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r$ q9 M4 L6 w* @+ d' J$ R
% G* j$ n$ L& Q" F6 U) \8 K; C时隔半年 抑郁症在今天又来找我玩啦+ d2 V9 p' Y6 }8 ^
6 n( I! T& u* L, ^' w- R8 S, X
会很痛苦。
1 q# `, n% k6 R1 a5 V! D6 _$ v这是我保研成功半年后回头看的感受。听起来很矫情,可是我是真的后悔了。8 I- K( P5 f6 U4 V* F, }
又到了新的一年保研季,有不少小朋友私信我取经。我一开始还很努力地去回复,但现在,很抱歉,我应该都不会回复了。
8 E9 ?& l+ s. s& f3 {我把自己推得太高了,我好累。) Z3 f2 T% t E# O' o
不断涌来的peer pressure真的让我喘不过气来。我本来大四计划着做完大三暑假的实习,就好好写毕业论文去旅游去读书,去享受我前三年错过的生活——然而,身边不断传来的消息令我开始焦虑:谁谁谁开始考什么证了,谁谁谁又开始去top tier公司实习了...3 V: q! o/ R& Z
广深的资源本来就比北上差了一截,我翻看自己过往的履历,对自己的不足心知肚明,很没有定力地又随了大流,投实习。
9 Y$ H! d2 y+ u ^$ E6 x0 ?) W' c把清华的研究生放上简历后,我明显感受到了不同。这个社会对于好大学的刻版印象太显著了,大家每每听到“清华”两个字,都会眼前一亮,然后我清晰地看到他们在脑海里给我贴上一个个光鲜亮丽的标签,“学霸”、“聪明”、“勤奋”...0 H( }0 h. F% n6 _0 L' t
所以,当一个个很高的期望落在我头上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喘不过气来。当初的我,靠着本科学校的经历撑腰,还勉强能在老板面前眼前一亮;可如今几乎一模一样的我,只因为多了一个高大上的title,突然就开启了地狱模式,而且还能敏锐地感觉到别人的失落。& ^) S- l O1 ~; S
“我觉得你还能做得更好的”、“这不应该是你的水平啊”、“你这个做的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 `9 s" f' ~+ h. @! j+ M# A这是我在上周工作里频繁听到的几句话。
' X& }- N' X) b' r! X! ?1 c5 G我突然好累。- @5 A3 r6 y3 J% @) _0 O/ W
& Q a& L( D* c: m: r8 O

5 T# W+ L4 s! U) A, y5 @3 I3 W7 P2 l/ V. x! m* Y4 h
11月份的感悟, @0 M* K! P# v6 E
) O0 z& [( F. A8 C( r7 W) w, L去年7月份时患上的抑郁症,随着一段时间的修整已经在年底好得差不多了。然而,就在上一周,连续三四天熬夜到凌晨三点后,在不断地接受他人否定与自我否定后,我开始莫名其妙地流泪,悲伤,对未来感到迷茫和痛苦,想要自杀的念头拼命地从大脑里冒出泡来。
( u0 I! i; r( Q$ c有一次我就站在公司阳台,想象着自己跳下去的样子,然后就接到了爸爸的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家。, w; D4 V, y* A# V
我努力控制住自己颤抖的嗓音,说,周末回啦。/ B2 T$ o3 e4 |% o0 N* q$ O. y8 B
爸爸在电话那头很高兴,说要买好吃的鹅肉。听到我说回家的那一刻,他的音调一下子上扬了很多,他那么开心啊。妈妈也是,每次我回到家都绕着我团团转,变着花样煮好吃的诱惑我,说我现在太瘦啦要吃多点长得壮一点,以后去北京才不会被大风刮跑。1 ?: L( H2 `) p* m7 `; x
我是真的很想离开这个世界啊,可是我走了,他们要怎么办呢。
' H R7 p- ~- v* U% G! ^我在保研前,以及保研后不久都是个雄心壮志的人——我要做事业型的女强人,我要去最顶尖的公司,我要努力赚钱赚好多好多的钱,我甚至在爸妈试探我以后想在哪里定居的时候都毫不犹豫地说想留在北京和上海。可是现在,真的,就那么半年里,我突然就觉得,做个普普通通的人就好了,不要那么上进,不要那么拼,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坚强的。朝九晚五,留在爸爸妈妈身边陪伴他们不也挺好的吗。% T/ j6 H% U8 o, c; Q
如果哪天我真的太累了,累到冲动做了傻事,他们要怎么办啊。! b% G6 t; ^$ l; {' Z$ K# t
所以,我不知道读这条回答的人里有没有和我一样的人,靠着不要命的勤奋,冲着一个保研到顶尖名校的title努力往前跑,却在这条道路上慢慢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让自己真正快乐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 P; u( U# T* F* n' H- t: I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想再回答私信了,我很害怕无意中推着大家更着急地去准备保研,却没有再好好考虑自己的初衷。如果你一下子回答不出来上面的问题的话,停一停,让自己想清楚问题的答案,再往前冲。
5 f d! |/ }; @" f) w' f千万别学我,千万别。保研不是绝对正确的道路,让自己快乐才是。/ Z" O) f' F3 J; ]6 _- d4 t/ j
共勉。
9 X5 X* c; i6 t1 z6 S, M! m& F" Q) i1 N) J
更新于2020/01/13% L' ^. v; c( h
<hr/>0 `0 ^5 b, i* n: e1 }: G
━Σ(゚Д゚|||)━好,好多赞......知乎小透明有点受宠(?)若惊......5 ]! N% ]% h2 r0 o) z) W
之前趁着国庆假期写完了回答,本以为会石沉大海,没想到这个回答受到了这么多关注。最近在忙着考试,私信和评论我都会努力回复。
# n7 L3 m: d7 A, A在原来的回答中,因为分享了不少自己的准备材料,评论区已经有不少人知道了我的学校学院,甚至还因为回答上了知乎热榜,被和我一起mock的小伙伴捉了现行Σ(゚Д゚|||)我本人没有什么所谓,但由于回答中提及了我的朋友、亲人与爱人,我最终还是决定删掉/模糊处理部分透露个人信息的内容,也希望大家见谅啦。
3 a3 y; A! M) F1 Y0 t4 P) `8 j- D此外,有很多准备保研的小伙伴私信我,问:如何做到像你一样努力?如何培养这么强大的意志力和执行能力?
$ ^- U* g/ T* W4 N+ O# K- B其实我想说,我或许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个例,属于”过度努力“的那一类人。现在回过头来,我做的很多努力都是”extra“的——个人面试的question pool准备了150+个问题,最终问到的不过5个;将《管理学原理》反复看了3遍,做了2000+题的test bank,最终考到的内容也许只有其中的10%左右......文中分享的干货,那都是一段段试错的经历沉淀下来的宝藏。9 p: U1 \5 g# Z s
但我后悔吗?并不。3 f+ }+ n( F/ d4 Y
在高中的时候,我的英语老师曾为我这种”过度努力“表现背后的天性给出一个准确的阐释——防御性悲观(defensive pessimism)。因为项目太好,所以担心自己得不到机会;因为过于害怕自己痛失机会,会为自己假想许多失败的可能性,一边做好失败的准备,一边督促自己更加努力,抓住这颗努力蹦起来才能够得到的果实。虽然这个过程会很累,但出于对目标院校的敬畏,出于对来自全国、无比优秀的保研人的敬畏,我选择全力以赴。& B h- D+ r- V# Z }- y
当然了,努力一直都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比起”为了努力而努力“,做自己觉得有意义、有成长的事情更为重要;比起”盲干式的努力“,怎样更聪明、更有效率地努力才是保研中的难题。我从保研经验贴和知乎中汲取了很多前辈的经验,也因为一味努力、不善思考遇到很多坎坷——我一开始想认认真真写下这个回答,就是希望更多未来的保研人能站在先行人的肩膀上,走更少的弯路,也走更顺的路。 @( a- R4 ?) V, B( r
如果能帮到你,那的确是我本意。0 l% E9 q* T) _2 n' X
Best wishes for you and always.8 Q6 P, A) x$ N- o* X6 H* `
-------------------------------------以下为原回答-------------------------------------------9 X+ v m- `- \' w
% E- ^5 a* x( h; w# X2 A
' A: u% {- B, K4 p- K! n0 Z( x6 {已保研至清华经管。' I( l$ ~* U5 B' p' W, r7 X
开心吗?是开心的。三年来的努力没有白费,那个高中就向往着最高学府的小姑娘终于圆梦了。
3 K2 n9 J/ _/ o+ ]1 ~& X但为了保研,这个小姑娘也失去了很多。大学几乎没有参与社团的她,在大四时看着舞蹈、戏剧社团招新时突然滋生几分遗憾;习惯了大部分时间一个人泡在图书馆里,她几乎没能在大学结识几个新朋友;因为与打算出国的男友在未来规划上有了分歧,她永远失去了那个陪她成长的爱人。# I9 Z) ]% J9 ~8 _( p! p
There is nothing at the top.* Z u$ @ w) w* U4 h" [0 ]# H/ u& @+ [) T
攀登上了新的一座高峰,喘口气,还没来得及开心一会儿,小姑娘又发现面前出现了一座新的高峰,漫天的peer pressure与继续前进的压力如雪花般飘落下来。孤零零一个人,她又要上路了。
$ K& ~ Z. G' Y. `: G; K- B保研是一种怎样的体验?4 Y3 z$ {* J! _+ V$ j- D: o
有得亦有失,这是一种很复杂的体验。保研如同出国、考研和工作一般,只是一个选择,哪一条路都不容易。光鲜亮丽的背后,是饮水的冷暖自知。, ]! x( X0 |% @ r
熬过了无数个焦虑、痛苦和迷茫的夜晚,到了时候,还是得咬咬牙往前走。可不管选择哪一条路,希望在未来,我们要漂漂亮亮地,笑着在顶峰相见啊。
3 @! b K) R3 T7 a' p8 @* A加油,小姑娘。( z7 Q3 S, L3 c8 L
<hr/>最后一次更新于10/07; O* z3 g+ @ k' U% @5 B
昨天看到这个问题有感而发,随手一答,很意外有这么多评论。其中有鼓励我的,为我加油的,很感谢你们。
# y1 K: S+ ^9 c z记得当初准备保研时也看了不少知乎的帖子,从不少大神的分享中有所收获,甚至在疲惫的时候上知乎,看保研成功的故事来给自己打鸡血(笑)。评论中看到有大三同样准备保研的小朋友想了解准备的过程,在这里简单分享一下自己保研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经验。
. X; w; J+ l9 T2 [8 P9 u: T以下经验均为一家之谈,希望大家能辩证看待,理性吸收。如果对你能有所帮助,是我的荣幸~
- O* v; l3 N2 r/ h, } A4 t
5 B; j+ J7 a4 d( L0 }- I' c一. 抉择期(1月-2月)
7 A1 U- k! \ f/ f6 S大三的寒假好比游戏的一个分线存档点,需要明确未来一年你对保研/出国/考研等学业发展去向的优先排序层次。在这里,我觉得有几个问题需要想清楚:
6 X. ]7 p9 T; B$ k. B3 F/ ^5 W: J你对哪一个学科领域真正感兴趣?你喜欢的发展方式是怎样的(研究型/实业型...)?(Your current state)你对自己的未来有怎样的规划与期望(学业/职业...)?(Your ideal state)硕士阶段的深造能为你带来什么?(How a master program eliminates the gap in between)9 W6 n& m! `3 V2 M9 y6 B
做决定时,我鼓励你充分打开眼界,去了解多方消息。保研是所有道路中最快开花结果的,但能顺利保研的同学,何尝不具备申请国外顶尖大学的实力与可能性?开始的第一步往往是最重要的那一步,希望你能在信息充足的条件下,多与自己对话,也多与父母、恋人沟通,敲定自己想好好走下去的那条路。
" l" e3 ~& K& ^2 x2 H, z8 |如果在权衡之后你选择保研,可以在这个阶段做如下准备:% Y4 ~: }2 H) ] S) e
充分收集信息,如学校保研政策(注意保研名额占比)与保研项目的基本信息(项目培养方向、夏令营/九推时间、考核内容及难度、往届考核题目等);将保研项目进行分类,难度从高到低可划分为:冲刺类/较大把握类/保底类,构成你的目标金字塔;评估自身条件(成绩、竞赛、科研等),并在充分阅览保研经验贴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保研成功率有个大概的把握,视情况准备Plan B(如出国、考研等);根据自己选定的目标项目梳理保研时间表,标明各类时间节点(提交材料、夏令营面试、九推等等),明确未来一个学期的保研节奏。
* Z4 @: Z( B. y: c/ ^9 s. I- X
6 H' A( v6 v/ ]" w D' ? c9 s 3 Q" Q( C, ~! a# ^8 R
5 e' w* T) c, ^: U建立文件夹,分类整理材料
; ^* A& J" u+ u
: K8 s8 g3 P3 X8 I* c4 b) u二. 材料筹备期(3月-4月)
9 L) `# V; L; e1 N& y$ z拟定大致的计划后,申请材料的筹备与优化是这个阶段的重点目标。需要准备的材料如下:
% H" l0 v+ {* X% u1.简历(重点材料)
4 O5 O( \+ A9 S$ X; S8 c中文、英文简历各控制在一页之内,内容、排版与表述需完全对应;言简意赅,切忌流水账,用最简练的话展现自己做过的实事;充分利用排版空间(可稍微压缩边距),充实自己的页面内容;根据不同项目的focus点准备不同版本的简历,可优先突出某些履历,甚至设立对应的section来点亮自己与项目的匹配之处(如“领导力经历”、“国际交流经历”等)可与同样准备保研的小伙伴交换更改简历,第三方视角往往能看到你忽视的小细节。 C8 w1 Y3 ]# U. x* z
/ k, C6 l$ z2 w' f5 `6 ]5 z7 ^* r# B2.个人陈述(重点材料)
/ L" b& ]( h) Z1 I" Y; f0 U2 y |ps的核心价值是展示你与项目的匹配程度;撰写可遵循“你是谁-你为什么选择这个项目-为什么这个项目选择你”这一核心逻辑展开,再填补部分细节;ps可采取分点陈列式写法(开设如“一.自我介绍”、“二.职业规划”等小标题),也可采取故事型写法(即娓娓道来自己选择该项目的心路历程),可根据个人写作能力、履历充实程度及项目风格权衡。/ N; E9 }% a! Q
! F% c# z2 ~" j
3.推荐信2 @5 E! F3 _7 u& Y) B, t( v
招生办是否重视推荐信一直是保研界的一大谜题,但无论如何,认真准备所有材料是申请者的本分,推荐信还是要重视起来的;撰写者的优先级:熟悉你的大牛推荐者>熟悉你的推荐者>大牛推荐者。大部分情况下,推荐信都是你为推荐者代笔,因此需注意,你的书写应从推荐者的角度出发,描述对方眼中的你,切勿过多提及私人化细节(如“XX在筹备期间非常努力,常常熬夜至2-3点”等推荐者难以得知的细节)部分推荐者(教授、业界导师等)工作繁忙,尽可能提早通过邮件、微信或线下交流打好招呼,以免在材料截止提交前手忙脚乱。7 I# }; A. G; N9 v0 B' R6 |+ s
" {2 q' P2 J J+ o( H; l, a4.奖状、证书材料
) w8 o2 ?, P' }1 H, u+ P* X1 e可分类进行梳理(奖学金类、商赛类、英语能力类等等),最后合并为一个pdf;在正式材料内容前添加一个目录,便于招生办老师进行索引;若有余力,可设计一个材料封面(充分利用本校与所申请院校的校徽、校园风景等元素),让材料第一眼看上去的美感与精致感为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q; W% y5 j9 x: u5 Z @9 D7 D% ], A2 ?
( E X: a T- b

% f4 y E: ~" x6 ~6 ?8 {* @: U5 t, |( C2 h
证书目录一览
5 H' B6 R: ]9 u, H+ B1 K, _# h5 [7 F3 _* n4 r' t' W9 U B- J1 A1 C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为申请的各个项目打好材料基础;实际上,简历、ps等材料的修改是永无止境的。有的项目在最终面试时还能提交一份最新版的简历,推着你一遍遍打开那个浏览了无数遍的文档,绞尽脑汁挖掘出提升的空间。而且,撰写材料(尤其是个人陈述)的过程往往也是你回顾过往履历、审视申请动机的过程——You have to fully convince yourself before you convince others.
~( B) U: g u在筹备的过程中,你可以不断自我审查、自我改动,也可以拜托有经验的师兄师姐、业界导师给出修改意见。他人的建议往往是填充盲点的良药。; r5 B- D* M/ a6 M2 k( w9 f) ?6 z
! h& q# m& y$ Y' n; K' v
) | Y* |+ h& r
6 t# L+ U" i) J2 T" z) q0 ~( F( W, \/ z' e/ D) O- N. o
可通过Excel记录各个项目所需材料及准备进程,做到一目了然. ^7 L2 z7 W, Y4 Z
1 \- \7 `* S* n" H
三. 面试准备期(5月-6月)# o, ~( F* u% O3 F) j
在准备好材料,甚至完成部分夏令营的报名后,接下来就进入到准备面试的阶段。我参加的经管类夏令营以群面、个面为主要考核方式,笔试情况较少,故此处不作赘述。! k, O' t/ f$ O; n5 B% ]- J1 h
1. 群面(5-6人/组):进行小组mock
8 |' O( d0 L5 H V5 c1 b% I充分了解所准备项目的夏令营群面类型(包括案例风格、案例长度、讨论时间、讨论语言及是否进行小组展示等),每个夏令营的群面风格会有很大差异;可通过提前收集往年面经获取真题,并在充分了解面试风格的基础上,尝试结合最近半年的时事热点出题;为了定期、高效地练习群面,可召集7-8名同样准备保研的小伙伴并建立成一个pool,每周练习1-2次,每次确保能有5名以上同学参与;可由1名同学担任出题者与面试官,按照流程严格模拟群面,并在群面后进行反馈(参与的成员同样可以通过他人录像、录音进行自我评价);每次mock后都需要进行总结反思,思考自己可以弥补提升的空间,汲取同伴表现好的地方,并将经验在下一次mock中迅速巩固、迭代。
. u8 [/ P1 j' L
3 N0 s3 z _/ b7 G7 b2. 个面:建立question pool' R {/ n' S: P2 x
个面的问题可主要分为如下几类:简历&个人陈述类、行为类、项目类与时事热点类。每个项目同样有不同的侧重点,可通过往年面经做一个大概的判断。2 @3 M1 e0 h" Q9 i: K
简历&个人陈述类:围绕你的过往学业、实践及科研经历展开,以”学了/做过什么“、”从中学到了什么“等角度切入,考核你过往积累的深度。此类问题几乎为必问问题,需要对简历与个人陈述的每一个字句了如指掌;行为类:此类问题可参照宝洁经典8大问,重点考核你是否具备项目关注的特质(如跨国项目会通过”举例说明你如何解决跨文化沟通遇到的困难“这一问题,考核你是否具备跨文化领导力、跨文化环境适应能力这几个关键competency);项目类:此类问题会深入挖掘你与项目的匹配程度,其中不乏通过一些细节问题考究你对该项目的了解程度(如复旦管院的DDiM项目会通过”你最喜欢的意大利品牌“、”你对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联盟有什么看法“这类问题,考核你是否真正对意大利感兴趣);时事热点类:商科学子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度及分析深度同样是考核的重点内容。在准备时,可重点关注根据学校/项目所处地区(如京津冀、粤港澳甚至海外地区)近期的时事热点。
$ G7 f; X& s# ^ V* h- r& Q 0 D& P2 I' d: ] t. E/ g( I
* H2 j/ `- }1 r% ~6 `3 P% g( v$ U
, r) H( Y y, |' [* R+ z" R我的36氪阅读笔记,用于梳理近期时事热点7 r3 B2 ]9 `* ]% E. N: Z
! P7 r+ O. a" B, z+ H: v# j明确问题的主要类别后,你就可以着手准备自己的question pool了。准备及练习步骤如下:$ U1 J* D$ j0 D
第一层:搜集往年个面原题,直接复制黏贴;第二层:根据个人材料(简历&PS)、项目情况、经典行为问题集锦等材料,自己出题;第三层:寻找小伙伴与你一对一互相mock,将提出的新问题查漏补缺;回答问题:在问题后写下自己的回答,运用bullet point提炼主要内容即可。3 j0 t1 O4 H: g1 V8 P1 f4 P2 I/ b8 C
在准备时,我个人喜欢用石墨文档(此处石墨应打钱)进行梳理。Excel是非常好的信息梳理与集合工具,而这种在线共享编辑工具可方便我与我的小伙伴为彼此的question pool提供feedback。
3 _6 l3 N* U7 @& f4 ]+ Y3 P1 R2 U2 R" p1 o' s7 ~: J) n) \

( ]% T( y P! z/ v' l+ L2 p A, D4 N; K6 D/ L% i
我为项目准备的石墨question pool4 Z5 P& G4 ~) J' j* w
. v( ]: f3 R" E7 r
我与小伙伴的准备方式是:- u v# ?/ [, m! S
半个月左右建立基础question pool;每天梳理5个问题的答案(数量视问题多少、准备时间长短而定),并口头练习表述;将练习的录音发给对方/微信语音1对1mock;向对方提供feedback;根据收到的feedback调整回答内容,并二次练习巩固。' M$ h9 f8 D* X3 p. g& O4 e
Mock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尤其是当你觉得自己还没有fully ready的时候,参加mock总有一种”聚光灯照射在垃圾筒上“的感觉。然而,实践往往是提升最快的方式——你的羞耻心、优秀的小伙伴的peer pressure,会大大推动你准备与成长的速度。
' p3 v8 w$ \# k( V$ x在mock的千锤百炼下,到了最后的夏令营面试,我与我的小伙伴最终也能笑着感叹,不过就又是一次mock罢了。& `9 E; u4 a$ o, e7 }& X% u
# b# ~0 W( [" t四. 参营期(4月-9月)
/ u; N% a+ k, x! t b# U6 S4 n4 q看到标题的你可能会有一点惊讶:夏令营为什么从4月份就开始了?实际上,由于报名的学生较多,为实现分流并提前识别一些有潜力的报名者,不少院校已经开始分批考核:% x/ \7 u' @- W* T b( T
迷你营(4月左右):
7 G* C; o5 H7 x: I# A E$ y! T 以复旦管院、上交高金为代表的项目会在多个城市开设迷你营,进行为期1-2天的群面&个面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三类:发放offer(即直接保研上岸,极少数)/直接入营(即免筛选进入夏令营,极少数)、报名加分(即报名正式夏令营时优先考虑,大多数)与直接拒绝(即后续无报名夏令营机会,极少数);" M# R, x- w8 i9 y8 G
第一批夏令营(5-6月):
6 K7 g! i) \1 K0 P 属于”早鸟版“夏令营,时长为3-5天不等,除筛选环节外,部分院校会囊括讲座、团建活动、企业参访等环节,体验更为充实。该批夏令营基本在6月份出具结果,分为三类:发放offer;待定(等待第二批夏令营结果)与拒绝。
5 f3 X# e; F- I第二批夏令营(7-8月):& w8 h8 M5 F9 n& \+ n& O( `
即传统意义上的正式夏令营,流程即考核内容与第一批相同。
. I1 f* j& D) q. C+ e& T九推考核(9月):) I. U8 ? {/ m# e4 O/ |
若夏令营结束后仍有名额,院校将开放九推,材料的审核与面试流程相对夏令营节奏更快。有不少优秀项目在九推仍会有1-2个名额,”捡漏“上岸的情况十分常见。4 B, ~4 p: F: \& {2 }
( S3 z* H. r% h/ z针对不同类型的考核,你可以有节奏地安排自己的参营计划:. M6 H* ~5 i" c# s, C5 n
4月份:参加迷你营,体验全真版mock,争取直接入营/入营加分;5-6月份:申请保底项目的第一批夏令营,争取offer,并沉淀面试经验;7-8月份:申请冲刺项目的第二批夏令营,并根据其第一批面试情况针对性准备;9月份:根据个人申请情况与项目情况,申请九推考核。0 m- `8 b% B' }6 t4 P5 b# h3 q
# X3 {1 n2 a6 N7 D2 o( D( O3 ^在参营期间,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有几个小tips:
, W9 t; G3 i# v& Y/ j: z: m" v. _% @认真聆听夏令营中院长/项目负责人等前辈的发言。发言里往往会藏有项目最新情况、项目理念、项目培养目标等关键信息,可充实或更新自己对项目的了解,有利于后续的面试回答;提前认识群面的小伙伴并组织mock,为群面做准备。群面名单往往会提前发布,可以提前找到未来群面一组的小伙伴,利用1-2个case进行练习,熟悉彼此的面试风格,并利用观察找好自己在正式面试中的成员定位;直面自己的紧张情绪,与紧张的自己和平相处。夜不能寐、食不下咽几乎是许多小伙伴在夏令营面试时的常态——紧张并不是坏事,你可以向自己承认”我的确很紧张“,也可以向其他小伙伴袒露你的紧张,甚至可以将紧张解读为自己面对心仪项目的”激动“,从而安抚自己。深呼吸,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笑一笑,舒展一下身体,你能行的。
; t% x! H- i6 \; t! f6 \( m <hr/>干货已经都更新完毕啦~有任何问题可以评论或私信,我看到都会回答的。* ^' J! M1 t: s. B) f' Z
没有想到当初的随手一答渐渐发展成长文,也由此认识了很多经历过保研、或准备踏上保研路的小伙伴。很开心,也很幸运能遇到你们。% h+ W5 I% m- a4 s/ c7 ^/ _! I
很多人都让我说说我的背景和故事,那我就不客气啦。/ y% c( b/ X i4 m
: h( [1 p! `) m" |. y, Q7 I( K" W
答主本科就读于某985(排名第10左右)的商科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排名前2%,计划申请“1+1”(即国内1年,国外1年)的管理学专业型硕士项目,最终获得了清华经管MiM项目和复旦管院DDiM项目的offer。% ^) M0 m+ d5 d8 z3 x0 z3 v P" [3 W# L
是什么时候决定要保研的呢?% C4 ]9 Q2 Z8 n- `9 ?) G: u' G6 g
我已经记不清了。或许是出于因为高考考砸来到本科院校时的不甘,又或许是出于对无数优秀学长学姐成功保研的崇拜与憧憬,在大三时的我,脑袋一根筋地选择了“国内+国外”深造模式的保研项目。管理学专业型硕士的项目并不多,复旦与清华是这棵树上仅存的两颗硕果,我的面前是一座“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独木桥。( T$ t% L& I x# J+ e' r! }
从大三寒假开始,“保研”便成了我大学生活的关键词。当时的我太过清楚自己的平平无奇——商科竞赛奖项的title、影响力与排名都不够看,只有寥寥几段含有水分的实习,专业证书更是只有IELTS与可怜巴巴的计算机二级。那时候的我太过明白,在同院中都显得普通的我,全力以赴是唯一的选择。
7 `$ J0 M# |: r2 M- F6 j1 y. x8 D从3月份开始,我便开始筹备资料——分门别类的往届资料梳理堆满了好几个文件夹,36氪的时事新闻阅读笔记写到了3万字,个人经历的梳理也洋洋洒洒写了快2万字,CV、PS这些材料每周都会回顾一遍,一边修改一边怼自己“上周改的是个什么玩意儿”......保研的过程常常也是和自己对话的过程,每每到了深夜,我还坐在电脑前,逼着自己想明白很多问题:
* [) i, O6 ^, Q6 K' t为什么要读研?
$ `/ ^8 {5 u" F- h8 H" _8 T读研真的对我有意义吗?
) \& c# _. z7 [1 d1 k, S* z我未来想成长为怎样的人?# e7 n% E* ^% ~0 s7 o/ Q" }
我为什么喜欢咨询?咨询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4 I& I2 }; _' v% _- R/ x......
9 U8 K- Y W3 }3 W6 S9 p8 v7 Q这些过程往往是苦乐参半的。有的时候,会为自己想明白了一个问题欢欣鼓舞,看到未来亮起了一小簇光;有的时候也会跌入负面情绪中无法动弹,为“明明是很水的经历,却要在老师面前包装得漂漂亮亮”而感到羞耻,怀疑人生也是时常的事情。& v0 L- W9 D& i$ d
8 x3 a' b2 x$ A
8 ~$ y; N0 y$ A8 f; h
+ h/ h7 _0 m5 F3 s7 W8 X5 d思考到怀疑人生的深夜票圈% _1 W% E0 t- N3 k
" S' V; v1 I' n
回想起保研,更多感受到的是结果的甜蜜与过程的苦涩。+ n! P3 S1 X+ |! l0 e8 P
为了履历更加充实,当时我又申请了一份咨询实习,工作日3天实习、2天上课,周末窝在教学楼准备保研材料并与小伙伴mock。每天早起后,在赶往课室/office的路上复习question pool,中午顶着浓浓的困意看36氪的商业新闻并做笔记,晚上抽时间与小伙伴一对一mock,每天实在有太多的to-do-list去跟进。实习的日子里,咨询行业加班是常有的事——11点多下班回到宿舍,把洗漱当作放松,常常要沐浴着室友聊天八卦或看剧看综艺的声音打开电脑,一直准备到凌晨,暗暗的宿舍里只剩下我一盏灯火。
f: O- n$ K+ q8 w& d6 f委屈吗?& W; i2 K- B# |0 O
会啊。
3 Z4 r( M5 F1 B4 e8 R- i, F, m不记得多少次自己一个人走在路上练习英语口语,暗暗羡慕看到三两成群结伴出去玩耍的同学;不记得多少次自己满心疲惫回到宿舍,看到室友正看着综艺或番剧笑得开怀而暗自失落,想,我多久没有笑得这么开心了呢。
& Y: c; E) \ q/ e5 }那个学期,平平安安入睡是很大的奢望——女孩子睡前总喜欢在脑海里上演狗血言情剧,结果到我这就换台成了保研面试现场。我总是克制不住自己想象的冲动,在脑海里反复模拟回答老师提出的各样问题,一直到凌晨2、3点才能勉强入睡。身体的持续高度紧张同样影响了我的食欲,我的胃口一降再降,一直嚷嚷着要减肥的小胖子一个学期下来瘦了15斤。1 A5 J* j. Q! G
当时的男友出国交换,我们之间隔着7个小时的时差。没有他在身边及时地回应,有好多的话只能安安静静地躺在心里,酿成苦涩的情绪,时不时爆发出来。保研期间我变得特别敏感——在复旦面试前夕,因为书包上挂着的复旦小熊挂饰在地铁上被挤掉了,我在地铁站瞬间情绪崩溃,他在微信那头花了好长时间才安抚我;我在实习连做dirty work8个小时,一边熬夜做一边掉眼泪,他努力帮我分担工作,哄我擦干眼泪乖乖去睡觉。
N' l1 z$ Z* G' Q& C, ]& r9 ?0 B肯定委屈啊。' B( m( `/ l) M% R$ H; s- @$ M
6 Y2 r: R0 v. `6 d+ Y5 A# ~8 c; U: I
$ ?! s. Q& K1 z: ?
! F' p. T& |- e2 y. [5 [/ h我在石墨上的to-do-list,这只是准备保研中普通的一天9 X0 R4 y8 d; |3 k
* h& x- p4 Q2 j/ o) A6 W
所幸,苦尽甘来是真实存在的道理。
, t$ \8 t' D6 \4 h$ q+ }! H" m5月底,我参加了第一个夏令营,复旦管院的DDiM项目,在6月6日等到了结果。我记得那是端午节前的一天,我和同校参营的同学苦苦等待了一天,在晚上8点时一致认为管院的结果要在节后才能通知了。晚上11点半,我洗漱回来,瞥见电脑微信上蹦出了一个小红点。2 ?3 u$ i; V$ a9 t2 S
腾讯企业邮箱收到了一封新邮件。发件人是复旦管院。
6 u* a0 `% M+ i9 X0 x; _我看到行文开头的“祝贺”二字时,我的大脑当场当机了。
5 W* Y5 r" s" }* A点开邮件后,屏住呼吸来回扫了两遍全文,甚至因为过于难以置信检查了两遍发件人之后,我不由自主地捂住了嘴,嘴巴则像个复读机一样,颤抖着蹦出“oh my god”的词句。我的室友敏锐地捕捉到了我的异样,在一片祝贺声中,我抓起手机往宿舍外跑,在空旷处拨通了爸爸的电话。爸爸已经快入睡了,听到那头的一声“喂”,我眼泪唰的一下就掉下来了。5 a# {$ _" Q% b/ Q+ w+ C& r f
“老爸,我有书读了。”
C' |( f. _8 J* W7 E我呜咽着说出这句话,大颗大颗的眼泪掉在眼镜片上。电话那头的我爸在短暂的懵逼之后,终于反应过来,一边恭喜我安慰我边哭,一边从床上爬起来向客厅的老妈报喜,话语也有几分哽塞。9 ~ |3 K/ j6 i
那天晚上我哭了很久,把半年来很多委屈、心酸和煎熬都一并哭了出来。
" V9 q" J! H* f& `& W9 E4 z# }& b
0 B/ I& B& @: n* I
+ Z( E8 g" Z8 V* |3 H- @' ^
9 I- S9 v; C; E* O ~! w5 v深夜收到offer时,同校一起参营的小伙伴微信群中瞬间群魔乱舞(?),我们都拿到了offer成功上岸; \+ g: W, _! ~5 `1 `
4 v" A. t, ]" h- i
但是,像小说一样皆大欢喜的happy ending是少有的,生活往往要戏剧的多。在收到复旦offer的前一天,出国交换的男友回国,我们分手。. v$ z3 X& d9 ^5 ]0 \7 R2 u
是因为对未来规划不同而分手。他决定出国深造并工作,我更偏向于国内求学和就业——半年异国实在累积了太多矛盾,让他觉得及时止损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 f- o! b* L3 V! q. _我挽回无果。: s/ i( e. n' Q5 A2 y
他的离开对我而言是极大的打击。我们大二相恋,是工作上默契的伙伴也是生活中亲密的爱侣,我的成长中他一直功不可没。6月5日分手,6月6日收到offer,仿佛冥冥中有种“我只能送你到这里,剩下的路要靠你一个人走啦”的巧合。
, b- q. v1 P1 W9 A5 W我终于要实现我的梦想了,可是我那么在乎的你却走了。以你为代价的梦想,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4 W6 k; t: m' D/ B7 C
在那段时间里,我对保研的信仰全面崩塌,突然对过去半年、甚至过去三年的努力感到迷茫,甚至觉得可笑。这个代价太大了,大到让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一下子喷薄而出,我被困在这个囹圄内,最终确诊为抑郁。那一段时间里,我几乎找到了学校里每一个没有人的角落,瞒着父母与同学大哭出声;我也对很多事情丧失了兴趣,没有进食的欲望,也不再学习,整日浑浑噩噩,心如死灰。我变得易怒与暴躁,内心的灰暗越来越浓,甚至对爱我的父母口出重言,在伤害他们的同时,让他们对我无比担心。
) ]7 j9 r, Q8 A& n I% \我本来以为我不会好起来的。
" G1 i, k% C: B2 F E转机发生在7月初,我收到了清华经管的入营通知。我所报项目的初步筛选比例在1:8左右,我本以为我不会入营,却在那个下午,突然看到生活中燃起了一簇小小的火苗。$ l# s* J* N1 U
我天生的胜负欲不允许我轻易放弃。' V) Q" x/ Z! w L
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念头,我匆匆忙忙找课本复习笔试,在复旦项目材料的基础上准备面试,用繁忙的任务压倒自己探究“这一切是否有意义”的念头。我的状态虽然还是差得一塌糊涂,所幸有先前面试与mock经验的积累,把自己包装起来还不算一件难事。
0 K( k% D% F' d7月初,我飞往北京,参与面试。清华的面试难度比复旦要大,我的个面与群面发挥得并不够理想。走出面试室之后,我发了好久的呆,然后再次找了个无人的角落,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c/ n# F# `5 w
都过去了。这个无比繁忙的保研申请季,在我的泪水中,结束了。/ l; E/ {& ~) h) w- m
夏令营结束后,我在返程的路上去了一趟爱人所在的城市。他的家乡很美,很温柔。我面向着大海坐了很久很久,终于慢慢接受,未来自己要一个人上路的事实。我看着夕阳一点点沉下去,我轻轻对着大海、也对着自己说,我会变得更好的。
0 r* R5 `: |7 l* M/ U我们要漂漂亮亮地,在最高的顶峰相见啊。
0 \4 ^* O' v+ M7 A不要辜负过去经历过的、努力过的、失去过的,要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大概是保研给我留下的最后一份礼物吧。曾经委屈过、难受过、痛苦过的经历,回过头来,其实都是成长路上里带着点苦涩的宝藏。0 i$ G& B9 T# ~4 H
我亦甘之如饴。& M% x& O2 @% }
保研只是成长的一个过程,保研成功也是一个新的起点而非终点。比起一个成就,我更希望“保研成功”能带着我走向更大的世界,看到更远的地方,也成为更好的人。
: l- ~( y9 |) D4 p$ V7 J8 ?5 X保研成功,大概就是这样的体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