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天津初中男生做引体向上平均值不到两个?何原因导致该结果出现?素质教育是否应加强体育方面的管控?

[复制链接]
查看10119 | 回复20 | 2021-10-28 01: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倒是好奇,$ m! j/ @% L- [! W( F! }; S+ a, C+ t
这帮平时最多跑个步踢个球的学生,凭啥能做很多?
8 k5 R8 |$ A3 l3 n5 X天天翻学校墙头练出来的?8 {4 U$ T) R+ w) L& F1 _

; D2 G# X6 H$ J/ O2 k- J/ q# ]! y 如何看待天津初中男生做引体向上平均值不到两个?何原因导致该结果出现?素质教育是否应加强体育方面的管控?-1.jpg / a3 _" g5 k1 Q- n1 @' ^- q9 A& J
我好奇:
7 P  i. w, T) r0 k) x& _% |) F/ [我们的体育课又不练力量,整天就是跑个步,也不分体重重量级,为啥能够用次数来强行说大家体质不行?
3 |$ m4 v4 L8 V一点力量锻炼的器械和课程都没有,
. u8 k/ ~0 @6 y/ d就愣要求大家练好这些肌肉是吗?5 ^% U9 Z; C+ R0 L3 Z
而且100斤的和180斤的能一样?
. M1 h" G, u- ?: @: e你要说担心学生肥胖问题我觉得有道理
1 a: w6 h1 w' g9 o  d! {( S单纯因为人家做不了几个引体,就说学生素质不行( s( N; d$ C" g& j8 l* s
我觉得很莫名其妙吧?( v4 t% k# A4 H. m- N' b) V
就好像是一帮人,
# [) g/ I) q8 i9 Z# U批评学生“为什么弹不好钢琴”
+ F2 ^2 q# V- b$ d/ ^你可以说学生们学音乐学的不多不够
5 ?( m. @, l( }' \但是你为啥不说音乐课根本不教钢琴呢?
# K3 P7 m# n% W( J8 |% v- y8 ^1 x3 i% c& B( N
我们“音乐课”平时就唱唱歌
3 I7 i7 b( U" H' H然后考试练弹钢琴是吗?
9 ~' w* {/ O( w0 P% z; Y* N: e- a" I* f0 o4 g7 {4 |
我记得很清楚,我高中那会天天跑步,10圈*400米,但是也拉不了5个引体啊,那你说我体质到底好还是不好?
; G3 A! A  s. f0 z) ?客观来说,不算好,因为我没有力量锻炼,都是有氧锻炼,这肯定是不全面的
5 g. \9 q$ N/ N- M0 x2 f$ }但是放心,那些管事儿的懂什么是有氧什么是力量吗?不懂,而且人家也不在乎啊
8 y9 a# [2 _% ~  S5 ^人家就是觉得你不行,“不够努力”,你要是当场跑个半马,人家又夸你“小伙子体质不错啊”
& m+ A  i: g- D) x) Y你要是能用玻璃弹球打个斯诺克,人家得夸你中国台球有希望了,就和之前体育局逼迫游泳运动员跑步一个道理……3 i5 w* l6 L$ L2 t& a

. n8 a4 p. n5 f这就是中国体育&音乐课的尴尬之处
, v' v( l0 H% S' Q明明从领导到老师,没人真的瞧得起这些
* d8 }- s2 ^- J! X1 j8 ~1 a9 E也根本不给多少资源,场地和时间( K" ?  \5 v6 |/ L0 J
最后倒经常变成“贬低学生”的借口. j! ]$ G! n9 \! e1 y
说的好像你们真的“爱体育&音乐”一样……
( H% L6 J& R9 @; `; o! H动辄就是“年轻人怎么了”,怎么引体都拉不上,怎么笛子都不会吹……
街中无赖 | 2021-10-28 07: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好奇,
% u9 C1 b  l. ~这帮平时最多跑个步踢个球的学生,凭啥能做很多?. K; s, {3 g- o1 J
天天翻学校墙头练出来的?7 y& u2 p9 p: t5 _* a0 n, ]
$ \" }, f( o! X' F, N
如何看待天津初中男生做引体向上平均值不到两个?何原因导致该结果出现?素质教育是否应加强体育方面的管控?-1.jpg & P2 a* G; D; ^4 G! I* S' \
我好奇:
# `" o* ~9 j" \2 E4 ~( N  m我们的体育课又不练力量,整天就是跑个步,也不分体重重量级,为啥能够用次数来强行说大家体质不行?& b8 X; W- l7 S6 O% o1 J/ d, k
一点力量锻炼的器械和课程都没有,
5 f/ _; |2 s: q# T" E, W就愣要求大家练好这些肌肉是吗?
! @: F8 o0 i$ F: e( ^% n( \而且100斤的和180斤的能一样?
& N( y, F& t/ u7 \5 A你要说担心学生肥胖问题我觉得有道理
: {+ m" U1 _) n2 g$ _单纯因为人家做不了几个引体,就说学生素质不行) m7 k$ X! X  Z% g' N5 e
我觉得很莫名其妙吧?; p4 Y5 }, E4 s4 l) y0 v
就好像是一帮人,
4 W* B/ t3 M8 s( m8 H3 s/ K! d批评学生“为什么弹不好钢琴”
- U* V" L9 d! E/ T% Y# u你可以说学生们学音乐学的不多不够
% C1 r% b4 U) D, |& V5 _! Y但是你为啥不说音乐课根本不教钢琴呢?$ @3 J, |8 F( X" V& Q0 q

- Y- J, V# w: K( S- X; F; _" _我们“音乐课”平时就唱唱歌# G1 z( ^0 j8 y7 i; `& [  Q
然后考试练弹钢琴是吗?
( G/ }6 h/ I& e$ u8 J0 B6 }3 o' |9 p4 x( D: E3 K" h$ H) M
我记得很清楚,我高中那会天天跑步,10圈*400米,但是也拉不了5个引体啊,那你说我体质到底好还是不好?
- g  `. t1 P1 W# p& ^8 n客观来说,不算好,因为我没有力量锻炼,都是有氧锻炼,这肯定是不全面的
! }6 Q* D& t# R& H但是放心,那些管事儿的懂什么是有氧什么是力量吗?不懂,而且人家也不在乎啊: p4 {: k8 Z6 g7 o
人家就是觉得你不行,“不够努力”,你要是当场跑个半马,人家又夸你“小伙子体质不错啊”. F# _- E) b9 |( |/ n
你要是能用玻璃弹球打个斯诺克,人家得夸你中国台球有希望了,就和之前体育局逼迫游泳运动员跑步一个道理……- `% P7 R6 M  a4 q

; H8 o3 H! N( W5 l7 |这就是中国体育&音乐课的尴尬之处, c. b' H7 N" a3 A
明明从领导到老师,没人真的瞧得起这些  y  R2 R5 z# O" W0 _
也根本不给多少资源,场地和时间
  q, y+ N( j4 N最后倒经常变成“贬低学生”的借口
& X8 v8 F% z" j+ `说的好像你们真的“爱体育&音乐”一样……9 C5 N5 `; b& u4 A
动辄就是“年轻人怎么了”,怎么引体都拉不上,怎么笛子都不会吹……
倩影怀xqv | 2021-10-28 12: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真的也提倡让内行人来管内行事情,一个引体向上调动的肌肉群包括小臂肌肉,核心区,背阔肌和菱形肌等等。) E* B" U# j4 C; b  b* {
一天天的跑个步顶多就是动动腿,而且大部分就是练练心肺,还达不到练腿的程度呢,就算练了腿了,你练腿关背部肌肉什么事情,本来背部肌肉日常生活就调动的不多,不然为什么有圆肩的人那么多?天天俯卧撑,胸部肌肉和背部肌肉不均匀呗。而且我还看见好多学校还在延续那种仰卧起坐的错误训练动作。不怕伤颈椎吗?好像这还是某学段女生必考动作呢。
: M  ^5 R  r1 `5 R0 n  O不能光说学生素质差,这些都是表面问题,说什么注重学生体质,训练计划谁定一定呢?别说训练计划了,体育课好歹多几节吧?
  T! n3 r  ~3 l8 \订完之后再规定合理的考核,尽量去除引体向上这种标准,因为首先每个人的体重不一样,完成引体向上的难度不一样,而且实际上大部分人都做不到二十多个标准的引体向上,现在很多学生所谓的引体都是投机的蝶形引体,通过身体摆荡的惯性来完成动作的,这种动作完成对体质提高帮助不大不说,而且容易造成身体损伤。
! l. I2 Z4 p" [9 Z" B5 n/ o说白了,导致的原因无非以下几种:" P' b6 \7 k+ F- K" z& Y! x" P6 q4 ^
1.学生体质普遍不受重视, M1 P3 [2 u) F# J! @* A9 ]
2.目前体育老师质量参差不齐。
* V5 c& r, z. `5 `  Y! G3.教学方案制定不严谨。无严谨的训练计划。
# }$ B% f! m# R' \& O( I- k2 \% N: {4.考核标准本身制定不合理,应该去除或者替换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有害颈椎)等考核标准。
123460034 | 2021-10-28 17: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我觉得应该放最开头
1 v' O/ D; I" v) C6 M; O不光是引体向上这一个项目,任何体育考试/测试相关话题,都有这么一群不腰疼的人在那“抱怨的都是体育差的”“成绩提高不了就是懒”9 K5 h) L- q5 ?" ?
然而这种话题里,总会有不少运动大佬/体育相关人士对学生成绩不理想表示理解的;我虽然没那么高水平,但是体能也算高于平均值吧,而且早就毕业了,利益无关! J: k" J  C1 a
但是反过来,跟那么多人掰扯过,我还真没见过一个体育成绩不好但是支持体测的 2 W$ N  J6 T! V' o# O
所以两方观点很明确了吧:利益无关的人里,反对的多是出于同情或者专业的见解,而支持的人就是仗着自己身体好幸灾乐祸、找存在感
( G) U1 ]) n3 U5 Z; A关心下一代身体素质?方奶奶打牌!扪心自问一下,你们“抨击”别人的初衷是什么,在拿“全面发展”大言不惭的时候,想想德智体美劳排第一的那个字自己做没做到吧' {7 F8 f/ ?$ }4 U# ]- G
还有一堆“当年”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全知全能的父辈”和“包治百病的郎中”、“特异功能的怪人”还有“外星生物的飞船”一起,在带有录像功能的手机普及的同时,迅速消失了
4 ]9 ]% q8 A3 Z/ M2 ]问了我妈,说她们那阵运动确实不少,但是主要是踢球啥的,引体向上?不是在单双杠那玩就叫练引体好吧
% j6 \/ m0 F8 b+ q! ^看到过好几次说“ta们上学那阵”的人不仅体能吊打现在学生,学习压力还比现在大的,合着十几年人类完成一次退化了是吧- W! b: t, [3 O
“现在年轻人身体越来越差”,确实是事实,也确实需要改善,不过对于从这事上找优越感的,我只想说,猿人应该也觉得自己的后代体能不太行$ y! G2 A2 q  l4 u( J
偷来的图,非常应景,送给这些人,应该没有版权问题
3 P) E& w* }& c6 A2 j2 N* W. ]4 _6 M
如何看待天津初中男生做引体向上平均值不到两个?何原因导致该结果出现?素质教育是否应加强体育方面的管控?-1.jpg 5 Q4 P  C2 u7 O
<hr/>说回题目
2 |5 i3 J2 P7 h" e8 d* z数据很真实,不像网上人均20起步
+ T$ V/ _6 z; P4 K体育测试的最终目的是“健康”,引体向上做得多的身体一般不会太差,但是做得少不代表身体就不好
5 U& {) F! s/ P8 F# @' B/ R: T引体向上应该是所有体测项目里技术含量(或者说壁垒)最高的,从零到一的突破非常难9 b8 b" ]% ~( g. f& n& C1 w( I
现在很多人关于“体育”的观念还是重耐力轻力量,一提“锻炼身体”还是跑跑跑,花样多的地方最多也就打打/踢踢球、游游泳
' c  ]3 X4 v; s, x0 [1 }再加上日常基本用不到背部肌群,自然薄弱;反过来这个动作对日常生活也没有什么迁移性(又说靠这玩意保命的,我只想说少看电影)- r9 X" t: |: e1 @6 r
综上所述,引体向上作为体测项目的意义有限2 U" B. i: ~8 b% ^8 a
但是,不适合作为强制项目不妨碍引体向上是一个优秀的动作,我还是建议男性练一练的9 b8 ^; c# a# x' ?* |+ U5 k
考虑到据说很多地方对引体向上动作没有要求,非要考的话,我觉得改成少量高标准引体(身体完全垂下且静止,匀速拉至下巴过杠,稍作停顿,再匀速放下,吊杠至身体重新静止;一个20分,仨及格五个满分)更合适,能完成这个的背部力量和发力技巧都合格了,次数只是练习量的问题
  A, G- p0 Z5 [0 c) [' A<hr/>接第一段,类似话题下面,大部分抱有优越感、认为“现在的孩子不行”的人,态度都是“你凭啥不练?”“有空玩手机没空锻炼?”
$ S: _6 J, l/ ^" O  r0 }) Q1 ?学生是人不是机器,没法体力脑力连轴转
, n" |- w) h6 z/ B$ B是不是各位脱离学校太久忘了当年怎么熬夜写作业的了?怎么?难道要为了“提高身体素质”牺牲睡眠时间去跑圈?4 D7 B; V7 S% Z0 q
而且其中还有一个频率不低观点:“为啥非有人教?不会自己练吗?”
1 Q+ O& a/ o9 k  ~2 Q9 H3 a$ z套用某高赞答主的说法:“这比做不了引体向上更堪忧”
5 f3 o5 o' d8 g8 u不练确实是问题,但是不教就让练问题更大6 y, z4 s% E% w" M$ r6 X( R
这暴露了还刻在很多人(包括家长、教师和标准制定者)潜意识中的观点:体育瞎练就能提高成绩——长短跑?跑不就完了?引体向上?拉不就完了?立定跳远?跳不就完了?……体育成绩提高不了?你这就是不够努力,多练
9 e" [  a7 m; p. N8 [& R锻炼和训练是有区别的!训练是个很严肃也很专业的事情!训练是个很严肃也很专业的事情!训练是个很严肃也很专业的事情!重要的话说三遍, C% S  M, z; E7 k. Z1 r3 I, J/ ?
瞎练,轻则没效率容易劝退,重则受伤影响一辈子,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投胎;那些猝死的除了个别作死熬夜还可劲蹦跶的,剩下的不都是(某种程度上)信了这种观点,平时不好好练考试时候拼命?2 B* V( }/ h0 I" ~" u! }- i/ R5 y" y
体育作为一个学科,跟语文数学是并列的
8 t' g' _6 Z. \有人跟你说“数学有啥难的?不就是1+1=2吗?为啥要老师教?不会自己学?”你会不会一个大嘴巴抽上去?
8 a9 c$ ^% M# I6 P; F语数外老师跟学生考同一套题,怎么也得比大部分学生做得好吧?你给体育老师测一圈看看引体向上(甚至体育考试其他项目)平均能不能到学生的及格线?教学教学,有人教才能学,体育老师都做不来你让学生做?# h. s4 F5 j/ j
现在啥情况不知道,我见过的很多体育老师,“体育”相关的知识储备可能还不如我(尤其是小学到初中这个重要的启蒙阶段,高中到大学体育老师还是有点本事的,但是依然没教会任何东西,甚至导致我对羽毛球这项运动产生ptsd)& t7 ^  H. p  r& @
放个其他答主的奇妙比喻,我觉得很准确# \5 z( b1 ?* v

) G. y8 e3 e0 p. x7 S# j6 X$ K. f
<hr/>这个问题下面也有人发现这种现象3 }, c+ |( L; J& B9 t* V) Z" i

1 {# d# w4 Y/ b% a) e% i3 A 如何看待天津初中男生做引体向上平均值不到两个?何原因导致该结果出现?素质教育是否应加强体育方面的管控?-3.jpg
& M3 N# s0 P( C: ~& W! ~, }3 {健身者大多知道这个动作的难度,知道自己为提高成绩下了多少功夫0 F; ~; Q7 B' t" p5 b
keyboardman看了这个题目,哼了一声,找了根杆子(也许它们自己就是),跳上去算一个,借着劲将将下放到脑袋(甚至眼睛鼻子)低于杠算一个,吭哧吭哧做了三五个,心想“老了身体不行了,这要搁我年轻时候不得能做三五十?”2 V- \" T8 k7 \$ f5 o2 [8 B* z2 H
我个人进健身房三四年了,之前还有一点徒手的基础,就正常练背的频率,最多时候也才做12个;去年年底健身房关门在家练自重+减脂,一周两次集中练引体+路过杆子的时候没事做几个,半年才提高到20+,平均小一个月才能进步一个;健身房重开以后走力量举计划+体重上升,又掉回15个左右了+ ~$ Q" i1 C6 Q+ R$ y+ N  k
那些“我当年/我爸爸他们那辈/我们班全都能……”的,麻烦您上个视频给我开开眼8 F( P+ u* I( H5 s! I1 n
<hr/>关于动作,从道理怪天天挂在嘴上的“提高身体素质”方面来说,肯定是要做标准的
3 Z% h9 H1 M9 C7 y7 q借力引体这东西,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好像背答案去考试一样,你说一样能锻炼记忆力,那我也没办法;而且一样有技巧需要教导,我就不会荡
# u& U! j9 R; h( i7 k: z4 I以及高中时候测,就是用的上面描述keyboardman的那种1/3程引体,我11个全班最高,有那么三五个能做三五个的,剩下一多半跳上去算一个,一小半跳都跳不上去* u3 C( c8 \3 }2 C
所以这个数值都偏高了
, ]% m$ S/ Q1 \3 O+ v- s, N) f<hr/>另外这个统计数据: o9 u2 n& A4 @- C* t: H' v

/ v7 r5 D7 z% p0 f, w 如何看待天津初中男生做引体向上平均值不到两个?何原因导致该结果出现?素质教育是否应加强体育方面的管控?-4.jpg 3 u1 h9 h; E7 z" T" D) ^1 U
高中男生平均已经比我高了(望天),不过这真的能反映好多人说的“营养好了”吗?
. J3 z) c+ I1 ^5 e初中男生平均BMI22.7,高中23.53,一般认为超过24就是超重,假设体重是正态分布的话高中男生已经有将近一半超重了
3 t% u8 t7 a2 R  x' J引体向上、立定跳远、50米成绩都不理想,说明平时严重缺乏力量训练,也就是肌肉含量低,再考虑到国人饮食习惯,可以猜测到实际上饮食是很不健康的,高热量低蛋白,并不是一直念叨的“营养过剩”而是“热量过剩”1 F  U0 g/ t0 K" j& l2 L. p
现在啥样还是不知道,我上初中那会中午吃的是统一订的盒饭,没营养还巨难吃
$ a! o; y; z% q+ {, M健过身的都听说过一句话:三分练七分吃,想要提高身体素质,先把伙食搞上去吧,然后找点时间教教最基本的营养学知识,最好把家长也叫上
4 i( `; p: F% Q<hr/>最后,还有个有意思的地方
" E# w5 x3 Z5 R$ ?% m8 _
7 g2 N/ r# G; H5 M) \3 Z 如何看待天津初中男生做引体向上平均值不到两个?何原因导致该结果出现?素质教育是否应加强体育方面的管控?-5.jpg 7 X: \- ^, m0 E7 Y8 w+ ~; U7 J
至少根据我个人上学的经历,大部分男生的运动量还是远远大于女生的,但是体测合格率却更低,是不是两个性别难度的设置有些不平衡?
繁花落尽冬不去 | 2021-10-28 22: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城市官号邀,我给你扫扫盲。
& @$ H; U4 P; O初中生,引体向上做不起来,实属正常,不要大惊小怪的。
) c+ I! I2 S5 }5 ^或者说,在没经过系统训练的前提下,能把引体向上做的贼6的人,才实属进化不太完美。+ _# Q$ F. K7 t3 B" @6 |9 r
这个动作,运用的是肌肉,主要是背阔肌大圆肌小圆肌等等。这些肌肉都分布在人体上背部和中背部这一嘎达,也叫后链肌群。6 F! h3 w$ x3 o" _# k/ Y, S
所有人的后链肌群,没经过训练的话,普遍肌无力才是正常现象。
) E. p5 ?8 X' L人类自从学会直立行走以后,两只手解放出来了,不用像以前爬行时候内样,俩爪子撑地才能没病走两步。# ^% p- }. M4 O; u7 I4 e
而爬行的动作,才会更多运用到后链肌群的力量。
. c, l- M% `+ |; D% z0 S在人类直立行走以后,除非你从事体力劳动,每天重复做把重物从上边往下拉,或者从身体前边往胸前拉的动作,否则,你的背部肌群,就一直是没被开发过的,一直是松弛的,是无力的。
; G# x0 M( k* ]咱想想日常生活里,是不是非常非常少有上边说的两种拉的动作?毕竟咱们现在用的工具,都是为了顺应我们的发力特征设计的,这俩动作就特别少。
, q& t  w' I3 D; B) V' Z+ d因此,初中生高中生,背部哪来的力量可以做引体向上?
2 i, ~- X# f8 Q5 k7 P8 ~0 m包括成年人,为什么到了一定岁数圆肩驼背的人非常多?这也是后链肌群无力的表现。这本身就是人进化后的短板,无关乎其它。
6 v: x2 T. K* n' f/ e! u5 h1 v所以开头就说了,一个人没经过训练,假如能轻松驾驭十个二十个引体向上,这大概率童年是爬行姿态渡过的,把背部练成了童子功,这才是真的返祖现象。
- x' u( ?7 L' s9 z4 Z: X有人估计得说,我爸爸我爷爷我二大爷年轻时候也没练过,引体向上三五个没问题。6 l4 Y- z% Q4 E5 k- X8 a6 b
对头,这个现象确实存在。
. }+ F0 u5 A* e& t( k原因俩。$ A0 w1 G. L; p+ ?- a2 ~9 Q/ ~
一个是内个年代的人,体力劳动多,有些动作不知不觉就把背部练到一丢丢。
" M3 f; U% ^) m比方说你爷爷是种地老农,见天挥舞锄头,锄头从举到最高点,向下锄的这个过程中,就需要背阔肌控制。$ Q& B2 l" t% {7 {
或者说你叔叔是爆爆米花的,一手摇另一手拉风箱,对,拉风箱这个动作,也是能练到背阔肌力量的。) ^. d/ f; @. b( q" H# {
所以他们的背部力量,一定比现在的青少年强一点。但这是次要原因。
* C- K: h8 ?" y, O. M2 T% ?% u* f二一个原因才是主要的。
, _8 l; F5 b2 h+ G. M  p" Y引体向上这个动作,比起考验力量,其实更考验体重。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比父辈高大,体重上去10%,引体向上难度在同等力量加持下,起码难上20%。
* @8 K. v! \; l  N- Y! l0 b6 y2 q# r讲真,我年轻内会,一帮天天踢球打球打群架为娱乐的野小子,我们做引体向上都费劲。+ F& ]% U6 X( a/ [3 o# d" H0 r
现在的后生仔都热衷空调房打电竞,哪有可能把这个动作搞掂呢?
2 D9 d6 D( d* |* ?5 @这动作还不像俯卧撑,手足三点支撑,撅腚扭腰娇喘连连好歹都能对付几个;引体向上双脚悬空,投机取巧办法不多。$ T: H: V+ J5 [
说做不起来,就做不起来,自挂东南枝活体标本,闹着玩的?
+ `9 y  F, v+ c* T" Z$ J3 u想把这动作练好,就中学的半大小子们,一天吃够了四个鸡蛋,然后跟单杠摩擦15分钟,只要不是大肥仔体重超标30%以上内种,一个月内,连续做6到10个不在话下。! E6 W* u% n( c! B7 g% m5 l& f" E% G
这个年纪的小伙匝,睾酮跟不要钱似的,稍微整点蛋白质合成一下,引体向上算个屁啊,三月能做起来龙旗都不是吹牛逼。" k9 {4 u" Q* g5 C5 ?
因此呐,我脚着地方教育口不用友邦惊诧,国家提倡年轻人阳刚之气,好事,你们抓身体素质,好事。$ A4 t; K0 i8 b
大惊小怪,不好。话经不起传,说来说去,又一代人在别人嘴里垮掉了。其实呢,说这话的人,自己也未必能做的起来引体向上。
/ \! F* ?# w( O" Q嘴炮谁都会,不如给年轻的弄几个不要钱的体育场锻炼来的实在。- a. t, c1 p5 V8 a
真有内天我也去凑热闹,想想就开森……
燕嗣畅漫 | 2021-10-29 07: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幼在国内的体育教学一般给我很大阴影,直到我长大了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蛮族)基因练到比同龄人身体素质远好才知道这不是我的问题。8 N2 M2 @( {! m2 A% h
引体向上正常的训练法是这样的:循序渐进,以free weights训练为主提高上肢和背部力量。在此阶段引体向上数量只是一个参考,最好使用助力器械,以训练正确动作和姿态为主。整个过程可能需要持续数月的力量训练和营养补充。需要学校提供设施,并且要求教练有充分的耐心和知识储备。- o) p. u3 t: F
我国90%+之前的(不知道现在)体育课程都是这样的:直接让你上去做,做不上来滚。但是很简单的道理:引体向上这个东西若一个都做不上来,不依靠额外的训练技术,就无法依靠引体向上本身来提高引体向上成绩。所以这些孩子都做不上来几个,是非常正常的,可见过去了十几年,体育教学还是那个鸟样子:脱离实际的训练计划和测试标准,几乎为0的设施,拿土高炉炼铁一般的无知无畏。
$ [# r6 ?' g! d# ^我坚持一个观点:一般孩子要是学不会、做不好什么,不是孩子本身笨或者素质差,大多数情况都是教的不好。笨和某某素质差的说法只适用于(无可救药的)成年人。
蓝色安息日色v | 2021-10-29 18: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自个做做引体向上看看能做几个,我一个天天打球哑铃散打运动的人老师放水勉强8个及格,真把胳膊放直了做也就一个,你应该问哪个脑子有问题的用引体向上做考试项目。$ Q2 ~, y, S3 t" [
————————————————————————  P3 }' y* J; Z, N- _
后补:为什么总有人回忆说自个初中几十个轻松,可以现在就去小区底下的单杠试试,要是行那算我菜,靠回忆反驳的不知道人脑脑补能力极强吗?以前可能及其不标准的都让自己脑补成直臂做了,你看会乔丹集锦能觉得自己上去也能扣篮信不信?
% Y  [) Z% @# u5 ^重点在于他不合理,反应不了学生身体素质阿兄弟们,老纠结我做几个干嘛阿。。。。
对水阳北命 | 2021-10-30 00: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以把这个范围扩大一下3 Y( m8 Q! ~. b' d* A4 x
全国18-40岁成年男子
0 I; h- M9 T* R" |( v大家一起测一测,不要突击训练7 Z/ v: v+ E" p: x
就直接拿小区那种杠子试试,各个城市一共随机抽选10万人吧
" {1 a5 R1 w, ^8 R' `/ A) v7 s1 h9 b' z! R5 N
如何看待天津初中男生做引体向上平均值不到两个?何原因导致该结果出现?素质教育是否应加强体育方面的管控?-1.jpg
% H2 h2 z" F: U7 {+ H& z7 m
  }( B, B0 b, l+ n3 f. J5 R- w只要是标准宽握引体& t) }9 i  a- l# z. ^
平均值绝对不可能大于2-3个! |, G! i7 c2 c- B
起码50%一个也做不了
+ I1 l; D1 @4 z' J' e6 O
5 L0 l, [1 z0 ?7 R 如何看待天津初中男生做引体向上平均值不到两个?何原因导致该结果出现?素质教育是否应加强体育方面的管控?-2.jpg
! d3 o# L# e) N
: _% i6 p8 r* |宽握引体本身就是对背肌要求,手臂力量,尤其是体重控制要求很高的动作5 G' Q" m/ ^+ p
就算常年健身,只要不是针对性训练,排除CrossFit和街健达人,很多人最多也就做8-10个极限了(比如我)% H* u3 n: E$ O' L+ I/ v( W3 I
全国男性都是这种水平,我不觉得13-15岁初中男孩子有什么稀奇的,要知道很多孩子根本没开始长力量,不是每个娃都是小学长到1米8的超级发育体。
$ y$ X" ]+ Z+ i5 G所以这事和什么素质教育没半毛钱关系,小孩子更没必要追求很强力量训练,多打打球练练跑步是真的。  p& d4 l2 B; c  t) e

5 O2 _/ e* l! m7 O" l4 v 如何看待天津初中男生做引体向上平均值不到两个?何原因导致该结果出现?素质教育是否应加强体育方面的管控?-3.jpg
天使327ABC | 2021-10-30 08: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提一句数据造假了! s7 S- J. B& ~2 A
标准要求的话
% @' A  H) F3 @6 N3 h$ ]2 }实际数据应该至少低于0.7个和2.7个
qo0opdo0ob | 2021-10-30 19: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体向上的难度和身高体重相关性太大了。
6 \# Z3 A1 E2 [; {同样身材比例,体重和身高是二次方关系。, e8 Z0 k4 d- D$ v" l" v" a
从悬吊状态到下巴过杆,做功距离和身高呈正比关系。) y$ R+ ]: {: y* \, a  R$ k
胳膊是费力杠杆,力矩也就是需要爆发的力量也和身高成正比。
3 E# c  U$ V/ _2 x( Z, X  B因此引体向上这种类型的全自重训练,难度和身高是呈四次方关系,随着身高体型的增加难度直线上升。# e. b4 P$ L' C) M
一米八以上能完成引体向上的,要么是精瘦要么是真肌肉猛男。更何况现在日常极少锻炼到背,整体上引体向上已经不合时宜,实心球也比引体向上合适。
% z0 U# Y! n  I6 N现在年轻人体型越来越大,只要不肥胖,体育测试就应该鼓励这种倾向而不是打压,没有什么比更大的体型更能带来民族自信。中学生为了这种自重项目节食减重,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Y& U( Z: J% E+ f( {
我跑步能跑五公里不大喘,高中最好的朋友泳技极佳人送外号浪里黑条,本科老乡吃烧烤直接单手扔小混混。没错,我们都一个引体向上也做不起来。5 P  H" \, s+ C# D
而且体育测试男女平均成绩差太多了,女生仰卧起坐和男生引体向上,平均分分别是良好和零分。这幸亏是男生吃亏,女同志闷声不说话,要是男女互换,网上早炸锅了。
- R2 A  k  ~. e高胖永远比矮瘦好,高胖能瘦下来,男生有可观的肌肉,女生有性感的曲线,矮瘦要是胖起来,真的只剩一个球别的啥都没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