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里面,有的人单打独斗,能力好,业绩强,有的人态度好,业绩一般,有的人忙忙碌碌,混混日子,而领导重视的却是态度好的,而不是业绩强的。
0 ^1 c. @. T3 | ~0 X于是有人就愤愤不满, 凭什么我业绩比他好,领导就不重视我,而更重视他,甚至还提拔他?
8 z. m# S4 X& \. R黄晓明参加的综艺《中餐厅》有句非常著名的话:“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你听我的,这个事不需要讨论,是好的,听我的,我说的算”- @- g% \ p/ Q
黄晓明看似说话非常霸气,就像是偶像剧中的男主角,不容置疑,但是这也揭露了一个事实,就是领导重不重视你,不仅仅是你的业绩, 那决定领导重视谁的重点是什么呢?
: J0 a" U3 W8 L6 B4 w. j$ W0 b$ n$ O1 你觉得工作能力强是你觉得
5 d& R+ l3 i F6 M4 h' z3 d1) 自我有利归因让我们觉得一直比别人强0 a$ X4 e+ Y5 r
有利归因让我们一直犯错:大多数人凭借个人直觉进行选择。但很多时候,直觉并不客观。人们总是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概率。每个人在照镜子时所看到的自己,要比实际长相好看30%。70%以上的司机都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要高于平均水平。
( o( `2 R1 t5 G7 I! O% y我们总是相信:自己比同龄人更优秀、更有道德、更勤奋,理应获得更好的报偿, 更应该得到提拔。
2 a8 T% _6 M& Y& Z: g0 n当我们评价成功的是时候,归因于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如果事情不顺利,则归咎于外部环境的恶化,当我们评价他人的成功因素,归功于他人的运气和环境,如果他人失利,则归因为能力不足。$ D1 G/ p( o( E* q: C+ R5 i
现在的工作很多时候都是体系作战,而不是个人单打独斗,就像做销售,你觉得成交的每一单都是你个人的能力促成的,殊不知这里面也包含着整个团队的辛苦的努力:
- q' }& B7 A; E) U这里面有高层经过各种各种的条件谈回来商品的代理,特别是独家代理,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2 Y4 A" v$ l0 \; L: V+ j公司的策划团队商品进行包装,各种宣传资料的准备。* v! ?) r5 b. W; ^: {; G) l7 z
公司的营销团队对于产品的曝光,品牌的推广的作用! k! `1 p8 h& [
后续跟单团队对于客户的跟进
" \( z$ X) e% D! Z财务,人力资源,IT团队对于整个公司的支撑, 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给大家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5 L/ A, N/ j' e9 o9 |6 v. n所有的团队成员配合,整合成了公司的交付能力,在你成交的每一单,交付的那一刻,就是整个团队配合的成果。
9 o. a: W9 P/ Q6 L2) 领导看到的信息跟你是不对等的, 要管理好领导对你的期待
; }) _8 X2 n: ~' v) j你觉得你做的挺好,但是领导觉得你只是做了这个岗位该做的事情。领导用人有自己的算计,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 有人擅长于沟通,有人擅长于数据,有人比较细心,根据不同的特点,分配不同的任务,放在不同的位置。$ ~: L' a' F' B/ ?( G- G, |" n
管理好领导对你的期望,对于每个人,领导都有不同的期待。 当初招你来的时候,面试不错,所以把你招了进来, 团队里面每个人的工资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工资,期望你做出的贡献是不一样的,所以能力强不强,需要看领导对于你的期望,如果领导对于你期望高,而你做出只是比一般员工厉害一点,则没有达到领导的期望。
' r% P; p; @7 W7 [! R这就要说到,需要管理领导的期望, 不要一上来就放大招,而且一个接一个大招,三板斧,把领导的胃口钓上来了,如果后续没有做出大的突破,领导觉得你没有发挥最大潜力。% J. {6 h7 Y6 X3 y/ O3 }
2 要领导觉得你能力强才有用
6 f/ E |! T' ^3 ^ {" S4 M1 d" g8 v- d1)领导要提拔的是综合能力强的人$ y3 Y' G. q8 c3 a0 c0 V
领导要提拔的是综合能力强的人, 这里的综合能力有不同的侧重点, 比如人家沟通能力强,每次有什么事情需要跟领导沟通,跨部门沟通,都由他来做,做的还挺好。
6 |6 U$ R$ j( l有些人积极主动,平时有什么做个会议记录,分解任务,分配任务,帮领导完成了一些看来是琐事,但是必须做的事情。
5 e9 K, v" j: Z% t5 p比尔盖茨说,不要只自己打拼,整合资源也是一种能力。所以领导综合来看,就重视了这个专业能力可能没有你强,但是综合实力比你强的。) Q4 E7 g& ^! w, r6 l" h' a2 n P8 [# ^
2) 当然也有一些是非正常的手段
" ]! V# {" b \% D. d, i4 N% X第一,人家是大领导或者老板的亲戚
! y8 ^ U7 _0 v6 i在一些岗位上,要求的技术和能力不高,但是需要绝对信任,比如财务,出纳, 你比人家厉害,但是人家比你忠诚,比你更让人家相信, 这种情况下,很难竞争得过这些皇亲国戚的。
1 p6 ]1 k* z/ [第二,人家家里有资源,是公司的关系户/ [/ O' w" h9 a3 V
有一些员工,公司指望人家家里给资源,有着利益交换在里面,他们来公司,可能做的事情不多,也不是最勤奋,他们会受到公司的重视,于是领导也重视他。1 g# j, W; z: j/ o3 N& G
第三,人家除了工作以外,跟领导关系好
" k* i) n& k+ H! ~# f8 `还有一些同事,可能人家做的不差,但是人家会来事, 跟领导关系好,领导相信他, 在跟领导更多的沟通中,同事就得到了更多的机会,取得了更大的信任。
; \# [% W: s, J, |1 @3 领导为什么不重视你& Y$ M3 ?3 _& f. _3 ^ I. Z0 \
1) 业绩突出代表的是过去和现在,领导还要考虑将来
# Z4 D9 W; W" P; o" R% ~: Z在一个团队中,有的人比较厉害,业绩好,有的人业绩不是最厉害,但是能够作为团队的润滑剂,可是提高团队效率,于是他们也会受到领导的重视。: |" ?' O+ w6 C: B) b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作用就是这样的,在取经的团队中,孙悟空的能力最好,团队中的业绩当担,而猪八戒虽然能力不那么强,但是他是整个团队的润滑剂,他可以在孙悟空要离开团队的时候去找回来,他可以调和唐僧和孙悟空的关系。* l! y& q- t% e; g0 _3 s
还有一种人,愿意带着自己的同事一起做事,培养自己的同事,对于领导来说,这是非常好的局面,这样整个团队的业绩上来了,将来的业绩也有保证。/ A6 E& m F( ^
所以团队中,除了业绩好的,团队中的润滑剂,员工带新员工,态度好的,也是容易得到重视的。& N0 z, g6 @% ^( o3 i7 {9 l# H
2)工作突出,恃才傲物,领导为了自己的权威打压你
5 v) V& f" L N! E/ K2 O: U就像孙悟空一样,虽然能力好,受了一点委屈,就要回花果山,就要撒手不好。
! P6 Z7 w8 S' `; K |8 h工作能力虽然突出,可是不好管,处处要求特权,比如有的员工业绩好,就不管公司的规章制度,对于打卡,报销制度多有抵触,对于整个团队合作不利,于是就要打压你。
) U7 J" H6 p" n- H1 i2 o枪打出头鸟,这句老话是有道理的,对于领导来说,能力太高,则有可能会跳槽,有可能挑战自己的权威,于是不过多倚重你,成为了一种选择。
- L) }* }7 _" D. K3 y% E- v3)风头这么盛,盖住了领导的光芒,领导嫉妒你
) P% I0 \8 D( z% h6 T不是每个领导都是格局那么大的,你那么厉害,厉害到盖住了领导的光芒,那领导就会嫉妒你,也会怕你,害怕有一天会超过领导而取代他的位置。
8 U/ ^( p* M/ |, O- b' V小廖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他们是业务公司,小廖业务好,不断开发新的业务,这让总经理都关注到了,于是他的上司就不断打压他,鸡蛋里挑骨头。
1 `# Y' A6 w8 i& H# }不过最终小廖找到总经理,单独出来成立了新的团队,小廖领导的担心成为了事实。
* y% n+ l1 i0 j& z但是更多的情况是不断收到打压,所以适当的藏拙是更好的选择。9 `/ p8 e0 h9 d: C
职场不是表演节目,不需要每次都在聚光灯下,让每个都有机会,这样不会让自己过于招摇而受记恨。
: h3 n' w" u4 u5 [% N/ I0 h2 J4 在这样的团队怎么办?
' h3 `% p6 Q8 c3 i- J' c1)调整心态,不要让自己有受害者心态,这样自己在做事的时候,容易心态失衡。
: w/ p7 }1 _$ e: f受害者心态(victim mentality),指的是人们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倾向于把事情归因为客观环境或人力等不可控的偶然性因素,进而催生自怜心理的一种思维模式。
# G# F$ h2 o m+ f另一方面,习惯于将自己定位为情境中的“受害者”,逃避责任和放弃改变情境的能力,抱怨、责备,常常表现得比较消极和被动。
5 H: q" i( k8 \8 O8 U如果总是觉的我自己能力强,但是领导不重视我,领导对我有偏见,或者是领导歧视我,这样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领导,就是领导有问题,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1 ^& @8 Z& E$ ~% Z, e
美国亚宾泽协会所著的《别找替罪羊》“寻找替罪羊”(即“受害者心态”)是一种逃避自我责任的行为,而“别找替罪羊”就是一种责任转换系统, 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才有机会改变目前的状态。
8 u0 Y& u( r! {# o所以要调整心态,把责任从领导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看看有什么可以改变的,而不是怨天由人。
8 R2 F0 W& z9 E# f6 X2) 领导对于同事的重视,不代表就对你表示忽视。& Q) B! T) F& P% t- {6 }( r+ D- ?
铁娘子董明珠说得特别好:“职场上,最降低工作效率的事,不是刷淘宝、也不是聊微信,而是玻璃心。”一看到领导对同事好,就玻璃心作祟,心态失衡。
8 T+ Z7 j4 R( j$ H- {渡边淳一提出“钝感力”的时候说:“不必羡慕那些过得比你精彩快乐的人,他们其实并不比你优秀,只是他们减轻了对他人的高度感受性,从而活在了自己的节奏里。”/ q$ q! E% C6 N5 e2 d5 N [
“所谓钝感力,就是迟钝的力量,即在人际交往和工作关系中,我们对周遭事务不要过于敏感,麻木和迟钝一点会活得更快乐。”
$ R% S$ z, C( k9 w6 A8 u% H360创始人周鸿祎告诫年轻人:“人在年轻的时候应该迟钝一点,让自己的心变得粗糙一点,能够承受各种痛苦,能够丢掉虚荣的面子,能够凡事不往心里去,这样才能活得更开心,这样才能赢得更多青睐,这样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 g, a3 |, |; H) \- e3)把团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你的心态可以轻松一些,知道领导为什么对其他同事好,发现其他同事的闪光点
8 C W) h+ G0 G, H, g! E) |永远记住一点,团队利益第一,只有团队成功了,个人才有可能成功的,所以在做事的时候,从团队利益考虑,你会发现,其实其他同事也有很多闪光点的。
J7 c& ` j2 T ^2 i# V$ ~. I有的同事擅长于沟通,有的同事擅长于带新人,有的同事很细心,这些都是同事的闪光点。, M7 }# Q4 }: P3 _) t/ f; m
4)对于领导沟通,要知道领导对于你的期望,除了业绩还有什么,达成领导得期望可以让领导对你更好。
; n- V6 g) B' L l8 v: \在跟领导的相处中,存在许多的误区, 看看你中枪了吗?
; D2 }4 d+ c% }5 h0 j" A1 w/ m$ N误区一:害怕,不敢沟通,不主动找老板,就等着老板主动找自己
4 K1 U/ f+ k( [6 j2 Q7 g误区二:拍马屁,没有自己的想法,总是迎合领导,不敢向上级坦诚自己的见解,更谈不上纠正上级的错误
* `# w6 [( R. c$ \误区三:靠猜,根据老板的说话,动作等各种蛛丝马迹,根据自己丰富的内心戏脑补老板老板要什么
& P6 b4 J& _0 F" m误区四:出问题了沟通不及时,以为有问题能瞒住,害怕自己被领导认为没有能力
3 `- j5 O- T4 v8 F, [2 q( H; U% `要避开这些误区,思考与领导关系的几个问题:9 o. d4 A) C9 i5 t( X- |
第一,我与上司的关系如何?
# O p! Y0 c6 S# X# C第二,我是否了解上司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工作评价、态度和期望? d% t- p3 U' }( N4 C5 r" b) H5 B8 u
第三,我是否了解上司当前的工作重点、目标、风格和主要压力?
# h9 D* k% r4 b+ ?& D* G第四,如果希望上司给与我更多的知道和支持,我需要怎样做?
- X* _: k& m2 K$ z8 t4 `在与领导的沟通中,知道了领导的期望,根据领导的期望,做好事情,比自己瞎猜为什么没有收到重视更重要。
* W1 ~2 h3 o |. \- ~7 D5) 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8 B# S3 S5 _, b. U
著名演说家安东尼·罗宾曾说过:“人生最大的财富便是人脉关系,因为它能为你开启所需能力的每一道门”, 在工作中,需要和领导,同事搞好关系。
5 i9 ]3 P. O- L$ j0 Z5 m1 h多与领导沟通,可以形成一种习惯,可以跟他讨论各种任务解决方案,定时跟上司更新进度,完成以后跟上司反馈等等。( F6 h& O( F5 n* V9 L/ v
除了工作以外,利用自我暴露拉进距离 , 自我暴露是信任的开始,老板喜欢知根知底得人,至少知道你在想什么,坦诚自己,讲讲成长故事,也需要跟上司沟通自己的个人发展规划, 让上司知道,你是有上进心的。0 e j7 M0 C' x
5 写在最后6 o$ Q. e0 |1 z1 w
要想收到领导重视,首先要做到不玻璃心,阿里巴巴原首席人力资源官彭蕾,公开说过一句话:“阿里招人有四个基本要求,其中有一条就是:人要皮实,不要有玻璃心。”, 没有受到重视,不要灰心,不要抱怨,那没有用。
1 E. q" t% u( a+ j4 y2 Z什么是职业的人?就是不论你在生活中是怎样的人,一旦从事了一份职业,就需要扮演得体的职业角色, 职业做事,与领导沟通,知道领导的期望,达成期望。 |