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房企海外发债的首选是美元债,除了债券市场规模、成熟度等因素外,最关键的一点是:民营房企(特别是中小房企)由于业务规模小、信用等级低等客观原因,融资利率普遍较高。
7 M6 J) k% d- d' B4 B- C! A也就是说,它们瞄准的是高收益美元债(high yield bonds)。这类债券有一个更加耳熟能详的名称:; u. K$ {1 d0 Q& f$ o3 B
垃圾债券(Junk Bond)。" H0 `1 @! K/ g
垃圾债券的发源地在美国,是一种评信级别较低(标普BB级或穆迪Ba级以下)、利率较高(票面利率比美国国债高4个百分点以上)的非投资级债券。客观的说,它的出现,为中小型企业(典型的是初创企业)的融资提供了便利,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
; z8 ]- n: Z" Y- H但对于中资民营房企而言,在三道红线压力、国内融资渠道被堵死的情况下,发行美元债维系“借新债还旧债”已经是最现实的选择了,哪怕明知是饮鸩止渴也得做了。- U4 H8 \5 ?8 D3 W: @9 S& u4 [
更妙的是,这玩意是在美国发行、以美元计算的,不计入我国的外债统计口径。这意味着外汇管理局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对某些地产老板而言则多了很多不可言传的妙处和操作空间。简直完美,必须发债!% ]0 e! H% P" n, W! w* H
最后,因为垃圾债的高风险性,不明真相的歪果仁是不敢放心买的。买这玩意的往往是和中国有着深厚业务关系、或者存在利益纠葛的资本大鳄(例如动不动就能请动基辛格博士的某财团),或者干脆就是国内走出去的一拨人(例如能够拉动中X银行背书的主儿),所以对房企而言,这美元债还得保证还,否则,国外的金融大亨要搞你,国内的压力也很现实。: x- Y$ _$ Z; o1 c( f; H
所以你能看到发改委的描述是这样的:8 N1 p$ m1 T) ^, ?
积极主动做好境外债券本息兑付准备,共同维护企业自身信誉和市场整体秩序。: W9 }/ F' n, `1 v
理论上,企业发行的高风险等级的垃圾债券,出问题了也正常,和市场在整体秩序有什么关系啊,何况还是米国的金融市场秩序?但这里偏偏用上了这个理由,说明:
* N1 @6 }9 N/ }5 u+ f1 \; O/ p这事儿如果黄了,影响的要么就是自己人,要么就是老朋友呗。
1 v$ P1 p, g# e& S" _3 m
2 e+ F: R, ^6 i7 [8 }# ~可凑合着看看之前这篇文章,当时没这么多资料,主要是从房企角度分析的,写得比较浅显。% [/ v. E9 h& ?# d$ {6 ^8 P% L% D' _
中国房企的美元债之殇:让我们干了这毒酒,好男儿负债像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