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说到了专业课,相比883, 教育综合333还是有难度的,而且东师存在压分的现象。3月到6月,我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细细读了四本专业课的教材;二是把网上几份不同的333笔记整合,整理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笔记,这些都为后面的强化和冲刺打下了基础。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一个战略失误,就是没有提前背。我是有时间提前背的,如果我5月份开始背诵,后期可能会更加顺利,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真题。所以,学弟学妹们如果在5,6月份之前已经学过一遍了,而且觉得理解得可以,一定要提前背诵,活往前赶总没错。6 w; y9 c3 e6 Z
到了7,8, 9, 10月份,那就开始背诵了。网上说的没有错,就是背背背。第一轮2个月,第二轮1个多月,第三轮不到1个月,这前三遍就是背了忘,忘了背,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背诵顺序可以先易后难:中教史——外教史——教心——教原。第一遍背的时候可以结合网上的一些视频,做补充笔记,最后再背诵,每天晚上要把当天的背诵内容熟悉一遍,第二天背诵的时候先把前一天的内容再大概背一遍。背的时候主要是背关键词和关键句,剩下的学会自己复述,争取尽量保持原意。这种每天海量自言自语的背诵是很容易让人怀疑人生,但是怀疑完之后,还是要继续耐着性子去背,过了前三遍,背诵的速度就快了,就会有信心。" s* S$ @& {) y" Z1 e- l2 I; k+ |8 S
很多笔记上都划背诵重点,我觉得这些大概看看就行了,除了那些极可能不考的内容,其余的还是要全画全背,一是心里踏实,考试不慌,二是一旦正式考试出了一道你认为不会考也没有背过的题,你的内心一定会崩溃。所以,一定要全画全背,全画全背,全画全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考试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会很有信心考上。
+ m; r2 I5 t" |! H8 e' B 从11月份一直考前,那就是循环背了,前后我大概背了有快10遍吧,后期为了背诵不枯燥,我就开始练习默写。默写关键词和关键句,在默写中训练速度,一个名词解释5分钟左右默写完,一个简答保证10到15分钟之内搞定,论述题只默写答题思路答题角度和关键词关键句。重点的内容多默写两遍。每次默写完之后,查缺补漏,用荧光笔标出遗漏的关键词,重点记忆。整个下来,信心是大增的,心里是踏实的。
4 B% R4 Y% x4 X; k+ t( r 在循环背和默写的同时,这个时候也要研究历年真题了。真题很重要,真题就是老师考察的角度。这个时候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活学活用。老师一定不喜欢死背书的学生,只会背书默写,高中生都会,都作为研究生了,一定要会答题,善答题,答出新意来。我觉得答题要注意完整性,层次性和纵深性,恰当结合当下的实际和自己的独特思考,这样才能让老师眼前一亮,同一道题给你更高的分数。
8 c8 _+ |3 o, m" }- x) ^: y 比如答“教育目的”,肯定不是按照笔记的内容写个四五行就完事了,这道题你需要答“总述一句+广义和狭义+内容结构+层次结构+我国当下的教育目的+意义”;再比如答“学制”名词解释,你需要答“含义+所规定内容+地位+类型+趋势+我国现行的学制”我同样也写了四五行,但是我觉得我的答案更加完整有层次,有一定的纵深,其他的题目也是这样,论述更是需要如此,更是得看整个答题思路的完整,层次和纵深。这种思考是在背诵和默写的时候就要刻意地去思考和练习的。所以,背诵也不是干背,而是有思考地背诵,在背诵的时候你要想想,考试时候如果出了这道题你会怎么答。, G' b" ]* Y, m( [
到了12月,就可以关注一下教育热点了,去搜搜各大考研机构的热点,整理一下就差不多。这个时候专业课积累的工作实际上前期已经完成了,前期做的好,12月做的工作其实会很轻松,就是反复背吧,反复强化自己的答题思路,反复背自己各种笔记,把每个知识点记得非常熟练。
4 l+ J z% z, k5 _$ }9 @8 y2 b7 X 333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还是提前背,反复背,多研究如何答题,想和我探讨333的学弟学妹们可以联系我哈。
/ `3 I- n8 Q) m T) z* K8 cSmile:2020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硕考研经验:辞职决心,跨考上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