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直言,很多书单唯一的作用就是放在收藏夹里吃灰,毫无价值。% S# U4 q; h j% f7 ^; \! N# Z
大多数书籍推荐者也谈不上专业。他们只是推荐一些看起来「很专业」的书籍。) L. Z( [0 e3 n
比如我可以推荐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也可以推荐《高中物理》和《大学数学》。但是推荐前者会显得我无比牛逼。推荐后者则显得我层次很低。
' g+ w6 Q8 |$ ~6 g- u9 H没有人想显得自己层次低,结果大量的推书者推了一堆看着牛逼但并不适合被推荐者的书。) R) o7 X9 y7 |
实际上上了大学以后,你经常会在网上,在和别人的交流里,在老师的课堂上,重复听到一些书,比如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村上春树的文章,卡尔维诺的《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布鲁姆的《西方正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甚至有些不知道是装逼还是牛逼的人还在谈论《资治通鉴》谈论天书《尤利西斯》! 3 ]- j; B4 p* P3 B' Y
很多人就觉得,这些书很牛,所以大学生得看。
2 I- _9 n7 c; k( n8 {0 P$ p《本草纲目》?读这个有什么意义?能学到什么?《吉檀迦利》?文学史专业的学生或许都没读过……《国富论》?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更合适!( Z% e6 g* ]- b6 n2 G
所以网上流传很多什么大学生必读100本书啊,我觉得都是瞎扯淡。瞎扯淡。这些书单会把一些入门级别的书籍和极为专业的书籍放在同一个框架下给你选择,并且不给你任何的阅读顺序。真正有心去学习的人会发现,这样的书单,真的是毫无帮助。
+ d' |2 N# k& h% a贪多嚼不烂是应该努力克制的,不要被那些貌似高深的理论术语迷惑眼睛,那并不适合一个初学者。是的,那些术语名词很好很新鲜,那些书名那些思想看起来很牛很深邃,但结果只是聪明了舌头,实际还是不理解,反而让自己好高骛远。或者连舌头也不曾聪明,中途放弃,最终就只是徒增了自己的不自信。7 R4 {- G; b, L& r
我觉得在什么样的水平就应该阅读什么样的书,啃高深的著作如果没有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耐心,最后只能是得不偿失。我一向认为在没有达到某个程度的时候不应该去读诸如《悲剧的诞生》之类的颇有争议的哲学著作,你觉得有什么资本去读尼采呢?你凭什么认为自己有能力理解这本书呢?这就好比一个连万有引力还搞不清楚的人就妄图理解量子力学一样。读书也是要资格的,也是要资本的,也是要从基础打起的。
3 ?; }) W6 i. S9 Z举个例子。如果要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邓晓芒的《康德哲学讲演录》中挑选一本推荐,我肯定推荐后者。前者就算是哲学专业的研究生也未必能够读完,而后者却适合大多数对康德和西方哲学感兴趣的读者。邓晓芒的《康德哲学讲演录》用相对清晰和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康德《纯批》的历史背景、中心问题(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以及先验论的各种概念(时间和空间、十二范畴、先验感性论、先验分析论等等)。
' @# A \( ?# I; j再举个例子。如果要我在大名鼎鼎的韦勒克《文学理论》和看起来毫无逼格的朱立元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选一本推荐,我会选后者。几乎所有的文学理论书单都会给你推荐韦勒克的《文艺理论》。我曾将韦勒克的《文学理论》通读三遍。然而很久之后,我才敢下定论:这本书绝不可被视为必读书籍,因为价值并不高,信息量和方法论都非常少。
0 x5 m3 C0 x( ^* v) l7 O有的书籍名气大,历史地位高,是因为它改变了所在学科的一些局限性。后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了这些书籍思想的熏陶,再去读这些书籍的时候,会觉得「不过如此」。这很正常。所以书并非名气大就得读。
' D- L) \, B" x5 I, D" j这份书单我是在2012年写的,有些书籍我目前看来显得颇为粗浅,但对当时的我却影响极大。如今8年之后,我新增了一些书目。希望大家喜欢。1 A! {4 ~; \/ n) Z7 _
在这个书单中,我选书有4个原则:" R- n% P# T+ Y8 V
第一,我只推荐我看过的。如果没看过就推荐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p% g4 l* r' V0 K
第二,我只推荐真正合适大学生阅读能力的。也就说太难的我不会推荐。+ g4 A K5 F* m$ H
第三,有争议的著作我也会选取,但会注明争议焦点所在。
0 N, F9 W1 b3 H+ ~4 a) N5 |. Q; u第四,所列书籍尽量选取本科生水平的人,能「读得懂+读得舒服+读后确有收获」的书籍。, R7 m$ E# e: O/ Q, ]
同时,知乎现在做了商品橱窗,所以选书的时候,我会直接放京东自营的商品链接。看到有需要的,跳转后可以直接购买。
- Q3 X8 E+ t5 l0 U& u2 K( o* C% L! s6 w
一 历史类. W7 M% }2 z" K, Q+ d' w+ g
, m+ \) _ G& W& p' m! `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很经典适合高中生和大学生 。
7 q$ _2 `& b% y: ]& a. }$ R
3 h; n+ Q6 _* i2.葛兆光《宅兹中国》,整本书在论述,为何“中国”成为“中国”,观念很颠覆,读起来也很轻松。
# o$ S, G8 I6 [- `2 x0 L5 j/ u. \
+ }5 c' a4 u' A$ a: \* T1 I" w0 P3.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
* t- b" G Y2 ]# H非常震撼的一本书。这本书主要分四个部分的内容。; F9 Z q+ R/ \7 }9 c
第一部分回溯了人类的起源,然后通过岛屿环境来验证环境对社会的影响。
8 {1 `2 _, A/ O0 i# t1 j* N第二部分是粮食生产的出现和传播。作者解释了一个日常可见,但很多人忽视的问题「狗、猪、羊、牛为什么被人类驯化了,而其他动物没有?」同时延伸了更多的问题「为什么非洲、美洲、澳洲几乎没有大型的家养牲畜?」「为什么只有欧亚大陆有大型的驯化牲畜?」2 R" W% t/ {( ^0 ?
第三部分是从粮食生产到文字。农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文明,同时也带来了病菌,就像一体两面。人口增长、城市出现,给病菌的大规模传播带来了可能。作者在这个部分还提出了技术创新并不是依靠个人的灵机一动而产生的。而是历史发展到某个节点的必然产物,比如书中就提高了「印刷书」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发明过了,但是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运用。这样的发明还有很多。超出时代的发明并无意义。
# O* ^ T! @3 Z, f3 b" U第四部分则是全球史的互动。
" I/ B3 B; Q4 W
. F$ M" W' h1 Q) V* f0 v0 m二 文学鉴赏3 x& h* `' J7 u4 B
6 d% @/ d6 S- j: j( w) u1.叶嘉莹《迦陵说词讲稿》《迦陵说诗讲稿》; H* y0 ^( F+ H6 w c% n8 Y3 F! l
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的解读。结合了西方文论解读中国古典诗词。此书读完我觉得会使一般大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提高很多,一点不夸张。 当时读了四五遍。 叶嘉莹先生真是当代中国词学界的泰斗了,2012年在北大开的讲座爆满,连祥瑞御免马亲王都去围观了。我觉得同学们应该买本来放手边慢慢读,不要读太快,偶尔抽半小时来读上一讲,慢慢体会一下。
! G, d" l: m3 o7 |三 哲学史与哲学科普
' {6 _% B- ^1 `" A
& V/ e% e% W) z0 n7 o1.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
6 S/ ~5 {5 D! P* I这是北大哲学教授给哲学专业大一新生的课程。充分照顾了初学者的现实情况,不故作高深,把中西哲学贯通了起来,是我读过最好的哲学导论。这本书的构架也非常有特色,第一部分是讲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问题,之后就延伸出去讲审美观、伦理观、历史观。等于先围绕问题来讲哲学,而不是围绕哲学家来讲哲学。所以,非常能够引起学生和读者的逐步思考。(注:此书网上大部分已无销售)
7 \1 c& c3 X4 g3 r* R( D+ H2 M$ ?, z2 E5 a7 G. g4 _
2.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 g# M j/ V4 ]+ U3 i0 K5 y0 G/ X0 c
想要了解哲学,康德是绝对无法被绕开的一位哲学家。康德就是一位蓄水池,康德以前的哲学皆流向康德,而康德以后的哲学又是从康德这里流出的。然而直接上来就读康德的三大批判是一种非常愚蠢且低效的行为。国内的普通人想要学习康德,绝对绕不开邓晓芒。而这本书是邓晓芒根据2004年10月应邀在重庆西南政法大学所作的有关康德三大批判的系列讲座的录音稿审定修改而成。最能证明这书地位就是看任何教材讲康德的都没脱离这书的内容。(注:此书网上大部分已无销售)
$ c0 y, B3 u, P# B! l7 q
: K. a) G; P J! ]& w* B s: Q3.郭建龙《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 W; P+ ~1 l! O4 X% m! M
此书有颇大的争议。因为作者并非文史哲出身,算是所谓「独立学者」。本书也并不是正统的学术书籍,写作的角度也有别于传统的中国哲学史。因此被人诟病。但是作者深入浅出地梳理了中国政治文化思潮的演变,向读者展示了当权者是如何影响中国哲学的发展的。本书非常适合文史类的本科生阅读,搭配文学史和哲学史教材尤佳。 本书给我的感觉和《宅兹中国》的阅读体验一样。作者从主流哲学史未涉及的角度讨论了很多已知的问题,得出来不一样的观点。看的很舒服。相比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能够给普通大学生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收获。- w) A0 p. G$ [. E! L
三 自然科学科普
2 i6 P0 q6 x( k; C& O- t0 o4 O5 P/ P3 A" ^+ I
1.《上帝掷骰子吗?》
: d: e- z8 P: Y# k8 y. s这本书是我见过最好的近现代物理史的科普书籍,豆瓣超过2万人评分,评分居然还能高达9.2分!非常适合高中以上学历的人阅读。这本书的论述对文科生非常友好,书籍的概念科普异常清晰,清晰到甚至让部分人觉得有些啰嗦的程度。
) ~' h! o/ w' @$ J" P4 W四 政治类
6 `! `9 z- u9 _: w3 t- z" K
# k9 {% \, {8 ~- J- f+ M前面有人推荐了「美国宪法原文」,真心不靠谱,推荐任东来的《美国宪政历程》7 M8 f: {. N, |+ g$ a" q
1.《美国宪政历程》任东来。
6 r6 [0 N4 j7 D% p& B0 l4 |通过25个案例,讲述立足于宪法的美国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一个宪政国家的。这是一本堪比故事书的美国宪政书籍。这本书可能有的同学会觉得非常好读,而有的会觉得非常不好读。如果觉得不好读就不要继续读了。# F7 k( |, Y4 F5 m- `
, k4 Q5 w2 J$ X2.《公正》(美)迈克尔·桑德尔。2 d% \* \5 C& g5 t( H
当我们遇到生死抉择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常常违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而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可是,当我们口口声声说生命至上时,为什么像福特汽车这样的企业却会给生命贴上价格标签?如果我们尊重个体的权利,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又会反对同性恋婚姻?我们认为法律必须保护合同的有效性,但为什么一些双方自愿签订的合同却被法院推翻?
& a* [$ f4 P6 T% C0 i* v2 s此书关于社会公平和正义,在这个问题上面人们常常遇到格式各种的双重标准和两难抉择,比如我们是否应该牺牲一个无辜的人去救五个本该死亡的人?以一条性命换五条性命从数字上面看是很值得,但我们是否有这种权力?因此我们很多时候甚至怀疑法律是否是公正的,因为法律无法回避个人的道德判断,无法做到中立性。我们能否找到另外一条道路,让我们的社会规范即体现人性,又体现客观性?
! t9 _0 G7 D* d$ L: `1 B是一本很客观探讨不同角度公正的书。4 `/ D5 z+ L* J
% E; B. n) J) b& Q3.《坏世界研究》赵汀阳。
: `4 w2 P: g( y q h6 f关于政治哲学的书,赵汀阳的的著作都是单刀直入,毫无拖泥带水。讨论了决定人们命运的制度、自由、权利和权力。
/ ]% ?% h. k+ h* L0 c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人手里,每个人都欠着别人的幸福和自由。* p; \& q7 i- P1 D2 \; A2 p
人的命运是最大的哲学问题,而政治是命运的最大问题。; A( G* s; W9 g4 F1 f
虽然世界是个坏世界。但我们渴望一个好世界。; g2 U' \# e. Z/ D
马基雅维利教人制造坏世界,赵汀阳试图指出如何对付坏世界。9 z/ ^8 Y8 r4 U- f/ j; B7 v
若读完有兴趣,可自行查询其人其他著作。
) G9 o( E) O' v五 经管类
' }" ?; p4 A* V) g8 L; Q
! J7 w4 a4 e$ _1.《影响力》(美)罗伯特•b•西奥迪尼 。
$ g( n( R6 S8 M& c; I" v ]我一般把书分作三个层面,器、术、道。但并不是越高级越好。这本书就是一本关于“器”和“术”的书,再没有一本书能让我觉得在谈论“器”和“术”方面的问题时,做得这么好了。
6 a9 T$ ^' @- o9 @8 ?$ s- i这本书的实用性很强,案例恰到好处,分析入木三分,而且覆盖面相当广。此书个人认为囊括了心理学、营销学和人际交往术在生活中极其有用的部分。而在在一般意义上说,这本书阐明的道理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很多滑稽、荒唐的社会现象,以一种更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政府官员、企业家等公众人物面对决策失误时的固执己见。 本书和《定位》一样,常年呆在经管类榜单之上。6 T3 a2 ]2 X: _/ b
: p; F. ~! i, Z7 v
2.《定位》艾·里斯 / 杰克·特劳特。7 a. a& s- A3 r
这本书被称为「影响美国营销理念最深的一本书」。定位就是「心智占领」,做好「心智占领」就能够懂得定位。定位指的就是通过定位去减少客户的记忆成本,从而让用户对你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让你的品牌成为客户心智中的唯一。为什么我们现在说碳酸饮料我们会想到可口可乐,说篮球我们会想到NBA、说到运动鞋我们会想到nike、阿迪达斯?因为它们的定位非常明确,比如nike在初创的前十年,一直专注于在跑鞋领域,跑鞋领域做到第一之后,才把业务线扩展到其他领域。如果在初创的早期,它跑鞋也做、运动服也做、袜子也做,它是不可能做到今天这个程度的。即使你并非创业者,未来也并不从事商业行为,这本书也能够帮你了解到许多公司的营销逻辑。
F) R1 P: c. e8 u' d2 X5 G/ ^* x* Z7 \3 w
3.《韭菜的自我修养》李笑来。- y: P1 P2 o3 S! Z! t
李笑来老师的书要看,李笑来老师的币不要买。
& `& F4 j( \" I6 \* B3 K! }姑且不谈论李笑来老师的人品。平心而论这本书的内容还是挺有用的,阅读体验也不错。评分不高可能是因为李笑来现在的商誉不太好吧。我非常不认可书里关于比特币的内容,去掉这部分会更好一些。本书只看前70%内容即可,认真看看1-2小时便能读完。, P' y% D( `8 W6 e7 `% ^* K
对于初入投机市场的新手而言。其中关于投机市场的几条准则「初次尝试请少量投入」、「不要频繁交易」、「如何考虑止损线」写的极其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 @4 a+ E+ R8 N2 U, g0 f* E
, k6 C! Z. K0 n; s) D4.《心流》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x8 M; g' S' f- z8 _6 Y
如果可以,我更愿意把这本书归结到哲学类里。但这本书最普遍的作用在于改进你的思考和工作方式,所以把它放到经管类书籍里。
( c" ?, f2 g! U7 J( Q这本书对我人生观影响极大。它实际上关乎于你如何面对人生的挑战、如何感受人生的幸福、如何优化自己的能力、如何控制周围的环境。推荐高考结束后阅读。- k% F6 G; y& i' R1 A, C+ R
六 社科类& {1 j2 a q: `" R7 `% r6 @$ S, d
# W' ^$ c K) E8 u
1.《菊与刀》(美)本尼迪克特。9 X! x: @; t2 }6 m3 J
本书是美国人关于日本国民性的研究。此书如今有一定争议。 @黎皓然 提醒:这本书现在现在人类学研究已经避免提及民族性这样的概念了,毕竟有抹杀个人选择强化刻板印象之嫌,也无法去真正做到完善的研究。 " ~# @. p3 W: v# j! t
《菊与刀》此书对于日本社会和日本人的刻画入木三分。日本国民的诸多行为和日本历史的发展脉络从此书可见缘由。: Y* ^ R6 D2 E" L2 A" `+ V4 s3 C
! R, c5 g4 _/ \2.《乌合之众》(法)古斯塔夫.勒庞,这本推荐冯克利译本的,开头应该有30页左右的导读。# g6 Q4 S `! y" N0 R
《乌合之众》这本书至今争议颇大,但不是尼采《悲剧的诞生》那类哲学的争议,而多是政治上与心理学界的争议。捧的人奉为瑰宝,贬得人斥其极度偏激。论证方法的不完善是这本书客观上的硬伤,勒庞常常用个例、孤例去论证本书观点。
5 s1 |4 o) q9 [) w但是我们读书不是读死书,我们的大脑不是作者思想的容器。一本书读起来,一要有快感,二要有收获,这就是读书的两个目的。我认为对于大学生而言,这本书都做到了。而且冯克利的译本的开头部分一般都有30页左右的导读,都在讲述本书论证方法是不合理不科学,在学界是不怎么被承认了,以及引导读者如何去阅读此书。书中有不少贴近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亦有我们可以以生活之事例反驳的观点,如何取舍、如何接受,这全凭你自己的思考。; D7 A5 ]9 d! g* L
你若觉得此书甚为符合自己的胃口,那自然最好不过。你若觉得此书偏激异常,那自可翻阅相关文献与举出生活中事例批驳其观点,无论是何种阅读结果,你都了解到世间曾有这样一种观点如此之流行,亦强化了自己知识之结构或弥补了自己知识之缺陷。 此书可与《娱乐至死》以及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一起互相参考阅读。4 t A& e- i5 u2 q' z
勒庞对群体的评价不高,甚至有些悲观。在群体为主力军推动文明进步的旅程中(本书多以法国频繁的革命为例),勒庞看到更多的,是群体的缺陷。他不无偏激地说,“群体中累加在一起的只有愚蠢而不是天生的智慧”。
. F# L( z' M D$ u, r是一本可怕可爱,可惧可怖的小书。偏激又不失深刻。; ~# d5 |; q5 A# _1 t' ?5 q* n
十万字,一百来页,写尽作为乌合之众的人民的真面目。
: _. {1 J( U2 j& _3.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
( d& ]2 ]3 ]( ]2 W& B在时代上完全超越了奥威尔《1984》的著作,这本书是我在大学期间我看过的最为有意思、也最具有洞察力的书,当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人们不在读书,只关心电视,而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请注意,这是一本写于35年前的书(1985年),作者的洞察力可窥一斑。7 U y* ? l4 o
附一段《娱乐至死》的序言:
! i) q8 B6 ~ x/ H& B; L' I奥威尔担心的是:书籍将被禁止流传。$ k* m( k' P3 M9 P6 F
赫胥黎担心的是:书籍根本不用被禁止,因为人们将自发地不再阅读书籍。/ k# m3 L- {9 w# k% t
奥威尔担心的是:有人将剥夺我们获取信息的权利。
: x6 v7 R+ ]& C! z3 T& {0 I8 u赫胥黎担心的是:有人将给予我们太多信息,使我们只会接受,无法自拔。) K2 P) g! ?+ A, e
奥威尔担心的是:真相将被隐瞒。8 H) B( S3 X9 k8 i
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相将被无关的汪洋所淹没。
1 c; }( x* Q2 P3 V奥威尔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将被禁锢,成为一片荒漠。
/ `- F* f0 B. h. }+ A P L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将因琐碎而杂草丛生,大众为微不足道的事物所痴迷。8 I% Z- w- t& S) Y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提到,那些随时警惕暴政抬头的公民自由主义者与理性主义者,恰恰没有“计算到人类几近无限的消遣娱乐的欲望”。
9 ^3 g1 C' ~- b0 m《一九八四》中,政府用制造痛苦的方式来支配大众。" C1 ]5 |$ b) H7 X1 y l6 S! c R1 U# J6 X
《美丽新世界》中,政府用制造娱乐的方式来支配大众。/ [" v: k6 T1 j9 T
总之,在奥威尔看来,人类将毁于自己所憎恨的东西。# G8 y* b, I& L5 t( t
而赫胥黎则认为,人类将毁于自己所迷恋的东西。* H- b0 I7 A4 |1 G1 N9 b% D3 R- c* t
- d3 m( }7 \9 e( h$ k: }
4.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很通俗易懂的一本书,就算高中生也能完全读懂。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厚,很多时候甚至感觉为了显得通俗而异常啰嗦。这也是津巴多出版书籍的最大特点。
* n- H0 C0 M: s9 {2 q6 Z5.《潜规则》吴思。1 b% p( G: i7 w
这是一本大众读物,而非学术著作。高二以上就推荐阅读。这是一剂对社会的疫苗。中学生大学生由于没有社会阅历,因此对历史的观念常常有一种谬误,那就是认为如今的社会和过去的历史截然不同。但读完这本书之后,你会知道,都一样的。当你工作之后,你会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当你创业/进入公检法系统之后,你会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3 s- b+ B7 ]" }
七 情感洞察类1 K- i: t6 x" u* k" }
4 k8 e- |5 D5 @ o
1.亲密关系(加)克里斯多福·孟
4 m7 C# z2 W, N: W是不是经常有那么一种感觉,起初谈恋爱的时候,觉得对方什么都好,然而久而久之却发现了对方许多的缺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是不是总觉得对方并不是不是如自己梦中情人那样完美,而试图去塑造ta、改变ta?是不是也常觉得在相处很久之后,你似乎已经对ta没有当初的感觉,甚至可能已经不再爱了?那么你可以看看这本书。其实不仅是恋人,朋友间的相处也常是如此,特别是那些你认为超越一般友谊的友情。那么也可以看看这本书。
5 T8 [9 Q* A8 I J- O8 e2.《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
( ]. [4 U8 {' k不得不说,作者是一个极度敏锐又极度具有同理心的人。姑且不谈论在当下的交流环境中我们是否可以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这本书对于读者的最大价值在于培养对于「语言的觉察和感知能力」。1 H" F( l5 c1 @" x; D* I% P
这本书中的非暴力沟通倡导以下内容:
0 y' i' Y' q9 {7 Q非暴力沟通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体会他人的感受。
8 }. O. P; t% L& v( L2 e, g+ S非暴力沟通需要建立与对方的联系。! A- p/ j# p8 ^, ]
非暴力沟通需要观察,而不是评价。( B/ U0 j/ [" a# ~% i* S' t: }
这意味着你想要获得非暴力沟通,你就需要在沟通的前期付出一定的「沟通代价」,这个代价就是你的沟通路径会略微长一些。你需要「描述事实」「表达感受」,而不是「做判断和评价」。这会大大培养你对语言的觉察和感知能力。关于本书的书评,我曾经写在此处:非暴力沟通适合在中文互联网环境下使用吗?
6 x; o3 L$ F. ]# Y8 Y3 H u0 H8 H. b+ V) \7 [# \
八 运动健身类3 }* _3 c' O# I9 Z ? r
. s( `' m' m2 @" A1.《施瓦辛格健身全书》。施瓦辛格健身全书一直健身爱好者们必读的入门书籍。这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健美运动的历史、训练中的一些技巧,他自己的训练方法和饮食计划,而且非常好读。适合所有开始健身的大学生。
% d; A* R$ F& J) G; I F( Y2.《量化健身》(两册)。这两本书是我撰写出版的,放在此处并非夹带私货。而是我真切地认为这两本书对所有的健身爱好者都有极大的帮助。; q# B6 h: y6 S' ~! ]# @
白皮书带你从频率、动作、强度、容量、进阶策略等10个极度关键的训练变量,来剖析增肌、力量举、减脂的计划如何制定。带你从专项性、持续性、个体差异、超负荷等四个基础原则,来剖析高手计划是否合适自己。
$ U* L$ W7 F+ X0 i- f1 }; u红皮书以四个徒手动作和五个基础力量动作的介绍为主要内容,加上呼吸、脊柱中立、热身、预防损伤的内容,最大程度涵盖大众健身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想要构建健身入门的系统知识,这两本书就足够了。- i/ r& b* d3 S: x/ V
) x" K- c {0 ]2 Y4 a9 l
最后加一个很赞的书系《大学名师讲演录》,这个系列的书又便宜又全部符合深入浅出的标准,自己找几个感兴趣的领域读:http://book.douban.com/series/1705
$ V& r3 y& V7 u还有《名家专题精讲丛书》:http://book.douban.com/series/19(秦晖的《传统十论》就出自这个书系)这两个书系风格很像,读起来感觉也很像,不过一个是广西师大出版社的,一个是复旦出版社的,我开始一直以为它们是同一个出版社出版的。4 K; S4 Z: q0 _; }. [0 B& K- p
H0 n" `% a: [" z3 d3 h$ B' Z& s
# M. y* G1 E$ K% r; W! t+ o1 |很多人说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这是很多人的自嘲。
W3 _. p. g" [9 h& Q( P8 Y# }+ w但我觉得这其实只是自己的阅读能力和书籍不匹配罢了。0 F: M$ Y" I O2 H j" L5 {+ H
在我看来,好书是永远不缺的。因为书籍的选择也往往是有迹可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