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的人都会有四种思维方式,可以让你在职场混得游鱼得水,建议点赞+收藏防丢失,回头多读几遍掌握于心。2 ?3 ~: r# @( |7 Y, [% ^
) S$ k4 U' h0 e9 P4 @
链条思维7 O; [0 O1 U% s3 b
/ _ ]4 D0 S) o5 y$ D/ r; Z8 L/ c链条思维是什么?5 x% C' `) g& c' Q
每一件事物都有本身的原因,也有深远发展结果。普通人只能看到事物背后一两层,而厉害的人能够挖掘根本原因,预判出事物的发展,从而解决问题。$ e3 ` f9 t) J* ^
举个例子,小明起晚了,手忙脚乱得收拾自己,一路狂奔来到公司,还是迟到10分钟,小明抱怨到,这个月全勤又没了,手机闹钟那么小声,我都听不见,气死了!
. |4 \4 [/ \- }* `下班后,小明去买了个贼大声的闹钟,这下就不担心叫不醒我了。- R- l& t3 E! g$ V! ?- G
小红也是迟到,也是早上听不见手机闹钟声,但小红并没有买大声闹钟。
# O6 {4 l, \$ n- v4 `$ M她最近追一部电视剧,熬夜追剧,一熬就1,2点,典型的睡眠不足,这种情况下,再大声的闹钟叫不醒她。$ V7 o) _5 g% r( J6 U
小红还发现人的睡眠周期是90分钟,就是从浅睡眠到深睡眠再到浅睡眠是一个周期,大多数人,都是4或5个睡眠周期就足够了。
3 q* D& V/ }) A: B于是小红定了一个固定的起床时间,制定一个规律的作息,就算哪天不按作息睡觉,也可以按照睡眠周期,从浅睡眠中醒来,再也没有迟到过。
8 e' O; S; Q% \5 k! t大多数人在工作中就像小明一样,认为起不来是闹钟不响或者太小声,实际上起不来是涉及到自身的作息规律。% w" V% x% {& Z7 c
+ h; |. k; O% R1 E+ S这样的情况在其他方面也遇到过。
* P; k4 n* t8 \" O. O) x机器经常故障,更换一个配件就可以了。
8 R' j% P) O; [1 K6 T8 J感觉自己很忙,一总结发现自己也没干什么事。( Y2 m' m5 ~7 D4 S
/ c- J4 q9 @6 [, y2 [+ \4 {6 ^$ ~; r# Q我们常常思考问题时,总是思考的是1-2层,而链条思维是指思考3层乃至更多层,就像下象棋,普通人思考之后的1-2步,而职业棋手则考虑之后的十几步。! _3 }/ r1 m6 I2 M0 X$ @
1 c: @4 q2 F! w9 s- ]: \' G
那么我们如何使用链条思维呢?6 C/ V. p+ i' i$ E6 y. H
链条思维分为两个部分:
5 V- v+ [" u+ d7 v+ f挖掘根本原因
" m' K Z# i5 ]3 K) `+ ^# L) x9 V, c+ O洞悉事物的趋势
* z* f; t6 ?0 |3 G挖掘问题的原因是我们最常用的技能之一,这也是拉开人与人的差距。" ^' k6 l! `0 l' p1 t
有些人只能找到浅层原因,只能解决燃眉之急,而厉害的人能够找到深层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F6 f$ R* z4 S8 I8 n, Y
那我们如何找到根本原因呢?1 X2 A" t2 G1 P6 ~: s
分享你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5why法
+ {% b8 v& E& v" H& u3 A什么是5why法?0 v/ N. j) d1 V% w6 C% v
对一个问题点连续以5个“为什么”来自问,以追究其根本原因。
" i8 x& ~/ W0 ^+ _ `丰田汽车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一,如何通过运用5why法来找到工厂设备停机的根本原因。
- {+ l( q5 x- @. t有一次,他在生产线上发现机器总是停转,虽然修过多次,但仍不见好转。于是他询问工人机器停机的原因。
0 J$ p; f7 |* I7 u于是出现了下面的问答对话:
, C5 L2 m; R: g- z7 D9 k★问题一:为什么机器停了?+ t% v5 c( i4 C0 o: j+ c: e
答案一:因为机器超载,保险丝烧断了。8 s: ~6 h1 Y, U: L9 O i s
★问题二:为什么机器会超载?4 }8 y8 A- V/ n! B) t9 j/ E4 G
答案二:因为轴承的润滑不足。
7 g/ j# u& @3 X! V★问题三:为什么轴承会润滑不足?% M% Q$ P6 Q2 q; y w! I
答案三:因为润滑泵失灵了。+ R' R' t6 e7 B- R' {$ R; V
★问题四:为什么润滑泵会失灵?
+ i! w& W$ G; m/ T2 D答案四:因为它的轮轴耗损了。
5 Q! u2 T# _8 X7 P★问题五:为什么润滑泵的轮轴会耗损?% b: i& [5 n7 r" k# L0 l
答案五:因为杂质跑到里面去了。% E/ @, Q& n# O4 E$ I7 `8 P
经过连续五次不停地问“为什么”,才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在润滑泵上加装滤网。# t3 Z) f, O0 N" ]0 q
如果员工没有以这种追根究底的精神来发掘问题,他们很可能只是换根保险丝草草了事,真正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t* f5 _- Y6 R' i4 ^
7 Z: P8 [. c& L洞悉事物的趋势+ B5 z( x: J3 u1 E
把事实现象当做一个点,我们可以向职业棋手一般推算出对手后面的十几步。
, F2 u+ R% @4 H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推算能力,有些人努力学习,考上好的大学,从而找到高薪工作,而有些人贪玩享乐,从不思考自己的未来。
0 V8 e# D2 _$ T' J/ g7 X1 \那我们如何推算事物的趋势?$ w3 W. W6 S# A( `" c' _
分享一个方法:5so法
9 \ Z, I: |8 |3 _" i" R8 t5so法是什么?+ Z$ n Z* [" W$ z1 S' b
对一个现象连续追问其产生的结果,以探求它对未来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4 ^* y/ b! D8 P4 M1 W
拿金融投资举例,几年前国家发布多个政策,多个场合明确表示进行产业转型。
0 Z9 `6 X) M6 E1 \3 V4 T$ I# N6 q那又咋样(so)?# R& Y' ^- M h3 v1 i7 H+ T
新能源汽车是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 V1 W6 v+ Y) F6 \" g5 @- J那又咋样(so)?; c; j% n; p& d. S3 c
新能源汽车将会迎来很高的产量爆发(新能源汽车股票值得投资)。
0 f# k/ e8 E# E( G8 E `那又咋样(so)?
( m, c( o {+ D$ R% }( ?- l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其需求量会暴增(锂电池股票值得投资): d* l5 a a0 j3 S2 U
那又咋样(so)?
. U! a1 g9 |0 m( R# w锂矿作为锂电池原料,起需求量会暴增(锂矿股票值得投资)
! k! D: n* ?4 P实际情况会更加复杂,但都是为基础而变化的。; E0 q. j6 ~( G, z9 S4 R1 P' p
当你把5why和5so用熟之后,就可以混合使用。: Z& \9 E) k! K4 f& ]
但这些都建立在厚实的知识上,没有知识的思维只能成为空谈。% {: @ C. ?- _- \% w% d# z
) z9 h( u: X% ]3 r Z
俯视思考
' ?+ [+ u( I8 |5 h
) L$ r0 T+ Z: d6 ?7 B! f6 O指的是站在最高层次的去思考。 \4 i) i3 C% v# F8 P3 C
在一间公司里,什么人比较容易升职加薪?
R+ M1 Y+ J- o+ G4 O& m: ?3 Y就是那些能够站在公司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人,他们除了完成自身的工作职责,会站在上司角度和公司角度,寻找问题所在,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3 P* s, e6 o+ n4 y6 Z/ M简单来说,用“上帝视角”看待自己以及周遭事物,设计或者改变一款机器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 u: G4 V- ^* d2 M J, w, }比如把公司当做一款机器,你身为公司一员,就是一枚螺丝钉。9 ?4 Y& I4 q1 n4 I9 i7 ]; R8 V
作为一枚螺丝钉,你每天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实际上只让公司这部机器正常运转,甚至少了你,公司也不会产生多大影响。
3 w" L0 y7 K% C大多数人无法清晰了解自己就是一枚螺丝钉,认为只要自己完成工作任务就可以了。升职加薪看机遇。
% l% H% R, i1 O但你使用俯视思考,你清晰了解自己在公司的位置,并且了解这部机器的运转模式以及问题所在。% _% L2 _( Z* h5 Q; D9 X. \3 Z, e
那我们该如何使用俯视思考?
' W2 g) e0 @" @7 U4 P x H俯视思考分为三个步骤:
' l( b- [6 `- e* _' |4 t$ h/ d制定目标
) f% w! u l* D. ]6 E设计机器, n4 P6 |4 |6 R- m3 C
复盘结果
P: w) _3 T1 F1 f8 q一款机器运转目的,就是目标,比如公司盈利,考证,写篇文章等等,制定好目标后,开始设计自己的机器,机器分为两个部分,行动方案和人,应该安排什么人负责什么哪个行动方案。执行之后,复盘结果,看看和原先目标差距多大。! X/ B) b/ O& U. W
之前的回答有详细写过,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移步看看。7 M( u3 }9 s0 v( q: I$ N/ R
旭墨:有哪些思维方法让你觉得相见恨晚?
! C4 E3 ]2 S' |) _ 对了,看到这里,证明你也是深度思考的人,麻烦花1秒的时间点个赞,可以加深知识点哦,谢谢你啦。
: o! Z N5 L9 W# T1 S
/ _( v' E& Z, A, \. N流程优化思维
" E, S; v4 k, F* R# V; w! S2 v& Z8 F2 o0 @3 t# t( A- I
近几年互联网发达,越来越多商家都在互联网里投广告,其中一个常用的方式:7 v- L) A* f4 l7 d( t# }
卖家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一篇软文,软文中穿插商品信息。读者看到文章后点击阅读,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对商品产生兴趣,就点击链接进入卖家店铺,然后读者浏览店铺或商品介绍店铺,产生购买兴趣,就会点击购买链接进去付款界面,进行金钱支付。
6 C! B6 B5 H8 B5 i相信你经常遇到过这种广告,已经见怪不怪了,如果我们站在商家的角度上,我们该如何把商品卖出去更多呢?
$ d& I* b/ B( t; ]1 T- C9 }
4 E* ^4 ^4 W7 n& T& i5 Y这时我们需要用到:流程优化思维1 B, D9 f1 }) | [, Y- r
流程优化思维是指的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往往由多个流程,步骤组成,把每一个流程,步骤都进行优化,做到(接近)最好。6 v. @ N9 ]. H
那上面的软文做例子,读者是如何从看到文章到购买的?. N J+ p. x6 e0 y1 i# K9 d
1. 客户看到公众号的文章标题。
& D. J: U4 s) m9 J" o' }# Y6 G7 d2. 客户看到正文内容,直到正文后半部分的广告。
# ?1 u1 p; E* s7 d+ W3. 客户看到商品广告,决定是否点击店铺或者商品链接。5 A4 D+ v- e+ [7 d8 j/ X
4. 客户看到店铺或者商品介绍页面,决定是否点击进入支付界面。
9 [& q$ b g% V) A: S5. 客户进入支付界面,决定是否完成付款。$ ]4 ~" t) I# w! M
6. 客户收到货物,决定是否给出好评或者转发商品介绍。$ w' |5 p7 b* a
3 }% o9 M1 h2 T! n. ~1 n2 I在上面的流程中,假如你的标题取得好,就会有更多人点击软文,让更多流量进入正文内容,而内容质量不错,就会给后面的广告带来更多曝光量,, T7 }$ s: r9 S3 F4 T) `) t+ W
从而就有更多人点击到商品页面上,商品的文案写作,图片修饰,评价等因素影响客户的购买决定。到了支付界面,支持微信,支付宝,花呗等支付方式,最后,客户对商品做出评价或者转发分享。
4 K1 C% K6 Z1 P; `) o, w: u! V) d6 N3 ~! E$ K" q
厉害的人总是能把一件复杂的事情流程化,并且优化每一个步骤,你就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 _( {+ E1 {- P
在上面6个流程中,假如每个步骤你都比别人多30%的效果,你就比普通人的大约5倍的效果。9 d; y. |# M3 p+ y
9 G$ a' i9 S' M% w, F# e! R那么,我们如何使用流程优化思维呢?
8 E$ J Z6 e$ A: U$ k首先流程分为两种:
3 ]& T4 O% w' p3 ?! Q+ Z串联式流程:前后流程之间联系紧密,前一个流程影响着下一个流程的进展。
3 ~8 w% C( G y1 Z' N7 e. ]比如上面的软文例子,假如标题取得不好,那么点击进来看正文内容的人就会变少,影响售卖。
$ o# ` d9 [2 N# ], _并行式流程:流程随着时间自然展开,前后流程之间的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影响。, C- I: x8 e" I5 y. f
比如个人工作清单,9点处理邮件,10点回复客户电话,11点参加会议等等。
' z: c @9 b3 v! P, ^9 _ o首先我们先把事情分类一下,是属于串联式流程还是并行式流程,然后把一套流程写下来。1 f7 G* b% F# q) g" l, w" E
整套流程我们可以优化几点:
, _6 e9 p: J, E) N4 l1. 流程的收益程度:假如上面的软文推广每个流程转化率都是20%,但是发现某个流程只有10%,那么这个流程是需要优化的流程。+ L& R% u/ X$ n' ?( u! I
2. 流程的影响程度:一家公司拥有数十个业务部门,一个人事部门和一个财务部门,然而数十个业务部门都共用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那么人事和财务具有极高的影响程度,需要加大投入。4 @3 ^8 r" v9 ~
3. 流程的关键程度:每一个流程中都有一个关键流程,它会影响后续整个流程的进展。比如一篇文章的标题,标题吸引人,内容再好也没人看。 }1 `. L1 c9 m4 x* k/ G# ?
咪蒙团队想当年取标题的方法,每个人至少取5个标题,咪蒙会在里面挑出5-6个标题,发到3个顾问群里进行投票。文章标题就是发布文章的流程中的关键。
1 s6 x, _- ?- p8 I+ ?) s简单来说,把一件事情分为多个流程,并把每个流程进行优化。
, t, `0 w6 b, y+ P% q
( }3 M; W* I0 [8 d9 q借势思维
. a4 O4 r3 {- J3 _% n3 g4 C
5 u2 @& B* {- @3 e* d9 R, O$ N雷军说过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也会飞。”9 K) ^: E7 @; K/ f
从出生到现在,我活了20多年,也见证过大大小小的风口。4 c6 f9 V8 m' Y; w6 ?
90年代的倒爷和互联网,00年代的房地产,10年代的移动互联网,或许未来的风口是人工智能。
/ Y0 x) k& {0 w% f多数人看见别人的发财致富,都认为这是运气,然后拿起一副如果我上我也行的态度。纯属说说罢了。8 f" g# z+ M5 N$ ]" E7 K
8 {& ^8 {1 `1 [之前我看过一个数据:
: y! p& S* c& S: a u2 D) M国内富翁们平均47.6岁,净资产40亿。% X; y8 {. L! d9 B6 O
台湾富翁们平均56岁,净资产49亿。
& y3 d# U3 b: x; K- Z! U% C4 m香港富翁们平均71.8岁,净资产99.8亿6 U+ T% A5 D3 ~& e9 k2 T. s! O
台湾富翁们比国内富翁们平均年长约9岁,而比香港富翁们年轻约16岁。三地的创业者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年龄差异?
* r& A6 U9 m3 O9 q/ q: \3 d在他们的创业史中我们找到了答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遇见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高潮,抓住自己的机会。
8 r* a1 p/ R6 f( v+ f9 f$ k国内的经济发展高峰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马化腾在1998年创业,一年后QQ上线。9 L* p5 m# }6 k- R+ h8 k5 m/ `9 [1 {8 F, |
台湾的经济发展从1974年基础建设是打下基础,郭台铭在1974年创立“鸿海”,1977年扭亏,1982年进入计算机线缆转配领域。! v ?% n0 @$ i
香港的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腾飞,李嘉诚1950年创立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在1958年投资地产,1967年地价暴跌,长江工业收购大量地皮储备,五年后公司上市。) F+ x( f8 N: P2 s8 x9 I; y
- @$ h6 w! C5 y8 |每个人都是看到趋势,并且能发现趋势中的机会,但是缺乏参与的能力也是没有用,比如谁都知道房价会涨,但是空空的钱包让你成为旁观者。
* v; B) F1 n' `' q如果说成功=眼光+能力+坚持,那么,巨大的成功=成功+机遇
' y8 c: ^" F$ b4 x" l' e5 @6 C1 ~1 H
那么,我们如何借势呢?4 K) V* Q u: F# r$ i% w) |! q Y" F9 F
马太效应:富者越富,穷者越穷3 b6 ]6 c& E8 {: i9 Y& o) d: S
马太效应源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的一个寓言故事:. t, E- G/ M7 L
国王马太在得知了“世界那么大”后,决定要出去看看。7 [2 z' R* f9 k4 C
临走之前,他将自己的一部分财产交给了三位仆人打理,给了他们每人1000个银子,并告诉他们可以自由支配这笔财富。% O7 b+ e7 R e% @# T
一年后马太回来了。- O' }5 a* ]/ ~2 P5 Q
第一个管家汇报说:你交给我的银子,我赚了10倍。# L+ b5 I' [7 j1 ]8 F. o
第二个管家汇报说:你交给我的银子,我赚了5倍。; ]2 H0 J$ p- c0 \4 O
第三个管家汇报说:为了安全起见,将钱埋在了大院门口的那颗歪脖树下,银子还在,但没赚。
8 }$ T( x% R: K4 i" K国王马太听后,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000个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
5 `) B; J! f. v5 |2 j7 J* _6 U
/ T! H% n! a& P5 L: r$ }国王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便是“马太效应”的由来。+ V0 _% v( l- U; o
《道德经》中也提到:“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b6 k9 j" u; F" j. \' \6 \
* j# b; N7 U, ]+ ^7 |
总之,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9 J m f7 x" |; Q$ w马太效应在很多领域得到验证,比如知识积累,拥有很多知识的人未来很有可能拥有更多的知识,越有钱的人未来很有可能拥有更有钱。( L1 q" [6 Y: S+ h' S w' r# o4 m
俗话说,哪里有钱赚就去哪里,比如近10年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诞生大量的机会,比如电商,博主,短视频,直播卖货等,无数个实现财富自由的案例。
- {& s* o: S$ t* r! Y2 W/ e g6 C( M6 d6 w M$ ^
我们可以通过收集信息,结合马太效应来判断趋势。! Z/ Y$ O( r) n# N0 E( j
找从事相关行业或者岗位的人沟通。 `: B' `& ?% F' ?: n1 d
只有处在行业当中的人才是最了解行业的概况,可以找3-5个人约出来,吃个饭。了解自己是否适合某个行业或者岗位。! m0 `, Q% A! C0 ^! d; |5 r- X; S
假如多数人都能达到月薪过万的工资,那么你进入大概率也能达到这个水平。% o% u+ g. k2 f/ Z6 D
了解行业整体数据9 ~# \6 f$ u1 V8 ?5 T2 D( w8 G4 I
可以去国家统计局或对应的行业协会、官网、论坛找。, G2 r0 S3 ~# K
也可以去智联招聘、BOSS直聘等招聘平台,每天也会发布相关的就业报告。8 x+ B1 e( n" Y/ d2 ]4 o9 p
还有相关行业发展趋势报告:艾媒咨询、中商产业研究院、中国产业信息网等。: M, ^7 N0 o7 X& c
当我们充分了解什么行业正在衰退,什么行业正在积累,提前做好准备,才能比别人成长更快。/ R0 i1 T" q) m3 }5 D$ |4 E
% l) a J6 U8 I
链条思考可以帮助你挖掘根本原因和洞悉事物的趋势,俯视思考帮助你处在更高层次去思考,流程优化思维让你工作更高效,借势思维让你借势发展,加速成长。. ~- |" J2 @/ M: G
完
0 H( R0 F6 U: E+ s全篇文章大约4506个字,全文大约花了8个小时,如果觉得有所启发,可以给我点个赞,让我更加努力创作更优质的内容反馈给你。( a& y' o. ]# N8 H9 _3 r! ~' |
我是 @旭墨,一个陪你破局的生涯规划师。+ G! O: F. y5 z- C. X$ Q
祝你未来可期。
7 R! z$ w1 a5 q% J4 I我其他回答有兴趣可以点点:1 D. L. N2 V, _
怎么认识自己?如何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有哪些典型的穷人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