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现实社会素质教育往往干不过应试教育?

[复制链接]
查看1781 | 回复20 | 2021-10-23 02: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真的反感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这种简单粗暴的二元对立的提法。( n6 n! x/ l( h; q/ p
但是还想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以正视听。
# [& Q! _6 O: Z4 ]4 o$ g/ Y( K' \在数学教学中,强调情境的创设,学生在探索中生成知识与方法,再在精炼的练习中熟悉技能,最后在现实生活中建模解决实际问题。
3 D2 R6 M, c$ }3 a6 Q! t7 L; ]* p这大概就是人们眼中的素质教育吧!可是这很难实现,原因无它。' U2 l; G. k7 `
对学生,老师,学校,家长要求太高了。
  H5 U  p; I- p7 j学生思维不能形成定势,认为数学就是刷题;
  \! T; o( B* {- P$ g3 o老师除了懂数学,还要懂教育;
2 r  P; x, @% P9 |' I学校与家长得有定力,因为开始肯定是比不过刷题教学的。一旦突破分界点,那就再不回头了。3 V1 Z0 x1 T/ o3 G: b
临界点在哪?谁也不知道。6 _4 p( r2 g' Z3 p6 Z# J
因为都死在路上。8 G9 P9 j6 v$ G4 I9 V
不要再提素质教育了,因为都是删减版。8 ~) q# o; c$ y. H/ O" B/ k0 p
表素里应。
, Y9 \, p* H4 z7 I' {……………………………………分割线…………………………
0 F7 i; a8 U+ u" {真正的以育人为目的教育需要多方合力。启蒙的家长要有必备的学识与眼界,不以孩子为附属品。9 U2 ?+ Q, R& N- d+ g' @7 U: J
教师不能只见分数不见人,不以学生的成绩为政绩,真正尊重学生。对本学科知识体系与内涵了解透彻,还能一专多才,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A1 I  l4 i. d3 [由此可见,所谓素质教育成本之高非大众可以享受,注定是个奢侈品。
4 C+ z6 f+ y8 m- T7 J+ O" S与之对应,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则为大众消费品。
4 G. H# F) H  Y# b3 u. E本来吧,量力而行即可,也没个高低贵贱之分。奈何强势文化总会主导與论。
2 ?6 M" \& X7 F2 I普通人买奢侈品的目的基本为了面子,教育领域也是如此。
佳爱龙瓤 | 2021-10-23 06: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真的反感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这种简单粗暴的二元对立的提法。4 [' g1 E# O9 f! ?& l
但是还想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以正视听。0 K$ x& M7 m/ i
在数学教学中,强调情境的创设,学生在探索中生成知识与方法,再在精炼的练习中熟悉技能,最后在现实生活中建模解决实际问题。
* C  C) H( J; a9 R, p, i3 N这大概就是人们眼中的素质教育吧!可是这很难实现,原因无它。
6 G0 a6 X( p0 u' ?$ ~4 \3 A' j对学生,老师,学校,家长要求太高了。
; f9 ]/ e' [# h- |学生思维不能形成定势,认为数学就是刷题;, ]0 o, B; ~6 X- u) w) i; c
老师除了懂数学,还要懂教育;
3 T% i* X) \) c  E$ J学校与家长得有定力,因为开始肯定是比不过刷题教学的。一旦突破分界点,那就再不回头了。
% p* T5 b+ x; q* U4 F1 }- k临界点在哪?谁也不知道。2 A5 K1 S# d: W7 Q1 H$ w
因为都死在路上。
% k" O% v5 p+ \+ N不要再提素质教育了,因为都是删减版。& m8 Y3 ~4 b* q  M* k6 S. v% N; J
表素里应。
4 }) j3 Q  t7 X3 _- z7 Y/ {……………………………………分割线…………………………8 p% R1 e# h0 b6 o3 A! w% u3 W
真正的以育人为目的教育需要多方合力。启蒙的家长要有必备的学识与眼界,不以孩子为附属品。
5 t% f( y6 u# w" q, h" Y教师不能只见分数不见人,不以学生的成绩为政绩,真正尊重学生。对本学科知识体系与内涵了解透彻,还能一专多才,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1 h# t- `/ S, a0 e2 E) J' Z由此可见,所谓素质教育成本之高非大众可以享受,注定是个奢侈品。( N  b, i) N, d% M* Z  p
与之对应,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则为大众消费品。. x3 G5 E: r: B+ y- K2 t9 p
本来吧,量力而行即可,也没个高低贵贱之分。奈何强势文化总会主导與论。% I' J$ V- ~4 Y$ O* q
普通人买奢侈品的目的基本为了面子,教育领域也是如此。
抛下她略 | 2021-10-23 11: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素质教育干不过应试教育。4 N& R' j' b5 U) O& D8 O
是真正有用的成功的素质教育,太费钱,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承担的。
! p% e/ g% p# e0 j- z9 a4 ]所以大家都只能选择成本低的应试教育。" U6 K! [! G- e$ C! `( n
和在应试教育里加一点根本就不是素质教育的奇怪东西把他叫做素质交易而已。0 X; A9 c' Z0 L: K
教育这个话题,跟医疗一样。
4 T+ ^; G$ T% ^7 n* Q我不是 药神里说,这个世界只有一种病,穷病。+ C0 o# E+ f  d0 L
教育也一样
% ~  `9 o' {6 N: Z5 ^这个世界上没有干不过应试教育的素质教育,如果有的话,只不过是因为你太穷。
123459286 | 2021-10-23 20: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应该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非此即彼的对立起来。今天的“应试”与n年前的“应试”完全不一样,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应试教育。! |3 b6 z$ S8 d" \  G+ A4 f! \
举个例子。
+ W7 j& _+ f! ]* [% v4 O, z下边这是1978年高考历史科目的一道真题,考的是太平天国。" s$ c2 K" u  T: d) _& Q

3 ~! P$ L+ K9 ]$ F 为什么在现实社会素质教育往往干不过应试教育?-1.jpg
# w: [! [+ ^: x  }. V. ?- N2 e下边这是2014年的一道高考历史科目真题,考的也是太平天国。
3 d7 E  h# Z- ^( w' u1 c* n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兑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 E( G" U. l" d- u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               
! t' u8 ~, t4 l/ w1 u/ _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
: {$ _9 V) `/ f6 t  v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            
' N; i& H1 y! _( W: I! D  s, }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考的都是太平天国,但是考法儿完全不一样。
5 Y- Z+ h7 a8 Z7 Y* N2 H3 ]  M前边的题,纯粹是考记忆,一翻书,答案就一目了然,所以死记硬背确实很管用。
, C2 d% x+ B0 ]% T& y% G后边的题,如果不会的话,就算是让你在高考考场上随便翻书去查,也照样不会。考生不能依赖教材和笔记当中的死知识去机械的应对,要把所学知识与题中的新信息合理的联通起来思考才行,这难道不是素质的体现吗?
( H( G" P& ~8 _4 O( b纯粹机械式死记硬背的应试早已经是过去时了,应试教育也在吸纳素质的成分而不断发展,不应该把“应试”二字妖魔化。
/ e6 v$ y# S2 P9 C/ z8 ~; i如果今天还有人认为辛苦读书、考到高分的孩子都是些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或是学习机器,我很怀疑持这样观点的人是否真的参加过高考。
: L- B( h3 n! v6 u
; S2 X' g( Z8 ?  Y" g, ?5 B相关问题:7 D9 v% k+ S3 g9 |  u
如何看待衡水中学,培养经验型学生还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智慧思考型?<hr/>补充(2020.1.2):有知友认为仅用两道题做对比就得出结论,没有什么说服性,那我就把两套题都贴在这里,有时间的话可以逐一看看,感受一下。( T$ _" d+ t5 \8 P1 _  q3 e1 U
这是1978年的高考历史真题:( z& y9 r4 H! M+ L
& P9 }, D0 l* |# y) \
为什么在现实社会素质教育往往干不过应试教育?-2.jpg
  {( q9 o, c4 N( a. \. }& u% o8 Q3 C6 D
为什么在现实社会素质教育往往干不过应试教育?-3.jpg
, ?1 T- i6 m4 }: G. G: M这是2019年的全国一卷历史真题:% a  A4 X" X# D# ~

& Z$ n  g3 d5 Z( ?% Z# Z 为什么在现实社会素质教育往往干不过应试教育?-4.jpg
2 T% D( q3 i0 J& e
" C2 {/ G2 Q; x 为什么在现实社会素质教育往往干不过应试教育?-5.jpg + J; N- M% Q0 G5 B$ f  |8 U

/ U$ [, J  _: g! i 为什么在现实社会素质教育往往干不过应试教育?-6.jpg : x- B9 G6 |, L
. F  G7 `$ v( \# p& U6 T* ^
为什么在现实社会素质教育往往干不过应试教育?-7.jpg
梦回忆回p | 2021-10-24 04: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仿佛让我看到,日常996、35岁被清退的社畜嘲讽天天打高尔夫、换女朋友的老板儿子不努力奋斗。* X, J" g! D" U0 B' a7 `
应试教育这种无奈的选择、必要的恶居然成了优越感的来源,让你产生了征服世界的错觉。典型的学生思维,以为走向社会也按学校那一套运行。
" b7 q) \, X/ q) d. @5 H应试教育已经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改变人生的最后一张牌了,你居然还以为这对高富帅来说也是唯一一张牌。殊不知高富帅手上全是牌,直接碾压你。应试教育已经是最后一条路了。; `! F) j( f% _: R7 w+ w# ~
还有,别以为高富帅家庭玩应试教育就玩不过你。同样是应试教育,高富帅家庭照样普遍更强。
123459794 | 2021-10-24 11: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傻孩子,只有有钱人能享受到真正的素质教育,穷人想素质教育跟幻想天上掉猪一样。
工痛味 | 2021-10-24 16: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素质教育无法标准化和量化,其实是与现代社会严重脱离的,只适合小众被人热捧的艺术范围(注:不被捧也要饿死)。0 i8 x8 r% m! A0 z- B3 F
不是说我要反对素质教育,因为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当然一直是国家教育的最终目标。但是,当一种体系,反对测试,以及因测试带来的各种划分标准时,它自身本来就不符合当下的要求(我只说当下,将来不敢说)。打个比方,我公司要招一个新员工,一个素教的,一个应试的。我不是说前者比后者差,而是前者拿什么证明比后者强,每个员工都给一年时间去试用么?你怎么让老板相信,前者不是你的亲戚,你是出于公心招来的?/ {4 z% V; k6 O8 c: o/ r# K3 C  y! q
实际素质教育的发源地,是高福利少人口的欧洲部分北部国家,具有丰富教育资源,以及相对较小的社会竞争,自然资源也丰富,人民高收入。但引入其它国家以后,比如说日本,在教育界是引起过反思的,叫四十年素教,取得全民素质下降的成果。而作为发源国之一的挪威,前年引爆家长群体的话题叫: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教出越来越多的熊孩子。
5 H, P* s" U8 z1 {. p* m社会发展到今天,知识总量积累到了一个惊人的地位,而每一个分支,都由前人发展到了一个很深入的地步。我们当然是希望孩子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下学好,学精知识。尽管在教育方法和技术上,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一个学生轻松掌握通识教育知识,还很远。而对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大国而言,教育资源平均化,目前是不可能的,我想大家去年都看到了清华大学一年的开支,大家比对一下其它学校的开支。你能给自已孩子说,其实你上三本,享受的教育资源是一样的。你骗谁呢?而如果不考试,清华一年能接收500万应届毕业生么?你依据什么就上了,那我也要上。然后大家比唱歌,比绘画,比运动。对不起,你说的自主招生吧,这些都要省级以上的奖才行。谁告诉你,拿省级以上奖,比考试轻松了?
( r0 t( {; p! {* A8 B( P( h( ?' d3 _3 r# X当我们有了一定社会积累了,我们反思,是不是应试教育走过头了,这是可以的,但不是说应试教育应当取消了。只是学生不用把精力过多投入到考试专精中去,培养更多兴趣爱好和可能性。但也称不上是全面的素教。给大家讲个实情,教育界从80年代中期就讨论素教,到90年代中后期,那是打出了不素教,民族无未来,到明天就是2020年了,你看有谁出过一个大概的素教实行方案的不?不说全国的,就是地方的都没有。自已都不知怎么落实,最后只能落到办班圈钱最实在。坦白的说,你们当年在一群很不靠谱的人手里度过了自已的学生时代,现在是你们的孩子,也将在一群目前看来也不怎么靠谱的人手里度过学生时代。中国每年的应届毕业高中生,大概在800-1000万这样子,高考年年改,这特么能叫靠谱么?30年就是数亿人当了试验品。还争什么素教、应试,能把应试给整明白,孙子辈不吃那苦,咱们就应当感谢了。
. `( v" d5 G0 }4 |$ {1 A<hr/>搞教育的也要注意区分,不是私有校,高价校就是素质教育,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是国家的普及或者叫普通教育。少数精英教育已经脱离了这个范畴,更准确的叫高阶层教育,它对全体国民的素质影响很小,教学内容也不一定全是符合国家教材的。它是让新生中阶层和新生高阶层的子女尽快适应其阶层的。
6 u. l! L# k. J5 {: ~/ g" u1 \如果是花了大价钱,还是从师资上堆最后的关口高考,那这不改应试教育的“黑锅”,无非是应试教学中的服务费交的比公立学校多得多而已。- K7 x: w9 i0 p/ @( C. X( C
<hr/>今年到2020年了,正是开学季,给大家补充一下概念。在刚过去的大学招生季。以高考成绩划线统招的,尽管还是主流,但是,某些一流名校,具搞招生的笑谈,它们快和高考脱勾了,因为有近70%的学生并不是依据的高考成绩。那么我就在这里一问,不管你是学生还是家长,你知道它们依据的什么来选择学生,你现在开始,要怎么规划自已才能进入这样的学校?我敢说在整个中学群体里,知道的不超过5%,当然在一些名牌中学,可能人人都知道,但一样拉不起这比例。9 S) {5 ^- D. _8 X5 I) S8 w
现在问我素教和应试,这都是社会普及型教育,是由国家全面推动的。但是明显的社会上已经分流出来一个支流,就是精英教育。并且开始成规模的占据相当份额的高等教育资源。我还只是从学校招收来看,从家长这块来看。异地租房就读,家长陪同,这早已有十来年历史了,可是,现在收入不丰的家庭已经开始扛不住,要出局了。这些各方面成长不错的孩子,代价是家庭支出崩塌式递增。; b: n+ @' q8 H/ J3 y5 [
尽管部分孩子达到所谓“素质教育标准”(其实是精英标准,因为不具普及性),但是是由家庭替代了国家支出,这个规模和范围,想来也由不得你普及。也就是在ZH谈及这个问题时,很多人没有看到我们在比较这两种教育时的国家属性,国家投不起时,小规模家庭高支出培养出的,当然是人中龙凤,但那个就是精英教育,而不是相对平均和公平的普及型教育,而我们讨论的应试还是素质,基础是普及型教育。精英教育是投机型的,理想学校招收标准是什么,我就按什么去投资,反正用的不是国家资源,你管不着,只是家有多少钱有关。0 ]+ x9 i+ @# o) `4 [+ b/ L/ t
前两天跟同学聚会,谈起教育问题,大家开玩笑,说当年找老婆,只要漂亮就行,现在还得看专业。我们这一票都是理工的,不找个文科专业老婆,现在知道坑了,一到周六周末,就得带着孩子补英语、语文,孩子要理科不好,老婆还要怪你种不好,遗传能力不行。这怎么能怪我们,两口子都理工的,这叫数据溢出,孩子变异了。因为有生二胎的,班上有近半的女同学,现在已经是全职太太了,不是她们愿意,是没办法。这个细帐我就不算了,看大家有兴趣没,没有就写这么多吧。
燕嗣畅漫 | 2021-10-24 19: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让一个孩子的天性得到充分培养,所需要的资源多到难以想象(光是探究孩子的天赋就需要巨大的资源大量的试错)。+ P5 K. p: H5 [7 @/ s9 `
更扯淡的是某些中国人理解的素质教育是家长不需要投入资源(无论是资金还是关爱),孩子也不需要吃苦(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只需要老师好好教,孩子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q$ f+ l; |2 M+ t9 Y( E5 ?1 A所以总结下来就是,某些人心目中的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之战,本质上是用“装作素质教育的不教育”和应试教育比赛,要能赢倒是见了鬼了。7 j6 j5 ^  ~, n. \  Y
毕竟应试教育再十恶不赦他也是教育
骊丽fei | 2021-10-25 03: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假设“素质教育”实现了,那就会自然产生两种:
, l( j$ k+ K; k5 [1 K0 W穷人的素质教育: 没有补课,没有晚自习,舒舒服服过三年,然后专科技校,然后打工。9 ~' ?* V2 U& s- ^  b: G
富人的素质教育: 晚上周末私教,钢琴古筝英语,暑期去去国外,“辛辛苦苦”三年,最差211985,好点去常春藤,然后雇佣第一种人给自己赚钱。$ r* Q  I& Z2 \( n& @" i: {& K0 x
我在抹黑素质教育?
. r+ `& b4 x; x5 _不,我只是在描述美国的教育现状罢了。因为这是世界上现实存在的「素质教育」
# T3 ~* [6 m' Z% b, W/ u8 n/ ~美国事实上已经在教育层面完成了阶级固化。穷人家的孩子开开心心浑浑噩噩过完义务教育然后卖苦力,或者直接贩毒混黑帮。富人家的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 美国大学也把选拔标准倾斜给他们:比如,美国常春藤学校(曾经)强调入学要考拉丁文和希腊语,因为公立学校不教这两门课,只有私立学校有机会学习。
8 H* s  v: }8 z&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是描述加州最好的惠特尼高中的学生生活,里面的学生一天睡四小时,喝四杯咖啡是很正常,因为他们要做到GPA4.0。即使其中的描述打个折,也秒杀了很多高考工厂。当美国底层人享受快乐教育的时候,美国上层的素质教育可不快乐。所谓的快乐素质教育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 j+ s7 `" @, f4 a
应试教育还能给穷人一点点翻身机会,素质教育基本断绝了穷人的任何机会。在实现共产主义之前,素质教育注定只能是富人(少数人)的教育,注定是严重剥夺穷人受教育权力的教育。如果不信就好好解刨美国这个例子就好。不管你内心有什么「幻想」中的素质教育,请你一定要考虑实现它的「成本」和能否在中国公平实现两个现实的问题。( z- b+ m1 `$ S* U* E
如果只是从现实层面来看,现存的素质教育都是「与穷人无关」的教育。我猜不少评论一定会跳出来说:不对,真正的素质教育多么多么美好。但是请做梦的人想一想实现你的美好素质教育的成本是多少,你眼中的素质教育需要的老师中国有多少?中国那些穷人能够享受到吗?: R' i+ K5 z) u2 i# ^" }4 A
即使是对穷人友好一些的应试教育(标准化考试的教育),富人也是占优的,只是优势没有素质教育那么超级巨大而已。
奋斗中的喵小兔 | 2021-10-25 06: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未来应试教育依然有机会进入大学,只是通往顶级创造性人才培养大学的门正慢慢对应试教育关上,在这些大学的选拔模式下,应试教育者根本没有机会跟素质教育较量,那些大学只是素质教育成功者的舞台,或者说更多是富裕家庭和城市家庭孩子的舞台。5 ?, E; _+ V4 E: y) L( F' {& o
和一个居住上海的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觉得说“素质教育干不过应试教育”或者“应试教育不如素质教育”都失于简单,现实比这要复杂得多。
* i0 K9 q9 L4 l0 e3 L' S# e他们家每个月的硬性开销,除了大头房贷,四岁的孩子排第二:因为没有户口积分,只能上私立,每月费用4000;不生病的情况下,每个月营养食品、益智玩具、智力开拓书本的开销2000左右;还报了篮球班、舞蹈班、画画班,有一搭没一搭地上着;再就是买了钢琴,断断续续地学着,分担到月的成本1500左右。
& ~  ?4 K7 q7 U, m( [去过他们家,无论是占据的空间,还有拥有的物品——孩子肯定是最多的,甚至比家里两个大人加起来还要多。. }% Y& R8 L$ z  E* m
我跟他感慨:“你们家孩子四年所消耗的社会财富,比我生活在地球上30多年消耗得多得多。”2 ^% Y0 h7 }% O
他和我一样的感受,很羡慕自己的孩子能拥有比自己小时候好得多的物质条件。& g; D, \0 S+ K( Z
我跟他说起我哥家的两个孩子,在农村,一个五年级、一个三年级,哥嫂在外面打工,孩子基本是我妈带大的,没有父母陪伴,平时住校,周末回家。3 b" o9 s& Z! ?$ Y  f
学校所谓的素质教育,无非就是开了音乐、美术、体育课,五年级开始设置了英语。小侄女在他们班上属于学习好的,可她的英语,远远赶不上朋友家四岁的小孩。
6 x- ~- E: U: F' Q. m9 X. m朋友说他们家孩子也不算教育投入特别多的,上海一个月学费两三万的幼儿园不少,很多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精力比他们多得多,我跟他说:“我哥家的两个孩子相比,和你家孩子所享受的教育资源相比,已经是地下和天上的区别了。”
+ }8 [5 {' Z1 v除了家庭的投入,农村孩子没有博物馆、动物园、科技馆、图书馆,当所谓的素质教育把选择权留给农村孩子时,农村孩子只能选择动画片,沉浸在喜洋洋、熊大熊二的世界里。
: |9 `4 Q1 j  t, {& p1 M5 V) V所以如果拼素质教育,因为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等,农村孩子完败。
  F' \" |: J$ z3 |所以说,教育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差距,而是财富之间的差距。1 `$ [0 p, B6 o- U4 x
如果说应试教育拼的是人的天赋>努力程度>财富所堆积出来的综合素质,那素质教育拼的是人的天赋>财富所堆积出来的综合素质>努力程度。
$ V2 `7 B9 R' E: g! q之所以还能从衡水模式和毛坦厂中学等部分地方得出素质教育干不过应试教育的结论,是因为目前整个国家的高考还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阶段——考核的内容和方式更多还是应试,所以综合素质不怎样的学生,通过衡水毛坦那种魔鬼般的做题训练,还有机会在高考中略胜一筹。+ J6 m% V8 t; T& M2 M; f, {
这种情况,与我们国家的产业发展阶段是对应的:
8 L2 F0 G2 `$ s8 x5 W: W过去40年,中国的国家目标之一是“工业化”,工业化需要得最多的是产业工人和管理者,与之匹配的教育就是职业教育和知识性大学,这两者只需要应试教育就够了。未来的中国,产业工人和管理者依然需要,所以应试教育依然有机会。2 _5 l' a- o0 R# M8 H
但未来中国想要向科研、创造、高质量发展转变,就迫切地需要创造型人才,所以需要打造一批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大学,这些大学需要选拔的人才,自然是综合素质更高的学生,所以现在很多优质高校开始自主招生,说实话,从选拔真正创造性人才的角度来说,自主招生肯定可以选拔出综合素质高的优质生源,长此以往必然提升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人才供应——只是顾了选拔顶级人才这头,对综合素质相对低的农村孩子而言,进入顶级学府的门也就越来越窄了。! |8 q8 ~- r) o8 Q
这不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谁拼过谁的问题,而是社会在进一步分层。% j: {6 M6 j$ H4 [- ^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