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三年后房价会跌1/3,可能吗?

[复制链接]
查看4155 | 回复0 | 2021-10-22 16: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的房价没有软着陆的可能性,但凡有一点空间,也会玩成涨价去库存的套路。下跌会是一切上涨力量都用尽后的结果,所以只能是自由落体的方式。价格下跌并不是问题,流动性的极速崩塌才是。
老超速擦 | 2021-10-23 02: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房价没有软着陆的可能性,但凡有一点空间,也会玩成涨价去库存的套路。下跌会是一切上涨力量都用尽后的结果,所以只能是自由落体的方式。价格下跌并不是问题,流动性的极速崩塌才是。
渝丰线缆刘帅 | 2021-10-23 04: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大萧条时,郊区的房价跌了远超1/3,甚至连东京都腰斩过。
# }4 n/ m( V% z8 L然后就是伟大的躺平30年,/ P3 V# C& Q8 D2 L/ @
日本人民除了通勤时间的生活水平节节高升,
( Y; @8 c$ f5 P3 s+ p5 h最近甚至搞起劳动法来了……
( U$ \- E  h/ J3 S* W) }你能想象吗?那可是日本,以男人不回家著称的日本……
123464876 | 2021-10-23 15: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这3年是学区房最后的余热了,因为从全国的人口出生数量来看,2017年之后人口就开始大量的明显减少,而2017年的小孩上学是在2023年左右,等这波孩子上完之后,随着2018年、2019年、2020年的新生儿持续减少,2024、2025、2026年上学的适应儿童会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大趋势,以后学校会过现在的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老师是不会减少的,学校也不会减少的,但是孩子变少了。租售同权真正大面积开启的时间也就是在2024年左右,那个时候阻力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到处都是空的。
123465471 | 2021-10-23 21: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价继续涨或者高位横盘,外资在一边笑开了怀,连夜开香槟搞个无遮大会庆祝。  i4 P& \4 Z+ d6 i$ S2 C
原因无他。
& D! ^$ _$ A' s自从外资进入中国后,原本只是用技术和生产线换中国廉价劳动力,然后将产品又在国内销售,挣点国际差值,利润和中国差不多64开,外资六成中国四成。' N! ?: S; e& N9 k, t0 V
一个学习了技术,一个挣了钱,勉强算不亏,毕竟落后就要挨打,想主动求学变强就得低下头做人牺牲点尊严。  q+ @4 e; B! q8 }: V9 q
尽管如此,虽然外资挣了大头,漏下来的小头也让国内日子也一天天好了起来,落后了几百年,连温饱都无法自给自足,外资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将大部分东西产业化了,东西也就物美廉价了。
& {9 z. \% E5 R7 F& _  i! I, \对于中国而言,因为落后,缺乏竞争力,不得不牺牲一些东西,换取进步和赶超的机会。
. N% `  v; R5 ~$ f# Y0 l这叫用时间换空间,对国家是屈辱,对百姓是安稳的日子。
, I) T4 ~/ W0 r1 O外资挣了钱没事做,顺带做点投资,图个乐子。1 |4 i9 c1 t; i* z9 c% R8 D
但是万万没想到,国内资本主动找上门,说自己要做国际资本的一条狗,用自己的人脉做空中国,然后把最大的蛋糕让给国际资本吃,换取自己能够将骗来的钱洗白,出去做个人上人。7 t2 E9 n* L6 _2 T1 x0 K$ I* i3 M
国际资本想了想,自己又不用付出什么,送上来的便宜不占白不占,有问题立马就刹住就行了。(情况不对,立马要求还钱,并且督促中国ZF替国内资本还钱,套路一波又一波)
9 t: q/ Y2 x* ]- ?- j国内资本这一跪,双赢的平衡瞬间就打破了,毕竟谁会拒绝一个不用负责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可以随便白嫖的乖巧白富美呢。
! y. F% |3 N% S1 I  a2 @) c这一白嫖,就嫖客十几年,尝了十几年的甜头,外资只要坐在桌边就行,有的是国内的狗将做好的盛宴送上桌子,吃肥了腰,笑的嘴都张开。
! m* E! t5 ?" H0 A/ Q没理由不开心啊。
! f, J2 a' j4 O6 @! R* o! B/ g$ _制造业差价薅了中国羊毛一波,外资投资的房地产相关产业挣得盆满钵满,商票、理财、借贷、楼地……,又薅了一波更大的中国羊毛。/ S" S# \- p( T! v; a& V
真的是开开心心来,随时可以开开心心回去,用整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源和房产资源换外邦的开心。2 v: z$ p! @8 k( W
留给国民平均几十万还一辈子的负债和水泥地。少了个竞争对手,一箭三雕,简直赢麻了。$ }+ N6 O2 s1 A2 p/ ]2 P( g
//
- ~' n6 B- W- g6 k安徽人口出生率游斩了近20%,名副其实的低生育率大省以及人口流出大省。' T, V6 G/ ]- J  ]
之前的湖南也是如此,之只不过因为这几年长沙的房价控制的比较好,吸虹了本省其他地级市的人口和外省人口落户。
7 u6 {& u5 P9 f6 f0 w4 `% D更多的因素是作为长沙人才储备的江浙、武汉、广州、珠三角房价猛涨,生活成本太高导致的人才回流。
$ z9 N* T+ H+ k3 ?3 @说到底,还是各个省份之间的内卷。
9 [6 l; Y3 R  i  G哪个省份的房价低、待遇好、官僚化程度低,人口就往那里流。" l+ T! d: c# ?' O! b
但现在换了掌舵人,长沙房价又重新有了脱缰的趋势,待到长沙房价涨到1.4~1.5,按照长沙的工资和房价水平,相对于其他又重新没有优势了。尽管如此,泡沫还是大的吓人;
. b" L3 Q  |4 K0 ^2020-2021年买长沙房子的,可以放一句话在这。80%都是正在维权和在维权的路上。* ^8 i- \# I( T+ J
现在的房价跌1/3差不多是回到2018-2020年,腰斩也只是回到2015-2017年,那时候的房价/薪资比和现在房价/薪资比相比较,那时候还在山腰上,那时候的房价/现在的薪资,才是比较宜居;
( o( [1 g7 B$ J! F那时候,很多开发商盖楼的资金大头是民间集资,2分的息是最低的,如果不能及时卖出房,开发商就可以准备排队跑路了。6 ]: J5 _1 Z. C' H
那时候的售楼顾问天天举着牌子在路口拉人看房,在打电话骚扰,只要你想买啥优惠都可以,开发商7.5折8折卖给你,整个楼市可以说是一片哀鸿遍野。, I3 Z6 ]0 q# e4 |0 p0 q
那时候,买房的人维权厉害,到处在政府拉横幅,政府门口天天热热闹闹的,讨个公道;$ y. Y# ^8 K. q1 |/ c3 ^, o
国家救了一次,给了很多优惠,买房银行低利率,开发商打折优惠……只要你想买,你要个别售楼部小姐姐晚上去你那都可以;
2 ~3 M8 c8 |3 C7 _" _造成的后果就是,开发商尝到了甜头,知道出事了只要靠闹,就会有人接盘,拿了更多的低,更多的民间集资,房价也一路高涨;
4 a5 h6 D# E1 m$ T而现在,又是一次轮回,等上面接盘,只不过这一次,玩的更大了罢了,捆绑了银行一起搞事;
+ w! N1 n, M4 ?
( e9 Y+ `" b+ g8 e  q% N$ {岳阳的房子已经从七千多跌倒六千,地方政府都急得出限跌令了。但是我记得一几年那边房价还是四千多,房子还不怎么好卖,开发商都急白了头发,很多都是民间集资,2-3分的利息,开发商房子开发着开发着就跑路去越南了。6 u* R% [$ F4 \6 {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国家就在一直宣传集资诈骗,说的就是这回事。
, E: x, M& f* X" |+ y; `+ w, `目前看跌破六千到五千四千也迟早的事,这四五线城市的房价合理区间就是在3000-4000,成本在1200-1500,老实开发还是可以有挣头,就怕开发商民间集资,大概率看开发商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每天要还银行和各路借路资金利息,想的都发愁。再不回款还了这么多钱,那一天说不定就要带老婆孩子跑路。哪会管ZF这个政策,没开口骂娘就算不错了。
* q. w8 ^/ X# i6 M' [+ {8 Y以岳阳的平均工资来看,现在岳阳的房子对岳阳本地后来者依旧是座大山,还在继续跌的通道中,不信的可以再看两年。3 J3 l& \) @( g# R8 a" {, t; \& J
湖南目前就省会长沙房价还在不断刷新历史高位,但是看样子也挺不了多久,长沙薪资待遇去过长沙的都懂,以前六七千房价的时候,就已经很多都买不起了,现在靠着外来落户供应了一波,啥时候回到他合理区间得看其他城市楼市调控。
) l/ i0 M% n6 Y! V这让我想起了荷兰的郁金花,郁金香泡沫破灭的本质就是物超所值,人为的赋予了很多概念在里面增值,现在的房子也是这样,一些水泥地砖头组成的三维封闭空间远超自身属性的价值,最终破灭也很正常。0 {! Y* E4 E: s2 l
普通国人买房子除了自住,最重要的就是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毕竟国情如此,没有大的机遇,教育的缺乏只能导致一代人又一代人在原地打圈圈,总是宣传不能够让孩子失败在起跑线。$ |; B8 k2 }* w0 _& G' i" b* C
但现在的年轻人发现了一个更好的途径帮助孩子教育,那就是晚生晚育。以我国目前出生率和出生人口来看,晚生育一年,孩子竞争对手直接减少200多万,而学校名额并没有减少,意味着孩子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这比啥学区房都好使。
" k1 l, F! ?; c  h) k; S与此同时,老一辈亲属的离世更让直观感受到生命的长度,他们突然醒悟过来,与其做一些无意义的负重前行,在买房还房贷这样的诅咒中煎熬,每天醒来就是想着这个月房贷如何,孩子的奶粉如何……还不如及时行乐,将有限的财富服务自身。
) o' w, w' R5 l+ h  K2 X: U5 O毕竟,生孩子孩子遭罪,没孩子自己享福
123464445 | 2021-10-24 00: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廊坊领跌全国,廊坊的房价是北漂撑起来的。; _' ]( q1 W" U8 r/ |/ Z, `6 T' h
但是2017年开启了调控,要求非户籍人口需要提供连续缴纳3年社保或纳税的证明才能够在廊坊有买房的资格。
2 @) c) y7 _  V& u) ^第二青岛跌幅位居第二,近日青岛放松了落户政策和救楼市有着直接的关系。1 @( V# }  l6 K$ _
第三珠三角的中山在下跌城市之列,中山房价下跌是必然的。
he15811398162 | 2021-10-24 05: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么给你算算账吧:2017年317新政后北京核心地段房价都跟着一起从最高峰普跌了大约20%。(ps:避免外地人误会补充一句去年夏天开始又刷新高了)
" T. \- P( V0 R: n1 M) Z) T但其实这类行情对楼市本身的影响没那么大,因为成交在房价高峰阶段的筹码非常少,以2017上半年为例满打满算还不到北京市场总量的千分之一。6 J. D* w; e1 R( l# ]0 E
那么对银行的影响大么?中国人大规模使用贷款购房的时间其实很晚,我以前经常聊这个梗,从数据看是2015年Q3以后才开始逐步加很多杠杆:5 p5 M, n! c0 y0 H' p6 h8 o8 y0 N  E  q
【复盘2】房地产金融化(居民)那么超一线城市金融发达,数据领先个几年,所以北京楼市通过正规/不正规加杠杆的时间其实早在2010年那一波。
6 @1 U1 N, ]6 }7 Z5 k普通购房者多为置换性购房,以前的存量房贷在置换过程中替换为新增房贷,质押也换了。所以如果计算2017年上半年的存量房贷,有超过三分之二其实都发生在2014以后。所以2017年的事实证明银行压力也不大。
3 Z2 p- Y5 l# V: r, E北京这种城市最讲规矩,场外配资这两年干得不多,正规房贷的标准导致银行扛30%以内的房价下跌毫无问题——只要你不断供。
* f4 M" K, u4 R2 t1 X7 s/ d- z至于其他地方嘛…反正历史告诉我们,(虽然听上去很不对但是)如果把房子大量卖给穷人,那迟早会出事。% X6 j7 b2 ^. j- B0 G% q+ ^0 ~
谈系统性金融风险
阿币 | 2021-10-24 11: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 G( A& K8 {, F8 [5 I  @+ ?. s( w
$ u& e, @; ~1 O! O3 P中国的房价,过去20年来,不断上演着暴涨神话,甚至于深圳等地房价在疫情年都可以暴涨一倍!
1 @+ F1 `$ f: m——这背后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3 Z  n$ }+ H1 i( Z! T1 t; O4 h# q  v+ [+ R! R, X- a' w
中央三令五申,房住不炒,打压房价,为什么看上去效果并不明显?
% D* p0 B5 C3 c' _4 a
: p5 K- D6 U% N  @; q7 K2 I8 D要解开这个问题的谜底,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回答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催生了房价的无尽暴涨呢?
& p6 h, h5 |9 `  g
  C% o$ y4 R' @! _! D' l# }" O4 ~仁师父有个观点:过去我们看待房价问题的思维模型是出了问题的,人们总试图归因于一个方面,比如有人认为是人口红利,有人认为是货币超发,有人认为首恶在于“开发商”和“炒房客”的哄抬,有人认为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
( Q3 L, w. A  w2 Q# P  y
# Y4 @2 g, H! Z7 G$ H其实都对也都不对。
) f+ a$ F/ ~! u
' w7 e, ~3 O, U( v8 D( [9 ]! s. z, J- D& Z! Y7 N
2 j4 A) {+ P- G4 y/ O
- P4 L  Z. U8 Q- _- M3 v% e7 I
老仁认为,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逻辑类似,每个不同的时空范畴中会有自己的主线逻辑。拿股市来对比,去年炒消费升级所以茅台挂帅,今年炒碳中和所以新能源领跑。房地产市场暴涨的内生动因和主要矛盾也是复杂的。* a+ X0 [4 r, U

" S3 Y5 C' M' N6 d* _4 S  v但细细研究之下,你就会发现,如果说过去十多年,房价的上升是多重力量混合博弈的结果,那么现在这一两年,其实已经进入到“单极化推动”的阶段了。
+ n1 k. u$ ?! }3 s. X$ `$ Q( _: i' H& v! q
而业界最近流传甚广的一份文件,则直指这个“单极”,精准度和力度远超过去比较空洞的“房住不炒”的提法,这也就是仁师父为什么相信,房价连续暴涨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e( j3 m' S& F: x
& ?3 ~: A% n( g% h& r* j
改变的原因是国家意志,从高层定调“第三次分配”就可以看出中国的决心,凡是制造不平等的现象,国家一定要打击。% Y1 S( v+ K* w3 x( s
: E: p' i/ t/ z

0 V1 o* }7 v6 p/ o% x+ {- k
8 Y$ ~" k3 w2 [+ O8 j% q/ ^" D3 l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一下这个推理的过程。
9 c* M. a5 z3 n" p8 Y. _5 }5 U2 N
这份文件讲了什么?别急,讲政策之前我们还是先讲故事。
5 p( I5 f" a  c  J5 s, T9 `1 j( y+ S# V/ ]( l7 H. g

' R& i+ z6 X  n/ ^# a1、天降馅饼,半价买房?
# D: j7 N+ U3 r. O  S
7 }$ }. ^6 b; D4 P大家都知道,现在房地产行业里,鬼故事有点多。许家印前两天卸任了恒大地产董事长,恒大能不能继续那么大,老板自己心里也没底儿。' W  x7 h2 j4 l5 v0 |# @

6 u0 Q: {* [0 O8 y; D3 F: G恒大债务危机只是冰山一角,地产商日子最近都不好过。
% E! Q6 P, F$ N
% Q6 y* Z* Y- o) F# `老仁团队有个哲学系毕业的大米米老师,前两天偷偷问我,有个同学在苏州一家房地产公司干,员工福利可以五五折买房,只是名字要登记在ta名下。能不能买,赚不赚钱,安不安全,灵魂三问,果然哲学。
- ^+ w; W: P5 D1 T/ f' i5 K) d; X
- w3 R- O3 d" z: Y/ H对,您没听错,不是五五开黑,是五五买房,100万的房子,内部员工买只要55万。可问题是,这根本不是什么福利,只是公司缺钱的表现。6 Z& E+ X9 p' I7 l. T5 y9 s: g
" ~  |$ p1 x$ H( E7 @

0 E/ x- k: w* |) [' h# d  l
; y  m. J1 z" G+ O; n9 m7 M恒大打折卖房,确实反映在数据上# O5 [9 O, J2 c5 T& M2 R3 D

( ?# g0 X& C! Z更大的恐慌,来自各地政府的公告。从深圳、天津、青岛开始,8月份以来,已经有十几个一二线城市,突然宣布中止土地拍卖。有路边社消息说,是因为地产商实在没钱了,根本没人报名拿地。3 @+ H. ]' k$ V& V( \* u

) k9 j+ \0 r# B大家都已经捧好瓜,准备看房企的热闹了。毕竟很多人都觉得,中国房价这么高,都是贪婪的地产商害的。等恒大它们都破产了,房价就要降了。: N) q) e& r2 a7 T* G

' ~! b$ L' o! B' x( h但你要是这么想,那就太单纯了。决定中国房价走势的,从来就不是地产商。恒大不是今年才开始打折卖房的,地产商的苦日子已经过了两三年了,今年只是债务大爆发。可是这两三年里,你看到房价下降了吗?9 ?' o/ j9 s  k( Z
0 R1 W$ z$ M! ]: a: J. G6 T5 K. b
为什么杀死地产商,也破不了高房价?因为真正托起房价的,另有其人。
& z" u" g6 s5 y& v" _5 |% q' }2 P) T7 b8 h1 U, N' W
2、房企倒贴5000万退地% Z9 J+ p, e4 |, S1 i6 \9 R
# c4 P" x; r& I) G; o: f0 U
前段时间,杭州楼市最大的鬼故事,是一家地产商宁愿倒贴5000万,也要把地退给政府。8 b+ q3 |/ i, l

3 E% R% m8 Z' E0 h& p0 u& Q& y. o7 ^- Z+ n
% ]  [# c. R( Q0 S) m
% N6 e) U4 N4 N
今年5月,浙江地产商宋都股份,斥资17.83亿,拿下杭州市运河新城的一块住宅用地。仅仅两个月之后,宋都把这块地退给了政府,已缴纳的5000万保证金全赔进去了。9 d# h! B  W! b

! ?5 A$ ?- J" X' \表面的原因是,宋都原本跟另一家地产商谈好,要联合开发这块地,但是对方临时反悔了。: N, v3 c; \& ^3 s
% X7 O. f/ M; V8 Y9 H" Z
但实际原因很明显,地产商仔细算账之后,发现这块地是赔钱的。
4 f# K$ p% p$ }3 j, a' p
. D3 H, ?5 q" V! L4 i6 A. U老仁找到了当初的出让公告,里面不光有宋都拿地的价格,还规定了未来的销售价格。
/ v7 E+ F- N; p$ W: _+ X% b: A" M. u! \
根据公告,宋都拿地价格17.83亿,规划建筑面积8.5万平米,折合楼面价是每平米20962元。但是,这8.5万平米面积里,有21%是不能销售的,要求开发商自持出租。% [7 h2 G) c1 t: {+ a7 N- H
4 A) h5 C6 @* t7 i
按杭州现在的房价租售比,出租的收益率是很低的,如果我们把这块刨去不算,宋都实际的拿地面积是6万多平米。这样一算,实际楼面价达到了每平米26000多元。: c3 q2 X; w1 r2 F5 a
/ K! H8 x5 [+ w  }5 F5 m
而政府规定的未来销售价格,是每平米29500元,里面还包含了3000元的精装修成本。也就是说,宋都光是拿地成本,就跟未来售价差不多了,再加上税费、建筑和销售等后续成本,这块地每卖一平方,都要亏几千块钱,还不如早点割肉止损。
. {! v& X" m( y- R6 ], b. D. l2 V6 y  K  b  r
当然,这个算法是非常粗略的,如果把出租收益加进去,长期是有可能赚钱的。但要知道,房企几乎个个都是高负债企业,出租收益如果不超过年化8%,怎么可能覆盖为此付出的融资成本呢?所以还是亏的。
* K0 `2 o4 B# b2 B# @; s. e. C
/ |! s. Q  p! s. a7 u+ H: W; J这笔账一点都不难算。可是,当初地产商又为什么要高价拿地,给自己找罪受?5 H& V. a& G$ J+ T* f& |

% U" k% b6 ^! {其实,拿地价格,真不是地产商能说了算。
( P1 J3 `- f: Z0 g% z6 `; c' q
( n  c- v* ^0 u/ d一方面,地产商最重要的是现金流,需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去偿还之前的债务。所以销售比利润更重要,别管亏不亏钱,先保证手里有地可卖,有现金还债,先活下去再说。% f5 o1 f* z" [. A" J$ m/ S' \* d" I

( X5 @* `+ R! C+ I- a+ j3 s另一方面,宋都拿这块地,真的已经很克制了。老仁查了一下,跟这块地相邻的地块,2017年被金科、碧桂园联合拿下,当时的溢价率高达70%,再加15%自持。溢价率的意思是说,在政府给出的起拍价基础上,加价70%才拿下土地。( c7 b7 C* R* ~1 G7 B

5 I/ o0 v% ?" e7 u% @8 [+ a! ^) T

; B3 P' L2 G. B8 b$ G0 l2 N% S% o; L: B4 N
相比之下,宋都虽然21%的自持比例略高,但溢价率只有28%,算是很理性了。5 [( x3 I8 v! T

* O, ?0 M5 b+ h3 p# U0 b为什么金科碧桂园敢高溢价拿地,宋都却要亏钱?# |: Z4 c* W8 a- w/ q! r7 H
% q* n1 y% F3 d: {6 ~, K* v
因为当初那两家拿地是在4年前了,地价还比较低,起楼板拍价只有每平米1万1,宋都的起拍价却高达1万6。
" L4 M8 r, m! g! s$ M2 O- Z6 s
( Z4 k1 a; j! F3 l# N/ p$ b8 x1 g1 B4 h从售价来看,金科碧桂园的房子19年上市时,售价超过了3万,比宋都还高一点,所以利润空间就大了不少。
" w" G0 \; C0 n3 \" X0 H+ q, L5 [; ^# R
这下大家看出来了吧,宋都这块地拿得,是真的憋屈。现在金科碧桂园小区的二手房均价,已经超过4万,但是政府为了贯彻“房住不炒”,强行把一手房价摁在了19年水平,连3万都不到。$ ?! x+ i/ u( N& G. J' e
2 {* E/ R4 \3 ~9 Z
4 j; S. Z0 Z- U4 a
" ]9 Z2 I$ U" s
房价不许涨,但是地价必须得涨啊,这4年间,土地起拍价提高了将近50%,宋都只能硬着头皮拿地。
- v) I2 W' [* N+ ^3 P3 }- n
$ i2 m  D: K! e9 [) r6 j1 e3、房价上涨的“单极化”趋势
% u* ]. r& w7 h# e1 _( R/ }1 C
5 c! t, \! j# E7 l宋都的案例虽然极端,但是也反映了当下中国楼市的普遍现状。1 l1 r2 G) B, I; Q
; E* Y! M0 R$ N0 n+ J  i0 H* s
房地产行业里有个形象的比喻,土地是面粉,房子是面包,地产商就是做面包的师傅。3 q2 N5 I- p3 V) D
- [! s  A7 g- I/ m
现在,面粉价格不断提高,却不许面包涨价,结果就只能是饿死面包师傅。9 \0 ]% M( }1 W$ [! w' R

+ [" x, F+ _( e' d+ h- c问题是,饿死面包师傅,面包就能降价了吗?
# l0 X/ V+ j4 i1 g+ m# b- L
+ B6 v  {. ~" f# W$ i7 s$ H老仁之前就对房价的构成做过拆分。老百姓买房的钱,主要是被四个群体分了,分别是政府、地产商、建筑施工方和银行。: d" l9 Z/ B* S/ a* z
5 F* W' Q6 R5 T4 ?5 x
; S1 H$ |2 ]6 x

# a9 F6 ~* v+ }. ~' O
  O6 t4 {% y. P( T  G! v2017年,券商统计了全国40个大城市的房价构成,其中政府拿到的钱,包括土地价格和各种税费,加起来占到房价的一半。) ~8 x+ r- c) o  N0 M) B0 m
* C8 g" A$ e7 j% h9 [4 Z
建筑施工队,大概拿走了大概20%,剩下的30%,才归进入地产商账户。再扣掉给银行的利息,和自己的经营成本,房地产商卖一套房子,利润率只有10%左右。
( _% d3 \3 t  s
: K; v6 \( ?  C现在4年过去了,这个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政府拿走的钱,变得更多了。: K+ Q$ [; R5 R8 F: K. K' W/ V! E

% S- X: ]7 I; f% V5 t: c今年上半年,全国多个一二线城市实行了土地集中供应,并且很多城市在卖地时,就规定了将来房价的上限。& V& F( i2 n7 x( u6 i0 ~0 \

, a( t4 k- O. @2 i  B" U根据华创证券统计,首批集中供地的16个城市,平均成交的地价房价比均值是56%。也就是说,未来这些土地上盖起来的房子里,光土地成本就占了56%,再加上税费,政府拿走的比例恐怕要接近70%。. b# @  p# G* D$ @
" M4 f, n9 |7 L
9 p# P) G" P( y! C/ T4 ~1 c
( a; p# R) l. o) ~+ V# n
至于地产商呢?同样根据房价和地价可以算出,如果还按照17年的财务成本和营销成本来算,房企最后的净利率很可能是零,甚至是负的。因为在同一份研究报告中显示,这16个城市的土地成交地块隐含毛利率均值仅仅18%。
  ?% J* f5 S+ l* M6 M1 y6 a( ~4 U
! }! ~# i/ w) U: u; J2 G( l
% V- e2 m7 o: ?* D+ c! ^  K" r  }5 D" @' P. U) o
而且,大家仔细看这张图,一些房价被炒到离谱的城市,比如厦门、杭州,地产商的毛利率反而非常低,厦门的房地产毛利率甚至低到只有1%,连最低端的制造业也不如。* i4 E$ ?+ H' E
5 ^1 [$ ]% z9 o
这恰恰说明,地产商以前是房价上涨的最大推动力之一,但在集中供地以后,完全靠边了。
8 S% S3 q% P8 N! V# P4 D% O/ ]4 v- r$ G6 P1 I8 V$ H
另一个角度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我们把统计样本扩大到全国100个城市,也可以看到,从2008年到现在,地价占房价的比例,居然从30%左右迅速提高到50%,并且今年一举突破了60%。
! n$ x; L2 Z, H6 r: X0 W* z! x9 L+ g" {& P* N
8 U+ G* J7 k0 l& f" F. T

- M+ [; e# s  V在这个过程中,地产商炒作导致的地价抬升,主要发生在2015-16年的超级牛市期间,当时土拍溢价率一度接近100%,说明土地出让方本来没想卖那么高价,是地产商自己在哄抢。6 z7 i6 X7 m. h9 B* z! `' K

1 e& `$ d! [' c6 R但是2018年以后,土拍溢价率就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说明这个阶段的地价上涨,是不断提高起拍价造成的。
8 @# ]3 v1 H) G; s4 h5 _% s  v, c/ F
+ J1 L) G- O  W

( T' s- \+ b, O6 J0 v; }7 R% C实际上,过去是地方政府、地产商以及银行,共同分享人口红利带来的楼市财富暴涨,现在,地产商也感受到了被掏空的滋味。
& g3 \9 s/ T5 s& `4 w/ U) K
: F% Z- x' d: A+ o4、爸爸,别闹
* x0 @% m: F! U4 ?
  _9 u/ P* M9 p' d8 ]2 P8 U7 A% I. p既然讲到了银行,老仁再来讲一讲关于地产和银行的套娃故事。# c; h, w& y& ^* h7 W& B# s6 }% U5 F
8 K; i  m( t8 [7 C8 t2 N
让地产商吐出点利润来,大家觉得挺爽,但是,如果真的发生大面积系统性崩溃,则对所有人来讲都是灾难。; ]. G' A& I* J6 V, w

. ^* e: M' X# a$ x' k沈阳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 ~, }: ?3 V- |* p! z% i# V' _& g
1 \7 i) s- i2 W- N, E2 s5 U+ B% x最近,沈阳一处万达楼盘推出了降价房源,从均价1.1万降到了8000。当地政府马上约谈了好几家地产商,要求“尽量避免以价格优势吸引购房者”。
' H1 d# `8 K0 V( J! f9 H) G, ~% k& Y, t
你品,你细品。
5 t5 m* g7 b5 f, n
- y/ ^( J! y3 p& C# P不光是万达,要说最让沈阳政府头疼的,还得算恒大。
, f- ]6 r+ _: A7 U; {1 h8 e/ t
4 L8 T& c1 y) p: F, @* V沈阳有一家地方城商行,叫盛京银行,前身是国有的沈阳市商业银行。不过经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到2020年,恒大已经在盛京银行持股36.4%,是第一大股东。根据盛京银行最新的港股市值,这块股权价值大约200亿港币。
# @9 y4 w; K4 ^& h* V4 C$ A
+ }8 W4 K) t- l& `可奇妙的是,盛京银行又是恒大的大债主。根据财新的一篇报道,盛京银行通过直接或间接渠道,购买了大量恒大债券,风险敞口估计有1300-1500亿人民币。
% @5 U+ p/ D. g  ]3 U7 c& f0 H0 e9 r& O: g" R; h; d7 j$ p
所以,你说盛京银行到底是恒大的儿子,还是恒大的爸爸?4 S' D5 m  {9 o* @. y
- d  M0 F$ P/ w' k  q3 o7 [% A
老何觉得,看从哪个维度讲。股权关系上讲,恒大是盛京的爸爸,但债权关系讲,盛京又是恒大的爸爸,但是从欠钱的是爷爷的辈分算,盛京又是恒大的孙子。$ A, `" Q! N6 X" y( ?/ z
" t, F9 r7 V0 K/ p7 X8 ]
这是爸爸套儿子,儿子套爸爸,爸爸还当了孙子,真是套娃中的套娃。. J# H- ^- m4 H" A* r, y, j
4 d: `0 T* ]4 z5 Z2 _4 x7 }. B% L
眼看着恒大撑不住,盛京银行也危险了。今年上半年,盛京银行净利同比下降了60%-70%,要知道,去年同期可是疫情停摆啊,是什么打击比疫情还大?1 |' l3 g2 Y% ?; g# D+ D
8 M7 f1 t9 C/ k2 d) W  m7 p
如果盛京银行被拖下水,威胁的是整个沈阳乃至东北地区的金融安全。8月17日,沈阳国资接盘了恒大在盛京银行将近2%的股份。但2%,实在太少了,真正能救盛京银行的,恐怕还是房价。
9 M- f/ f1 n& M: ~7 T- F% }5 D6 Z% F% r& O$ P- h& u
放大到全国,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地方性金融机构,本身就没有太好的业务模式,它们和地产互相融资,互相套娃,历史可太悠久了。
, w, I( e6 O0 S2 U% X
* v8 ?+ n7 ]; m5 U0 Z9 A, ^房价下降就意味着,要么越套越深,要么套无可套,真想喊一句,爸爸,别闹。
' Z5 Q2 Z2 f% u7 q" v. T1 I; [: i% v) T2 M. f
6 u8 c# N+ _1 T' `" D
# V$ U( c4 Z4 @  ~. n
) n, a7 M6 L0 O0 p+ t3 `
5、中央出手控土地源头价格/ w! r5 Z5 W+ O! y5 x: P" a# O; d

) V7 T4 H1 p# ?' ]老仁开头提到的那份文件,正是让“爸爸”别闹的意思。8 E! M" G& b+ A
; K9 [' G( s. y6 W
根据中国网报道,本月初,自然资源部召开了一场闭门会议,随后一份政策文件开始在地产圈流传。
$ R* H/ G$ P4 X# F' g
2 a5 B% N" b8 H文件里最有新意的一条,是要求各地土拍溢价率不许超过15%,并且“绝不允许”通过提高起拍价、自持率等方式调整溢价率,变相提高实际土地价格。
& [: l) X% u) x' A7 r( X* S8 A+ _9 l
8 e! m3 {2 r5 O* q这份文件措辞非常严厉,要求严格控制城市楼面地价新高,违规者将被公开严厉处置。
  Z1 x; z; K" @7 P' X, d/ h3 `! G. r4 v* ]* [# [6 H
前面说过,地价上涨的真相,不是地产商提高溢价率,而是地方政府在不断提高起拍价。现在,中央已经敏锐的意识到问题根源,开始给各地土拍政策打补丁了。
+ e( R$ ~2 x* B" I4 e# W' G3 B& C4 g2 S! J! I# n- o
深圳等城市突然叫停土地出让,其实真正的原因也不是没人报名,而是在这份文件之后,要回去重新修改土拍计划了。, M: c5 U2 ?6 T  Y

1 R& y& K* i& n! z1 n, ?2 G. {& E3 _: s这份文件的意义,在于中央开始用最精准的方式,来调控房价了。过去几年里,中国对房价的调控,精细程度一直在递进,先是限制一手房售价,再是限制土地出让价格,但都没能彻底限制住地方政府提高土地价格的行为。9 L) ^  F9 D$ t' z$ x3 M

; `7 J7 Q$ F0 x! M! K这次,中央直接开始限制最源头的土地起拍价,相当于从根本上锁死了房价上涨的空间。! I) N$ L& f8 o3 ?. p9 D

! \+ I1 i9 C: a可以说,只要宏观经济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未来中国的一手房价格,将会进入一种高度计划经济的状态,一切都被精确计算,就算不下降,涨幅也绝不会超过居民收入增幅。' r7 w2 o& |' B6 f' f" u2 p
4 e3 ^% c9 I8 G* ?3 b" s
大家如果想上车一手房,会从容很多。- ]/ ?5 ^4 a9 H) o

1 `+ d9 |% U9 e+ R$ {5 @: u9 b至于房价会不会下降?二手房市场又会不会暴涨?$ ~% g$ R7 Z7 l3 h. l

8 m7 d' N3 m; d( |, p这可能要涉及到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房地产税。
1 _: K/ ~& u* a3 c$ e% L# h9 u  A7 \$ r: n8 I6 F
其实,不管是政府精确控制一手房价格,还是多地出台二手房指导价,背后更大的意义,是展示了中国政府缩小贫富差距的决心,这正好是开征房地产税最重要的前提。
, N# a' k* \, @# V! e' `
% T8 v$ h: J5 e# y, X& c另一个契机是,2021年之后,中国的地方债压力将会大大减轻。从这张图可以看出,2015年以来,地方政府每年的偿债压力,一直是指数级上升,这也是地方政府必须高价卖地的原因。
" ]2 C6 b0 W9 _8 x' w
3 {& p4 y& z6 Q% Q1 \6 j4 f+ h+ L! Z; Y( ^- \

2 `2 b0 z) |$ x) D) R  E! Y) S! N! `但是2021年之后,地方债压力迎来拐点,再往后,地方政府的财政就要健康多了。这是中央今年开始严控地价的底气,也恰好可以利用这个窗口期,来推行税制改革。; }& s0 ~. K) ]0 C0 D. d7 L
8 S5 H. x8 L; _' I
老仁在这里做个预言,房地产税的出台,恐怕不会太遥远了。' y) L# Z& C, ^  ^1 |5 G" |4 g$ b

7 e8 g' [7 }* U$ q, a! C6 I2 \3 O- 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