注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欢迎关注、点赞!
抱着去睡觉睡c | 2022-1-10 13: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在另外一个问题下有回答——
+ H* K, U2 |1 S* y仅从判决的角度上说,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v+ M8 k; S. R, w盒马员工下载文件到手机被开除,状告公司要求赔偿 30 多万,你怎么看?
4 ]1 \# {( q( q0 ?8 ]( N9 e 盒马员工用钉钉下载文件到个人手机被开除,从法律角度看这是否合理?员工使用公司信息的边界是什么?-1.jpg
" A& u- Y& s0 n6 a2 G& ~0 t) g/ y8 [' W" s! U* ?% j! ?* }
盒马员工用钉钉下载文件到个人手机被开除,从法律角度看这是否合理?员工使用公司信息的边界是什么?-2.jpg
' P' ]- ^. X2 T& t8 f, f9 r6 R$ J) R
盒马员工用钉钉下载文件到个人手机被开除,从法律角度看这是否合理?员工使用公司信息的边界是什么?-3.jpg * ]1 T; {% N: j5 C
从以上法律规定来看,员工使用公司信息的边界是什么就比较明显了。
3 B/ W  k# l9 _/ }对于一般的员工,可能很难适用所谓的保密协议,毕竟员工级别不到位。要知道,负有保密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同时,即便是有保密义务,也要对保密范围、地界、期间等有合理合法的规定。( I. b: [( C: ~; F- W' h* [
因此,对于一般员工而言,只要合理合法地适用公司信息,谨慎对待公司信息,基本上吧存在违法。
" Q0 j* v- U. z5 f; E: \相关阅读:之前,曾经有一个案例,要求保洁人员保密。; R% _" x4 r& L, ]5 }
竞业限制要合法,用人单位与保洁人员签订竞业限制协议超出范围应无效事实上,用人单位不得任意限制劳动者的择业权,与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应当合理、合法,违反法律规定扩大人员适用范围、延长限制期限、设定补偿金支付条件等行为无效。
dwc114 | 2022-1-11 00: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钉钉下载文件被开除,盒马员工一案法院判了
蜿蜒145 | 2022-1-11 09: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法院的判决对阿里员工很有意义。% S# Z+ O" G' i. C: h
阿里内部非常非常强调公司信息保密的问题。新人第一天入职培训起就会强调,并被要求在手机上安装“阿里郎”软件。(所以不少阿里员工同时用2个手机,安装阿里郎的手机只处理跟阿里工作相关的事务。)当然,你的电脑上也是安装的。2 `5 @; a" v2 T! E
你在微信上谈工作、传文件是违规的;给个人邮箱发邮件带附件是违规的……其实很多操作,比如自己下载安装了某个软件,下载工作文档到手机,钉钉上给外部人员(供应商、客户等)发送过附件,都会被记录在案,在必要时可调取记录让你解释原因,解释不清,那么二级违规起。# }& N9 M1 m. o$ L
而绝大多数的这类操作,其实根本不涉及泄露公司机密,纯粹是误操作,或公司规定过于严苛多致。0 j: g' X) i4 h9 v( @3 h# f& M: B* Q
现在这起判决告诉我们,法院认定这“不构成违纪”。那么以后员工在面临相似的违纪处罚,在维护自身权益时无疑多了一个有力的论据。
豆豆豆c | 2022-1-11 15: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国家保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钉钉的这个信息属于国家秘密的话,一共违反了下面这几条规定
5 J! x- \/ |8 ^5 H. \1 上网信息不涉密、涉密信息不上网
/ K1 p/ N  P# R4 a) `6 k是谁把涉密文件放到可以让人随便下载的互联网的,谁要负责
7 I# c  ]8 u( V2 涉密文件需要在首页标明文件密级和保密期限,流转时还要注明知悉范围。' |/ W1 k2 U' \; I3 }1 b$ T. I
项目直接负责人都没有搞清楚这个文件的密级和知悉范围,没有合规标注/ j1 D2 A2 V2 H- ~' s3 ?$ N# g9 }
3 从保密责任上来说,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
2 W& R" Q5 i% E) t# h' z# L0 y9 S所以,首先先把这个项目的直接负责人开除了吧。
2 i% Y, q9 g5 j+ S3 G) n====================. ~7 B  z' B, W! i' Y( q3 l
提供一个涉密非常棒的案例
& F) y; @. n  |我以前干设计的时候,点名表扬某国内知名主机厂。给我发个资料,pdf的也就算了,需要密码也就算了,打开之后,提出对话框,再打开9次之后自动删除……
- O$ [$ `5 A/ `! G! L; y- m这才是真的严格保守商业机密的公司。
! ?; j) o8 z; G. K  c后来被我熊了一顿之后给我正常文件了……
123461384 | 2022-1-11 17: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盒马公司主张刘某某在使用钉钉软件时私自下载大量文件,违反保密义务,给盒马公司造成商业秘密泄露的巨大风险,该主张缺乏充分的说服力。' ~/ c$ M/ N, d! o; N& a/ Z! `
$ ~8 U# n1 U7 P4 N
其次,根据刘某某当庭演示的结果,钉钉软件上的部分文件的确存在点击预览即保存在刘某某手机中的情形,盒马公司对此亦不能做出合理解释,亦未举证证明刘某某存在其他不正当下载保密信息的行为,刘某某主张其对钉钉软件中文件下载并不知情的陈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难以认定刘某某对于文件下载到手机上存在主观恶意。
主要问题在于,公司的规章制度没有明确规定不能使用钉钉下载文件到个人手机这一条款,就不好判断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
; i6 v7 J0 [3 ]0 w或者公司在一个考核期结束后,告知员工考核不合格的原因,这样给员工一个机会,如果反复告知员工,员工仍然一意孤行,这就是员工的问题了,可以走程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4

金钱

0

收听

1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