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受问题主次矛盾不分的影响,有些评论和回答简直在捣乱,写在前面:
: u! b# f$ `& K; w1.学生懒:混及格的根本不在乎老师上课好不好,就像我说的李老师期末考试很简单。只有跟着老师在学的同学才会在乎。
0 |2 ?6 L: e' {1 ^2 z6 D, {$ y" {2.自身能力问题,有人能跟上就行:大学教育是公共教育,不是少数人的精英教育,特别是对于一门专业基础课,应该考虑到绝大多少学生的能力,至少不是只有前2%。授业途径再有不同,学生“学得”都是共同的最终目的。
/ A* L! U+ v5 q, G3.一点都不懂珍惜,总比只会读PPT的老师好:我都不知道你是侮辱了谁的劳动力。学生至少给出的是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你是对李老师的完全否定。提出问题,是对老师认真态度的认可。6 _ L# f$ n% y6 ~5 g: V$ P1 q( F5 I* r
4.数电很简单啊:C语言也很简单,你学完就能去做码农吗?
, p2 J* ^/ [5 j5 p8 ^我以前上过李月乔老师的课。 \' }; o5 p* J$ M. A7 H, n
控计院的数电应该都是李月乔老师教的。6 `+ j* \5 R# R+ T
说实话,当时绝大多数同学(我身边的)都觉得李月乔老师是很认真的想把我们教好。但是她对我们的能力预设超过了我们的实际水平。
3 I& V+ h3 p( b. m. b& ]首先,基础知识大多靠自学,但是老师留得作业挺难,除了一些课后习题,老师经常会留一些的“大问题”。我记得第一留得问题,我一点思路也没有,问问身边的同学,也都一点不会,后来答疑课老师说了一两个小时,啥也没听懂就抄了个答案。全年级两百多号人,能跟上的两个手能数过来。
0 y2 h+ M( X/ ? J其次,李月乔老师不同与一些老教师,乐衷于尝试新教具,新方法,你可能很倒霉,成为牺牲品,(我有几个朋友就撞上了,他们同样的课程在三个平台重复学了)。! { P* p% _3 G2 |0 B$ h0 f6 U! D
最后,这门课要学好确实要下几个软件,但这几个软件本身安装很麻烦,一错就要卸了重来,还会卸不干净。装的时候会火气超大的,但是最后不一定所有的软件都会来得及用,毕竟课时不多。
4 Q3 K1 ~( }* @! z5 g虽然平时跟着老师上课会很累,但是最后考试李月乔老师却很仁慈,至少我们那届没几个挂科的。
, a/ `' B/ m, H7 p, F但是那时候课程已经结束了,对老师的怨声却在一个又一个学期里一级级传下去。0 ~7 y( c/ m0 z* T* c
PS.4 D9 c8 u- h0 S& E# b' O; z
要是跟得上老师,应该会挺有意思,老师的问题都和生活挺近,最后面包板插完,小灯亮起来的时候超有成就感的!
4 a# G5 x$ x2 D可是平时普通同学真的学的很痛苦啊。特别是数电之前学的是模电,模电老师教得细得仿佛是高中老师。对比太强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