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的办法听起来很简单,主要分三步。5 S! c3 M+ Y& {; \* D! ~( [' U
1.直接拒收
$ \6 G5 `% i, k n* Y$ m' y1 } a4 A2.1找一家愿意清点接收这些硬币的银行。& }5 k9 w j4 [0 `1 R- g
需要公司送硬币来的代表和劳动仲裁委工作人员同时在场的情况下由银行工作人员来清点硬币,清点完毕前谁也不能离开。
% |$ m: t7 P. K. q8 f* O1 `如果本步找不到银行转2.2
+ @- g/ N( k; [4 K! A, L3.1若金额准确无误,则签订收条。5 F! H9 S: s! ?9 W2 @9 D9 ^4 g6 I
若金额不足,还需要及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工作人员反映情况。要求企业及时补足差额。% e3 q1 Q) g, A
为什么可以拒收?
9 y. _; o7 I- \, w( Q: V, f6 L* j2 t- d: Y# ]
类似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每过一段时间,就有那么几家输掉劳动仲裁的企业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一大堆硬币,打着“硬币也是人民币,任何人不得拒收”的旗号,故意给劳动者制造清点上的麻烦。
' ]) H7 @# R' {: x+ i毕竟——全以硬币支付债务在现阶段不但于法有据而且没有可罚的违法之处。0 W: @ I: R. X2 f G A
相关法律依据在此前网红用硬币在星巴克购买咖啡事件的讨论中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吧。
/ J5 H7 W$ {) V5 a1.根据《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条以人民币偿还债务任何人不得拒收。6 r# O( t3 k7 |0 k
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所以直接拒收人民币这条路行不通。3 E8 L4 t4 l0 {% X; {
2.角币作为辅币的一种,在我国是没有规定单次支付中辅币使用上限的,也就是说辅币也是无限法偿的,所以也不能以支付金额过高为理由拒收。
5 V( j, J! |7 |1 }+ W9 H想依靠辅币有限法偿拒收这条路也是走不通的。7 M0 r( k4 I9 i" G
但由于硬币过多,无法确定是否均为人民币。除非经银行清点鉴别确认后,否则完全有理由拒收。( g; H: ? I2 B% L3 [3 {! x. l) e
为什么是银行?
0 V3 V8 ~4 T: S1 b( R" K0 ]
4 Q: D- ?1 R2 u% T1.大量硬币难以携带使用,对张某来说,这些硬币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存入银行。& @- h5 h' q* p5 Z
2.这些硬币不但需要清点,也需要辨别真伪,残损的一部分硬币还要兑换给银行。这些工作只由在银行才能进行。& y& o) m0 H# J( h: c
3.早在2010年,银监会就叫停了零钞清点服务费。银行想收这个服务费也是违法的。
: h: Q% e3 K' l. e( F为什么要当面?0 c% ^, o1 v$ m! l- v* ] d
/ E: k9 _' c7 V* t7 A3 m G" o
按照交易习惯,现金交割一般都是当场确认现金数目,签订收据等文书,避免事后产生纠纷的时候成了一笔糊涂账。+ d" m2 b# a. b. Q6 l. T
为什么要最后签收条?" X4 Z6 o, o, y) E0 ^4 B+ v
8 Q% t4 H8 y- I4 i9 }; q' x3 g
需要注意的一个细节是,根据新闻中报道,张某在公司实际支付前就已经签署了收条。" s! T; @, V5 \+ d6 y9 _7 I$ d( K& W
所谓收条,就是证明当事人之间发生给付与收取财产的事实。在没有收到并确认款项前签收条,是主动承担了公司瑕疵履行付款义务的风险,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 l- Z' U- l: x$ O% m<hr/>2.2 找不到银行也就是鉴别不了硬币真伪、是否足额,返回第一步,继续拒收。
$ X0 ]3 w$ u$ l$ R3.2 如果劳动仲裁规定的履行期间内企业未采用其他方式支付赔偿,则到期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现在直接从公司账户划扣就可以。
" k! q2 O$ [/ r5 R/ f<hr/>当然,法律上最能一针见血的办法还得是引入硬币有限法偿制度,规定单次支付时使用硬币的上限。
, k. R: k2 b# O, D, p( s技术上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给银行配备硬币清点机。
5 @5 y& z4 ^" s+ P# q0 U% y当然,随着数字货币的推进,此类问题可能也会随着得到另一种方式下的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