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让孩子在国内受教育、但没有财力送孩子去欧美,可以怎么办?

[复制链接]
查看6619 | 回复20 | 2021-11-2 06: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家长的通病就是追求短平快,图安逸,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认为掏钱报补习班能解决成绩问题,掏钱买营养品能解决发育问题,掏钱买奖品能解决动力问题,掏钱送出国能解决教育问题,掏出棒子打一顿能解决任何问题- X1 o+ [1 b: y9 a: ?9 h
- a  l6 t$ [! O
教育如果就是掏钱,打的话,岂不是太简单了,有钱,少打几顿,没钱,多打几顿?掏钱没效果肯定不是孩子的错;打了没效果,肯定是孩子的错;又掏钱,又打了还是没效果,那这肯定是体制的错。家长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尽了家长的职责了,自我感动的一塌糊涂,“我辛辛苦苦养他这么大,什么都给他用最好的,给他报最好的补习班,掏钱走后门上最好的学校,打也打过了,可他就是不争气!我的孩子之所以这样,都是中国教育的错!”是不是很耳熟?如果把孩子送到国外接受教育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是不是考虑要把孩子送到火星接受教育了?
$ ^9 b5 H3 i5 Y* z1 v/ E/ [! I. K7 A, w8 g; ~
既然你觉得中国的学校教育不行,缺失了做人和做事的塑造,家庭教育还不补上,关注点却在“中国”二字。
# X- a8 @* y) E3 ^( v9 B: `# Q' p6 ?. [: p' V% O0 B$ K
没钱去国外这不要紧,很多家庭都去不起,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子女成为心智健全而又优秀的人,这差距究竟是在哪产生的呢?1 c, A2 k$ y& o+ b

- P+ M: @) B4 C! S6 W8 _———还是要给勺子———6 r: ]8 T5 A% _7 |! b5 X
努力赚钱攒20w,送你孩子去日本、香港、新加坡、德国等接受教育,并让你的孩子自立更生完成学业。" a2 b7 f& z# d. P; v) P9 n
既然指望不上家庭教育,还是送出国吧。
很多家长的通病就是追求短平快,图安逸,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认为掏钱报补习班能解决成绩问题,掏钱买营养品能解决发育问题,掏钱买奖品能解决动力问题,掏钱送出国能解决教育问题,掏出棒子打一顿能解决任何问题
! g* a7 g2 R% M/ h7 ^2 a1 [4 R0 B$ D- E& w
教育如果就是掏钱,打的话,岂不是太简单了,有钱,少打几顿,没钱,多打几顿?掏钱没效果肯定不是孩子的错;打了没效果,肯定是孩子的错;又掏钱,又打了还是没效果,那这肯定是体制的错。家长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尽了家长的职责了,自我感动的一塌糊涂,“我辛辛苦苦养他这么大,什么都给他用最好的,给他报最好的补习班,掏钱走后门上最好的学校,打也打过了,可他就是不争气!我的孩子之所以这样,都是中国教育的错!”是不是很耳熟?如果把孩子送到国外接受教育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是不是考虑要把孩子送到火星接受教育了?# R& Q: B5 k4 G6 O
) A$ j, d1 {2 _: z
既然你觉得中国的学校教育不行,缺失了做人和做事的塑造,家庭教育还不补上,关注点却在“中国”二字。: Q& y7 k+ a% X+ [* r
8 F8 S2 C! {; [4 B/ T1 a
没钱去国外这不要紧,很多家庭都去不起,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子女成为心智健全而又优秀的人,这差距究竟是在哪产生的呢?  c9 s7 [% r: S0 s# M

4 X" l# ?; G- R) l. Q———还是要给勺子———
: `$ _7 U& ~$ ]努力赚钱攒20w,送你孩子去日本、香港、新加坡、德国等接受教育,并让你的孩子自立更生完成学业。) j/ F( Y; K; V: g- R
既然指望不上家庭教育,还是送出国吧。
淩忯傢嗾嗾s | 2021-11-2 18: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老师,我说下我的看法。由于是新班主任,接手的班级是学校入学成绩最靠后的一批学生组成,班里大多数学生基础都不太好,也有不少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年的了解下来,我发现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注意是每一个,不管是学习上还是行为上,甚至心理上有问题的,全部都是家庭教育缺失导致的。有的父母离异,有的爸妈忙于事业无暇照顾,有的爸妈太宠溺,还有的根本不管,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可以从家长身上找到原因。
( o) [5 s  E  v8 I2 P3 u6 ^5 Y8 M( |% L/ V4 f
孩子出问题以后,家长不急吗?他们当然急,经常有家长打电话找我,有的希望我特别照顾下孩子,想请吃饭,想送礼的都有。也有家长说自己孩子以前怎么听话成绩怎么好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变成这样了…反正没有一个家长觉得自己有责任,他们都认为小孩的成长和教育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这是很多家长固定的思维,我们做班主任的当然会重点关注这些学生,可家长的思维不改变往往让我们白费功夫。
9 g' P' Z7 r8 H, x* y1 X2 S* ~$ _& V5 O
反过来,班里有些比较努力懂事的孩子,他们的家长也有找我了解情况,这些家长往往比较通情达理,他们知道自己小孩基础不好,经常是问我他们可以做什么配合学校的工作,而不是请求我们学校多做些什么。这些孩子并不需要特殊照顾,时间一长进步都很明显。+ R3 p5 B& p9 b

" K$ k, c& n. Q1 h& E第一次写这么长的答案,只是用亲身经历告诉题主,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其实是最重要的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才是最大的,我们学校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万能,班主任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与其把孩子的教育托付给学校,不如自己多研究学习下如何教育孩子。你们是很爱孩子,谁不是呢?只是思路不对,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任侠放荡感 | 2021-11-3 05: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想开国产车又没有能力购买进口车,怎么办?国产车原材料差,工人也没有德国那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做出的汽车肯定安全性不如进口的。但我在一个小工地打工,又买不起奔驰S级,我该怎么办?”
; A, J- F" i- H/ M- Q( V凡是你觉得好的东西,势必也会有其他人觉得好;凡是你需要的东西肯定也有别人需要。这时候就轮到资本来体现它的价值了。
( n. s1 m8 x! h6 H题主说自己经济能力不行,但我想知道孩子成长的这6年当中,你是否为送孩子出国学好了外语?是否考了雅思托福?我记得澳大利亚招收杀猪切肉的技工,还能发绿卡,一个月人民币几万块。当然前提是英文过关,这么好的机会你怎么不去呢?- \$ J! W. i7 f! h8 v

0 L% a% m* _. I1 f现在知道为啥你没钱了?
迟暮热风暮q | 2021-11-3 14: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1,题主你自己是否认为自己是被洗脑的?你是否接收不到爱、冷漠、恶意、偏执、自闭、狂躁、仇恨美日?我看你有这顾虑想必你不是,那你是被哪国教育大的?你自己不就是最好的反例么。
: M( O, }% k- d) p8 P8 _
. w1 e, a6 ?2 a8 S6 d% X2,一个孩子接受不到爱、冷漠、恶意、偏执、自闭,相信我,和学校没有大关系,我们大多数都是在中国受教育长大的,不乏很多人三观正而出众,有责任有担当,成为人上人,为什么同样的教育体系出来的孩子不一样?教育既然是一样的,那么不一样的只能是家庭了,对么。
$ Z+ U- |: d! q9 F1 S+ X
% E2 ]0 Y! s2 I" Q5 Z% m; p3,本人从事留学行业媒体,对留学这块不说专业,但是至少了解日常资讯是日常工作,我们从来不觉得中国的基础教育差到您必须把孩子从初中就送出去的地步,恰恰相反,中国至少到高中会考之前的基础知识都是非常有意义和扎实的,中国教育的弊端在于教育资源的匮乏以及由此不得不实行的资源竞争,因为所有人必须先争抢资源,所以舍弃了没法用标准来衡量的创意思维。4 B' f# M+ ^6 b2 K2 U6 |

/ }+ L: Y+ T# x  A  D7 E4,针对创新和个性空间的教育,其实中国自己已经在认识这方面的问题,已经开始逐步的试着改革了,虽然自科举存在就流传的一些糟粕一时半会儿的不可能彻底推翻,但是连国家都有意识了,做家长的竟然还没做到有意识的去培养自己孩子在校外锻炼课本知识以外的能力和价值观?你以为一个孩子的成长教育全靠学校负责的吗?别开玩笑了,国外的先进教育里家长要承担什么角色你了解吗?你把孩子随意的送到一个陌生环境里,你问过孩子的意愿吗?如此不自由不民主的替孩子决定的行为,竟然还妄想教育孩子成为一个自由民主的人?( Q& E1 d; O3 ]* [1 y
. w1 T, o# z# c( O; S' i; @
5,中国纵有千般万般的不好,也不是一个野蛮、落后的国家,英美加澳有千好万好,去了是孙子还是爷爷也完全看你个人,你的孩子或许不仇恨美日,但是跪舔美日也是可笑,我说这话不是因为我爱国,一个考虑问题健全的人绝对不会盲目的鼓吹或者贬低一件事。这是一个成年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k. [6 y) k9 Z  }- f2 S
3 p+ K8 @8 ~# a
最后,给予你客观建议,没钱就设立不匹配的需求,说句不好听的,人家能把孩子送出去的,大多家长一代十分努力,你要不然就自己努力,通过技术移民或者挣足钱送她出国,要不然在国内改变一下环境,去相对教育理念更先进的城市,再不然选择用家庭教育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想要找一个物美价廉方便快捷优质的海外教育渠道,有这好事我们能告诉你吗……早就自己去了。
123459808 | 2021-11-3 15: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园欺凌哪国都有,不过题主如果把仍未成年的女儿送到国外,且因为经济条件不好只能去比较差的环境,估计您孩子会感受到在我国比较罕见的种族歧视语言歧视
: d  N# q/ j5 E您说您的孩子在国内被“改造”、被“洗脑”,好像国外的教育不进行价值观输出。其实教育本身就具有价值观输出的功能,西方的那一套您也未必全盘接受,只不过您没亲身体验,加上您觉得中国的不好,所以觉得西方都充满了“善良、和平与爱”。您有一个很重要的义务是教会孩子独立思考、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她以后无论接触哪种观念都可以正确地反馈吸收。但看了您的问题,我觉得有点困难。我觉得您只是希望您孩子的三观跟您的一样就好了,至于您自己的很多想法是不是正确的,恐怕您没有反思过。
% T& U4 {) x( H5 x: n: Y您这种想法既对孩子的安全不负责、也放弃了您身为父亲的教育责任。
) A# ~; k9 M3 b8 ^/ ?, T2 g% Z而且您的经济条件还不能实现这个想法。) r* \% e4 J* ?8 w  H: q" u/ V
您的问题能吐槽的地方太多了,我看后久久不能平静。
一地在四瓶 | 2021-11-4 01: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已经有一千八百多个答案了。上下翻了几十个答案大致看了一下,好像有一点问题大家没怎么提到。
) G; d9 d) v* D# p' d7 y! g7 M; ^" M; z
题主你要明白一件事情:教育成本永远都是不低的,无论在哪个国家。而优秀的小孩子随着长大花的钱也会越来越少。所以你想要教育成本足够低的国家,我真心觉得中国已经算是最优选择了。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孩子,但根据我在澳洲六年的学习+工作生活经历,跟你简单说一下。2 Z$ ?9 n* c* _- M7 K+ D, A

9 N1 A( ?. S1 ^5 |6 k8 d也许在知乎上还不太好忽悠人,但是现实生活中你以为各个都是动辄清华北大常青藤毕业的人吗?现实中好多人都会认为:国外以快乐教育为主;发达国家福利好,上学都不要钱;国外上大学是申请制,不像高考一考定终身,不公平。我相信你多多少少也有这样的想法。$ G" C4 ^! C3 ~1 F4 g( D  U" o

: S8 p2 s) |- j! q1 V( o" _事实上是这样吗?呵呵。
5 d" ]% y( ~, b
, v+ a7 `8 Q" M* x% x" r; c很多人让你自己努力,有本事你自己移民,再让孩子来发达国家读书。你以为出来就是万事大吉了吗?拿澳洲举例来说,这里学校分好几个类型:公立、私立、教会学校;有男校女校也有混合的学校。你听说的不要钱,指的是公立学校。一年学费大概几百澳币,有的可能还用不着那么多。天啊,一年学费你两三天工资就出来了!在澳洲养孩子多么简单啊!有medicare全民医保,生孩子不要钱;生孩子有补助;孩子上学不要钱,这简直是达到共产主义的节奏啊。
' R0 w! C# n4 Q: C6 h6 k. r
8 ]6 h) ]2 v9 p" u9 s2 ]# u3 k7 Z神经病太多了,可以报警吗。
6 B3 l3 s' i# S) k! J6 ?" X* [3 h1 K9 B0 @5 g4 T9 ?( Q: j; O/ y8 Z
首先,生孩子不要钱,指的也是公立医院。总的来说还是挺好的最多有一些限制比如不能选择单人的病房啦,亲属过了探视时间不能来看啦。这些都是小事。所谓的奶粉钱政府近几年也减少了不少。不过没关系啦,有手有脚的夫妻俩都工作,而且这边奶粉$15-$30一罐,哪怕对于刚工作的小年轻来说,工作一小时一罐奶粉钱就出来了,这些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E9 s' ]0 o  `: k; g, a
$ q4 Q* l' T! Q' x" x
接下来孩子慢慢长大啦,我们来看看育儿费。child care一天一百多澳币一个孩子,正常的年轻小夫妇平均每人每天的工资大概也是一百多(你不能拿35+的人的工资来比,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拖到奔四了才要孩子),所以一般家里有两个及其以上的孩子,女生就会part-time或全职在家照顾孩子,因为你出去工作的钱还不够交child-care的。在那里一堆孩子还容易互相传染生病,烦心事多了去了。孩子大一点儿了,我们在国内小时候小学都可以自己坐公车什么的上学放学吧?然而这边父母不可以把12岁以下的孩子单独留在家。上学时间大概是下午两三点就下课了。after-school也是要钱的哦。随便Google找了一个新闻里的价格,大概$17-$27不等。就算是$20一个小时吧,每天你要是晚三个小时接孩子。$60又没了哦。
# Q' N+ _6 S& T
0 F. k/ n3 f9 Z. x- ? 不想让孩子在国内受教育、但没有财力送孩子去欧美,可以怎么办?-1.jpg
* V3 A6 Z' D1 P4 ^$ v: P1 V6 x  J) v6 U! x
其次,前面有提到选学校的问题。墨尔本几个区的房价被中国人炒得那么高,为什么啊?主要是那里有排名好的公立学校啊!熟悉又畏惧的三个字:学区房。$ d6 y. i& \( _3 b
这边上学也是按地段分的,查查My school对于维多利亚州的小学排名,除了市中心的老牌学校之外,中国人很喜欢的区例如Glen Waverley, Boxhill, Doncaster的学校,都是排名很靠前的。
( D! F% v. X) w  A& Z& ]7 n' ]# }
不想让孩子在国内受教育、但没有财力送孩子去欧美,可以怎么办?-2.jpg
( L5 s" c6 T5 |/ M7 G, n; I0 g. u/ b* K/ `" X4 h5 x
不想让孩子在国内受教育、但没有财力送孩子去欧美,可以怎么办?-3.jpg 3 O4 y* B* B( L- }0 u% m
. f; Z- K: V5 T) h* r
除了排名靠前的公立学校,其他都跟放羊似的,老师也不管让你背的东西背没背。你左思右想,这样下去不行啊,要不然你自己努努力,咬咬牙让孩子去读私立学校吧。私校课外活动多一些,多一点机会学习不同的东西,老师管孩子也上心一些水平也更高,快乐教育嘛。
; L5 E8 ^, x! {
* ?# C* Q( l! P( c6 K下面请看网上公布的澳洲平均私校学费:3 A2 S" p8 M' L- M4 n
1 C6 o5 b, c5 b( t& X" d" D1 U5 R
不想让孩子在国内受教育、但没有财力送孩子去欧美,可以怎么办?-4.jpg
/ ~, j/ H& _' h$ Y! K# Y6 ]( P( t  Y9 Y5 }8 u, Q
大约两万多一年。什么概念?你应该有听过留学生抱怨澳洲学费贵吧?那么我们来比较一下:
- k3 d6 e( \" X5 o4 r% [" G( I" l$ x! Q+ ]; e) r3 X8 W
不想让孩子在国内受教育、但没有财力送孩子去欧美,可以怎么办?-5.jpg ( Y- `1 I1 H, s: I
5 ?8 W: z- q1 I) M  V6 C% v- G
如图所示,商科本科留学生在莫纳什大学的学费是$39100一年,才读三年哦。你让孩子上私校,从year1-year12,一年平均两三万,你自己算算要多少钱。不要忘了哦,私校很多活动的,今天球赛明天要去法国当交换生后天排演话剧,还有各类制服皮鞋书包运动服.....都不是免费的哦。
9 y+ u" V2 l  S+ S4 g
% x& @' k9 K4 K: L, q. M' Z而且,有的私校有钱还不一定进得去。他们会首先考虑校友的子女。而且家长是要被面试的哦,你觉得你能不能代表你自己和全家说服学校你的子女有能力上这所学校?你看看,本来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你不是校友啊有钱也进不去啊,又拖后腿了吧。
; S2 r- `6 k) o6 u# n5 |' _* I, l: U" w. V
好了。咬咬牙把国内的房子卖掉,为了孩子来他乡异国重新开始,找个好点儿的学区房。你以为他们的高考不补习吗?正是因为申请制,大学对私校的学生录取会更宽松。不信你让墨尔本大学或者莫纳什啊悉尼大学的留学生大概问问他们同学中的澳洲小孩,大部分应该都是私立学校和排名靠前的公立学校毕业的。你是不是有点儿害怕了?这狗崽子还有两年就高考了,还不看书,急死人了。怎么办啊?报个班吧……: S$ z- e& \5 K

' m( O0 l$ o( m于是你会在公车上看到澳洲长大的ABC在做数学题,当然题库不会有我们经典的三年模拟五年高考繁重,是比我们在国内轻松很多。
% w. h  X. u/ {- e  A# U  z$ B6 I- X3 g; s/ |8 W  g2 g
总算大学毕业了可以找工作了。这边大的公司,不仅看你的本科学校研究生学校以及成绩,还会问你的高考分以及你的高中是哪所学校哦。原来不止大学是申请制,找工作还要看高中的啊……
& H& ^" x3 D" Q' m" f! s+ |# D$ i: C8 S% }/ m
不过危言耸听了那么多,这边也有好的一面:私校都是有奖学金的,我大学同学的弟弟考了全额的奖学金,也没花家里什么钱;私立学校早早的就会教育孩子有职业规划这一个概念,推着他们去和社会接轨;而公立学校老师也许不提供那么多现成的东西,孩子的主动性也许更强。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嘛。1 l0 |! M( m: K3 L8 J  u
1 W+ S& ~0 v. U1 q) `. r% x. H- S- r
总结吧,不要妄自菲薄。我认为教育的意义是让人有能力去换角度去思考一个看似表象的问题,而不是看到表象就抱怨和逃避。8 C# J1 |/ ]2 J9 d/ D
在同一所学校上学的孩子,为什么有的人天赋异禀并且没有浪费才华;而有的孩子早早就放弃自己游戏人间?我觉得家长的因素是最大的。也许我们会看到我们父母的一些缺点,非常使劲的摆脱那些让我们厌恶的地方。但我们搞不清楚的是,其实大多数我们都是父母的翻版。或许没那么严重,或许没到那个地步。但是你不得不承认的是,你的孩子前期总会跟着你指的方向去走。就算是在澳洲,也有非常有礼貌有爱心的小孩和一看就是没教养的孩子,这和家庭教育的关系还是非常大的。
/ T) f5 S. Z" ^7 |
: t, |$ N* l6 Q: ?# q8 V& C% T: i' v希望你的孩子不要太像你一样消极,把你自己的梦收拾起来自己做;
4 L; q, P: v1 U; A/ e2 T
3 m; a) U0 u- A0 K* b* K! [如果她能感受家里满满的爱,我相信她是不会变成你口中“冷漠的人”的。别忘了,你在她身上陪伴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教育成本”。
, Y& u# I" L/ Y& ~: s  e, E4 ~. {0 H0 I3 b) ]8 B: `6 a
祝好。
枣泥蛋糕2014 | 2021-11-4 03: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让自己的孩子远离她熟悉的环境、家人、朋友,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同学的歧视下过着语言不通习惯不同而且紧巴巴的日子,造成的心理问题怕是比在国内更严重吧?' H8 T8 W% s8 r/ l. @5 D
所以呢,最好你拿着钱也跟着一起去啊。
; T. o; P& f& q2 f/ @$ n你说你没钱,这个么……你看啊,你女儿出生6年了,在这6年里你有没有为了送女儿出国做准备呢?钱的事情咱先放一边,先来谈谈不需要花什么钱的事情:
1 Z  m1 G4 y4 M, F/ X有没有自己先学好外语?
5 V( R2 S3 k$ R* f0 ^! R! u有没有选好适合自己女儿的国家、地区、学校?: h' ]1 W7 ^* o3 c+ g
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女儿未来的发展方向?7 z& f2 c4 p2 ?
有没有亲自去你选的地方看看?
7 X& J4 f2 n6 k! J& o1 w; k有没有了解你所选地区的政策、学制、费用?: C1 u. Z. P& I9 I  l3 W
对你所选地区的风土人情、习俗禁忌了解多少?
1 y$ u: Q9 v+ H+ [有没有在出国的问题上和你女儿达成共识?4 u6 Q' p; p- g. q
有没有对你女儿进行配套的外语教育?
8 \& N9 A& c3 }, Q6 u$ Z# w有没有培养过你女儿的独立自理能力?
' E8 H9 j( x( Z: N1 X……9 i- L5 V, |- @. q- S
我给你讲个故事。
2 w3 X; j* Y( X* S: w9 S" T# ~4 C前段时间不是研究生考试复试嘛,一个学生跑到我们院某导师办公室毛遂自荐,说自己对那个导师所研究的领域感兴趣。那个导师随便问了几个领域内的基础问题,结果学生一个也没答上来。导师曰:你这些都不知道,我不相信你对我的领域感兴趣。2 A% U5 D: o4 M( S4 L

2 p4 r6 h2 A  X你孩子都6岁了你还在知乎上问出类似于“我没有年薪百万但我想过年薪百万的生活”这种问题,我觉得吧,就冲这点,上面那些问题你的回答大部分是“没有”。9 m' N8 A/ z) T

3 d% B3 r/ V4 b" e7 y" ^另外呢,以国内思想教育的羸弱和边缘化,根本不可能对孩子进行洗脑,真正有能力洗脑的是家庭教育。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子女的影响力远超学校的政治课。
2 h2 J) ~' e$ s# f# q! h) {. |$ C" J) Q
考虑到题主的思维方式,我很为你女儿的未来感到忧虑啊。
不醉人的酒酶 | 2021-11-4 06: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时,很多同学都觉得自己:娃是个聪明娃,就是被这万恶的教育制度毁了,中国的教育制度适合那些书呆子,并不适合我。$ Y& j& m5 _9 _2 }. U1 }
然而长大后再看看,就明白:别怀疑,你就是蠢。
* K* Q9 E# S* u; Z
( v* q  }% n/ y" k% Z还有在精神科实习的时候,遇到小孩病人会问问学习成绩咋样来判断孩子智商咋样,绝大多数病人父母会说:成绩不好但是!娃是聪明娃,就是不学习。
0 M* e& m, v$ G7 L其实他们的娃我一眼就看出来是个瓜娃,他们却看不出来。6 I2 E9 q* {0 i3 d! S
# Y9 O$ k. Y; D  h: C4 O4 r
所以说啊,孩子不成才,49%的原因是真的蠢,49%的原因是家长的综合实力太差,1%是运气不好,剩下1%勉强怪罪于“万恶的应试教育制度”吧。
冬月小七 | 2021-11-4 12: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现为欧洲一所世界Top 50大学的教育学研究生,本科期间曾在韩国CAU交流一年,在国外交流和学习期间,结识了很多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出国留学的朋友。对楼主的问题略有了解。# K( F! q; K& a$ p( E: _3 K7 H
/ B1 G  q% @+ G
先说明我的看法,根据楼主情况,不建议孩子在6岁或12岁出国,建议在本科出国。
7 t7 C1 C, ^7 X& l
4 i! o/ ]1 h( s: M" d! b6 u+ {上干货:- C! `4 ~0 i  h" f6 E# U' D

5 E# [9 ^9 Q& Q# h0 `# O1.德国慕尼黑大学  University of Munich 世界排名48 请戳:LMU M端nchen
4 n7 p5 w" n/ W2.比利时鲁汶大学 KULeuven      世界排名53  请戳:KU Leuven
: b3 Q) M2 O; H# ?# ^: r$ k/ \5 U3 b3.德国海德堡大学 Ruprecht Karl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 世界排名59 请戳:Universit채t Heidelberg
/ e0 U2 d( ?7 ~) r6 f' E$ w4.德国柏林洪堡大学 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 世界排名77 请戳:Humboldt-Universit채t zu Berlin5 {" Z7 q! D/ r4 u6 V
5.德国柏林自由大学 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  世界排名81 请戳:Freie Universit채t Berlin: Startseite
- q- {0 |1 y# B, A. _6.比利时根特大学 Ghent University 世界排名87 请戳:Welcome — Ghent University
9 S2 w$ B4 E# w5 `+ N% U1 @2 i7.德国哥廷根大学 University of Göttingen 世界排名93 请戳:Georg-August-Universität Göttingen
+ @% t3 A/ \' W$ F0 B% |4 D: I8.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世界排名94 请戳:TUM - TU M체nchen: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5 z2 R- b4 |+ h* |% O
  Y& Z0 e6 W% S: t( D0 v  T为什么罗列这些学校呢?这些学校有一个共同点:便宜!!!
3 s) b5 Y3 U5 x& J0 n2 c1 g. `
, X2 h$ k( S# g& o7 u: a' ~0 j以上学校平均每年注册费均在400-600欧。根据楼主的描述,在你的财力能够允许的条件下,其实你可以避开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一类英语系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学费高昂,生活费用也高,会增大楼主的经济压力,对孩子也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而其实欧洲一些小语种国家,如以上列举的德国,比利时的公立大学,其实是免收学费的,每年仅要几百欧元的注册费,去年我的注册费为590欧元(现在的汇率就约4000人民币/年),并不比国内的大学贵多少。而生活费用呢,去年我们需要每月614的担保金,所以大约一年(7368欧元生活费/人民币52000元)。当然当时汇率还是8.5,所以家里面出了更多钱。614欧其实在欧洲完全能够很体面的生活(女生不要一直买衣服和买化妆品,和频繁出去旅行)。而我所念的这所学校排名怎么样呢?是一所世界百强的大学,拥有快600年的历史,是比利时最好的大学。全称荷兰语天主教鲁汶大学,2015年世界排名中53位。请戳:KU Leuven4 y+ S3 u, J  ^7 Y; q& d

# o2 W8 l9 a/ {5 N. R每年排名都会变动,但以上学校真的是价格低廉,但是教学质量很不错的学校。排名请参考USNews 2015世界大学排名4 A6 l* ~& S) {! A4 U- _2 S7 p

  d9 q. V3 A; r, K当然周边的荷兰教学质量也不错,但是很多program的学费每年几千欧以上,所以如果楼主感兴趣,也可以看看阿姆斯特丹大学,乌特勒支大学,格罗宁根大学等等。给一个留学中介做的格罗宁根大学学费的介绍:请戳: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学费 注意前面的学费是给EU/EEA学生的,后面是非EU/EEA的学生。+ K# x5 S; l5 Z" K, F: r# Y
1 s  [* K  T; b- J5 P8 {, R  w
先给大家讲讲我的屌丝出国记。( X' t7 B' P5 k- z0 h% z9 a, x6 [
& c+ e! E7 w3 M% A( M: V
我也是出生三线城市的孩子,从小也想出国,但是家庭条件不允许。一直到了本科争取到了交流机会。去韩国CAU,认识了很多同是交流生的欧美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更加坚定了我想去欧洲念研究生的决心。毕业后去泰国做汉语教师志愿者攒了一部分志愿者补助,才得以一年后去比利时念研究生。
8 x" l' T  h, i
8 D: A# {' {% ]) ^1 W因为就读了教育学专业,了解了欧洲的教育体系,确实认为在某些方面,孩子更能够受到关爱,也能够获得公平的入学机会。0 u" K3 ~2 f$ o% B/ W$ V
% D! ?9 O1 k% }5 P# I8 R
所以最初也有打算毕业后留在当地,让孩子今后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教育平台。然而,最后由于对象因为工作留在深圳,我也将要面临毕业回国就业的问题,而下一代也将在国内接受教育。关于在国内接受教育的优势和弊端,什么时候再将孩子送出国,而送出去的目的是什么?我都有认真思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真正地帮助到楼主。# w. {: f8 t2 i! ^

+ w5 g% {: ~) g不愿意让孩子在国内接受教育的原因,其实跟热播剧《虎妈猫爸》所反映的现实一样,不想跟所有国内各个城市的家长一样面临幼儿园小学化,学区房,孩子升学,课外补习等等问题。我承认,我是在逃避。在去欧洲教育学之前,我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名校,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在我念了这个专业后,我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孩子成为考试的机器,成绩优秀也不是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我希望孩子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不随波逐流,能够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并愿意为此奋斗。同时,专业地学习后,我知道孩子的发展需要遵循客观的规律。每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需要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学习。比如6岁前,孩子主要是通过想象和玩耍来学习,而如今的幼儿园小学化,如《虎妈猫爸》中所反映的,为了小学入学面试,孩子需要有自己的简历,得掌握多少汉字,会做多少数学题。而从教育学的观点来看,毋庸置疑,这是在违背孩子的发展规律,并不利于孩子的长期发展。
& _; D1 E: m" p- Z5 F* x) O4 X# T
- U. Q; Q' n5 K0 ?4 d: o除此以外,我真正不愿意孩子在国内接受教育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社会环境。再说《虎妈猫爸》,孩子的学习成绩,成了长辈茶余饭后的谈资。比如茜茜的奶奶和牛牛的奶奶,总是在攀比着自己孙子的学习成绩。相信这个场景我们所有人都不陌生,我们这代人是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下长大,逢年过节,多少长辈一见面就问考得怎么样?比起学习成绩,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是孩子本身,可是在国内,这一点却被我们常常忽略。同时不断被爆的奶粉事件,幼儿园丑闻,儿童拐卖事件,让我们的孩子原本该天真烂漫的年纪,却要过早的学习防范意识,过早看到社会的真相。教育学中认为6岁前的孩子应该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到了12岁之后,才开始认识到世界并非他们想象中的完美,开始培养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我并不赞成第一阶段的孩子提前变到第三阶段。0 g6 z) D7 K' F* l3 C% t1 [
: F3 J. ?. C8 `) w. k  D+ k
可是,最后为什么还是毅然选择追随对象,回到深圳?因为虽然一个好的社会制度能够让我们少去很多焦虑,但是却不能够给予孩子最需要的稳固的幸福家庭。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多少父母打着为孩子奋斗的名义,出去应酬,却牺牲了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多少父母为了创造更好地条件,外出打工,将孩子变成了留守儿童。而楼主和我一样,打着保护孩子的名义,想要把孩子送入另外一个环境,将孩子变成一个飘族。这样的做法,无异于缘木求鱼。其实这些都不是孩子最需要的,他们最需要的不过是家庭的温暖,父母的陪伴。
4 x5 b2 r: V! D& u8 J) e, n2 f& k+ |  C( h7 B% u
再次楼主的女儿6岁,开始念小学,楼主就决定送出国,现在不行,就中学,那会孩子也就12岁吧。那么楼主是打算一起去,还是将孩子独自扔出去呢?不管是何种,其实并不可行。首先楼主出去做什么呢?以何种方式赚钱来生活以及供养孩子呢?照楼主的话说,自己没有财力,那么投资移民显然并不可行。那么技术移民等,可能也并不适合楼主。就剩下孩子独自出去读书。一个6岁的孩子,正开始进入人生第二个发展阶段,仍旧需要父母的生活上的呵护和照顾,就得独自一人在国外,举目无亲学习生活,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即使到了12岁,孩子进入人生第三个发展阶段,开始有了自己对社会的判断和思考,开始进入叛逆期,正是需要父母引导的阶段,独自一人在国外,见识到国外的花花世界,去迪厅,去嗑药,楼主放心吗?这种长期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心灵上的孤独,抑郁,焦虑,楼主能够想象么?其实,父母子女一场,不过就是18年的陪伴,18岁后,就是你送子女去各个机场,看着子女走进安检处,用背影告诉你,不用追。很同意黄磊给多多的信件,我们只此一生,最平凡的情感是最珍贵的幸福。所以,楼主真的不用着急。
6 G0 m0 O; X) S" T8 k; j  j
% W9 R8 \$ I( {. M4 g那么,楼主的女儿就出不了国么? ! F* R# e5 M" ^! \2 D$ u5 r
不是现在。大学再出去也不晚。
; j3 v7 v& u! [( p$ _: _
# D! M0 b$ I- F7 n楼主,想把女儿送出国,不管是你所描述的去接受教育,还是我认为出国去看更大世界。相信我,这将是你对你女儿最好最有价值的投资。出国去看世界接受教育,不是富人才有的专利,家庭条件没有那么优越的孩子同样需要。
9 D' H) y/ s: B3 d
/ J# l1 d. v* ?6 i如果楼主决定让女儿出国,那么可以提早准备英语或者所要去国家的语言。申请国外大学,最根本的还是语言成绩,除此之外,过硬的语言能力,会让孩子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减少生活阻力,减轻学习负担。鉴于楼主所处三线城市,女儿处于6岁,语言发展还在敏感时期,楼主可以让孩子多看卡通片,多听英文歌曲,多看原版英文电影,早点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2 m1 T5 Z9 m0 ]: E$ [( o

" w1 W+ H  B- P! E# S) F$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楼主为女儿做出什么决定,希望都能够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在爱和自由中成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