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是去国外做博后还是在国内做博后?

[复制链接]
查看6153 | 回复0 | 2021-10-23 21: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你的描述看,你师兄的建议不太靠谱。先逐条点评下他的要点,然后我会讲讲我自己的经历。: K& z, w" I( E5 r* J* M: M
    待遇方面,国外绝对比国内高,除非你去了一个又偏又不发达的地方,如果题主只是这种水平,我想你也应该不至于纠结。不管你是否达到高待遇水平,如果你有几年海外工作经历,绝对是加分项。没有为什么,中国人就是崇洋媚外,高校一样。如果你有实力,从大环境讲,只要你去的实验室不至于非常不靠谱,在国外取得成绩的可能性更大。而在国内,可能很多实验室都不靠谱。当然,这不绝对,视具体实验室而定【所以这一点很关键】。而且,如你说所,出国当然能学到更多,只要你上进。出国不容易回来,我身边没有案例,不好回答。我猜测要么是实验室不靠谱,要么自己不靠谱,什么都做不出来,然后国外待遇又相对好一点,当然选择不回来。坑确实只有那么多,国内博后再去找坑,和国外回来找坑,不是一回事?除非你认为在国内博后,你能更快的出站,并且达到一定的成果去找坑。而根据第2点,个人认为可能性很小。如你所说,出国最重要的是学东西,不管是技术,语言,还是思维方式,都很有意义。一年的访问学者,能学到的有限。个人问题没解决,我觉得……更应该出国。没有家庭顾虑,正是出去闯荡奋斗的时候啊。。。等有了对象孩子,啥都得顾着,更要抓瞎。9 s  b# ~' ~6 ?5 ^( A; `
下面讲讲我自己的情况。
$ G/ d1 @  S- E" N: W3 K8 t我前年Top2博士毕业,当时老板希望我留下。Top2的博后待遇放在全国不是最好的,也绝对是最好的之一。但是我最后出国,来了日本。虽然不是100%理想,但是算折中了。: _6 z1 C4 }. L8 E
一开始我挺想留下做博后的,在原实验室,然后打算出站哪怕去二三级城市工作都行。因为家里父母年龄不小,身体不太好;加上对象在北京,没办法一起出国,真的不忍心异地。这些都是家庭因素。如果排除这两项,我绝对毫不犹豫去美国博后。' c$ L: f) X# ]+ E+ r6 `
在原实验做博后,其实不算太差。但是老板压力很大,他喜欢把压力转给下面的人。实验室管理上也有很多问题。我亲眼看到了实验室的博后怎么生活的。他们除了实验进度要赶,还要干打杂,报账,买东西,还要带自己的娃,更重要的是,经常被叫去帮别的学生干活,因为有些实验学生自己做太慢,然后博后自己的课题还不能落下。大家都开玩笑说博后是高级技术员。没办法,觉得必须要换一个地方了。同期不久,实验室另外两个同学都去了美国做博后,都是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去的。8 R0 n: `4 x# G2 ~
期间考虑过去别的实验室,偷偷面试了两个地方(一个准一线城市985,一个是CAS),没敢告诉老板,因为告诉了老板就会干预(老板不想我走)。这种老板利用自己的人脉坑人的手段,在国内恐怕不鲜见。我也是提前打好招呼,让面试的老师暂时不告诉老板。不过这两个实验室我都没看上,当时是冲着助研之类的位置去,想着如果有个编制也能接受。但是实际能干的,其实是博后。而且这两个老师也一样浮躁,他们只希望你能带来技术,给他们开疆辟土,快速发文章,完全看不到任何自己可以发展的前景。在那里做博后,还不如top2。另外,还面试了两个公司……确定了自己不适合,还是只能科研。。。sigh
2 T" a+ s& I  a7 B3 B% g最后选择了日本,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近,家里有情况可以随时回去。对象也能方便的来看我。虽然日本学术水平已经在走下坡路,甚至停滞和倒退,因为经济不景气,但也毕竟繁荣过,来新的环境,我相信能学到一些东西。而且这边比较单调,正好适合专心学术。即便经济状况不好,这边博后的工资也是轻松达到国内top2的水平,除开生活开销,也比国内强。而且工作压力相对小,至少我所在的实验室如此,法定节假日可以不去实验室。不过我本人是从来不care的,累了就休息,有空就不闲着。老板也不会让博后干打杂跑腿的事,自己真的是每天一心专注于自己的课题。虽然看不到发cns的希望,但是发文章应该不是问题,而且这样的研究环境和氛围,会让我觉得充实而舒服。# Z3 w% t3 W, W: {4 T4 {- R
所以,我的建议是综合你自己的情况考虑。可以首先考虑大体位置,比如国内,国外?具体什么城市?然后锁定几个单位和实验室,去打听和了解。确定一个靠谱的实验室是第一要素,然后结合位置,待遇,可能取得的经验、成果和发展前景等因素,取最优者。你现在的时间点,正好适合去了解一些实验室(利用开会或者同学朋友老板——如果你老板人好的话——转介绍之类的),一定要提前……如果到毕业前的时候才去找,就太晚了(血泪的教训,不想多提)。
辣目洋子 | 2021-10-24 01: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你的描述看,你师兄的建议不太靠谱。先逐条点评下他的要点,然后我会讲讲我自己的经历。! Z1 r. i5 q, j2 o/ g
    待遇方面,国外绝对比国内高,除非你去了一个又偏又不发达的地方,如果题主只是这种水平,我想你也应该不至于纠结。不管你是否达到高待遇水平,如果你有几年海外工作经历,绝对是加分项。没有为什么,中国人就是崇洋媚外,高校一样。如果你有实力,从大环境讲,只要你去的实验室不至于非常不靠谱,在国外取得成绩的可能性更大。而在国内,可能很多实验室都不靠谱。当然,这不绝对,视具体实验室而定【所以这一点很关键】。而且,如你说所,出国当然能学到更多,只要你上进。出国不容易回来,我身边没有案例,不好回答。我猜测要么是实验室不靠谱,要么自己不靠谱,什么都做不出来,然后国外待遇又相对好一点,当然选择不回来。坑确实只有那么多,国内博后再去找坑,和国外回来找坑,不是一回事?除非你认为在国内博后,你能更快的出站,并且达到一定的成果去找坑。而根据第2点,个人认为可能性很小。如你所说,出国最重要的是学东西,不管是技术,语言,还是思维方式,都很有意义。一年的访问学者,能学到的有限。个人问题没解决,我觉得……更应该出国。没有家庭顾虑,正是出去闯荡奋斗的时候啊。。。等有了对象孩子,啥都得顾着,更要抓瞎。
    : L  S' n1 N0 [
下面讲讲我自己的情况。
& p1 Q# @0 ?0 p( ^0 ^9 I2 b/ Y我前年Top2博士毕业,当时老板希望我留下。Top2的博后待遇放在全国不是最好的,也绝对是最好的之一。但是我最后出国,来了日本。虽然不是100%理想,但是算折中了。
6 |. z- N5 `& g& {. r) B1 V1 g一开始我挺想留下做博后的,在原实验室,然后打算出站哪怕去二三级城市工作都行。因为家里父母年龄不小,身体不太好;加上对象在北京,没办法一起出国,真的不忍心异地。这些都是家庭因素。如果排除这两项,我绝对毫不犹豫去美国博后。
. F! [2 G' Q% d% P" E0 P8 a在原实验做博后,其实不算太差。但是老板压力很大,他喜欢把压力转给下面的人。实验室管理上也有很多问题。我亲眼看到了实验室的博后怎么生活的。他们除了实验进度要赶,还要干打杂,报账,买东西,还要带自己的娃,更重要的是,经常被叫去帮别的学生干活,因为有些实验学生自己做太慢,然后博后自己的课题还不能落下。大家都开玩笑说博后是高级技术员。没办法,觉得必须要换一个地方了。同期不久,实验室另外两个同学都去了美国做博后,都是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去的。9 j1 s  y/ i# m/ M% p0 ^
期间考虑过去别的实验室,偷偷面试了两个地方(一个准一线城市985,一个是CAS),没敢告诉老板,因为告诉了老板就会干预(老板不想我走)。这种老板利用自己的人脉坑人的手段,在国内恐怕不鲜见。我也是提前打好招呼,让面试的老师暂时不告诉老板。不过这两个实验室我都没看上,当时是冲着助研之类的位置去,想着如果有个编制也能接受。但是实际能干的,其实是博后。而且这两个老师也一样浮躁,他们只希望你能带来技术,给他们开疆辟土,快速发文章,完全看不到任何自己可以发展的前景。在那里做博后,还不如top2。另外,还面试了两个公司……确定了自己不适合,还是只能科研。。。sigh! N5 j. k" ]' Q& e
最后选择了日本,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近,家里有情况可以随时回去。对象也能方便的来看我。虽然日本学术水平已经在走下坡路,甚至停滞和倒退,因为经济不景气,但也毕竟繁荣过,来新的环境,我相信能学到一些东西。而且这边比较单调,正好适合专心学术。即便经济状况不好,这边博后的工资也是轻松达到国内top2的水平,除开生活开销,也比国内强。而且工作压力相对小,至少我所在的实验室如此,法定节假日可以不去实验室。不过我本人是从来不care的,累了就休息,有空就不闲着。老板也不会让博后干打杂跑腿的事,自己真的是每天一心专注于自己的课题。虽然看不到发cns的希望,但是发文章应该不是问题,而且这样的研究环境和氛围,会让我觉得充实而舒服。
$ @* i& e; e( g% t& ?所以,我的建议是综合你自己的情况考虑。可以首先考虑大体位置,比如国内,国外?具体什么城市?然后锁定几个单位和实验室,去打听和了解。确定一个靠谱的实验室是第一要素,然后结合位置,待遇,可能取得的经验、成果和发展前景等因素,取最优者。你现在的时间点,正好适合去了解一些实验室(利用开会或者同学朋友老板——如果你老板人好的话——转介绍之类的),一定要提前……如果到毕业前的时候才去找,就太晚了(血泪的教训,不想多提)。
Konner37947 | 2021-10-24 08: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先听我 一言,最近,东南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要求退站博士后退还在校期间所有工资和福利待遇的新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0 z/ W' f& R! w4 L# h/ K  [
: V) {# I. o& s" k4 F! ]9 h& K7 ^2 p& G0 n  C

, T1 [. G5 F$ i. d3 Z# G( M. w) v' G. t7 n% m, ?2 ?" s: ?
高校以包括五险一金的税前「高薪」和福利把博士吸引来做博士后,干得好拿钱走人,反正很难留下;干得不好卷铺盖走人,之前领到的薪金和福利全都别想带走。
* H0 n6 Z% V" k& z; t  A3 ~1 ~# P5 a1 @

; T* b( T5 f( N* B0 ?
3 @; I; }! M: T0 G* H
- V- ^" Y  l) I+ y# K; b高校的要求,有依据吗?
) E1 }! D6 y% F, d0 j根据网上曝出的信息,东南大学在招聘博士后的协议中,有这么一条规定:. k( W, ~( a2 [- a+ K. k% W% e' b
乙方应在协议规定的期间内努力工作,进站一年时间进行期中考核,工作期满前两个月应向甲方提交书面的研究工作报告,出站考核合格者予以出站,否则作退站处理,不发博士后证书,出站和退站后下月起停发工资,退站者应向学校退还在站期间工资、福利待遇。
7 y: \$ }3 F" M  e9 b# F1 `' \+ k
1 M# i. J8 P2 X* X
; P/ d( c/ i& L8 R
- {6 b, o! C- R2 K2 M& u9 |5 W4 y5 x: I. ^; s3 v% a# a& {  e" ^8 Z0 I
现在干啥都有合同,博士后入站也有协议,当年签过名,白纸黑字明明白白。这钱,高校要得理直气壮。% i  p2 w$ A+ ?  u
实际上,不仅是这次爆出来的东南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还有很多高校也存在类似操作。东南大学反应很快,已经更改其官网协议书的措辞为:赔偿甲方因此遭受的直接损失和合理的其他损失。; B: u+ T. a9 d$ s7 K
但随便找些有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查看入站协议,仍然能找到太多太多类似的案例。笔者随手找了几个,大家不难从其中看到,对于「退站就退钱」的约定大同小异。
. }5 Q9 x$ t, \9 ]4 z  l约定全退的不少,有措辞跟东南大学差不多的:: S8 m7 N& C+ c$ j6 ]
' P$ q' X5 r* M( D, g- [) O. c$ `

6 u1 X* X7 A- J  Q% T1 [2 L7 ^- i- a
5 p. X0 u( _" y1 @8 T( _) u, v$ V6 f8 _3 `, j
XX 大学
6 i8 |# Y8 \: M; V4 u+ N$ H' \/ Q有措辞稍软的:
+ u- v( Q  S5 q% W2 X: u8 ]( l* D0 B' _  @; Q" u3 Q, v7 V

* w+ h1 p3 k9 G  L+ ?: ?& P8 g4 M5 F4 w1 F2 a
9 I# c7 z6 B7 ^+ B% n8 H
XX 大学
* G. N+ l' v# Y* ]0 d9 Q6 j+ I& u; [- ?也有特别简单粗暴的:: B9 g  F$ d. @

2 T" S# o$ H; a& ^: ]$ ]4 X1 \2 h8 i/ E  W7 k8 h/ c7 A, r
9 a. z% w7 q: H. n7 B6 b1 H/ p

$ Y* Y- q3 v! ?) f& p# Q- R' M: BXX 大学$ u! P: J5 g) `& d( Y: p
还有分别约定全退和半退两种情况的:
$ @, n; f) x+ T* b
% U0 g( {7 X, p2 g& B2 G
& n- Q3 K: ~; z2 G( d' T7 `" A% n3 H
- |- Z% I% |. x% `, w! P$ Q% d0 }3 R9 e5 d7 @1 e5 I' \
XX 邮电大学
) ^) |6 x. m3 N! `
+ x& H" h9 Z4 H; y( R3 h
& D" A* H6 c7 f+ f! n# T2 K+ ]5 G  A  ?
. M6 n' l, D& m0 y! E' ]/ f# E; d4 k* v3 g/ N1 O2 f- X
XX 大学
' x) J; X- W5 f4 f! O* L3 \
# m" Z0 A# K. T* I' M2 {/ u% i5 T3 m6 v0 {1 L& m
0 O: }$ `% b' b# y7 W$ P; T' N

% ^3 F0 m" A: ~! |/ V' }: _# [XX 大学; @8 t8 [* M9 p+ P( }
师资博后也跑不了:3 N9 ^' {9 v( B+ q; a% ?0 N

2 f; K# b% T$ b# O$ c2 ?9 Z2 X& u8 i! l7 z+ e
4 `: n2 s' c4 u

) b- J+ K# p9 }9 MXX 矿业大学4 l4 a1 h/ j- A( ?. h4 B
花样百出,但落脚点很明显:干不出活儿,拿走的钱也得还回来。; u! P5 _- ?2 N% s/ Y
这里还有个细节,那就是在站博士领钱的时,是按照税后工资扣掉五险一金领,等到退站退钱时,就得按照税前退,最后退的,比领的还要多—— 也就是说,如果退站的话,博士还要倒贴钱!
+ K  \* k/ D( G4 N7 m- d0 {: _* I( C& f# @- O+ j4 ~

# R, \- b; t: ?5 M* I% `9 M3 T) O# q/ ~& H
9 k  W5 {1 P0 B7 V/ F1 T  e
有爱较真儿的认为不合理,甚至有人吵吵着说这已经违反《劳动法》。但问题来了,国外博后就是打短工的,可中国博士后的身份就比较模糊了。
, i7 ?4 k5 Z' n8 ~从操作上看,博士后像是学位,因为上头有博管办盯着,顺利出站的话还得有证明,而且很多单位也觉得博后是比博士高一级的学位。所以,博士后算不算劳动者,高校算不算用人单位,这就值得探讨。
$ k( v( ], c0 p; P) U' h8 C: T高校里都知道,仿照国外的话,博士后不是学位,肯定走劳动关系,因为发的通告是「招聘博士后」,而且全职博后要迁档案嘛~但各级文件里面都没有对此详细说明。
9 B" n" K5 v3 u& y就拿具体一点的出站或者退站来说,连最近的《博管办〔2018〕121 号》也没有讲清楚到底要不要在退站时把在站领到的钱退还。
/ a. _  A/ Y2 G5 }) c/ G# b( m+ h0 u" Y* f5 w6 U2 I0 R4 p

  S2 F7 ?7 e) v* p; G7 ?0 h) m4 y) M9 k4 y6 u" p4 r9 z

1 u/ X0 s: k/ Y; O; ?0 e法不禁止即自由。双方的自由靠协议来约定,协议里写了,双方都签了,就应该有效。但反过来说,连临时工的合同都不敢这么约定的,很多高校敢堂而皇之地写进协议,这就有点奇怪了。
' }5 D- }* T6 h! j8 E; \0 R更有特别具有「创新性」的高校人资,一方面约定博后为「短期在校的正式职工」,一方面还要求退站或擅自离站的博士应当退还所领到的「所有工资、补(津)贴和经费等一切费用」。
$ B8 c4 n9 U1 O想不到高校的人资部门里,法盲如此之多!
9 y2 n7 ^# |7 _- I0 X/ \
6 `2 l0 N4 v8 `* h& ?5 v
; m; R( G( C! s! O# i' R( [* ], I' w) P7 l5 b6 {* v: b# _

/ b' V( p/ t2 Y1 s+ \' R& ~- }( j' k3 {3 wXX 理工大学
: p( L0 ]7 P0 N5 F/ L好吧,高校的行政人员怎么来的,你也懂的~
( W7 ^6 {% |) [3 ]8 p博士就业坑太多8 c4 c& j. o4 y) o" S: S
笔者专门详细检索了博士后「退站就退钱」的例子,发现这事儿其实不是新闻。在很多硕博论坛和法律咨询网站上,能看到最早在十年前,这种事情已经发生。$ B) n  @# e4 X) q
% D7 G/ L, a/ v3 Y# s+ _9 x# ~6 Z
8 O& d' u& o# A7 l/ h- ]

8 l, x" a; U) S1 B  s# f( `
' o3 U' j1 |5 m" h+ H  U6 b这个帖子诡异之处在于,是导师追讨费用,而不是校方。猜测是招聘博士后时,导师和学校各出一半的钱,学校的就不要了,但导师经费紧张,想要回来。
. m, y% I4 k: c- a最近五年,「退站就退钱」的事情尤其多!
! I/ y  A  ^; \' j3 g: R6 E" o1 t7 M2 O; ~! S

1 s: ~/ K& q4 X5 P: k2 G) e2 Q' R. z  }" H

$ V" P: n% ~0 d! J" A3 S: E4 W4 u# N" I5 b

' o4 M0 P$ q! f
: D" h2 B2 X; A0 m( _1 L& A$ r) l' ^4 C, V! S5 R
还有更过分的!有退站博士在论坛发帖,退站时除了要退还所有工资、补贴和经费之外,还要额外支付违约金一万元。
% Q$ }, D. u7 p! U5 e/ Z9 W+ b, Y' D0 K" ?  e+ }$ m
9 P9 ?7 J9 E4 S
/ N2 g) z7 F& w2 Q8 w

+ Q9 C! F4 j* g  e9 U# \博士毕业留高校的坑,远不止做博后这一项。/ Q: A6 g+ I; K; F% Q5 F
2015 年,武汉大学施行「3+3」聘任教师,三年后,网曝只有 4 人通过工作考核。说的是「非升即走」,生生把 Tenure Track 玩坏了。
% u. o( S- J, U* m+ q- I. S% |6 X: f7 Z' Q3 P8 ?# O
2 O% p9 g7 X) w+ ]4 X5 t

9 c; @6 q! ?$ |# R2 \3 q# C5 F
; i0 e. Z4 J! L中山大学的 B 系列专职科研岗咱们之前也讨论过。承诺的年薪不仅是税前,而且还包含学校出的五险一金,所以拿到手的钱非常少。而且连基本的学校福利都不能享受了,只能自己租房。更厉害的是,专职科研岗的高级职称还能跟博士后头衔并存,大大方便了科研项目的申报。校方这套玩法绝对是在「3+3」基础上有革命性的创新!9 ?# C3 O/ s$ ~6 `  D' k* J3 s4 v

0 K7 a" L6 }) R2 L6 O" J8 y3 e0 y
5 y- B0 ~4 t: [# b6 g% H  y
6 z8 f' Z; h7 M$ Z' Z4 `& W' n& S6 n! b1 U# t
博士就业留高校的形势非常恶劣,跟某些极端事件相比,这种「非升即走」可能还算人性化的。
: @  H# p: R$ G今年上半年,山西忻州师范学院向离职教师提出 51 万元索赔的新闻进入学界视野。该教师入职学院时没有博士学位,尔后在学校资助下带薪读博,读完回校后该教师提出辞职申请,学院要求教师赔偿 51 万元,否则不予办理人事关系转移手续。* N/ a; i- c8 X8 a
) e9 f* K6 {1 N' a" ~4 d

. `9 w1 i$ r) y, }0 V+ \7 s3 z1 m3 g) R0 r

7 a, J9 n. v, Y) @大概中国的博士毕业生实在太多了,而且博士生们真的是心地太善良,把这个社会想得太好,所以高校才敢这么做。
& l/ A9 m2 L6 P3 ^& z4 F多留心眼儿少踩坑
) O. I- p2 Q9 d, B3 C( }最后咱们说点有用的,怎么少踩坑。
5 P1 W- w3 h( k1 {首先,导师的人品很重要。
0 L. E* ]: ?0 v! C无论是去企业还是做博后,跟对老板都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具体到做博后,进站前一定要好好考察合作导师的人品。确实有导师对自己学生和组内博后有点不一样,但只要人品过得去,这点差别也很有限。0 j" F$ L- d1 H. J
第二,进站前仔细看合同。/ W4 G5 P; ^# x( {( N3 `
既然是法治社会,而且博士后进站有协议,那仔细看协议就很重要了。前面已经给了很多坑人的「反面教材」,大家可以举一反三。除了违约条款之外,其他每条都要仔细看。
3 }9 c, _% o1 C$ s/ K1 Q第三,多问多记录。
( ]1 n) R( z5 P) d. J' ~有种情况是,即便注意到协议里面的坑,校方也不会因为一个人就改变协议内容。这时候,可千万千万要问清楚,仔细问清楚。如果确实坑太大,那就考虑不要在这里做博后了。如果校方给出折衷方案,则一定要记录好 —— 不要只用脑子记。  f( t7 ^, q6 }* ^' p. Z6 f+ k
第四,拿好自己的研究数据。
  M; b3 C6 E- v: T; A$ v/ F对搞科研的人来说,数据就是生命啊~如果制造麻烦的是导师而不是校方,数据就是谈判的筹码了。当然,拿好数据的好处非常多,每个有经验的博士都应该懂。
0 Z) X4 d& g! N# W. p第五,别人撕破脸的时候,你也别要面子。
. @, Y! m* @3 [- X' }' [如果真的不幸碰上大坑,可千万别闷头吃哑巴亏。不闹只能任人欺负,闹的话,讲究方式方法即可。最起码的,可以到网上自述经历嘛~至少还可以提醒后来者。
. a: D* ~: T. G* f# |* C  E  w/ h; k
5 `) ~, }& Y! v8 Z7 U+ P( {6 ~4 U
8 @0 U5 v- v4 U, H+ ?3 h4 R3 x
6 k4 c9 K& V$ m5 r
普遍而言,今天跟过去相比,我们都生活在一个高风险的社会。不仅博士求职,其他职业求职中坑也多啊~除了求职之外,日常生活的坑也多啊~别的不说,电信诈骗就很多吧!
# E% `* E) \2 y; i; {所以,别一味埋怨,多听多看多问,一定多长个心眼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